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35的戰鬥力能排到什麼位置?

魚魚魚__出沒


在中國空軍裡,蘇-35的制空作戰能力僅次於殲-20,主要原因是蘇-35的重型機體、超大航程、澎湃的動力和相對完善的武器系統。但蘇-35的航電系統並不很先進,要弱於殲-20、殲-16和殲-10C。

不久前,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席亞洲的一篇軍事評論讓蘇-35戰機站在了風口浪尖上。文章稱在去年的空軍演習中,國產的殲-10C戰機能把進口的蘇-35壓制的死死的。如果比航電火控和彈藥性能,蘇-35的無源相控陣雷達被殲-10C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完全壓制。蘇-35只是在航程、制空時間領域佔有優勢。就是近距格鬥,掛載霹靂10的殲-10C也並不遜色蘇35太多。據說這些已經在多次自由空戰中驗證過了。

此外,在蘇-35戰機尚未完全交付之前,中國就已經迫不及待對蘇-35戰機進行了改進升級,在2018年5月,就有一架2016年交付中國的首批蘇35機隊返回俄羅斯改裝,這讓中國成為首個對俄製四代半代戰機進行升級的外國客戶。這次改裝內容主要包括:配備國產遠程空空導彈與新式信息化頭盔,更新更加複雜的火控與電子系統。改裝後,中國版蘇-35的戰力將遠超俄製原版。

儘管現在中國空軍新銳戰機層出不窮,但我們空軍保留有不少的第二代戰鬥機,這些二代戰機的相繼退役,會造成很大的裝備空缺,國內新型戰機的產能有限,不足以滿足空軍的需求。蘇-35是一個成熟的貨架產品,在加上中國空軍對側衛系列飛機的使用時間很長,對蘇霍伊戰機的使用更為熟悉,購買蘇35能夠填補一定的戰鬥力空缺。

按照我軍的觀點,蘇-35戰機在十年前服役最理想。蘇-35戰機電子系統的現代化程度,已無法滿足解放軍對於三代半戰鬥機的期望。早在展開蘇-35戰鬥機引進談判的時候,中方就曾提出要求給飛機安裝中國製造的電子系統,以融入解放軍空軍作戰體系,雙方為此進行了長時間艱難的談判。交付前,有俄方專家撰文稱,由於更換電子系統將需要太長的測試時間,趕不上交付的時間表,因此最終決定向中國交付的首批飛機將和俄軍自用型的設備完全一樣——事實上首批4架飛機是原本為俄羅斯空天軍生產的。

中國空軍更看重的是蘇-35的超大航程和飛行性能,蘇-35戰鬥機的最大載油量高達11噸,2017年俄軍飛行員直接駕駛蘇-35戰鬥機,從俄羅斯轉場飛往我國南方某機場,跨越了四千多公里,途中未進行任何轉場及空中加油,展現出了超長的航程。蘇-35進入中國空軍服役以來,其飛行性能,尤其是矢量推進與飛控系統的完美融合,令中國飛行員讚歎不已。

中國版的蘇-35戰機採用與俄羅斯自用版一樣的座艙顯示系統,中方最後放棄了漢化數據顯示的要求,唯一不同是整合了北斗導航系統。這一方面表明中方飛行員看俄文不是什麼難事,應該對俄語顯示界面很熟悉,中國早期引進的那些蘇27和蘇30MKK戰機,顯示界面也是俄文。另一方面也表明中方對俄羅斯的翻譯水平很不放心,俄國顯示界面不漢化的時候還能看懂,漢化了可能誰也不懂了。

從上個世紀引進蘇27以後,中國依靠自身力量,先後自行研發了殲-11B,殲-11BS,殲-11D,殲-15,殲-16,殲-16D等多型戰機。但這些飛機都是在老型蘇27系列戰機基礎上研製的。而蘇-35是俄羅斯針對側衛的使用經驗,總結改進而成的終極版本的側衛,應用了大量最新技術,包括相控陣雷達,新型發動機,矢量推力,內部結構的優化和氣動的改進,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們國產改進該系列飛機最好的示範。購買蘇-35,通過對其的技術逆向,能夠促進國產側衛的改進。


科羅廖夫


購買的蘇35將全部裝備湛江空2師?對付臺灣還是南海?

