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朱允炆,你會不會削藩?如果會,怎麼面對朱棣的靖難之役?

古曲古風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

<strong>如果我是朱允炆的話,我也會和歷史上的朱允炆一樣,必須撤藩。這是維護自己上臺統治的第一步也是不得不這麼做的一步,朱元璋什麼都好,就是給朱允炆留下了這一禍患,導致朱允炆這一支損耗殆盡,朱元璋認為天下是兒子們打下來的,每一個人都有功勞,就把國家的土地給分了。類似於古代的分封制度一樣。而得到的土地的人就和皇上一樣,其中的地民都歸分封制的人,好像皇上就跟不存在一樣,這讓年輕的朱允炆十分不爽,而且朱元璋能控制局面,而自己卻控制不住啊。擔心自己會和劉協一樣的下場。(大明風華中的朱元璋)

歷史上朱允炆是很有能力的,只是年輕和仁慈,這點和朱高熾和相像。所以難免優柔寡斷一些,其次就是朱允炆年輕氣盛太過心急導致不得不反,燕王朱棣是各種藩王實力最強的,而且朱棣常年和北元作戰威望極高,軍中的人也十分佩服朱棣,這就導致朱棣成為朱允炆的眼中釘肉中刺,必須要將其剷除。但是底下的謀士告訴朱允炆不要心急,如果速度太快,肯定會讓底下眾多藩王造反,矛盾激化,會讓自己進入萬劫不復的境地,朱允炆聽取了建議,所以朱允炆就從軟柿子上捏,結果朱棣是什麼人,知道自己的侄子要弄自己,馬上讓以姚廣孝為首的謀士準備應對,甚至是起事。而朱允炆這邊由於前期比較順利,年輕氣盛就得飄,認為叔叔不值一提,果真將朱棣逼反,由於自己的實力和朱棣的軍隊實力相差很多,而其他藩王實力則按兵不動,看誰強就隨風倒,所以變成了兩家之爭。朱棣的軍隊由於常年和彪悍的遊牧民族的作戰,作戰能力極為兇猛,而朱允炆的手下都是一幫紈絝子弟,再加上朱元璋殺功臣導致無將可派,而李景隆紈絝子弟率領的朝廷軍毫無懸念的失敗,而朱棣方面則是越戰越勇,直搗南京城。(大明風華中的朱棣)

簡單來講就是朱允炆實力不濟就急於撤藩,結果朱棣的實力比朱允炆的實力大,導致失敗,而朱棣也成為了皇上,朱允炆下落不明。要是我是朱允炆的話,肯定不會這麼心急,況且我又知道歷史結果更是不能輕舉妄動,首先就是要積攢實力,利用藩王矛盾,推行推恩令。將藩王制度瓦解。才能穩住形勢,而不是賭博,想要生死局。結果肯定是不出意料,靖難之役朱允炆完敗。(大明風華中的建文帝朱允炆)


鵬正


歷史上朱允炆的失敗,其實是因為昏招太多。要解決朱棣,其實是件很簡單的事!

一、最簡單、最快速的方式就是把朱棣軟禁或監禁起來!

歷史上朱允炆是有兩次機會可以把朱棣監禁起來的,但是他沒把握住機會。第一次是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死後,朱棣從北京南下準備“奔喪”,朱允炆因為朱元璋留下的遺詔“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把他擋了回去!這是典型的昏招,既然要削藩了,趁著對方單槍匹馬的時候把他拿下軟禁起來根本不費吹飛之力。朱棣見朱允炆已經登基了,爭皇位是沒有機會了,就趕緊跑回北平,心裡樂呵得很!

第二次是建文元年燕山百戶倪諒告發燕王謀反,朱允炆下令逮捕燕王府屬僚,斬殺了官校於諒、周鐸等人,並讓都指揮使謝貴、布政使張籨等人去接管朱棣的軍權和行政權,然後就完事了!既然雙方算是撕破臉了,朱棣也束手就擒了,不選擇殺他那也該把他“護送”到京師監禁起來,放任朱棣在自己的地盤是非常不明智的!強龍不壓地頭蛇,更何況,朱棣在北平一帶苦心經營多年,將士多是他的麾下。把朱棣軟禁在京師,遠離他的勢力範圍,即使他再想造反也會沒有憑仗。心情好的時候就優待他一下,心情不好就打發他去守皇陵,甚至給他來個“暴斃”,藉口都是很容易找的。

