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樊城、襄州、高新……襄陽100個小區集體“換臉”

小區是城市的細胞,

是居民安居樂業、

社會文明和諧、

城市文明進步的基礎。


為徹底改變老舊小區的面貌,襄陽市政府計劃在2019年年底前完成100個小區的改造任務,並在三年內完成對中心城區666個老舊小區的改造。


現在,這項工作進展如何了?

市作風辦日前組織

市民監督員和媒體記者前往

襄城、樊城、襄州、高新

等地進行了暗訪抽查。


01


1月8日,

雨雪中的襄鋼東院小區很整潔,

刷黑後的路面乾淨、暢通。


襄城、樊城、襄州、高新……襄陽100個小區集體“換臉”

襄鋼東院小區。全媒體首席記者李興會攝


襄鋼東院小區以前可不是這樣子的。


據襄鋼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正平介紹,襄鋼東院小區建成於1996年,共有2棟8層家屬樓,住戶128戶。


由於建設年代久遠,小區基礎設施薄弱,問題層出不窮:房屋破損嚴重,居民樓頂漏水,外牆漆面剝落,樓面電線雜亂裸露,地面凹陷破損、雜草叢生。加上小區規劃不合理,居民娛樂場地缺失,生活汙水無法有效排放,極大影響了小區居民的日常生活。對此,居民怨聲很大。


襄鋼社區是從破產企業改制而來的,

因無集體經濟收入,

儘管做了很多努力,

但要徹底改變襄鋼東院小區面貌,

仍然心有餘而力不足。


在市、區兩級政府的支持下,2019年8月,肖灣街道辦事處開始對襄鋼東院小區路面、下水管網、房屋外牆、路燈等14處居民反映強烈的問題進行重點改造。


兩個月後,小區舊貌換新顏,路面和樓房外牆都穿上了“新衣裳”,還設置了停車區、健身區、晾曬區、活動室等


02


位於襄城區鐵佛寺南路的礦山小區

是2019年改造的一個小區。


襄城、樊城、襄州、高新……襄陽100個小區集體“換臉”

礦山小區改造施工。通訊員陳亞磊 全媒體記者孫修廷攝


礦山小區與華龍小區、高新土地局家屬院、化機廠家屬院連在一起,共有15棟房屋、380戶居民,長期以來管理混亂,小偷頻進、下水道淤堵、便民服務設施不全等問題突出。


在改造過程中,根據四個小區的實際情況,住建部門通過“四區合一”的改造方式,拆違拆堵,騰出近6000平方米的公共用地,為小區新增93個機動車位、8處遮陽車棚、7處健身休閒場地、3個晾曬區以及500平方米的綠化區,滿足居民們更高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


在此次暗訪抽查中,

像這樣的小區還有不少。


03


老舊小區改造完成後,

怎樣管理才能讓居民繼續受益?


市十七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了兩件大會議案,其中一件就是《關於加快推進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議案》。該議案稱,要健全長效機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以加快推進我市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真正讓老百姓從老舊小區改造中增加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對此,市民監督員梁文文給予高度肯定。他說,通過對2019年已完成改造的老舊小區的暗訪抽查,發現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完善了小區基礎設施,美化了小區環境,並給居民出行和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得到了老百姓的積極評價,但仍需要在長效管理上下功夫,真正讓居民安居樂業。


襄城、樊城、襄州、高新……襄陽100個小區集體“換臉”

襄城區卉木林巷。全媒體記者袁政攝


市老舊小區改造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楊建華稱,改造後的老舊小區,建議採用“菜單式”管理模式,即讓居民自己選擇:


具備物業管理實施條件的,引導業主們選聘社會化、專業化的物業公司為其提供服務;


對於不具備實施物業管理條件的,在社區的組織下,實行居民自治管理;


上述兩個條件都不具備的,由社區實行過渡、兜底管理,確保讓老舊小區居民有獲得感、幸福感。


按照規劃,

襄陽市老舊小區三年改造行動

預計總投資約10億元,

改造任務完成後

將惠及97420戶約30萬人。


目前,

襄陽市2019年度

100個老舊小區改造的任務,

已於2019年12月31日前圓滿完成。


2020年襄陽兩會上,

完成中心城區200個老舊小區改造

被列入2020年“十件實事”。


新的一年,

襄陽會變得越來越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