外媒對於我軍引進的蘇35是非常重視的。蘇35可以壓倒除了殲20以外,幾乎所有的我軍戰機。觀察蘇35裝備什麼部隊,就可以知道我軍的戰略。聽說薩沙說一說吧。

外媒的消息很明確,我軍引進的24架蘇35,除了4架暫時留在滄州飛行員戰術試飛中心,其餘20架都會裝備湛江的空2師。

空2師的名氣很大,1950年在毛澤東的命令下建軍。

建軍之後,空2師一直負責最為重要的上海防空任務,進行過多次實戰。

朝鮮爆發以後,空2師輪戰到朝鮮也有不錯的成績,當然傷亡也不輕。

之後直到1968年空2師奉命南調,一頭紮在廣東湛江的遂溪基地直到今天。

一般認為空2師的主要任務有兩個,第一對付臺灣,第二對付南海。

空2師主要基地湛江遂溪,是除了海南島以外最靠南的我軍大型空軍基地,也是拱衛南海的前哨。早在1974年,空2師曾經在西沙海戰期間,執行過空中支援任務。

至於臺灣,一旦臺海開戰,戰爭有可能聚焦在防禦較為薄弱的臺灣島東面。

解放軍潛艇、導彈艦甚至遼寧號航母,都會從臺灣東面發動攻擊。

不過,這些目標均會遭到臺軍F16V的反擊。現有的解放軍飛機,尤其是艦載機殲15,尚且沒十足把握打敗F16V。另外,在缺乏大型預警機的情況下,遼寧號也可能會遭遇F16V的偷襲。

那麼,航程最遠的、雷達最強、空戰能力驚人的蘇35,就可以有效執行爭奪制空權、掩護航母和探測警戒這三個任務。

看來,空2師兩個作戰方向的敵人都比較強,且局勢都很緊張。

所以,空2師也相當被重視。

90年代,空2師成為空3師之後,全軍第二個列裝進口蘇27戰鬥機的部隊。該師一直被作為樣板部隊,口號也是“平時是樣板,戰時是拳頭”。

空2師還是對外交流較多的我軍部隊。

大家都應該聽說,空2師曾經使用4架殲11A去泰國和鷹獅戰鬥機進行模擬對抗。最終結果嗎,大家也知道,薩沙就不多說了。

此次將最先進的蘇35中幾乎全部裝備空2師,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外媒認為我軍內部各部隊,對這批蘇35都非常“眼紅”。

我軍目前的殲10、殲11、殲15、殲16均略遜蘇35一籌。

在殲20批量裝備部隊之前,蘇35就是我軍最強有力的拳頭。

我國為了購買蘇35,付出了單價8500萬美元以上的高價,甚至超過了殲20。

外媒認為這個價格還是非常值得的。以蘇35的性能,可以有效對付周邊潛在敵人的F15、F16、F18和蘇30。就紙面上,蘇35也具備和F35正面對抗的能力。

也就是說,至少在10年內,蘇35對解放軍還是非常有用的。

對於空2師是否獨佔這20架飛機,還有一定爭議。

在滄州的4架進行訓練的飛機,將來會配屬鼎新基地,主要進行各種對抗性訓練。

也有可能,空2師會裝備20架中的大部分,仍然調撥一部分給兄弟部隊。

目前空2師下屬3個團:第4團裝備殲11A、空5團裝備殲10A,剩下的空6團會全部換裝蘇35。

一旦完成蘇35換裝以後,空2師實力就會大增,毫無疑問成為全軍戰鬥力最強的1個師了。


薩沙


第一名:美國的F-22“猛禽”戰鬥機位居第一位。美國的F-22是世界第一款重型雙發隱身戰鬥機,也是世界上第一種服役的隱身戰鬥機,以高機動性、高隱身性而聞名。但是其最大的軟肋就是作戰半徑較短及較為落後的航電、雷達系統。目前美國正在為F-22“猛禽”戰鬥機的升級而付諸著各種努力。

第二名:中國的殲-20“威龍”戰鬥機屈居第二位。中國的殲-20戰鬥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世界第二款重型雙發隱身戰鬥機,憑藉著極為優越的氣動佈局、航電系統、雷達系統和隱身性能,都可與美國F-22“猛禽”戰鬥機一角高下,部分技術性能甚至超越F-22“猛禽”一代。換裝國產WS-10D航空發動機之後,可使殲-20輕鬆實現超音速巡航,來年,WS-15發動機(正在高空試驗)一旦正式裝配之後,將會全面超越F-22“猛禽”成為世界五代戰機中的佼佼者。

