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這家米粉店是否不務正業


南寧這家米粉店是否不務正業

粉之都是南寧一家規模頗大的米粉連鎖店,幾乎走不了多遠,就會看到一家。前幾天早上,順著小區前的街道溜達,想找口米粉吃。走著走著,看到有家粉之都裝飾一新,牆邊挖了一面空腔,擺著一溜兒雕塑,於是決定吃這家,駐步下來先觀看了一輪這些雕塑。


南寧這家米粉店是否不務正業

粉之都的店門,改成了仿古的垂花門樣式,“粉之都”金字招牌底下,還鐫著“米粉體驗店”幾個白色黑體大字。門右邊的牆,掏出兩個空腔,上面鐫著“粉之都米粉博物館”的招牌。空腔裡裝著六組雕塑,描述了桂林米粉製作全程,分別為“泡米、磨漿、蒸皮、擠絲、蒸煮、食吃”六個環節。再右邊,似是新建了一扇門,也是仿古樣式,但緊閉不開,不知真門假門。門額題著“粉之都米粉博物館”的招牌,左右是一副對聯,“粉有千百味,盡在粉之都”。招牌頂上,還用白色黑體字凸貼著更大的幾個字,“米粉DIY手工石磨體驗坊”。


南寧這家米粉店是否不務正業

進店一看,原來相對簡單、與其他米粉店相差不大的裝飾,也改得花花綠綠,增加了不少陳列。一些陳設和用具,原本是大路貨的,現在改成了仿古的定製貨。設了一個櫃檯,仿古石塊狀的立面,後面則是仿磚牆,上面高掛著幾十個小水牌,寫明米粉品種和價格。以前只是支一個演講場所供人單獨宣講的桌子一樣的小收銀臺,米粉品種和價格是在A4紙打印過塑而成,顧客翻看著點單,當然那時候品種也沒那麼多。旁邊還擺個小櫃,陳列著一些貨品出售,甚至連大米、電飯鍋都有。店堂中立了一排貨架,出售的東西有袋裝桂林米粉、桂林滷菜粉的滷水、米粉文化書籍以及各種禮盒。店堂上空,橫七豎八地掛著仿古宮燈。店裡的桌椅,是完全可以作為家居使用的精緻木器,以前是塑料和人工板材做的。牆上張貼著大幅噴繪畫,展示著一碗碗不同的米粉。這些裝飾的改變,簡直是翻天覆地,真讓人疑心,米粉店搞成這樣,是否有點不務正業。但要是被那些整天指點江山的專家們看到,肯定會高聲鼓譟,中國米粉行業轉型出成果啦!


南寧這家米粉店是否不務正業

我點了一碗滷菜粉,還是那種感覺,味道真不錯,也還真有點桂林米粉的感覺。只是餐具好像更精緻了,桂林米粉的正經吃法是先幹拌著吃米粉,差不多時再將湯衝進去,或者吃完米粉後直接喝湯。以前,是自己端碗米粉加好配料直接坐下吃了,再到湯桶前打湯。南寧人吃桂林米粉很多不按行規來,拿到米粉直接加湯吃。當然,法無定法,沒有吃碗米粉一定要強迫人先吃粉再喝湯的道理,你便是喝完湯再吃粉都沒人管得了。桂林人喜歡先幹拌著吃,南寧人光喝湯不吃粉也沒人奈他何。吃米粉的方式有千姿百態,正是米粉品類繁多、花樣百出的原因之一。


南寧這家米粉店是否不務正業

廣西是名副其實的米粉之鄉,可以說廣西沒有一個角落沒有米粉。這種既可當主食也可當小吃的美食,滲透了廣西人生活的裡外。但是,如同十里不同音,米粉樣式、味道也幾乎十里外就不一樣了。每個地方的米粉都自有製作、味道的不同特色,據網友總結,已經人盡皆知的品種,就有二十四種。品類的豐富無比,是廣西人能從米粉中找出大樂子的原因之一。