二、比較理性的是削強震弱、安弱

朱允炆稱帝后,聽取了齊泰、黃子澄等人的建議開始削藩。削藩的策略大體是“敲山震虎”,即是先拿弱小的開刀,先剪除對方可能的羽翼!這是非常愚蠢的招數!客觀來說,齊泰、黃子澄、方孝孺包括黃觀(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均是第一的狀元),忠心是一定的,但是謀略能力還是有所欠缺。

我之所以說削藩的謀略太愚蠢,首先是因為太麻煩。從弱一直削到強,耗時太久,要主動去削的藩王數量也太多。其次是敲山震虎不成變成打草驚蛇。削藩這種事是涉及到藩王的核心利益,沒有人會主動願意放棄自己的已有利益。朱允炆從小削到大,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定要削藩的,遲早會輪到自己,所以大的藩王就會抱團抵制。即是畏懼中央,那也會持觀望態度,不給中央支持,等朱允炆和朱棣打出個勝負再說。無疑是把藩王的力量都趕到了朱棣一方。

將最強大、最反叛的幹掉,就會震懾住其他實力較弱的諸侯。大家看到最大的都撐不住打擊,自然不會有反抗中央的決心,削藩工作也會順利得多。甚至有的藩王畏懼中央的權勢,會主動要求削藩,工作量也會少很多。漢武帝能順利推行推恩令,那也是他老爸漢景帝把最大的七個諸侯王幹掉,諸侯國畏懼的結果。

而且,對小的藩王可以進行安撫或是分化離間藩王的團結。在大一統後,以割據一方的軍閥實力去對抗集全國之力的中央是不明智,這是大家的共識。更何況,大一統後的士兵們都是不願意打仗的。這些,從朱棣起兵造反沒多少人支持和明宣宗不費吹飛之力就能平定朱高煦造反就可以知道。朱允炆要拉攏住藩王絕對是會比朱棣要容易得多,大義、大勢都在自己一方。歷史上還真的沒有多少藩王願意支持朱棣,哪怕是寧王朱權也是因為被騙受脅迫才上了朱棣的賊船。朱允炆要做的是,哪怕不能給自己增添盟友,也不能讓朱棣得到支持。

三、最後的手段必須是狠辣的

防止藩王造反的策略、手段都沒用的話,雙方也必須開打了,那麼對敵人就必須要狠!朱棣取天下是有很大的運氣在裡面,朱允炆的昏招太多了!重用李景隆,輕視徐輝祖、郭英、耿炳文、鐵鉉、居庸、平安等這些還算不錯的將領就不說了。

就說朱允炆下的“勿使朕負殺叔之名”這條混賬旨意!丫的,打戰是要死人的,和對方打戰還得照顧一下對方的人身安全,還有比這個更累的事麼?要不是這條旨意,歷史上,估計朱棣在戰場上就讓居庸和平安給幹掉了。反正造反是要弄死的,在戰場上弄死還是抓回來弄死有區別麼?朱允炆的正確做法就該是來個“生死不論”的旨意,最多假惺惺的說一句“有機會捉活就捉吧,沒機會就算了”。

當然,朱允炆能做的事還有很多,比如輿論攻勢。朱棣託名“靖難”實則造反,要把他名聲搞臭其實很簡單。將他的狼子野心公佈天下,讓他失去民心,缺乏支持是可以的。而且朝廷也可以誅首惡,餘者不究,離間他的軍心,甚至收買他的部下。把他整到沒有將士支持,要弄死他就非常容易的。

當然,戰備是必須時刻準備的。歷史上朱允炆就是戰和不定給了朱棣喘息機會,也讓自己的軍隊沒有作戰的士氣和慾望。既然開打了,就要把對方幹掉,和談是沒有可能的,別動不動就和談。如果覺得中央軍隊不能打戰,戰鬥力弱於北方邊軍,那也可以調在雲南邊境駐守或作戰的幾十萬軍隊回北方平叛。這是一支在整個“靖難”過程中沒有調動過的軍隊,肯定比就地招募的新兵戰鬥力強百十倍。


尋找不答應


如果我是朱允炆,削藩依然是要做的,只是不能操之過急。

什麼是藩王?廣義的是“藩王”,其實就是除中央政權意外的地方政權。藩王勢利,一直也是最讓封建王朝最頭痛的事。歷朝歷代多是因為地方政權做大,導致中央政權無法控制,最終取代中央政權出現新的王朝。商原本是夏的地方勢利,周也是商的地方勢力,商代夏、周代商都是地方政權取代中央政權的實例。