第三名:美國的F-35“閃電Ⅱ”戰鬥機位居第三位。美國的F-35“閃電Ⅱ”戰鬥機是美國研發的第二款隱身戰鬥機,該戰機分為F-35A/B/C三種型號,可外銷,屬於多用途中輕型戰鬥機。近一年來,F-35“閃電Ⅱ”戰鬥機被連續曝光出尚有200餘項軟件和機體結構等系列問題,出售給多國的F-35A型戰鬥機均不具備初試作戰能力。F-35C屬於艦載型,採用單發垂降設計,其作戰半徑不足900公里,這是該機又一大軟肋,這麼多的故障和問題,美國媒體居然還是把F-35排在第三位。

第四名:美國的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位居第四位。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是一款雙發多用途戰鬥機,作為美國現役的主力航母艦載機,其擁有大航程、強大的掛載能力和一定的隱身能力,而在F/A-18E是該款戰鬥機的魔改戰鬥轟炸機。

第五名:歐洲四國(英、德、意、西)聯合研發的颱風戰鬥機(EF-2000)位居第五位。“颱風”是世界4++代戰鬥機中較為優秀的一款戰機,其三角翼的機體結構佈局,在兩臺EJ200航空發動機的強勁驅動下,在4++代中擁有著最優秀的升力。其最大的短板就是沒有裝配相控陣雷達和應用發動機矢量技術,每架7800萬歐元的價格讓數十個國家望而卻步。

第六名:美國的F-15S/E/F-15SG“鷹”戰鬥機位居第六位。美國的F-15S“攻擊鷹”型戰鬥機是F-15系列終極魔改版,比美國F-15E和專門為新加坡定製的F-15SG更先進,不僅配備了最新的相控陣雷達,而且其航程也增加了近40%。此外,該機還配備了智能化頭盔系統和先進的吊艙,整體作戰性能十分優異。

第七名:俄羅斯的蘇-35“側衛-E”戰鬥機位居第七位。俄羅斯蘇-35“側衛-E”是在蘇-27S魔改版,是具備超機動性和先進航電系統的一款多用途戰鬥機,也是蘇-27家族中4++代產品的代表者。但是,相比較美國F-15系列戰鬥機的魔改版來看,依然處於勢均力敵的境地。

第八名:法國“陣風”戰鬥機位居第八位。“陣風”是世界上第二款通用型多功能戰鬥機,最大的優勢在於其多用途作戰能力,堪稱是世界上“功能最全面”的戰鬥機,不僅具備對海、空、地的攻擊能力,而且還具備偵察和核攻擊能力。

第九名:中國的殲-16戰鬥機位居第九位。殲-16是中國基於殲-11和蘇-30MKK為基礎深度改良而來的一款多用途戰鬥機。採用兩臺國產WS-10A型航空發動機,最大飛行時速可達2900公里(約2.5馬赫),最大作戰半徑1500公里。殲-16具備強大的作戰能力,載荷12噸,可掛載至少10種以上的空對空、空對海的霹靂、鷹擊、雷電系列導彈,此外,還具備隱身防區外彈藥布撒系統和掛載“天戈”1000公斤激光制導炸彈,這也是殲-16為什麼也叫殲擊轟炸機的根本原因。

第十名:中國的殲-10C“猛龍”戰鬥機位居第10名。殲-10C是殲-10B的深度改良升級版,是一款輕中型戰鬥機,採用經典的DSI進氣道,對其航電系統進行了全新升級,並且裝配了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由於機體結構採用隱身塗層,具備一定的隱身能力,基本上是一款準隱身戰機,其整體性能在與美國的F-22A的模擬演練中獲得了3:1的傲人戰績。

目前,中國殲-31戰鬥機已完成了2.0版本的全面升級,其外銷客戶預定量已達百架,不久的將來或即將服役。中國的殲-20戰鬥機已具備初試的作戰能力,在空天作戰體系完備之後,換裝WS-15發動機的殲-20勢必會全面超越F-22成為世界最優秀的第五代戰鬥機。


