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啦,起油鍋,酥肉炸起來,真材實料就是媽媽的味道


小時候最喜歡過年,過了小年,媽媽就開始燒一鍋油,陸續製作各種美食,每天不重樣!先炸各種零食:麻花、麻葉;再炸各種蘿蔔、雞蛋丸子;最後炸肉就臘月28了,過年的幸福感達到頂峰。媽媽炸酥肉,排骨,炸魚,我和妹妹流著口水等著嚐嚐鹹淡,顧不上剛出鍋的酥肉燙嘴巴,哈著氣也要吃個飽。經常是媽媽炸肉沒多少,都被我們吃掉啦!媽媽生氣罵我,爸爸總是護著我們說:反正是吃,剛做的好吃何必等到過年吃!

過年啦,起油鍋,酥肉炸起來,真材實料就是媽媽的味道

媽媽牌的酥肉,排骨、炸魚的竅門很簡單,不放水,用雞蛋,而且都是用的自己家養的雞蛋,炸出來顏色特別漂亮。掛糊用的麵漿不是普通澱粉,要用純紅薯澱粉,這樣炸的脆皮特別酥,蒸著吃得時候,也不會糊弄的,汁也不會渾,肉肉還是很有嚼頭,特別好吃。炸酥肉用的油是自己種的菜籽油或者黃豆油,顏色好看味道也香。真材實料就是媽媽的味道!

過年啦,起油鍋,酥肉炸起來,真材實料就是媽媽的味道

我炸了酥肉、雞塊和黃花魚,醃製的時候稍微有些不同,炸的時候基本一樣,可以一起炸。

酥肉選擇新鮮的前肩膀肉,口感非常好。帶皮切成肉片。鮮肉特別是農家豬肉水分少,一斤肉要用3個柴雞蛋,放入1少鹽,1勺五香粉,半勺白胡椒粉,半勺糖去腥調味,喜歡辣可以少量放辣椒粉和孜然粉,再放十幾個花椒去腥增加香味,放入一湯勺紅薯澱粉,注意提前把紅薯澱粉碾碎,讓後拌勻,讓粉漿裹住肉片。

過年啦,起油鍋,酥肉炸起來,真材實料就是媽媽的味道

熱油,可以用筷子試試溫度,放進去筷子,發現筷子上有小泡泡就可以炸了。一片一片放入油鍋,不用翻動,等自己浮起來再翻面,繼續炸金黃色。開始的時候大火,讓酥肉迅速定型,然後轉中火,炸熟炸透。這個時候可以兩個人合作,一個人撥開肉不斷放入肉片;另一個人翻動酥肉,變成金黃色即可撈出來。放在漏勺裡控油。我只炸一遍,這時候已經熟了。可以短時間高溫再炸一次,這樣酥皮更脆。過年的酥肉是半成品,傳統的吃法是加高湯,放蔥姜和少許生抽蒸20分鐘。也可以吃前再高溫炸一下,撒點孜然粉或者辣椒粉。懶人吃法,不用費勁,微波爐1分鐘即可。

過年啦,起油鍋,酥肉炸起來,真材實料就是媽媽的味道

炸雞和炸魚,我只寫醃製方法,炸的過程和食用方法一樣。

炸雞最好選擇嫩的仔雞,肉鮮嫩不腥不肥。切小塊,洗乾淨。控幹水份,加蔥片薑片,鹽一勺醃製半個小時,去掉蔥姜,一斤半的仔雞放兩個柴雞蛋,加一勺五香粉,一勺孜然粉,少許老抽拌勻,一半紅薯澱粉一半面粉拌勻,紅薯澱粉同樣需要提前碾碎顆粒。

過年啦,起油鍋,酥肉炸起來,真材實料就是媽媽的味道

過年啦,起油鍋,酥肉炸起來,真材實料就是媽媽的味道

媽媽做的魚都是一斤半的鯉魚,我這次用的小黃魚。處理乾淨後,控幹水份,加蔥片薑片,鹽半勺醃製半個小時,去掉蔥姜,一斤的小黃魚放個柴雞蛋,加半勺五香白胡椒粉,半勺辣椒粉粉拌勻,半湯勺紅薯澱粉,紅薯澱粉同樣需要提前碾碎顆粒。

過年啦,起油鍋,酥肉炸起來,真材實料就是媽媽的味道

過年啦,起油鍋,酥肉炸起來,真材實料就是媽媽的味道

這三種麵糊稠度差不多,雞塊的麵糊厚度大於酥肉,小黃魚的麵糊最薄。不同的食材,厚度不同可以達到最佳的口感。

過年啦,起油鍋,酥肉炸起來,真材實料就是媽媽的味道

炸排骨的麵糊參考炸雞塊,藕夾參考酥肉,炸蝦參考炸小黃魚。全部不放小蘇打,用雞蛋來起到酥的效果。不是先做麵糊再放入食材,這樣容易掛不上糊。食材醃製好,放紅薯澱粉來掛糊,就可以防止不能掛糊。炸的時候高溫定型防止炸過頭,口感發柴。

過年啦,起油鍋,酥肉炸起來,真材實料就是媽媽的味道

完全冷卻 ,連同做好的滷牛肉、紅燒肉一起真空保存,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原來的味道。黃黃買的真空包裝機是為了即將上初中的娃準備的,做好各種孩子還吃的零食,打包好,孩子住校可以帶上幾包,在學校也能吃到媽媽的味道!

過年啦,起油鍋,酥肉炸起來,真材實料就是媽媽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