南寧這家米粉店是否不務正業

很多人嗜好米粉,總以嚐到各地不同味道的米粉為樂事。但是,過去除非有一份到處遊走的好工作,要嘗一碗外地米粉並不容易。偶爾吃上一次某地米粉,可能終生惦記也是常事。那時候人員流動幾乎靜止,而不同的米粉也在各自家鄉悶聲發財。我在桂林工作過,對桂林米粉的味道,是離開桂林以後才深深回味的。上世紀末,我調到南寧工作時,南寧只有兩個地方有桂林米粉賣。一是文化市場內的黃連升酒樓,二是南湖公園老大門邊上的灕江仔飯店。據說灕江仔賣的桂林米粉,所用材料全從桂林用快巴車託運而來,甚至包括水。當然了,坦率地說,我覺得還是不太能吃出桂林味道。為了吃口桂林米粉,我常常光顧這兩家店。有人提議找個地方坐一坐的話,我總是脫口而出,喊出這兩家店的名字。


南寧這家米粉店是否不務正業

粉之都的桂林滷菜粉

進入本世紀後,隨著經濟騰飛,人員和物資交流地迅猛發展。以前在菜市買菜要講白話的南寧,變成講普通話為主了。餐飲業的空前繁榮,推動了各地菜式迅速進入南寧。米粉這種地方小吃,也紛紛走進了外地市場,南寧自然是接納品種最多的地方。廣西三大米粉南寧老友粉、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分別互相闖入對方市場,並且已在廣西各大城鎮搶灘著陸,花開遍地。在南寧,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店到處都是,總量未必比老友粉店少。就連很多縣的特色米粉也衝入了南寧市場,賓陽酸粉、宜州湯粉、融安濾粉、桂皮羅秀米粉之類縣域名粉,在南寧並不少見。我為吃碗桂林米粉,跑到館子裡擺一桌請客的日子,永成記憶。


南寧這家米粉店是否不務正業

泡米

廣西米粉的相互傳播,有一個特點,哪個地方的米粉,就算在當地吃美得不得了,一旦離鄉外出發財,熟悉的人就會覺得不是那個味道。哪怕請再高明的師傅,用再精緻的材料。就像前面說的,上世紀末灕江仔飯店,連水都從桂林運來,但我硬覺得不是那麼回事。不過,吃米粉這種事情,本質上是要吃一碗米粉,起個什麼樣的名字倒不是很重要,關鍵的核心是味道要好。這一點廣西人相對豁達開朗,不那麼細究。


南寧這家米粉店是否不務正業

磨漿

桂林人在桂林以外的任何地方吃桂林米粉,都不會認為吃的是桂林米粉,但也不妨礙他三天兩頭去吃,有時候形式、名義也可以寄託念想。北京的桂林米粉賣得很火,但都是崇左市天等縣人去開的店,形式、味道跟桂林米粉一點都不相干,桂林人也不以為忤,不認為招牌被砸。他們心知肚明,只要在桂林吃過米粉的人,就知道什麼叫桂林米粉。桂林米粉和在桂林吃的米粉,成了不同的兩個概念。


南寧這家米粉店是否不務正業

蒸皮

廣西三大米粉中,老友粉和螺螄粉因為大量使用酸筍,很多外地人初次吃未必接受。酸筍的酸味,不習慣的人會吃成臭味、嗖味,有的北方人遠遠聞著,就要聞風而逃。但吃著吃著,臭就吃成了香。現在螺螄粉開發出快餐面一樣的袋裝速食包裝,迅猛地打開了國內外市場,據說淘寶上賣螺螄粉的商家就超過十萬戶,年產值已超五十億元。懷念南寧老友粉的外地遊客,也多了起來。


南寧這家米粉店是否不務正業

擠絲

桂林米粉原本不用酸筍,但現在大部分的店都把炒酸筍絲當作配菜,免費提供。三大米粉中,最早暴得大名,讓全國人民惦記的,就是桂林米粉,以其滑溜軟糯的口感和層次豐富、深入骨髓的香味,不管哪個地方的人,第一口就不拒絕,第二口就喜歡上。到桂林旅遊,吃到的桂林米粉,是很多人對桂林最重要的印象之一。米粉,其實就成了桂林風景的一道。桂林米粉也已開發出袋裝速食包裝,目前銷量還遠遠低於螺螄粉,不知道假以時日,會否能一樣大放異彩。