人間朝暮遇故人


蘇35戰鬥機是世界上戰鬥力最強大的第四代半戰鬥機,俄羅斯稱其為第4++代戰鬥機,也就是比四代半還要再加很多,是僅次於五代隱身戰鬥機的第四代飛機,堪稱是最強的第四代戰鬥機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蘇35S戰鬥機機動性能非常好,他有優秀的氣動佈局、大推力的發動機和三維矢量尾噴。


原來,蘇35S戰鬥機除了沒有應用蘇57戰鬥機的機身隱身措施外,凡是蘇57用了的先進技術,蘇35S都有應用,比如,蘇35S的雷達是雪豹E,這是一種無源相控陣雷達,在很小的火控夾角內,有著接近300公里的探測距離,當然,實戰中肯定不會這麼做,除非預知目標位置才會這麼小的夾角進行搜索,實際實戰搜索距離也再200公里左右,非常遠。

圖為蘇35S和蘇57並飛,他們除了機體不同,其他內部配置基本相同。


而且飛機具有很強的反隱身作戰能力,由於雷達的功率較大,雪豹E可以對隱身目標實現100公里左右的火控,一旦再較遠的距離發現了隱身戰鬥機,那麼蘇35S戰鬥機就可以縮小雷達掃描角度,進行凝視,達到火控精度,可以發射超視距空空導彈打擊隱身目標,這是有說法稱他可以擊敗F35的原因之一。

圖為俄羅斯空軍裝備的量產型蘇35S戰鬥機。


蘇35S戰鬥機的發動機也和蘇57一樣,都是用的117S發動機,117S發動機是在AL41F發動機基礎上修改得到的,而AL41F發動機是在AL31F發動機基礎上犧牲壽命增加推力得到的版本,推力為14.5噸,117S是在AL41F發動機上硬性連接上一段三維矢量尾噴得到的,因此,蘇35S戰鬥機還是世界上最早裝備了三維矢量發動機的戰鬥機,使其擁有了不凡的機動能力。

蘇35S戰鬥機航程很大,以至於他們可以跟隨轟炸機一起出航,圖為蘇35S戰鬥機配合轟6K一起在海上巡航,轟6K還掛著巡航導彈。


蘇35S戰鬥機運用了機體儲油技術,而且是側衛系列中少有的可以空中加油的型號,因此這架戰鬥機可以實現很大的作戰半徑,其作戰半徑比早期的蘇27和蘇30都要更遠,成為一種遠程航空兵的裝備,他可以伴隨轟炸機一起前出遠海地區進行巡航和訓練,這一能力讓他受到了我國空軍的喜愛,也採購了24架,已經交付,據說我國還簽訂了繼續購買24架的合同。

圖為較早出現的蘇35S的原型機。


蘇35S戰鬥機的綜合作戰能力超過了我國空軍的殲11B系列戰鬥機,和殲16系列戰鬥機處於同一水平,當然他們的任務不盡相同,不能直接比較,但是從軍事地位角度來看,蘇35S的先進性已經和殲16差不多了。

圖為從轟6K的機艙內望去,看見的3架蘇35S戰鬥機。


海事先鋒


最好的過時戰鬥機---蘇35。

蘇35是俄羅斯對蘇27進行持續改進的產物,堪稱超級側衛。自2008年定型以來已經生產超過百架,在蘇57短時間內無法量產的情況下,蘇35將是俄羅斯空天軍制空作戰的支柱。

中國也購買了24架蘇35,全部裝備素有“南霸天”之稱的南部戰區航空兵某旅,目前已經全部到貨並且形成戰鬥力。

對於這款集俄羅斯改進蘇27各種嘗試之大成的“終極側衛”,相比於老蘇27家族,主要有如下方面的改進:

1、改進機體結構,提高機身強度和機體壽命,徹底解決了困擾早期蘇27家族的“軟骨病”。

蘇27自誕生以來就保守機體強度不足、壽命較短的困擾,蘇27SK的機體壽命只有2500小時。俄羅斯在蘇27後續型號發展中一直不遺餘力的補強機體結構、提升機體壽命,蘇30達到4000小時。而通過蘇34結構補強獲得的經驗基礎上,通過引入西方設計規範,蘇35的機體結構一舉達到西方三代機典型的6000小時。