如果不削藩會怎樣?在秦實行郡縣制以前,天下是分封制。西周初立時,把自己的子侄和功臣分封到各地,以控制天下。然而在權利面前親情卻是微不足道的,就是親父子尚且都會猜忌和殺戮,更不要說侄子經過幾代後。秦以前沒有郡縣制,那時候還沒有解決諸侯王做大的方法,也就沒有“削藩”這回事。到了東周時,周王室衰微已經不能掌控天下的諸侯,諸侯之間開始相互兼併,逐漸出現了幾個大的諸侯,並出現了“春秋五霸”,“天子”的權利早已被架空。到了戰國末年終被秦所滅。周,傳國八百年,實際到了東周後已經是名存實亡了。周不削藩的結果就是藩王勢利又來越大,最終取代中央政府。

西漢建立後採用了郡縣制和分封制並存的政治制度,並根據功臣們的功勞分封了七個異姓諸侯王,即齊王(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臧荼(後燕王盧綰)、長沙王吳芮、韓王信。隨後除長沙王以外的異姓王,紛紛謀反,隨後劉邦又把他們一一的剪除了。為了防止再出現諸侯王謀反,劉邦曾經殺馬盟誓,不是姓劉的不能封王,即使是這樣也沒有阻止諸侯王的謀反。隨著時間的推移,諸侯王的勢力越來越大,到了漢文帝時期,吳王劉濞藉助銅礦,大量鑄造錢幣,招兵買馬,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比中央政府還要強大。

主動削藩。看到地方勢力日益增大,有威脅中央政權的危險,在漢景帝時大臣晁錯認為削藩,諸侯王會造反;不削藩,諸侯王也會造反,反正都要造反,不如直接削藩。結果以吳王劉濞為代表的七個同姓諸侯王聯合起來以“清君側”的名義向中央政府發兵,無奈之下漢景帝騙殺了晁錯,而“七王之亂”卻沒有因此平息。好在憑藉周亞夫的軍事才能和梁孝王的抵抗才使得“七王之亂”得以平定。實際上歷代削藩多是以武力解決,西漢的七王之亂,明代的靖難之役,還有清代的平三藩,最終都引起了戰爭。漢代和清代最終中央政府勝利,明代的靖難之役藩王朱棣最終取得了勝利。而在唐代宗、德宗、憲宗、穆宗朝的歷次削藩,先成後敗,致使唐王朝也為藩鎮所滅。

兵不血刃的成功削藩。要說削藩成功的案例,應當是漢武帝時期的“推恩令”的施行。元朔二年(前127),朝臣主父偃上書武帝,建議令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為列侯。所謂推恩令就是,下令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諸侯國越分越小,再趁機削弱其勢力。例如漢武帝同父異母的哥哥中山靖王劉勝就有120多個兒子,把中山國分成在分成120多份,每個人所得的土地就有限了,名義是上施德惠,實際上是剖分諸侯國的勢力,讓他們失去與中央政府的對抗能力。在兵不血刃中就解決了削藩的問題。

縱觀歷史中這些案例,削藩要慢慢來,如漢武帝一樣,施行推恩令,也就慢慢的化解了藩王勢利。

要是真的面對靖難之役,首先要整合資源聯合代王和晉王抄朱棣的後路,聯合周王阻截,這場戰爭很快就會解決了。之後再施行漢武帝時的推恩令,讓諸侯王的勢利在時間中瓦解。

葉子寫實期待您的關注!


葉子寫實


削藩是正確的,不削藩,朱允炆這皇位做不穩當。

削藩的必要性

朱允炆登基時,他的叔叔們已經全都被封為王,尤其是九位年長的叔叔,封於西北邊境和長江中部,在朱元璋的設想裡,他們承擔著抗擊蒙古侵略和鎮壓叛亂的作用,所以給了兵權,每位藩王還有三支護衛部隊,每支的人數約在3000到15000之間,加在一起是股龐大的力量。

這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皇權,哪怕他們不造反,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朱允炆帝王的本領沒學到多少,帝王的性情學了個十足。

何況,藩王未必不造反。人的野心都是養出來的,就算他們自己沒這個意思,也不能擔保他們的後代沒這個意思。所以,削弱藩王的力量,讓他們有心無力最有利於大明的安穩。

但是,做什麼事情都得講究方式方法,像朱允炆那種削藩,只會適得其反。方式用對了,根本不會有靖難之役,就算朱棣起兵造反,也只會像漢王朱高煦起兵的結果一樣,沒怎麼打就輸了。

那麼朱允炆犯了哪些錯誤呢?

