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这家米粉店是否不务正业


南宁这家米粉店是否不务正业

粉之都是南宁一家规模颇大的米粉连锁店,几乎走不了多远,就会看到一家。前几天早上,顺着小区前的街道溜达,想找口米粉吃。走着走着,看到有家粉之都装饰一新,墙边挖了一面空腔,摆着一溜儿雕塑,于是决定吃这家,驻步下来先观看了一轮这些雕塑。


南宁这家米粉店是否不务正业

粉之都的店门,改成了仿古的垂花门样式,“粉之都”金字招牌底下,还镌着“米粉体验店”几个白色黑体大字。门右边的墙,掏出两个空腔,上面镌着“粉之都米粉博物馆”的招牌。空腔里装着六组雕塑,描述了桂林米粉制作全程,分别为“泡米、磨浆、蒸皮、挤丝、蒸煮、食吃”六个环节。再右边,似是新建了一扇门,也是仿古样式,但紧闭不开,不知真门假门。门额题着“粉之都米粉博物馆”的招牌,左右是一副对联,“粉有千百味,尽在粉之都”。招牌顶上,还用白色黑体字凸贴着更大的几个字,“米粉DIY手工石磨体验坊”。


南宁这家米粉店是否不务正业

进店一看,原来相对简单、与其他米粉店相差不大的装饰,也改得花花绿绿,增加了不少陈列。一些陈设和用具,原本是大路货的,现在改成了仿古的定制货。设了一个柜台,仿古石块状的立面,后面则是仿砖墙,上面高挂着几十个小水牌,写明米粉品种和价格。以前只是支一个演讲场所供人单独宣讲的桌子一样的小收银台,米粉品种和价格是在A4纸打印过塑而成,顾客翻看着点单,当然那时候品种也没那么多。旁边还摆个小柜,陈列着一些货品出售,甚至连大米、电饭锅都有。店堂中立了一排货架,出售的东西有袋装桂林米粉、桂林卤菜粉的卤水、米粉文化书籍以及各种礼盒。店堂上空,横七竖八地挂着仿古宫灯。店里的桌椅,是完全可以作为家居使用的精致木器,以前是塑料和人工板材做的。墙上张贴着大幅喷绘画,展示着一碗碗不同的米粉。这些装饰的改变,简直是翻天覆地,真让人疑心,米粉店搞成这样,是否有点不务正业。但要是被那些整天指点江山的专家们看到,肯定会高声鼓噪,中国米粉行业转型出成果啦!


南宁这家米粉店是否不务正业

我点了一碗卤菜粉,还是那种感觉,味道真不错,也还真有点桂林米粉的感觉。只是餐具好像更精致了,桂林米粉的正经吃法是先干拌着吃米粉,差不多时再将汤冲进去,或者吃完米粉后直接喝汤。以前,是自己端碗米粉加好配料直接坐下吃了,再到汤桶前打汤。南宁人吃桂林米粉很多不按行规来,拿到米粉直接加汤吃。当然,法无定法,没有吃碗米粉一定要强迫人先吃粉再喝汤的道理,你便是喝完汤再吃粉都没人管得了。桂林人喜欢先干拌着吃,南宁人光喝汤不吃粉也没人奈他何。吃米粉的方式有千姿百态,正是米粉品类繁多、花样百出的原因之一。


南宁这家米粉店是否不务正业

广西是名副其实的米粉之乡,可以说广西没有一个角落没有米粉。这种既可当主食也可当小吃的美食,渗透了广西人生活的里外。但是,如同十里不同音,米粉样式、味道也几乎十里外就不一样了。每个地方的米粉都自有制作、味道的不同特色,据网友总结,已经人尽皆知的品种,就有二十四种。品类的丰富无比,是广西人能从米粉中找出大乐子的原因之一。


