臀位,想順產怎麼辦?

臀位,想順產怎麼辦?

臀位

現在,醫生推薦或孕婦自己選擇順產的越來越多,想自己順產的準媽媽們最怕的就是胎位異常。臀位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約佔總分娩量的3%-4%。

如果臀位順產,很容易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如後出頭困難、產程停滯、胎膜早破、臍帶脫垂、產褥感染、產後出血、新生兒窒息、顱內出血、神經損傷、死產等。所以,一旦孕晚期產檢還提示臀位,通常情況下首選剖宮產!

但是,剖宮產也有不少問題,就沒有其他方法了嗎?臀位一定要剖嗎?

臀位,想順產怎麼辦?

當然不全是了。妊娠30周前,因為胎兒在宮內的活動空間夠大,大部分的臀位能自行轉成頭位;30周後可以嘗試胎位矯正。

這裡,我們介紹幾種常用的轉位方式。

No.1 胸膝臥位

孕婦排空膀胱,鬆解褲帶,跪於床上呈跪伏姿勢,大腿與床面垂直,雙腿分開與肩同寬,身體俯向床面,兩手平貼在床面,胸與肩儘量向床面貼近,臉部朝向身體一側,2-3次/日,15分鐘/次,連做一週後複查。胸膝臥位有可能使胎臀退出盆腔,以利於胎兒藉助改變重心完成轉位。

時機:孕30-34周。

場所:家中。

成功率:有報道說成功率約為90%-92%,但等到足月分娩時,大多數又轉回去了,還保持頭位的只有約40%。

不過,這個方法還缺少循證證據的支持,2017版英國皇家婦產科學會《外倒轉和降低足月臀位率》指南中指出:孕婦應被告知單純體位改變無法使臀位轉變為頭位。(證據等級:B)。


臀位,想順產怎麼辦?

No.2 穴位法

如艾灸、針刺、或激光照射至陰穴。至陰穴位於足小趾末節外側指甲根角側後方0.1寸。

孕婦仰臥床上,雙手自然放鬆,雙膝屈曲,腹壁鬆弛,暴露兩側至陰穴,保持平穩均勻呼吸,將艾條點燃後,直接將其對準孕婦的至陰穴溫和灸,距離至陰穴處皮膚表面2-3cm,以穴位處皮膚感覺溫熱但無灼痛感能耐受為宜,灸至皮膚潮紅,艾灸15分鐘,每日一次,連續7-14天。後期複查。也可以針刺或激光照射至陰穴(近年用氦氖激光的有效照射)。

時機:30-36周。

場所:專業醫生指導下家中可操作。

成功率:文獻報道成功率約為80-85%,但是也容易自己轉回去,復位成功的孕媽中分娩時仍為頭位的只有其中的60%。

2017版英國皇家婦產科學會《外倒轉和降低足月臀位率》指南新增:孕33-35周臀位孕婦可考慮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艾灸。(證據等級:C)。

臀位,想順產怎麼辦?


以上兩種方法屬於自然倒轉法,比較簡便易行,沒有明顯不良反應及併發症,但總的成功率不高,易再次轉為臀位。

No.3 外倒轉術

外倒轉術是將胎兒由臀位或者橫位經孕婦腹壁轉成頭位的一種產科手術操作,說白了就是把寶寶順時針或者逆時針轉位,把頭轉下來,以利於順產。

時機:37-39周,上限39周。

成功率:約50%,持續性好,復位成功的孕媽中分娩時仍為頭位的佔其中的90-97%。

術前準備:孕婦需空腹、排空膀胱、建立靜脈通道、使用胎心監護,並使用超聲輔助確定胎兒及胎盤位置,在術前及術後均進行胎心監護或生物物理評分。

臀位,想順產怎麼辦?

影響因素:1)孕產次;2)胎兒大小2500-3000g,胎兒太大轉動胎位困難,胎兒體重<2500g,轉位過程中易出現胎心下降;3)羊水深度;4)是否入盆;5)使用宮縮抑制劑;6)胎盤的位置,後壁胎盤更有利;7)臍帶長度;臍帶過短易引起胎盤早剝,胎兒窘迫或阻力增加;臍帶過長可能存在臍帶繞頸或繞體,臍帶受壓影響胎兒血供導致胎兒窘迫。

臀位外倒轉術實施前需全面評估,排除禁忌症。建議孕36周到醫院評估,孕37周進行外倒轉術。總的成功率高,但是有胎盤早剝、胎膜早破等風險,故需要在醫院進行(具備緊急剖宮產能力的醫院)。

外倒轉成功出院後的患者也需加強母兒監護,腹帶固定胎位,胎頭入盆後去除固定帶等待自然分娩。

臀位,想順產怎麼辦?

多一些方法,多一些可能。不過切忌盲目矯正,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和幫助下進行。

郝培培:

畢業於溫州醫科大學,生殖內分泌專業碩士研究生,現為杭州市婦產科醫院住院醫師。

參考文獻:

[1] 謝幸, 孔北華, 段濤. 婦產科學. 9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8.

[2] 2017版RCOG指南:外倒轉術及減少足月臀先露發生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