一、太過急躁,根基未穩時就出手

我們可以把朱瞻基和朱允炆做個對比,朱瞻基繼位的時候,遇到了和朱允炆一樣的問題,叔叔兵權在握,並且對帝位虎視眈眈。

但朱瞻基繼位後,對各位有異心的叔叔大加封賞,尤其對朱高煦,幾乎是言聽計從,對朱高煦的建議全都照辦。用這樣的方式穩住或者說麻痺了朱高煦。

等他積累了自己的力量,朱高煦造反也不怕了,一戰就平了叛亂,嚇得另一個叔叔朱高燧從此不敢妄動。

反觀朱允炆,一上臺,根基還未穩就開始大刀闊斧的削藩。一方面實力不強,另一方面失了民心。就算他是朱元璋指定的繼承人,天下人也得犯嘀咕,你爺爺剛走你就這麼對待叔叔們,是不是太沒良心了?

歷朝歷代,皇位交替之際都是最容易出問題的,聰明的新帝,此時都以穩為主。朱允炆卻反其道而行之,哪來的自信?讀書讀傻了吧。

二、給了朱棣喘息之機

削藩就削藩吧,可他沒動最強、最有可能造反的燕王朱棣,卻削了比較弱的周王、代王、岷王、湘王、齊王。

這又不是學生做作業,先易後難。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堅定了朱棣造反的決心,不反不行啊,大侄子肯定容不下自己。這就叫“打草驚蛇”,給朱棣提了醒。

何況,湘王朱柏因不願受辱而全家自焚,天下為之震盪,宗室反應也很強烈,迫於輿論壓力,朱允炆停止了削藩的速度。這給朱棣創造了寶貴的時間。

打個比方,這就像是兩軍對戰,進攻那一方衝鋒到半途,遇到了挫折便停下步伐,猶豫不前,被攻那一方當然趁此機會努力發展。

三、用錯了人

而朱允炆最大的錯誤,是用錯了人。他重用的三個人: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全是當世知名的大儒,學問上沒得說。

他們正直、勇敢、淵博、忠誠,一腔熱血,既是朱允炆的老師,也是他重用的心腹。用自己的方式影響著朱允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套儒家經典理論是他們的中心思想,朱允炆也深為認同。

可道理全是正確的,卻脫離了實際。

能治學,不一定能治國。他們太過理想化,玩不轉政治。他們和朱允炆之間,也不知道是誰坑了坑,也許是相互坑吧,最終結局很慘烈。

總之,如果我是朱允炆,我也會削藩,但會更加謹慎小心,謀定而後動。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削藩之策如果成功,根本就不會有後來所謂的“靖難之役”。

對於題主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想熟知歷史的人都知道,諸侯王對於中央政府的威脅是巨大的。西漢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以及今日我們所要談到的“靖難之役”,都是因為諸侯王勢力做大,而造成的國家混亂。所以,為了維護中央政府的權威和國家的統一,削除諸侯王的勢力勢在必行。


建文帝的宏觀戰略並沒有錯,為了鞏固國家統一,消除諸侯王對於中央政府的威脅,他必須削藩。。他錯就錯在在具體實行的時候一錯再錯。建文帝形式的方式可以用簡單粗暴這一詞來概括。削藩是一件極其複雜的事,絕對不能用簡單的手段直接進行。而運用暴力的手段強行削除諸侯王,必然會引起諸侯王們的恐懼,進而反抗。

建文帝實行這個政策的步驟也有很大的問題。他不應該先和那些勢力比較小的諸侯王相互消耗,而是應該集中力量剪除那些勢力比較大的諸侯王。當把這些諸侯王削除之後,那些勢力小的地盤小的,他們就會望風歸動,主動請求削去自己的王位,以保證自己和自己的子孫平安富貴。但是建文帝沒有這樣做,他按照由易而難的順序和那些勢力較小的諸侯王相互消耗,給了那些實力較大的諸侯王養精蓄銳的時間。這樣一來,中央政府的實力逐漸削弱,而地方諸侯的力量則日益增強。



我如果是建文帝,在我繼位之初,我會用懷柔的方法拉攏各個地方的諸侯王,使其諸侯王陣營內發生分化,繼而我會讓他們互相牽制,從而轉移他們對朝廷的注意力,而朝廷此時則集中全部力量,對實力較大的諸侯王進行削藩。與此同時,我會繼續對那些實力較小的諸侯王進行安撫,直至將幾個大諸侯王全部削除之後,再對他們恩威並用,他們識時務者自然不用再行動武,不識時務者,那也是勢單力孤,成不了什麼大氣候了。