同時,蘇35通過採用推力更大的117S發動機、增大機身、增加垂尾油箱等措施,保證了蘇35重量增加的情況下已久保持優異的載荷航程性能。不誇張的說,蘇35是世界上平臺性能最好的戰鬥機。

2、通過使用線傳飛控及飛-火-推一體的矢量推力技術,蘇35進一步提高了機動性能。

蘇35最吸引眼球之處就是它令人歎為觀止的超機動能力,這是由於採用了電傳飛控和具有推力矢量功能的117S發動機,而且實現了飛-火-推一體化,機動性能吊炸天。目前來看,蘇35的綜合機動性能僅次於F22,一機之下、萬機之上。

3、蘇35使用了俄羅斯當前較先進的航電設備,廣泛吸取了蘇57的研製成果,包括機載雷達、電子戰系統和座艙顯示系統。

俄羅斯軍機航電系統與西方國家相比一直有很大的差距,蘇27家族在平臺秀能遠優於F15的情況下受航電系統拖累,整體性能略遜一籌,比如蘇27那重大1噸、探測距離僅100公里左右的倒卡神器N001。蘇35採用了全新的航電系統,以一臺大口徑、大功率的PESA“雪豹-E”雷達為核心,整體性能較老蘇27有了脫胎換骨的提升。

通過上述改進,蘇35是一款性能強大的三代半戰機,尤其是超強的機動性,位居三代機之首。但是,在空中力量加速邁向四代化、空戰越來越倚重信息化、體系化的當下,蘇35所代表的技術路線已經落後於時代,它就像智能手機時代的諾基亞功能機,性能再好也是明日黃花。與F22、F35、殲20甚至殲16、F15X相比,蘇35有以下幾個重大缺陷:

1、不具備隱身性能,在四代機面前就是送人頭的命。

隱身將目前的戰鬥機分成了雲泥之別的兩類,隱身不是萬能,但是不隱身的話可能不行。即便是F35這樣的胖子,靠隱身性能可以跟三代半戰機打出10:1以上的交換比。蘇35是一款主打製空的三代半,雖然有超機動性能加持,但是在隱身實現的戰場單向透明狀態下,超機動就是屠龍之技。

再容筆者放出這張動圖,能用槍乾死你,誰還給你機會賣弄花拳繡腿。

2、航電系統落後於潮流,單靠平臺性能無法彌補。我國霹靂-10空空導彈總師梁曉庚對於戰機的平臺性能、航電性能和武器性能對整體戰鬥力的關係有過如下的精彩論述:

“平臺性能與整體作戰效能是線性關係,是一次方的;而機載航電系統(雷達和火控系統)與平臺是二次方關係,如航電系統性能提高2倍,戰機的作戰效能就能提高4倍;但導彈與作戰平臺的關係是四次方關係,如果將導彈的性能提高一倍,戰機的整體作戰效能就能提高16倍。”

蘇35航電系統的核心“雪豹-E”PESA雷達可謂是無緣相控陣雷達的巔峰之作,功率強大,在“凝視”狀態下可以探測400公里外的目標。但是PESA雷達的工作體制決定了其潛力有限,無論是探測距離、探測精度、抗干擾性能和多用途能力都無法與AESA相提並論。我國引進蘇35後通過實際使用發現,蘇35的雷達性能與殲16上那臺AESA雷達差距較大,蘇35上視狀態下的探測距離僅與殲16的下視距離相當,至於多目標和多用途能力,那就更不在一個級別上。除了雷達性能,蘇35電子戰系統整體性能也不如殲16。

3、蘇35能夠使用的機載武器性能較差,無法與美、中新銳彈藥相提並論。

大家都知道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軍用飛機研發領域已經慢慢掉隊的事實,其實在機載武器領域的退步更大。就拿空空導彈來說,目前俄羅斯的主力空空導彈還是蘇聯時代的R73和R77,與美國最新的AIM-9X和AIM120D、中國的PL-10和PL-15相比差距明顯。正如前文提到的梁曉庚總師所說,導彈與作戰平臺的關係是四次方關係,如果將導彈的性能提高一倍,戰機的整體作戰效能就能提高16倍!俄羅斯在機載彈藥方面的差距已經嚴重影響整體空戰能力。筆者朋友們仔細想一想,中國引進、仿製的俄羅斯武器無數,可曾仿製過任何一款俄羅斯的空空導彈?!俄羅斯空空導彈的性能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近年來國產機載彈藥的發展,可以用琳琅滿目來形容。

