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 逐梦前行——记柳州歌手吴军

坚守初心 逐梦前行——记柳州歌手吴军

吴军(前右)认真对待每一次演出

坚守初心 逐梦前行——记柳州歌手吴军

吴军

□谢丽

1981年,春风遍吹祖国各地,也吹到八桂大地;在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黄金镇,广西戏曲学校的一场招生现场,人满为患;镜头锁定在初中一年级的一个男生身上——瘦小,目光纯净,昂首挺胸上台,面对评委,大胆高歌一曲《西沙,我可爱的故乡》。

吴军讲述起他记忆里的珍贵片段时说,这个经历一直让他难以忘怀,这也是他的初心所在,是自己追逐梦想的第一步。

逐梦

改革开放初期,群众的文化需求很迫切。当时一听说广西戏曲学校要来黄金镇招生,大家内心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好多人争着抢着去报名。“报名时没有跟家人讲,一来父母都认为读书才有出路,不会同意我去搞艺术的;二来家里兄妹多,生活困难。两毛钱的报名费还是跟同学借的。我从小就喜欢唱歌,做梦都想去啊。”吴军说。

就这样,吴军为自己选择了一条逐梦之路。接到复赛面试的通知,家人才知道他自作主张报了名。面试要到柳州,母亲出于对儿子的疼爱,赞同他去面试,但是不断叮嘱他:“你自己要想清楚,决定了就去,去了就做好,否则会很丢人的。”

承诺

几百人的初选,就2人进入面试,吴军便是其中之一。

到了学校,他才知道学习戏剧和唱歌不是一回事。戏剧学习需要更多的基础功,从吊嗓、练声、形体训练开始,每天早上起床后就是大量的体力训练,一般人根本坚持不下来。“因为太辛苦,有同学中途就退出了,我没有退缩,从头到尾都没有。不敢!我答应过我妈,不能丢人,咬牙也要坚持。”吴军说。

这几年,笔者跟吴军有过不少合作。无论演小品、唱曲艺,还是演舞台剧、当主持人,他的表现力、感染力都超强。笔者想,除了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外,就是一个态度问题。他常说:“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

这几年,他每年都推出一场“爱在深秋”个人演唱会,每一年都运用新的表现形式,每一次都花大量的时间练习、彩排,做足准备工作。周围人看到都认为以他的水准,不需要如此折腾。但他认真地说:“那不行,每一次都要有新的变化,这样对自己、对别人才能交代得过去。”

追寻

这些变化,就是他内心一直追寻的艺术人生和理想。

1986年从广西戏曲学校毕业后,吴军就被分配到柳州市桂剧团。一到团里,他就开始参与桂剧《泥马泪》的排练,得以跟众多名家一起工作,这个过程令他眼界大开。特别是1987年随剧组人员到北京,参加文化部艺术研究院专门为这个节目召开的研讨会,让他很受启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艺术,自己的定位也更加清晰,明确了自己应该去追寻什么样的艺术人生。

从1987年开始,流行音乐风靡整个中国。柳州也组建有这样的乐团,还到很多地方巡回演出,本身就喜欢唱歌的吴军在参与的过程中,把辛苦的排练、熬夜、走台都忽略掉,他说:“学到东西、长见识、交朋友才是重要的。”

2004年年底,柳州开始排演历史桂剧《柳宗元》。当时剧中有个太监的角色没有人演,领导让吴军去演。基于初心,吴军接下任务。其实,这个角色只是个小小的配角,就几句台词,舞台上露面也不多,但是吴军抱着“要做就做最好”的态度认真表演。这部剧的导演是一位戏剧界的著名导演,在第一次彩排后就对吴军演绎的太监称赞连连:“‘太监’这个角色被演绎得太好了!”

该剧最终获得了广西戏曲“桂花奖”,而作为配角的吴军因为表演出色,竟然也获得了一个优秀演员的奖项。

不懈

相信付出总有回报。今年5月,吴军参加柳州市曲艺家协会的一个曲艺舞台剧表演,荣获中国曲协的西部优秀曲艺奖。在重庆参加展演时,作为主演之一的吴军得到了评委阎淑萍、郭达的好评:“想不到一个小小的地方曲艺曲种,竟被唱出了歌剧的味道,真美!”

即使这样,吴军也从没有放低过对自己的要求。出差在外,在路上、开会的间隙,甚至是喝茶聊天中,他都会时不时地张张嘴,收腹深呼吸,练气息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自然行为。

他很自律。无论大节目、小节目,无论大赛还是一般的演出,他在演出前从不沾烟酒和熬夜,并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状态,“必须这样,既然喜欢,就要自己学会坚持一些东西。”他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