只可惜,我不是建文帝,建文帝不是我。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要是成了建文帝,未必不會重蹈他的覆轍,歷史沒有如果,一切都只是站在上帝視角進行的無端猜測。


舊事舊人歷史說


首先,以當時的歷史條件來看,換作任何一個皇帝都會選擇削藩的。朱元璋施行藩王制的初衷,是想讓自己的這些兒子孫在擔負起守衛疆土的重任,因為在他認知裡,除了老朱家的人,其餘人都是不可信的。朱元璋在時,依靠其無比強大的威信,確實達到了這一目的,明朝九大軍事要地,都是由自己的兒子負責,而且這些兒子他的面前表現畢恭畢敬。另外,他也設置了一些限制藩王權力的措施,概括來說就是“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單單就洪武年間來說,朱元璋確實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估計朱元璋自己也感覺自己的這套體系,成功的克服了漢唐時期藩王制度的缺陷。


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洪武時期之所以能夠很好的運行,根本原因在於朱元璋個人威望太高,沒有人敢起反抗的念頭,試想朱元璋殺掉這麼多功臣,又有哪個敢起來反抗的?不是他們就這麼容易認慫,而是因為他們太瞭解朱元璋的強大了。

但是到了朱允炆這裡就不行了,首先他與大部分藩王都隔了一輩,屬於侄子輩的,基本沒啥威望,他老爹朱標可能還能鎮得住,換作他鎮住的可能性真的微乎其微,如果不是迫於朱元璋的餘威,他連朱棣之前的那五個藩王能不能拿下來都很難說。在這種情況,形勢其實很明朗,要麼削藩,要麼等著這些藩王緩過神來,相繼造反甚至聯合起來造反,作為一個皇帝而言,自然不會等著這種情況出現,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所以先下手削藩是最佳的選擇。

其次,面對朱棣的“靖難之役”,朱允炆該如何取勝。如果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只需要做到“狠辣”“果決”“信任”三個方面即可。

1.“狠辣”。既然是削藩,那就是你死我活的鬥爭,從決定的削藩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放棄了所謂的親情,朱棣在京為人質的兒子必須控制起來,可以不傷害,但也絕對不能放走,更不能讓他與朱棣取得聯繫;朱棣來京之後,直接就扣押起來,逼迫朱棣交出兵權,並迅速派人接管北平的軍隊。再退一步講,在與朱棣作戰的時候,應該直接告訴將領,不必顧慮自己與朱棣的關係,只需要拿下這場戰爭的勝利即可。既當婊子又立牌坊的做法,不能出現在這種你死我活的戰爭中。

2.“果決”。既然決定削藩就不要再進行無意義的試探,白白給朱棣這麼長時間的準備時間,即便是朱棣裝瘋賣傻也要果斷採取措施,理由很好找,比如說接到京城來治病,朱允炆磨磨唧唧,最終給了朱棣充足的準備時間。

3“擇將”。雖然朱元璋將開國功臣屠戮一空,但是朱允炆時期也並不是無人可用,可是他偏偏選擇了文人來指揮這場戰爭,文人治國不假,但是朱棣已經起兵,這個時候需要的武將打天下,耿炳文前線穩站穩打,讓朱棣幾乎就要放棄,朱允炆非要換上給毫無實戰經驗的李景隆,而且已經失敗了一次,還不自省,又給李景隆調撥了幾十萬大軍,最終只能痛失好局。

最後,只能說朱允炆本有九十九條取勝的道路,他卻偏偏選擇了那唯一的死路。


文史並蒂


會啊,削藩有度,過猶不及啊。

我們看看朱允文怎麼削藩的?

繼位第二年,就派大軍抓了周王朱橚,將他貶為庶人,流放偏遠地區,代王朱桂被貶為庶民,湘王朱柏嚇得全家自焚而死,齊王朱榑貶為庶民禁錮京城,岷王朱楩貶為庶民,流放。

他這是把人往死裡逼啊,有這樣削藩的嗎?

漢朝怎麼削藩的?把地盤越削越小,把權力越削越小,沒有隨便殺諸侯王吧?沒有貶為庶民吧?

如果建文帝削藩,把諸王的近衛軍的幾千軍隊奪了,他們會造反嗎?如果讓他們繼續享受榮華富貴,高爵厚祿,他們會造反嗎?你削藩就是死,那別人肯定造反啊、

諸王權力很多,你只對能對你威脅的權力下手啊,你對人的全家人的性命下手?