綜上,蘇35確實是一款好戰機,但卻是一款過時的好戰機。蘇35絕不是一無是處,相反,可謂亮點多多,值得借鑑、學習的地方也很多,但是它遺憾的誕生在一個不屬於它的時代。

這年頭,再吹蘇35就好比吹諾基亞的直板機一樣愚蠢。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在中國空軍已經裝備的飛機裡,我們總是很自然的就想起殲20,但是除了殲20以外,中國空軍還是有很多非常優秀的裝備,蘇35就是其中之一。也許是殲20風頭太盛,我們平時能看到的蘇35的報道其實並不是很多,那麼對於中國來說蘇35到底是怎樣的一款飛機呢?他又擁有著怎樣的戰鬥力呢?

武器的戰鬥力總是通過互相的對比才能得出結論,蘇35也是如此。但是如果我們拿蘇-35和國際上一些先進的飛機作橫向對比的話就會發現蘇-35所處的位置有些微妙。

這個微妙的關係來源於兩個方面,第一是蘇-35的強大,同樣的第二也是蘇-35的缺陷。我們拿蘇-35和美國的f22做一個對比就會發現蘇-35和f22的性能其實是相差無幾的。

f22作為第四代戰機其性能特徵可以說十分明顯,那就是不僅擁有超強的機動性還可以保持非常高的巡航速度,在開足馬力的時候甚至可以達到幾倍音速,同時飛機的航電系統也處於全球頂尖水平,當然最重要的是作為第四代機的f22所擁有的隱身能力在戰鬥中的作用也是十分的關鍵。

那麼相比之下蘇-35在前幾個方面都絲毫不遜色於f22,無論是巡航能力還是機動性,亦或是先進的航電系統都可以和f22進行較量,但是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蘇-35的隱身能力並不能被看好。

當然中國空軍裝備的蘇-35戰機似乎並不用擔心這樣的問題,原因就是中國空軍有非常強大的偵察系統,在和敵軍進行交鋒的過程中強大的雷達和預警機可以讓對方的隱形戰機無所遁形,有了這樣強大的輔助蘇-35可以說是完全不怕f22了。


利刃號


蘇-35被稱為4代半戰鬥機,既然是4代半,自然與5代機有著較大的差距。到底什麼樣的戰鬥機才能稱為4代半,目前世界上沒有確切的標準,但是有一個最基本的標準就是安裝了相控陣雷達。蘇-35的戰鬥力能排到什麼位置?那就看看同級別的4代半戰鬥機中蘇35到底有什麼優點。

蘇-35是一款雙發多任務戰鬥機,目前同級別的雙發4代半機型不多,最具代表性的包括後期換APG-82V1型AESE雷達F-15E(F-15SE沉默鷹沒有服役,其他的部分F-15出口型號也有AESA雷達,這裡就不說了,肯定沒有美國自己的F-15E強)、F/A18-E/F、換裝RBE-2-AA型AESA雷達的陣風(颱風至今還是用的脈衝多普勒雷達)、殲16。所以看得出目前世界上已服役的4代半的雙發多任務戰鬥機不多,算上蘇-35只有5款。

首先在雷達方面,這5款戰鬥機除su-35採用的是“雪豹”PESA,而其他戰鬥機採用的則都是AESA雷達,雪豹引以為傲的400公里探測距離也不如美國F-15E的APG-82V1的450公里,在精度和抗干擾能力上就更顯不足了。超級大黃蜂上的APG79最大對空探測距離在180千米以上,陣風受限於500毫米機頭,其AESA雷達T/R組件不足1000個,探測距離還不如擁有1000多T/R組件KJL-7A的170公里。至於殲16的AESA雷達目前無從得知,但是普遍認為比蘇-35要強大的多。所以在雷達性能上,F-15E=殲16>蘇-35>F/A-18E/F>陣風。