南宁这家米粉店是否不务正业

很多人嗜好米粉,总以尝到各地不同味道的米粉为乐事。但是,过去除非有一份到处游走的好工作,要尝一碗外地米粉并不容易。偶尔吃上一次某地米粉,可能终生惦记也是常事。那时候人员流动几乎静止,而不同的米粉也在各自家乡闷声发财。我在桂林工作过,对桂林米粉的味道,是离开桂林以后才深深回味的。上世纪末,我调到南宁工作时,南宁只有两个地方有桂林米粉卖。一是文化市场内的黄连升酒楼,二是南湖公园老大门边上的漓江仔饭店。据说漓江仔卖的桂林米粉,所用材料全从桂林用快巴车托运而来,甚至包括水。当然了,坦率地说,我觉得还是不太能吃出桂林味道。为了吃口桂林米粉,我常常光顾这两家店。有人提议找个地方坐一坐的话,我总是脱口而出,喊出这两家店的名字。


南宁这家米粉店是否不务正业

粉之都的桂林卤菜粉

进入本世纪后,随着经济腾飞,人员和物资交流地迅猛发展。以前在菜市买菜要讲白话的南宁,变成讲普通话为主了。餐饮业的空前繁荣,推动了各地菜式迅速进入南宁。米粉这种地方小吃,也纷纷走进了外地市场,南宁自然是接纳品种最多的地方。广西三大米粉南宁老友粉、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分别互相闯入对方市场,并且已在广西各大城镇抢滩着陆,花开遍地。在南宁,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店到处都是,总量未必比老友粉店少。就连很多县的特色米粉也冲入了南宁市场,宾阳酸粉、宜州汤粉、融安滤粉、桂皮罗秀米粉之类县域名粉,在南宁并不少见。我为吃碗桂林米粉,跑到馆子里摆一桌请客的日子,永成记忆。


南宁这家米粉店是否不务正业

泡米

广西米粉的相互传播,有一个特点,哪个地方的米粉,就算在当地吃美得不得了,一旦离乡外出发财,熟悉的人就会觉得不是那个味道。哪怕请再高明的师傅,用再精致的材料。就像前面说的,上世纪末漓江仔饭店,连水都从桂林运来,但我硬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不过,吃米粉这种事情,本质上是要吃一碗米粉,起个什么样的名字倒不是很重要,关键的核心是味道要好。这一点广西人相对豁达开朗,不那么细究。


南宁这家米粉店是否不务正业

磨浆

桂林人在桂林以外的任何地方吃桂林米粉,都不会认为吃的是桂林米粉,但也不妨碍他三天两头去吃,有时候形式、名义也可以寄托念想。北京的桂林米粉卖得很火,但都是崇左市天等县人去开的店,形式、味道跟桂林米粉一点都不相干,桂林人也不以为忤,不认为招牌被砸。他们心知肚明,只要在桂林吃过米粉的人,就知道什么叫桂林米粉。桂林米粉和在桂林吃的米粉,成了不同的两个概念。


南宁这家米粉店是否不务正业

蒸皮

广西三大米粉中,老友粉和螺蛳粉因为大量使用酸笋,很多外地人初次吃未必接受。酸笋的酸味,不习惯的人会吃成臭味、嗖味,有的北方人远远闻着,就要闻风而逃。但吃着吃着,臭就吃成了香。现在螺蛳粉开发出快餐面一样的袋装速食包装,迅猛地打开了国内外市场,据说淘宝上卖螺蛳粉的商家就超过十万户,年产值已超五十亿元。怀念南宁老友粉的外地游客,也多了起来。


南宁这家米粉店是否不务正业

挤丝

桂林米粉原本不用酸笋,但现在大部分的店都把炒酸笋丝当作配菜,免费提供。三大米粉中,最早暴得大名,让全国人民惦记的,就是桂林米粉,以其滑溜软糯的口感和层次丰富、深入骨髓的香味,不管哪个地方的人,第一口就不拒绝,第二口就喜欢上。到桂林旅游,吃到的桂林米粉,是很多人对桂林最重要的印象之一。米粉,其实就成了桂林风景的一道。桂林米粉也已开发出袋装速食包装,目前销量还远远低于螺蛳粉,不知道假以时日,会否能一样大放异彩。


