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黃河鐵牛有多威武?

山西新鮮事


黃河鐵牛的威武來自三個方面:造型、歷史和作用。

造型。算上地盤和鐵柱,每個黃河鐵牛重達四十噸,外貌栩栩如生,從怒睜的雙眼,到身上發達的腱子肉,再到有力的四條腿,讓人看了無不感到震撼。隨四個鐵牛出土的還有四個鐵人,這麼重量級的鐵牛鐵人,面貌形態都不一樣。更令人稱奇的是,黃河鐵牛在水下那麼多年了,現在居然沒有鐵鏽!在佩服古人智慧的同時,也為現代的技術汗顏。

歷史。黃河鐵牛又稱為開元鐵牛,誕生在曾經非常強大的唐朝開元年間。唐玄宗統治前期,中國又一次邁進了盛世,八方來朝,國力強盛,冶鐵技術自然也是非常發達。當時的唐王朝能工巧匠眾多,像這種四牛四人如此大規模的工程,如果沒有強大的國力作支撐,沒有這些優秀的工匠,很難完成這種令人稱奇的工程。可以想見,一群群肌肉發達、汗流浹背的工匠們澆鑄鐵牛的宏觀場景多麼震撼。

作用。黃河鐵牛的作用歷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固定索橋,通過這種重量級的鐵牛來穩固浮橋,可以讓橋更加結實耐用。另一種說法是預防河患,由於黃河歷史上多次決堤,每次決堤都會給沿河人民帶來災難,因此通過四鐵牛、四鐵人以及七星鐵柱等可以鎮壓河妖,防範河患。

總之,黃河鐵牛造型威武,是盛唐的產物,是祖先智慧的象徵,也是我們民族的寶物。


冰哥聊史論古今


運城黃河鐵牛,很多人都不知道,黃河鐵牛可是黃河岸邊著名的鎮水神獸,它出土於今天的山西省的永濟市,這裡曾是古代黃河蒲津渡的渡口,是古代晉陝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



黃河鐵牛是唐朝時期建造的,一共有8尊,至今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經過數次黃河的改道,這些鐵牛被淹沒在了河水之中。直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由於興建三門峽水庫蓄洪,古代渡口出現了大範圍淤泥堆積的情況,鐵牛也被埋在了黃河的泥沙之中,不見了蹤影。後來經過文物專家向國務院申請,國家才啟動了尋找鎮水神獸的計劃,經過長達一年的搜尋,在1989年,四隻鐵牛才得以重見天日。

唐代為何鑄造鐵牛? 我們創造的文明被稱作黃河文明, 大黃河作為我們賴以生存的母親河, 他可是對自己的子女並不是十分的友好。歷史上的黃河決堤的記載數不勝數,中國人也是在治理黃河洪水氾濫的問題上奮鬥了上千年。 到了鼎盛的大唐時期,唐玄宗為了彰顯國力,震懾洪水,於是在唐代的中都蒲州,命工匠建造了8只大鐵牛分列於黃河兩岸。



那為什麼是鐵牛,而不是其他動物呢? 其實這個也是有出處的,據《易經》記載: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通過五行相生相剋的特點,說牛即是土,水來土掩,因此,在神獸中,鐵牛具有鎮水驅災的作用。 古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天,地,人相輔相成,才能交相輝映,共同驅邪。牛代表土,土即代表大地的意思,因此在鐵牛的周圍,建有7根鐵柱,這7根鐵柱呈北斗七星狀排列,代表上天,祈求得到上天的眷顧。 同樣,在每個鐵牛周圍,都有一個鐵人“看護”神獸,他們服裝各異,有唐裝、有突厥裝、有西亞裝,反映出大唐的包容與胸懷。

鐵牛從唐代開始到我們現代打撈出來,期間並非是一直屹立在黃河兩岸的。據明代馮夢龍記載,當年北宋宋英宗的時期,由於數日暴雨不停,黃河水猛漲,用鐵牛拴著的黃河浮橋被洪水沖走,連接著鐵牛一道,被浮橋也帶入了黃河之中。 然而這動輒幾萬斤的大鐵牛讓當時的人犯了難,古代沒有起重機,也沒有挖掘機,這麼個龐然大物可不是那麼輕易就打撈上來的。 於是,宋英宗頒佈聖旨,徵召天下能工巧匠,凡是能將黃河鐵牛打撈出來者賞銀千兩。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位名叫懷丙的和尚自告奮勇,接下了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懷丙先是命人將兩隻滿載泥沙的船劃到鐵牛被衝到的地方,挑選兩個水性好的人下水將鐵牛用繩索勾住,保持繩索處於拉直狀態,逐漸將船裡的泥沙鋤掉,利用船隻吃水部位上浮將鐵牛從淤泥中拉出來。 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與創造力真的讓我們現代人為之痴迷。



其實說完好無損有些誇張,在1989年打撈出來的4只鐵牛已經或多或少有了生鏽的痕跡。只見這些鐵牛形態各異,大約長3米,寬1米3,高1米9,連同鐵牛下方的底座重量竟然達到了70噸,令人歎為觀止。 再說到鐵牛製作的工藝方面,鐵牛的栩栩如生間接反映出唐代鍊鐵技術的成熟,鐵牛表面塗有一層厚厚的鍍膜,在最大程度上阻止了鐵遇到氧氣而被氧化成鐵鏽,這也是鐵牛在潮溼的岸邊能長期不生鏽的原因。 至於鐵牛被文物部門保護起來後,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防止鐵牛再次生鏽,因為歷代鐵質文物保護的最大問題就是目前還處理不好如何在保存原有文物模樣的基礎上進行防鏽。 目前這四座大鐵牛陳列在山西運城市唐代鐵牛博物館中,不過甚為可惜的是,黃河西岸的另外四頭鐵牛至今沒有找到,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歷史的循環




伯平11



手機用戶山丁子


魂牽黃河大鐵牛,昂首的犄角,遒勁的四肢,張揚粗獷渾圓肌肉發出一種神韻般的牛氣和霸氣,是力量和勇氣的象徵。

蒲津渡口是古代黃河第一橋,開元鐵牛也位於此,因黃河氾濫,鐵牛也被淹入泥中,悄然消失了,到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枯水時期,當地老人行船水下能摸到牛角,船底經常掛破。建國後五十年代三門峽蓄水再次淹沒,在1988年政府和社會各界關注下,鐵牛終於重見天日了。

在北方人們架馭最多的是牛,它力大,體壯,溫順忠誠,用它牽引負重是最理想的工具。《易經》曰,"牛象神,坤為土,土勝水"。鑄鐵牛置於河岸,對洶湧彭湃肆意氾濫的黃河也算是一種震懾。登上鸛雀樓,看黃河鐵牛,讓人們又想起了盛唐蒲州的繁華。在當地有句名謠"站在城頭往下看,四個鐵牛鎮河灣"。大唐開元年改建蒲津橋共用鐵,錫一百八十餘萬斤,當時鐵錫產量的五分之四,堪稱大唐盛世的重點工程,鐵牛每尊身高1.9米,長3米,寬1,3米,重約70餘噸。黃河鐵牛的鑄造是我國勞動人民對世界橋樑,治金,雕塑,造塑藝術的卓獻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