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年經驗的幼師,不贊成孩子上幼兒園,家長到底要怎樣選擇?

邢小燕


孩子入園,一般年齡3一6歲。大多數家長都選擇孩子上幼兒園,一則減輕家人帶孩子的負擔,二是讓孩子進入幼兒園接受集體生活,養成規則意識。孩子在家裡,如果沒有兄弟姐妹,自己很孤單,沒有同伴一起玩,無法進行人際交往,家中人往往對孩子嬌寵,眾星捧月,使其養尊處優,唯我獨尊。孤僻,任性,自私,膽小,怯懦等不良個性尤為明顯。孩子上幼兒園,接受集體教育,會根據幼兒園一日生活常規,進行學習,遊戲,參加體育鍛煉,在各項活動中^學會與小夥伴友好相處,互助合作交流,學會與他人分享的快樂。上過幼兒園的幼兒大多數變得活潑開朗,文明禮貌,遵守紀律,樂於交往,學習積極,在智力,能力,生活及學習習慣各方面都有顯著的變化,故孩子上幼兒園會得到全面的發展,而在家裡是過不能及的。



用戶66順


我不知道這位有多年經驗的老師為何不贊成孩子上幼兒園。根據我幾十年的從教經驗,我的觀點是:如果我是家長,我會這樣做:

1.如果孩子的體質較差,不太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那麼我會選擇上半天學,下午就讓孩子在家裡休息,這樣做的好處是上午孩子可以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參與幼兒園的集體活動,讓他在老師的教導下習得一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懂得和小朋友交往的一些必要技能。下午,可以將孩子帶回家休息,因為孩子體質較弱,孩子們在一個空間休息,雖然現在幼兒園的硬件設施越來越好了,好多幼兒園午睡室裝上了新風機,午睡室的空氣質量也越來越清新了,但是,如果體質差的話,班級裡面有孩子傷風感冒咳嗽的話很容易被傳染上。而孩子一旦感冒咳嗽,一般要好幾天才能恢復。有的剛上幼兒園的孩子是易感人群,免疫力差,經常感冒發熱,一個月有一大半的時間在醫院渡過。所以,與其經常往醫院跑,還不如先保證孩子上半天的學。

2.如果幼兒園班額大的話,我是家長的話,也會選擇暫時不上幼兒園。目前是二胎孩子上學的高峰期,雖然政府已經在規劃好多新的幼兒園,但是,燃眉之急還是來不及解。有的地區的班額大得驚人,要五十幾個孩子一個班,按照國家標準,小班幼兒園的人數才25人,差不多超了一倍還多。大家都知道,班級人數一多,會帶來很多的問題,首先,一教二保根本就滿足不了這麼多孩子的需求。如果經常採用集體教育方式的話不利於孩子的發展,但是這樣做也有好處,孩子們都在老師的眼皮底下,老師放心呀。如果按照現在課程遊戲化的要求,孩子們自主活動的時間比較多,可是,小朋友們人數多了,一分散出去老師來不及看護,會存在安全隱患。所以班額太大我會考慮暫緩上幼兒園。

3.如果孩子是健康的,幼兒園的班額又是正常的,那麼我還是會選擇天天送孩子上幼兒園,不讓孩子搞特殊化,因為如果幼兒園三年,孩子一年也不上的話,那麼將來孩子上小學恐怕一下子會適應不了小學生活。首先,在小學獨自用餐上會很不習慣,大鍋飯可能會吃不慣。好多的集體意識他從小沒有得到培養,他也會很不適應顯得另類。也有可能他會缺少玩伴,與小夥伴們不太合群,顯得孤芳自賞。這樣可能會不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

