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過冬”,營銷不妨這樣做

經濟“過冬”,營銷不妨這樣做

  2019年,相信大多行業,都能體會到呼嘯而來的經濟“寒冬”。尤其是在全球經濟疲軟、中美貿易戰背景下,加上國家過剩產能、供給側改革、經濟結構調整以及環保政策等,很多企業經營面臨困惑與困境:租金高企、人力成本上升、融資難、資金鍊緊張等諸多因素影響,一些企業陷入困局:市場萎縮,營銷停滯,更有些企業銷量斷崖式下滑,掙扎在生死線上……


  學會取捨,不再貪多

  一些實力並不雄厚的中小企業,總是妄圖佈局全產業鏈以及全國市場;有些企業在設計產品時,為了招攬消費者,往往不斷地增加一些產品功能,哪怕這些功能並不必要……其實,企業做小、做強、做精,又何嘗不可呢?

  經濟不景氣時,企業更要學會取捨,抓住核心而有價值的市場要素,拋棄一些對市場價值不大的“包袱”,輕裝上陣,遊刃於市場。比如,忍痛淘汰已不能適應市場的老產品、老包材,讓它們變現;收縮一些偏遠、運作成本高且無利可圖的市場;聚焦核心客戶,“授之以魚”,也“授之以漁”,好鋼用到刀刃上;減少無關緊要的產品功能或配套產品以降低產品價格;不要妄圖討好所有消費群體,將市場精準細分,關注核心消費人群,個性化、定製化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放下身段,生意不厭小

  經濟“嚴冬”來臨之際,不要再像以往一樣對生意挑挑揀揀,有一單沒一單無所謂。因此,企業要拋棄原來“一擲千金”“店大欺客”,訂單量小不做,看不上小生意、小客戶的做法,轉而做好服務,“大小通吃”“螞蟻再小也是肉”,只要有生意,哪怕涓涓細流,也會讓員工有活幹,讓企業有奔頭,讓市場有未來。

  企業要優化流程、制定服務細則、評估和考核服務質量,來讓全體員工都能真正以客戶、消費者為中心,通過獎優罰劣,真正放下身段、丟下面子,認認真真做好每一個小單,從一包、一箱、一提、一紮開始,只要不賠錢,生意就可做,用心服務好每一個客戶,通過贏得客戶的口碑效應,讓生意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效益也會越來越好。


  高端、中低端消費者,兩手抓

  從未來消費趨勢看,企業走中高端路線一點都沒錯,畢竟,在滿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後,消費趨向於改善型,更多體現品味與檔次等精神需求,但在當前教育、醫療、養老體制等不完善的情況下,相當一部分消費者除了滿足日常的基本生活需求之外,是很難追求更高產品層次的。

  基於這個現實,企業一方面要繼續做中高端產品,以求“掙有錢人的錢”,此外,也別忘了消費的“大多數”,也就是中低端消費人群,尤其是快消品行業。企業可以通過另起爐灶,即以重新註冊中低端品牌的方式,讓機器不停歇,生產不停工。旺旺、康師傅、統一食品,就分別通過“黑皮”“福滿多”“好勁道”等另塑品牌的方式,在原有高端品牌定位的基礎上,通過低端品牌的推出,擴大了消費人群,更好地滲透市場,最終實現了規模攤薄成本的效應。


  整合資源,探尋營銷新模式

  在全球經濟互融的格局下,學會整合資源,借鑑國內外優秀的營銷模式,也是企業更好突圍的良策。近年來,奧特萊斯模式,在一些地方就廣受歡迎。奧特萊斯(Outlets)最早誕生於美國。最初是“工廠直銷店”,專門處理工廠尾貨。後發展成銷售名牌過季、下架、斷碼商品的商店組成的購物中心,也被稱為“品牌直銷購物中心”,並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零售模式。它有三大特點:品牌度高、折扣低、停車場大。

  奧萊模式有四種,分別是聯合模式:採用統一收銀方式,奧特萊斯商場按照合作扣率比例收取銷售提成,扣除銷售提成及必要費用後,餘款按合同約定日期返還廠商,合作雙方簽訂的是聯營合同;租賃模式:將一個個店鋪租賃給品牌廠商,以收取租金的方式獲得營業收入;自營模式:一些奧特萊斯商場在開業招商初期為降低招商難度,會採買一些國際大牌服裝作為標杆性品牌,以此吸引中高檔品牌的入駐。有時也會自行代理或買斷一些品牌的庫存商品,用於補充招商品牌空缺,或是預期毛利較高的庫存商品;託管模式:即外地品牌商委託奧特萊斯商場管理,託管範圍包括人員、貨品、定價、促銷等,廠商一般只負責提供貨品以及進價,其餘由商場進行管理操作。


  廣開渠道,增大銷售機會

  品牌制勝,渠道為王。渠道越廣,接觸消費者的機會就越多,銷售的概率就越大。尤其是在經濟滯脹情形下,企業更應該從坐商到行商,從坐銷到行銷,創造更多的銷售時機。

  主動開拓渠道。如何去尋找更多的消費者,讓他們從瞭解產品、體驗產品、認可產品到購買產品?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增加更多的銷售渠道,甚至做到全渠道。所以,企業可以細細梳理所有產品的銷售渠道,分清主次,制訂開拓計劃,有步驟、有策略地拓展渠道。同時,企業要制定獎懲機制,對於積極開拓市場、客戶、渠道的有功人員,要進行重獎,藉此讓營銷團隊掀起開拓渠道與客戶的熱潮。

  互聯網渠道。在互聯網技術背景下,有人說,所有的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互聯網改變了營銷渠道,從平面到立體,從連接到互動,互聯網也讓每一個人都成為中介或載體,甚至可以實施自媒體營銷,也就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銷售的主體,利用互聯網,隨時隨地實現銷售。筆者有一次培訓連雲港某知名太陽能熱水器企業,就在晚飯的間隙,該人力主管通過在朋友圈、社群推送較大力度的促銷活動信息,就賣出去九臺機器。這既是全員營銷,也是自媒體營銷,全員皆兵,利益均沾,取得了良好的營銷效果。

  終端前置。

小門店,大營銷,走出去,引進來,是在租金居高不下的情況下,作為店鋪式企業,可以採取的營銷模式。企業不僅要在門店做好產品的陳列展示、售中溝通、現場體驗、售後服務等工作,而且,還要多走出去,到小區掃樓,在小區去做產品諮詢、體驗、售賣活動,一方面可以現場推銷產品,而且,還可以有效引流,吸引客戶到門店,甚至線上線下互相轉化,形成良性互動。

  這場經濟寒冬,沒人能告訴我們會持續多久。因而,企業必須要苦練內功、夯實基礎,調整思路,善於取捨,敢於創新,整合資源,積極開拓。如此,才能穩健前行,才能不在“春天”來臨前,倒在迷茫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