講壇視頻


削藩肯定是會的,但像朱允炆這樣“急躁、無腦、瞎搞”,輸掉天下是必然的。

朱允炆最大的錯誤

朱允炆和他的智囊團最大的錯誤就是誤解了朱元璋的意思。

世人皆說朱元璋誅殺功臣是薄情寡義,致使朱允炆沒有太多武將可以選擇,卻很少去考慮朱元璋背後的意義。

為什麼朱元璋要誅殺藍玉?因為朱允炆真的壓制不住他。

藍玉驍勇善戰、有勇有謀,可藍玉是皇太子朱標的人。藍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而常遇春又是朱標的岳父,作為皇太子朱標的妻舅,藍玉一直依賴都是很維護朱標一系,常與早已覬覦皇位的燕王交惡。若朱標不死,朱棣肯定不敢、也無法發動靖難之役,會老老實實做他的太平王爺,老死於燕王宮裡。

可朱標和妻子常妃早亡,留下的嫡子朱雄英和朱允熥中,嫡長子朱雄英比朱標還死得早,只剩下朱允熥。可朱允熥又比庶子朱允炆小。

朱允炆是個“兩面派”演員,朱元璋還活著的時候,一直展現其“仁義、孝道”,

帝生潁慧好學,性至孝年十四,待懿文太子疾,晝夜不暫離。更二年,太子薨,居喪毀瘠。太祖撫之曰:“而誠純孝,顧不念我乎。”洪武二十五年九月,立為皇太孫。二十九年,重定諸王見東宮儀制,朝見後於內殿行家人禮,以諸王皆尊屬也。初,太祖命太子省決章奏,

太子性仁厚,於刑獄多所減省至是以命太孫,太孫亦復佐以寬大。嘗請於太祖,遍考禮經,參之歷朝刑法,改定洪武《律》畸重者七十三條,天下莫不頌德焉

所以朱允炆才得到朱元璋的認可,成為皇太孫,立為東宮。

可藍玉會認可這個不是自家人生的貨?當年朱標還在時,就敢與燕王朱棣交惡了,現在朱標和常妃雖然死了,卻還留下“孤兒”朱允熥,作為朱允熥的妻舅,藍玉定會支持他的外孫。

皆時,朱元璋一死,反的肯定不會是朱棣,而是朱允熥和涼國公藍玉。那時候的朱允炆還有一戰之力?

所以朱元璋在立朱允炆為東宮之時,是調遣藍玉、馮勝、傅友德這些與藩王有聯姻關係的武將都去巡邊,直接為朱允炆鋪路,等他們返回時,朱允炆已經獲得了文官集團的認可,同時晉王朱棡和周王朱橚被訓斥。

特別是周王朱橚突然離開藩王府開封,跑去鳳陽與岳父馮勝會面,讓朱元璋伯顏大怒。所以馮勝、傅友德死了,而且還是全家都要死,“奪爵毀家”;藍玉死的時候,朱元璋還讓蜀王趕到京城觀刑,被好好敲打一番,順便敲打了一番所有藩王。

事實上,朱元璋真的為朱允炆鋪好路子了,朱元璋做了一輩子的惡人,殺伐決斷,在臨死之前,那些藩王兒子們、孫子都被好好教育了一番,已經奠定了朱允炆削藩的基礎。

可朱允炆做了什麼?無情最是帝王家,負心多是讀書人

一上位,除了大赦天下,免賦稅之外,朱元璋的骸骨還沒進陵宮,他就“薄情寡義”,拒絕讓所有藩王不得進京祭奠自己的父親。讓所有藩王帶百來人入京又如何,且若是有藩王不聽話,帶多人了,那也是一個好把柄。且藩王敢在追悼會上謀反?若是藩王敢罵街,那天下人怎麼看這個無法無天的藩王?(就好比漢文帝時期,楚王在國喪期行淫,多好的藉口)。

隨後又激烈變更祖制,急切抬高文臣地位,貶抑武將勳臣。明朝的勳貴武將那個不是和藩王聯姻的,這是朱元璋籠絡武將的一種方式,也等於整個帝國的軍將都是他老朱家的親戚。

這些親戚們,看著朱允炆如此“薄情寡義”,將湘王朱柏逼到自焚,看著他將周王朱橚、代王朱桂、齊王朱榑、岷王朱楩貶為庶人,哪怕是朱棣將三個兒子都送來做人質,自己裝瘋賣傻,朱允炆的集團依舊我行我素。

就算是豪門奪家財,事成之後,都不會將自家血脈趕盡殺絕,朱允炆和他的智囊團們做到了。

所以後來朱棣靖難時,除了幾個是朱允炆一脈的勳貴武將出力之外, 大多數的勳貴們冷眼看著這場皇族內鬥,這個冷血、無情的皇帝,甚至是不斷給朱棣傳遞情報,就連當年與張士誠、陳友諒大戰幾百回合的水師,在朱棣的幾百人偷襲立馬投降。

當時的藩王真的有能力造反嗎?