南寧這家米粉店是否不務正業

蒸煮

但是,桂林米粉也好,螺螄粉也好,做成速食包裝,雖然也大受粉絲擁躉,吃起來也似乎是那麼回事,都不如到當地街頭隨便找個店吃上一碗現做的。那些開到外地的米粉店也一樣,店家怎麼努力,也僅是可以把米粉做得好吃,原產地的韻味是很難做得地道的。但是,速食包裝的成功證明,人們喜歡一種美食,是基於其美味,所謂的正宗或者原汁原味,只是一種憑空的要求。只要是用同樣的材料和同樣的手藝做成,而且做得很美味,就會受到歡迎。原因之一,除了美食本身,還有其身上附帶的文化元素。


南寧這家米粉店是否不務正業

食吃

粉之都給我的印象就是這樣,這家我吃了十幾年的店,本以賣桂林米粉為主,現在柳州螺螄粉、南寧老友粉也上櫃了。總體來說,這家店的品牌影響力是持續擴大的。現在推出的米粉博物館,事實上是在對產品持續完善的基礎上,對其身上的文化元素的深入加持,不但不是不務正業,而是更加深入挖掘。


南寧這家米粉店是否不務正業

大概五年前,我在桂林夜裡溜出去找吃,發現一家米粉店味道真的夠爽,半夜十二點都排著長隊。第二天準備帶同來的朋友一起上這店吃早點,一位桂林攝影師朋友卻死活要拉我們去一家“桂林米粉文化中心”吃,說那裡集中了全桂林最好的米粉。到了那店裡,果真氣派,場面鋪陳,設了不少雕塑、模型之類的陳列,把桂林米粉的歷史來源、製作流程等元素一一呈現,看一輪也真讓人開眼界。


南寧這家米粉店是否不務正業

桂林米粉文化中心

但更開眼界的是,這裡售賣的米粉,什麼品種都有。桂林米粉雖然可以籠統分為滷菜粉、湯菜粉和煮粉、炒粉幾類,但每一類都還可以細分為很多類。連我都看得眼花繚亂,跟攝影師朋友開玩笑,“你說這是米粉文化中心,我怎麼覺得是個大米粉店呢,您要擺米粉宴?”他慷慨地說,你就當是米粉店吧,今天我請客,大家隨便吃。我的天,吃米粉吃到脹破肚子,能吃掉您老人家幾個錢?確實,南方人吃米粉,不管怎麼換花樣,再好吃頂多也就吃個三四兩為主,大部分人二兩就吃飽肚子。這不像全羊宴、全鴨宴甚至餃子宴、餃子宴那種噱頭,米粉宴是擺不成的,幾兩主食下肚,就再沒文章可做了。但是,供應那麼多品類的米粉,再加上豐富的米粉文化陳列,又是另一回事了。對於廣西人來說,米粉不單單是一種飲食,更是一種文化。


南寧這家米粉店是否不務正業

桂林米粉文化中心的陳列

事實上,近幾年廣西這個米粉之鄉,類似舉動頗為不少。2017年4月,號稱廣西首家米粉博物館,落戶南寧金花茶公園,四十多款桂北、桂中、桂西等地方的特色風味米粉陳列其中。2018年元月,柳州螺螄粉飲食文化博物館開館迎客,博物館分為展示區、生產區、演示區、體驗區和購物區五大區域,全面塑造螺螄粉的文化形象。


南寧這家米粉店是否不務正業

柳州螺螄粉飲食文化博物館

按規律,一種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停滯後,要再往高端延伸,往往只能從文化上面做文章了。桂林的米粉文化中心如此,南寧的粉之都米粉博物館也是如此。在提高產品品質的同時,賦予其一些文化味道作為增加值,無疑是一個讓人期許的思路。

南寧這家米粉店是否不務正業

廣西米粉文化博物館的陳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