總之,孩子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只有找到適合他的才是最好的。


佳期有遇


巧了,我也做過多年幼兒教師。更巧的是,前兩天與在國外的女兒視頻聊天,我告訴她以後你的寶寶不要上幼兒園,國內幼兒園小學化嚴重,價格又貴。我幫你帶,他(她)會和你一樣有個快樂的童年,我有方法教孩子既有情商又有智商,還能人格健康。


zqzc519


我不知道這位幼師是怎麼想的,不過我真的感覺他的想法很奇怪。

首先,照目前來看,幼兒園是一定要上的,因為我們這裡是上了幼兒園,根據區域上小學,其次,我在當全職媽媽之前就是老師,我覺得幼兒園還是很有必要的,幼兒園是一個過渡,是寶寶離開大人的第一步,在幼兒園,寶寶真正的獨立,為小學打下基礎,在家裡的時候寶寶是家裡的中心,去幼兒園接觸的多了,寶寶適應了集體生活,才不會耽誤了今後的課程,然後是性格方面,我一直認為小朋友們一起玩可以促進孩子的活潑天性,當然有的小朋友確實很內向,孩子只有跟孩子在一起才會真正的長大,最後就是健康方面,孩子們一起追追跑跑,嬉笑玩鬧,促進身體健康,提高免疫力。

所以在我看來,孩子們需要的不是溫室,而是外面的廣闊天地,而上幼兒園,是走向外面的第一步。


千與千尋only


依幼兒的心智的開發,依中國式的幼兒教學模式(小學化,抜苗助長式),我也不贊成幼兒上幼兒園。

可問題的關鍵是,別人的想法不一樣和多種客觀原因,大家都上幼兒園,只你一個人不上,沒有同齡人一起玩,尤其是幼小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有小夥伴一起玩。所以不得不也送去上幼兒園。

還有,父母得上班,得幹活掙錢,沒人照看幼兒不行,所以不得不也要上幼兒園。

解決問題的根源是,借鑑歐美日本幼教模式徹底改革中國式幼教現狀,家長也應轉變觀念,幼兒教學不得小學化,不得拔苗助長。


天馬行空80476


我兒子從小就沒有上過幼兒園,是直接上學的,從小學到博士學習一直很好,現在是一位醫生,上不上幼兒園無所謂,幼兒園也學不到什麼,


機器喵小叮噹


不知道,你說的這個多年幼師不贊成孩子上幼兒園的理由是什麼。

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孩子上幼兒園肯定要比不上幼兒園的孩子收穫的多的多,也許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

第一,孩子的語言發展。孩子3-6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重要階段。在幼兒園,有老師,有同學,一個班上有20來個孩子。孩子在同老師和同學們遊戲,學習中學習語言,豐富需要,運用需要,促進語言的發展。

第二,人際交往的能力。幼兒園的孩子們也是有交際的。有時幾個孩子同時想玩一個玩具,有的孩子就會去硬搶,而有的孩子就會交換。時間長了,孩子在老師的指導下和同學的影響下,自己可能更好的進行人際交往。

第三,建立規則意識。在幼兒園的孩子和沒有上幼兒園的孩子有個明顯的區別就是孩子有規則意識,知道上課的時候不能亂跑,知道下課的時候才可以去外面玩,有時間觀念。

第四,身體能夠有更好的成長。幼兒園是勞逸結合,有適當的體育運動,運動能夠更好的促進孩子的身體成長。

第五,還可以學會各種知識。雖然現在反對幼兒園小學化,並不是說什麼知識都不教授的。而且在符合兒童發展規矩的前提下,在遊戲化的過程中,讓孩子學習各種知識的。

第六,收穫一段難忘的成長經歷和記憶。幼兒園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孩子除了收穫上面說的那些,還能收穫一段難忘的成長經歷了記憶。

總之,孩子一定是要上幼兒園的,不上幼兒園的孩子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繪本街




有多年經驗的幼兒園老師竟然有這樣與眾不同的想法?