南宁这家米粉店是否不务正业

蒸煮

但是,桂林米粉也好,螺蛳粉也好,做成速食包装,虽然也大受粉丝拥趸,吃起来也似乎是那么回事,都不如到当地街头随便找个店吃上一碗现做的。那些开到外地的米粉店也一样,店家怎么努力,也仅是可以把米粉做得好吃,原产地的韵味是很难做得地道的。但是,速食包装的成功证明,人们喜欢一种美食,是基于其美味,所谓的正宗或者原汁原味,只是一种凭空的要求。只要是用同样的材料和同样的手艺做成,而且做得很美味,就会受到欢迎。原因之一,除了美食本身,还有其身上附带的文化元素。


南宁这家米粉店是否不务正业

食吃

粉之都给我的印象就是这样,这家我吃了十几年的店,本以卖桂林米粉为主,现在柳州螺蛳粉、南宁老友粉也上柜了。总体来说,这家店的品牌影响力是持续扩大的。现在推出的米粉博物馆,事实上是在对产品持续完善的基础上,对其身上的文化元素的深入加持,不但不是不务正业,而是更加深入挖掘。


南宁这家米粉店是否不务正业

大概五年前,我在桂林夜里溜出去找吃,发现一家米粉店味道真的够爽,半夜十二点都排着长队。第二天准备带同来的朋友一起上这店吃早点,一位桂林摄影师朋友却死活要拉我们去一家“桂林米粉文化中心”吃,说那里集中了全桂林最好的米粉。到了那店里,果真气派,场面铺陈,设了不少雕塑、模型之类的陈列,把桂林米粉的历史来源、制作流程等元素一一呈现,看一轮也真让人开眼界。


南宁这家米粉店是否不务正业

桂林米粉文化中心

但更开眼界的是,这里售卖的米粉,什么品种都有。桂林米粉虽然可以笼统分为卤菜粉、汤菜粉和煮粉、炒粉几类,但每一类都还可以细分为很多类。连我都看得眼花缭乱,跟摄影师朋友开玩笑,“你说这是米粉文化中心,我怎么觉得是个大米粉店呢,您要摆米粉宴?”他慷慨地说,你就当是米粉店吧,今天我请客,大家随便吃。我的天,吃米粉吃到胀破肚子,能吃掉您老人家几个钱?确实,南方人吃米粉,不管怎么换花样,再好吃顶多也就吃个三四两为主,大部分人二两就吃饱肚子。这不像全羊宴、全鸭宴甚至饺子宴、饺子宴那种噱头,米粉宴是摆不成的,几两主食下肚,就再没文章可做了。但是,供应那么多品类的米粉,再加上丰富的米粉文化陈列,又是另一回事了。对于广西人来说,米粉不单单是一种饮食,更是一种文化。


南宁这家米粉店是否不务正业

桂林米粉文化中心的陈列

事实上,近几年广西这个米粉之乡,类似举动颇为不少。2017年4月,号称广西首家米粉博物馆,落户南宁金花茶公园,四十多款桂北、桂中、桂西等地方的特色风味米粉陈列其中。2018年元月,柳州螺蛳粉饮食文化博物馆开馆迎客,博物馆分为展示区、生产区、演示区、体验区和购物区五大区域,全面塑造螺蛳粉的文化形象。


南宁这家米粉店是否不务正业

柳州螺蛳粉饮食文化博物馆

按规律,一种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停滞后,要再往高端延伸,往往只能从文化上面做文章了。桂林的米粉文化中心如此,南宁的粉之都米粉博物馆也是如此。在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赋予其一些文化味道作为增加值,无疑是一个让人期许的思路。

南宁这家米粉店是否不务正业

广西米粉文化博物馆的陈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