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壽將蘭花和菊花畫在一起真是清雅飄逸

相傳王維曾作“雪裡芭蕉圖”,蘇東坡曾畫朱竹。康有為曾批評說,中國畫就是被王維、蘇東坡這些文人搞壞了,說他們背離客觀真實,使中國畫無所進步。這自然是康有為受了西洋畫影響以後得出的淺見。

潘天壽將蘭花和菊花畫在一起真是清雅飄逸

潘天壽《蘭菊圖》

潘天壽則認為,雪裡芭蕉和朱竹恰恰證明了中國文人對藝術的深刻理解。

只有源於真實,而又不被真實所束縛,才可稱之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潘天壽將蘭花和菊花畫在一起真是清雅飄逸

潘天壽《蘭菊圖》(局部1)

因而,潘天壽將春天的蘭花和秋天的菊花畫在一起,而且畫得清雅飄逸。正如漢武帝《秋風辭》中的句子:“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所以蘭菊在藝術家手中已不是自然真實的再現,而早已昇華為一種高潔人格的象徵。這就是此幅圖中所滲透著的修養與背景。

潘天壽將蘭花和菊花畫在一起真是清雅飄逸

潘天壽《蘭菊圖》(局部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