在機動性上,蘇-35則擁有絕對的優勢,蘇-35的AL-41F本來推力就非常強大,在加上矢量噴嘴,其機動性就更勝一籌。蘇-35超強的機動性也是俄羅斯對外宣傳的重中之重,蘇-35屢次在航展上大秀其逆天的機動性能,吸引了大量的潛在客戶,這也是我國購買蘇-35最重要的原因。

在在機載武器裝備上,可以裝備射程達到400千米的超遠程空空導彈,這點無疑給了其先發制人的優勢。此外在敘利亞戰場上,蘇-35曾鎖定過F-22,雖然是近距離,但也證明其優異的實戰性能。總的來說蘇-35是一款優異的4代半戰鬥機,單機綜合性能優秀,個人認為是目前4代半戰機當中最強的一款。

感謝大家的閱讀,關注軍備時刻頭條號,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軍備時刻


蘇35戰機是一款三代+重型雙發戰鬥機,是俄羅斯蘇27系列戰鬥機的終極改進版,代表著全球第三代戰鬥機的最高技術水平和實戰能力。

蘇35戰機同時扮演著俄羅斯第四代戰機相關技術平臺的角色,初步具備了四代戰機中4S標準中的三項能力——超音速巡航、超視距打擊和超機動性。蘇35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34.5噸,採用高推重比渦扇發動機,發動機加力推力到了142千牛的地步,推重比9.1,性能極為強勁,最大飛行速度2.4倍音速,蘇35試飛員博格丹曾經在蘇35戰機功率臨界及未開啟加力工作狀態下實現了超音速巡航,超音速巡航性能甚至超過了美國四代戰機F35,作戰半徑超過1500千米,更高的速度和作戰半徑意味著戰鬥機更高的作戰效能。


而蘇35的電子信息水平也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座艙實現了玻璃化,機載航電系統為雪豹-E無源相控陣雷達,航電系統一點不亞於無源相控陣雷達,可同時跟蹤30個目標,允許4個目標的距離超過300Km,而雪豹無源相控陣雷達最大輸出功率為20千瓦,最大探測距離達到400公里,更為恐怖的是,蘇35戰鬥機對反射截面僅0.01平方米的隱身目標探測距離也達到了90千米,之前還曝出過美國的F22戰機被俄羅斯蘇35戰機雷達鎖定,打破了F22天下無敵的噱頭。還是俄羅斯第一款具備綜合電子戰能力的機載雷達。

而蘇35的火力打擊能力同樣強悍。遠可超視距打擊,近可近距離格鬥,具有12個外掛點,最大載彈量8噸,可發射俄羅斯所有精確制導武器,如反艦、反輻射、巡航導彈,攜帶的R77M超視距空空導彈最大攔截過載超過12g,而有人戰機的極限機動過載也不過10g,獵殺效率極高。

所以說,蘇35兼具強火力、高機動性、超視距打擊、先進航電系統的多方面領先,在三代機陣列裡面是絕對的霸主,甚至法國的陣風戰鬥機都不如之。


標槍防務


這要從兩個方面去看。先來看看近距離格鬥。蘇35的機動能力屬於世界頂級的,即使和強調超機動性的四代F22相比,也絲毫不落下風,而與肥電較量,更是具有較大優勢!所以說,近距離格鬥方面,蘇35與F22等是難分高低的!


從綜合方面來看,蘇35與四代機的代表F22相比,最大的劣勢就是隱身能力。當今四代機的四個主要特性,超機動能力,超音速巡航,先進航電系統,隱身能力。這四個方面,隱身能力是四代機最大的技術特點。而蘇35的隱身能力完全達不到四代機的標準,這就意味著,即便蘇35裝備了先進的雪豹E雷達,遠距離面對F22也毫無優勢,面對F35,同樣毫無優勢,即便是胖乎乎的肥電,也能夠輕鬆做到先敵發現,先敵攻擊。這就是代差帶來的巨大優勢!所以說,與四代機或者是具備隱身能力的準四代機,例如殲31相比,蘇35的遠距離作戰會非常吃力!

但還有另一種情況,如果蘇35列裝在一支擁有完整作戰體系的空軍,例如中國空軍,在先進雷達和預警機的支撐下,會很大程度上彌補蘇35隱身能力差的劣勢,一旦空戰進入到近距離格鬥,蘇35獵殺F22也不是什麼難題!依上述可以看出,蘇35綜合作戰能力要在標準四代機之下,在三代機和三代半戰鬥機之中,蘇35會在歐洲三雄之上,基本上是獨領風騷!


