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二環東線全線高架三環全線連通 推進松花江取水口上移新水源地建設

生活報1月20日訊

新增公共停車位5000個

網約車等納入智慧平臺監督管理

◎繼續推進地鐵工程建設,力爭年內2號線一期、3號線二期東南環實現通車試運行。

◎啟動實施二環先鋒路-東直路段、東三環江北段等73個項目,確保二環東線實現全線高架、三環全線連通。

◎加大智慧交通建設力度,將網約車、巡遊出租車等全部納入智慧平臺監督管理。

◎啟動實施公共停車場(樓)15個,施劃公共停車泊位5000個,建設全覆蓋智能停車誘導和管理系統。合理佈局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整治規範快遞三輪車、電動送餐車。

◎啟動建設長江路、南直路公交優先廊道和群力第一大道公交首末站,開闢優化公交線路20條。

◎建設“四好農村路”100公里,改造危橋200座,全面維修城區破損通鄉公路。

制定物業管理辦法城區水廠升級改造

◎打好主城區棚改三年攻堅戰,啟動棚改徵收1.2萬戶,年內基本建成7000套。做好剩餘7000戶歷史遺留逾期未回遷棚改居民安置工作。提高公積金支付公共租賃住房租金提取限額。

◎實施老舊小區維修改造三年行動計劃,統籌解決樓體保溫防水、樓道整治、庭院改造、供水排水、5G智慧社區等問題,今年力爭完成改造實物量50億元、1500萬平方米。◎制定物業管理辦法,完善價格生成、行業自律、信用評價和監管機制,

推廣“互聯網+物業服務”等新模式,有效解決老舊及棄管小區物業管理問題。

◎推進松花江取水口上移新水源地建設和“萬人千噸”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專項整治。啟動城區三水廠升級改造、七水廠應急供水改擴建。

◎持續維修改造城區二次供水設施,徹底解決主城區剩餘6萬戶居民“吃水難”問題。

◎抓好智慧供暖試點,改造老舊供熱管網100公里。

“一顆公章管審批”實行第三方營商環境試評價

◎重點推廣“一顆公章管審批”等新模式,推動“辦事不求人”長效化機制化常態化。

◎在“證照分離”的基礎上繼續推進“照後減證”,解決准入不準營問題。

◎實行第三方營商環境試評價。

◎除“110、119、120、122”外,其他政府熱線一律併入“12345”市長公開電話,暢通群眾訴求渠道。

不合規燃煤鍋爐清零城區新植樹木3.4萬株

◎持續推進藍天、碧水、淨土、美麗鄉村、原生態五大保衛戰。

◎市區建成區10-35蒸噸和縣(市)城關鎮建成區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實現清零。

◎完成“三溝一河”“松北水系”等重點整治任務,全面消除市域劣V類水體。

◎年內城區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創建土壤汙染防治先行區。

◎完成人工造林10萬畝,城區新植樹木3.4萬株。

建夜間時尚消費示範街區推進金上京遺址申遺

◎著力辦好哈夏音樂會、國際冰雪節、中國美食節、國際潮商大會、各類國際體育賽事、國際時尚設計周等活動。

◎提檔升級中央大街、亞布力、冰雪大世界及太陽島雪博會、冰雪嘉年華等王牌景區,推進金上京遺址申遺工作,完善“哈亞雪”等精品線路。

◎大力發展體育健身、培訓服務、網絡文創、電子競技等產業。

◎著力開啟城市夜經濟,重點建設夜間美食品味、觀光體驗、藝術欣賞和時尚消費示範街區。

推進哈爾濱自貿片區與臨空經濟區、

綜保區功能聯動建設

◎支持和鼓勵新區在投融資、審批、土地利用、人才使用、人事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試。

◎統籌推進哈爾濱自貿片區與臨空經濟區、綜保區功能聯動建設,與黑河、綏芬河片區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探索推出外商境內股權投資、對俄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及加工貿易“一口辦理”、盧布離岸結算中心、設立離岸孵化器等一批具有哈爾濱特色的創新產品。

◎著力打造對俄開放橋頭堡、對中東歐開放節點城市、對東北亞和北美開放重要門戶。

◎加快推進機場第二跑道建設,謀劃開通哈爾濱至北美、至莫斯科等歐洲航線,大力發展對俄跨境國際郵政小包航空物流,依託國際內陸港建設面向俄羅斯和東北亞的物流樞紐和國際貿易中心。

打造東北首個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智慧園區

◎突出抓好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建設,打造東北首個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智慧園區。

◎高質量啟動哈爾濱深圳前海園區建設。

◎推動哈長城市群務實合作和哈爾濱大慶一體化發展。

◎開展新一輪省會城市提升行動,進一步優化城市空間佈局,東部圍繞建設國際物流樞紐完善承載基本功能,西部以臨空經濟區為核心推進跨境產業合作,南部以哈經開區為基礎加強工業園區與周邊區縣交通和產業互動,北部突出“三區一極”戰略定位加快建設宜居宜業新城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