九大攘夷塞王最有兵權

秦王朱樉:明太祖二子,建藩陝西西安府

晉王朱棡:明太祖三子,建藩國於山西太原府

燕王朱棣:明太祖四子,建藩國於北平

代王朱桂:明太祖十三子,初封為豫王,後改封為代王,建藩國於山西大同府

肅王朱楧:明太祖十四子,初封為漢王,後改封為肅王,初建藩國於平涼府,建文內遷移藩甘州府

遼王朱植:明太祖十五子,初封為衛王,初建藩於廣寧府

慶王朱栴:明太祖十六子,初就藩韋州,建文三年遷藩於寧夏。

寧王朱權:明太祖十七子,初建藩國於大寧衛,後建藩國於江西南昌府

谷王朱橞:明太祖子,初建藩國在上谷宣府(今河北宣化縣),永樂後改建藩國於長沙。後陰謀政變,獲罪削去谷王爵位,廢除封國。

韓王朱松,明太祖二十子,受封韓王,建藩國於遼東開原(今遼寧開原)。

秦王朱樉、晉王朱棡早於朱元璋之前死去了,除了燕王是所有叔叔中最年長之外,其他的藩王多聽話,建文帝朱允炆一道旨意,代王朱桂老老實實成為庶民,肅王朱楧老老實實換藩地,為什麼?

就因為朱元璋的“教育”已經讓他們老老實實接受了中央管理,也“老老實實”知道老朱他的手段,造反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他們很聽話。

若是朱允炆削藩時,不那麼激烈、急躁。甚至他們已經將藩王的兵權、民權都收回了,燕王朱棣造反時,也就八百衛隊。

可以說建文二年時,所有藩王都聽話,只要朱允炆不傻帽繼續聽從齊泰、黃子澄、方孝孺這些酸儒的,推行推恩令,給這些叔叔親人一條富貴的活路,肯定能繼續坐穩他的皇位。搞不好,每年的生日,那些叔叔藩王們都很老實地去祝賀。

若是覺得推恩令慢,那就像肅王朱楧、慶王朱栴,那樣一道聖旨,讓他們換藩地,讓九塞王都換了地,斷掉他們的根,一輩子做個太平王爺,也是可以的。

真的不明白,齊泰、黃子澄、方孝孺這些號稱大儒的文人是怎麼想的,一邊提倡“孝道、仁義”,一邊又對皇家人趕盡殺絕。哪怕是文風昌盛的宋代,都不敢如此絕情。

圖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必刪除


史之為用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如果我是朱允炆的話,我一定會削藩,因為西漢的七國之亂還歷歷在目,西晉的八王之亂還歷歷在目,不削藩,之後一定會成為隱患的。至於削藩的方法,我也一定不會像朱允炆一樣。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

一、朱允炆的削藩方式和我的削藩方式

朱允炆有自己的智囊團,例如說齊泰、黃子澄等人,在削藩一事上,朱允炆也多聽從他們的意見。當時黃子澄就曾經給朱棣出主意說:

“不然,周、齊、湘、代、岷諸王,在先帝時,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問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

黃子澄認為周王、齊王、湘王等人在之前就已經多有不法之事了,因此削除他們是有道理,因此就可以放心大膽去削除他們了。

我認為這一點是對的,我也會去採用這樣的方法去削藩。古代人最講究一個師出有名,一個名正言順。因此面對著有罪名的藩王,我正好可以利用他們的錯誤去大做文章。如果他們乖乖承認錯誤,被廢去王位,那麼皆大歡喜;如果他們敢反抗,我正好可以給他們冠上一個負隅抵抗的名號,他們名不正言不順必敗。

除去這些有問題的藩王,自然也有很多藩王立功甚偉、兵強馬壯而且找不到什麼明顯的錯誤,例如說燕王朱棣、寧王朱權等。朱允炆在對付他們的時候,首先是剪除他們的黨羽。我認為這一點是對的,例如說先除去與他們交好但是實力比較弱的周王。

當時朱棣還將自己的三個兒子送到了京城作為人質,以來保證自己不會謀反,當時朱允炆還想著利用這三個兒子做文章。據記載:

“時燕王憂懼,以三子皆在京師,稱病篤,乞三子歸。”

我認為這一點是不可取的。自古成大事者自然不會顧及手足親情這些我們普通人看來非常珍貴的東西,例如說劉邦,例如說李世民。如果以家人作為威脅的話,未免落了下乘,而且還會激起藩王更強烈的反抗。因此如果是我的話,我是不會拿家人作為要挾的,相反,我還會送回他的家人。

然後是朱允炆採用的削弱燕王朱棣的策略,據記載:

“於是命都督宋忠調緣邊官軍屯開平,選燕府護衛精壯隸忠麾下,召護衛胡騎指揮關童等入京,以弱燕。”

這種做法便是派人在朱棣附近駐紮,然後分化其兵力。我認為朱允炆這招做的是對的,但是略有欠缺。如果是我的話,我會選擇一方面用錢來收買燕王手下的驕兵悍將,一方面升任燕王手下大將的官,讓他們赴京城聽命,如果他們不來的話,我就殺掉燕王大將,看燕王是會選擇棄車保卒還是選擇和我對抗。不論選擇了哪種,對於他來說都是損失。

二、如何和燕王作戰

如果最終燕王謀反,削藩計劃失敗,那麼該如何和燕王作戰呢?其實我認為朱允炆當時獲勝的幾率很大,只是在不斷犯錯誤,一個一個錯誤累積起來,最終就形成了大錯誤了。

首先打仗之事,應該交給專人負責,齊泰、黃子澄等文人的意見可以暫時忽略,應該多聽聽耿炳文等老將的意見。然後在軍中挑選適合的大將統兵作戰,如果可以的話,希望能把平安、盛庸等將領都挑選出來作戰。畢竟書生談論政治可以,打仗就並非其所擅長了。據記載:

“因薦曹國公李景隆可大任,帝遂以景隆代炳文。而景隆益無能為,連敗於鄭村壩、白溝河,喪失軍輜士馬數十萬。”

草包李景隆就是被齊泰、黃子澄等人給推薦出來的,可見他們用人才能確實不行,打仗的事還是要多跟軍隊方面商量一下。

其次,頒佈詔書,宣佈燕王之罪名,剝奪其“靖難”的名義。當時朱允炆的詔書是如此寫的:

“朕以棣於親最近,未忍窮治其事。今乃稱兵構亂,圖危宗社,獲罪天地祖宗,義不容赦。”

我認為朱允炆這話說得還是輕了,應該學學陳琳罵曹操的詔書,把燕王朱棣再給好好醜化一下,一定要做好輿論工作,讓他徹底喪失掉靖難這面旗幟,失去了這面旗幟,朱棣就是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反王。

最後,頒佈命令,奪得朱棣首級者,賞金萬兩,封萬戶侯!朱允炆在和朱棣作戰的時候,曾經下了這樣一道神奇的命令,不要殺朱棣,不要讓我揹負殺害叔叔的罪名。

在政治鬥爭之中,往往都是你死我活,你對朱棣仁慈,但是朱棣不一定對你仁慈。戰場之上還顧及親情礙手礙腳,自然會失敗。如果是我的話,我才不怕揹負殺害叔叔的罪名,我會封賞朱棣的首級,不論是我軍還是朱棣軍的人拿到了首級,我都會嘉獎他。這樣可能最終朱棣就會死在自己人手中。畢竟我的好叔叔朱棣已經死了,我殺的是反賊朱棣。

另外,聯合各路藩王一起攻擊朱棣也是好辦法。例如說手握重兵的寧王朱權,可以給他一些保障,例如說生命,例如說安全等。然後讓他去和朱棣血拼。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日航通鑑


肯定會削藩。

仔細研讀過《明朝那些事兒》,也考慮過如果自己是朱允炆會怎麼辦?其實朱允炆完全是自己把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說到底還是前期歷練太少,沒有經歷過官場和政治上的血雨腥風,而且朱允炆心地太善,幾次好的機會都被他錯失了!

1、想到削藩,聯繫到近幾年的中央反腐,還是能夠從中學到很多的!第一削藩太操之過急。朱棣登基後就意識到藩王的威脅,首先就是削掉藩王的兵權。朱允炆也可以先從削兵權下手。而且在朱元璋駕崩後,朱允炆不允許諸藩王回京就已經錯失了一個大好的機會。

2、用人不當。任用李景隆為主帥是最大的敗筆。

3、手段不夠老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