新視界縱覽


蘇35在中國空軍的地位應該是除殲20以外最強的戰鬥機了,當然是空中格鬥方面,你要和殲16、蘇30MKK對地、對海攻擊能力,這確實比不了!個人的觀點是蘇35就是三代機中空戰最強的那一個,因為有了F35的西方,恐怕也懶得再去給F15、F16、F18三代半戰機再進行升級改造了!

看過一個紀錄片,專門講蘇35如何在短短一年內實現全戰鬥力,也知道了接收蘇35的這個旅就是最初第一批接收俄羅斯蘇27SK的老牌部隊,這支部隊訓練有多狠是有目共睹了,第一批蘇27戰,1992年來到中國,2009年就退役報廢了,都不是進飛機墳場,因為這批飛機已經將機體壽命全部耗盡,沒有了任何價值,只能拆毀!

而蘇35來了後,又是這支部隊接收了俄羅斯新戰機,一脈相承,當然同樣是往“死

”裡訓練,訓練時相當的累,相當的刻苦,甚至達到了正常訓練量的幾倍,能夠在不到1年形成戰鬥力那都是拼命拼出來的。常規的接收戰機後,訓練都是“技術訓練→武器訓練→戰術訓練”的步步推進模式,但是讓蘇35快速形成戰鬥力那是硬指標,不能按部就班,然後訓練就變成了“三者合一”同步訓練,訓練的強度一下子大了很多。

我記得紀錄片採訪一個年輕飛行員的時候,他就說:“每次起飛訓練,技術的基礎訓練,武器訓練和戰術訓練搭配在一起進行,強度非強大,訓練下來飛行員們基本都是汗流浹背,甚至有時候身上還會被壓出血點”,這麼大的訓練量,這麼拼搏自然能出好成績,一年不到形成戰鬥力就不足為怪了!

付出的回報就是蘇35從俄羅斯接回來首飛到2018年2月春節前夕,就開始到南海執行戰鬥巡邏任務,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這次戰鬥巡邏刷爆了網絡,也代表我們的蘇35形成了戰鬥力。在2018年5月,蘇35又護航轟6執行繞島飛行等等,能這麼快的形成戰鬥力,其實付出是相當之大的!

至於網絡上傳出的蘇35在演戲中被國產的殲10、殲11雷達壓制,反正沒有看到任何依據,這還真有些說不清楚。蘇35採用的是“雪豹”無緣相控陣雷達,機頭安裝的一個X波段的火控雷達,視野好,能覆蓋機頭前方±60°的範圍。俄羅斯還別出心裁的率先在蘇35的機翼前緣安裝了L波段雷達機翼雷達,這不但擴大了雷達的視野範圍,可以達到機頭±180°的探測,而且L波段對隱身戰機的探測效果更好,缺點是精度有些不足。而且俄羅斯也知道自己的雷達技術不怎麼樣,因此一直沒有放棄IRST探測技術,作為雷達性能不足的一種輔助探測工具。俄羅斯雖然宣傳自己的雷達技術有多麼多麼了不起,但是與我方目前生產新型戰機搭配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相比差了半代,至於有源相控陣與無緣相控陣到底實戰中差距有多大,個人說不清楚!雷達方面的不足可以用預警機來彌補,除了這方面,空戰導彈大家都差不多,其他方面恐怕沒有任何戰機能與蘇35並駕齊驅了,不管是航程、機動性等方面!

但有一點個人認為,殲11D可能被軍方給否決了,至少前期的殲11D空軍是不大滿意的,除了機頭弄了個斜切面的雷達罩,代表著這裡要安裝有源相控陣雷達外,其他部分性能有多大的提升真不好說,只是在我們腦補的畫面中殲11D就應該是一款像蘇35一樣終極形態,但這麼好為什麼軍方給否決了呢?為什麼還要購買蘇35呢?這不就是打自己臉嗎?

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沈霍伊在類似蘇35的戰機升級開發上遇到了瓶頸無法突破,而購買蘇35正好可以有個借鑑的方向,還可以實實在在的瞭解一下俄系矢量發動機技術的優勢在哪裡等等,以及蘇35是如何減重的,如何擴大油箱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