那麼她的這個建議除了個人的思維,可能真與她工作期間的經驗有關係。

或許,她覺得家長把孩子送進幼兒園教給老師管理是家長在逃避帶娃的瑣碎和辛苦。

她認為與其讓孩子過早的離開父母的庇護,不如多給孩子一些關愛和溫暖。

像幼兒園的一些知識和啟蒙,家長們只要不懶,也完全可以自己教給孩子的。

也或許,這位老師瞭解孩子在幼兒園會遭遇一些委屈,無助等又不懂得向家長傾述,可能會引起心理疾病。

總之,這位具有多年經驗的老師肯定是站在她的視角和理解上這麼認為的。



但即便是老師,她也會有主觀性和偏面性,她說的話也不能以一概全,更不是真理。

家長們完全不用因為她是幼師就被誤導。

選擇不上幼兒園是不明智的。

正確的選擇應該是上幼兒園。

當然,孩子入園年齡不必太早,但三歲以後就可以考慮了。

因為讀完三年幼兒園,正好在六歲進入小學。

而這三年的幼兒園正是孩子從家庭到社會的一個過渡期,非常關鍵。

這個時期,孩子已經適應了離開家人,獨自面對老師和小朋友。不僅在知識方面得到啟蒙,能夠安靜的聽老師講課,也學會了與人相處,收穫了更多的新奇和快樂,更是為之後的入學提前打好基礎,做好準備。

所以,這位“有多年經驗的幼師”的話可以忽略,孩子到了年齡,該上幼兒園還得上幼兒園。

家長只有放手,孩子才會成長。

上幼兒園的孩子將來讀小學會更遵守紀律,學習力更集中,主動性更強,這是因為他們早已經在幼兒園培養了良好的習慣。


孫小青


我把孩子送幼兒園了,當老師說孩子時,孩子反駁說我爸是老師比你教的好,從此幼兒園去不成了。


今天有雪6


孩子終究是要走向獨立的,而上幼兒園就是邁出的第一步。

雖然送去幼兒園會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孩子小、抵抗力會比較差,但凡有其他小朋友咳嗽感冒之類的,就很容易被傳染等等。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沒有什麼是十全十美的。家長們更應調整好心態,積極面對和處理遇到的問題。

相比於自己在家裡照顧孩子,幼兒園不僅僅只是簡單地提供了一個場所,它具有著諸多優勢。

其一,資源豐富化。玩具多、玩伴多,這是最為直觀的。幼兒園設施齊全,而且都是針對小朋友的。比如,戶外的遊樂園;幼兒園的洗手池會設計得很低,方便孩子們使用。

其二,生活多樣化。幼兒園會根據幼兒的特點,設定合理的作息以及課程安排。當然,這裡所謂的課程,更多是指玩耍。對於他們來說,玩就是主業,在玩耍中成長和認知。幼兒園老師也都是經過考核和培訓的,相信他們會比家長更有經驗。

其三,照顧平均化。在家裡,通常會把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屬於聚焦型的。孩子多半是被寵著的,至少會讓他們誤解為,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大家都要圍著他轉。而在幼兒園,處於集體式的生活,老師要照顧到都有的小孩。大家一視同仁,要懂得分享,相互關愛,共同建立起一個和諧共處的大家庭。在這種環境下,不僅有利於孩子性格的培養,好的習慣與作風也更容易養成。比如,飯前飯後洗手、到點了就該乖乖午睡等等。小孩也有從眾心理。在大環境下,他們會更容易遵守紀律。

當然,送孩子去了幼兒園,也給家長留出了時間和精力。最直接的益處就是,父母能以更好地狀態去迎接小傢伙。同時,父母也需要進行自我充實和提升。

總之,個人傾向於到了合適的時間就應該送孩子上幼兒園。幼兒園也會有半托和全託,家長們可以針對各自情形來選擇。另外,挑選高質量的幼兒機構,以及入園的適應期也很重要。希望孩子們都能享受校園生活、快樂成長,這也是家長和老師共同的期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