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聚焦丨“河長制”都知道了,山西首推“林長制”瞭解一下

山西日報新媒體記者侯璡報道:“推行‘林長制’,深入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完成400萬畝營造林和525萬畝水土流失治理任務,完成56個採煤沉陷區治理項目。”山西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林長制”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1月16日,省政協委員、省林業與草原局局長張雲龍在分組討論中表示:“山西作為資源型省份,目前森林覆蓋率為22.79%,依然處於生態脆弱區。對森林資源進行高標準保護,建設美麗山西,就是今年山西開始推行‘林長制’的主題 。”

两会聚焦丨“河长制”都知道了,山西首推“林长制”了解一下

寧武蘆芽山原始森林

“林長制”,也並非一個全新的概念。此前,全國已有21個省市開展了林長制改革試點工作。安徽省將林長制改革確定為省委5項常規督查之一,安慶市更是利用智慧平臺對全市的森林資源進行有效監管。浙江省湖州市通過實行林長制,探索實施了林業綜合執法、專職護林員體系、狩獵槍械管制、林區警長體系等改革,全面強化森林資源和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江西省推行行政村林長、監管員、護林員“一長兩員”負責制,完善森林資源保護管理體系。

綜合各地做法來看,林長制主要做法是由省委書記、省長牽頭,各級黨委政府的主要領導擔任林長,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構建以黨政領導負責製為核心的森林資源保護髮展責任體系,把保護髮展森林資源落實為黨政主要領導的主體責任,從根本上解決了資源保護髮展的動力不足和責任不明問題。

两会聚焦丨“河长制”都知道了,山西首推“林长制”了解一下

省政協委員、省林業與草原局局長張雲龍

張雲龍介紹,一直以來,森林資源只有林業主管部門一家負責,山西首次推出“林長制”,就是要打破有限的管理體系,形成全社會共同保護森林資源的新局面。

去年,我省棋子山國家森林公園、呂梁山國有林管理局車鳴峪林場鬧泥山莊入選2018“中國森林體驗基地”;太谷縣美寶山莊、官寨生態莊園、太行洪谷國家森林公園入選2018“中國森林養生基地”;長治沁源景鳳鄉、陽泉郊區舊街鄉南溝村入選2018“中國慢生活休閒體驗區、村(鎮)”,為山西再添7張“國字號”生態名片。

面對山西日益改善的生態環境,林長制則是一項恰逢其時的制度創新,更是一項改革探索。實施林長制是統籌協調保護與發展的關係,通過整合各類森林及政策資源,實現生態改善、綠色發展。張雲龍也表達了對山西實施林長制的期待,“林長制讓森林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讓‘兩山七河一流域’得到科學治理,各類自然保護區得到整合優化,森林旅遊、森林康養、乾果經濟林產業也不斷壯大,促進山西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過去兩年時間,河長制已經在全國從“全面推行”步入“全面建立”階段,作為山西母親河的汾河,也逐漸“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隨著踐行“兩山”理念的深入,山西生態文明建設正在高歌猛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