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皇帝是誰?

吳瑞漢-


要說中國上下五千年,最厲害的皇帝我個人更推崇唐太宗李世民了。

唐太宗的厲害,首要的自然是從青年時代就南征北戰,建立下的赫赫武功了。但是我之所以認為他最厲害,他不同於秦皇漢武,一生之中的政績唯獨武功,他的文治也算是千古第一。

不但內政上詩風濃厚,而且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裕。外交上更是威名遠播,德化四方,萬國來朝。唐太宗狠起來,為了達成治理天下的理想,可以發動玄武門之變,手刃兄弟。但是寬厚起來,可以原諒一切對手,化干戈為玉帛。而且其恐怕是唯一沒有殺戮功臣、元勳,還能對他們委以重任為國家所用的君子。

比如他對在玄武門之變的關鍵時刻不支持他的李靖事後一點也沒有怪罪,還委以重任,讓他放手的去打擊突厥。而且原諒他在戰場上不聽君命,根據戰場形勢自作主張的行為。

太子李建成手下的柱石薛萬徹更是在玄武門之變時帶領五千府兵攻打秦王府,差點破府殺了李世民全家,但是事後李世民也是半分沒有怪罪,還派尉遲敬德到處尋訪,委以重任,成為征討突厥的重要將領。

魏徵就更不用說了,甚至可以說玄武門之變就是他慫恿李建成謀殺李世民導致的,可謂罪魁禍首、始作俑者。但是李世民愛他之才,還把他放在身邊,作為重要諫臣,經常受他的氣。

作為帝王,何謂厲害?文治武功而已。開唐盛世之文治武功,可以用舉世無匹,光耀古今來形容。一個能夠建此曠古爍今之功業,卻沒有驕傲自滿,一生未做禍國殃民的糊塗事,始終顧念天下蒼生、且不屠戮功臣、能夠包容臣下的皇帝,千古之下,只此一人。

反觀秦皇漢武,都暴烈殘忍,年輕時雖然有為,年老就躺在功勞簿上禍國殃民,殺戮無數。


謝金澎


要說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皇帝,那就多了去了,從秦皇漢武到唐宗宋祖,哪一個不是功績千秋,福澤萬代,要選出一個最厲害的,真不好選。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會有不同的結果,不管選誰,都會有爭議,下面我就從家庭出身來講一下,我國曆史上最厲害的皇帝是誰?

他一生兩度登基,共在位八年,他爸爸是皇帝,爸爸的爸爸還是皇帝,不僅如此,他母親是皇帝,他兄弟也是皇帝,他兒子包括他孫子還是皇帝,縱觀中國歷史,這出身也是沒誰了,僅此一位!

他就是唐睿宗李旦,提起唐睿宗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畢竟唐朝有名的皇帝也不少, 為什麼說李旦是家庭出身最厲害的皇帝呢?我們來看一下,唐睿宗李旦的爺爺,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626年至649年在位),其父親是唐高宗李治(公元649年至683年在位),唐睿宗李旦首次登基是在公元684年,在位時間六年,公元690年讓位於母后武則天(公元690年至705年在位),兄弟唐中宗李顯(公元705年至710年在位),唐睿宗公元710年第二次登基,在位時間兩年,於公元712年禪位於子李隆基(唐玄宗),稱太上皇。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帝(公元712年至756年),其孫也就是李隆基的兒子唐肅宗李亨(公元756年—762年在位),就扒到這裡吧,因為再往下扒,他孫子的兒子,孫子的孫子都還是皇帝。。。

在中國歷史上,從秦始皇稱帝至溥儀退位,共有四百多個皇帝,但是在這些皇帝中,父母都是皇帝的只有李顯和李旦兄弟兩人,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母親,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但是唐睿宗李旦的兒子,孫子也都是皇帝,這一點,李顯就比不上了。雖然李顯的兒子李重茂也當了一段時間的皇帝,但是畢竟是韋皇后扶持下的傀儡皇帝,在位時間太短,可以忽略不計了。

綜上所述,家庭出身最厲害的皇帝,非唐睿宗李旦莫屬!





歷史大家談


中國歷史上厲害的皇帝,真的是有不少個。有的善文有的善武,更有甚者是文武兼備。在這種情況下,如題目所說的,我們只談論武方面厲害的皇帝。

其實關於歷史上的皇帝,到底哪些人最厲害,就武功而言最多人推崇的,一個是唐太宗李世民,另一個就是光武帝劉秀。

這兩個人確實很了得,他們打江山的時候,都是在戰場上真刀真槍一路拼殺過來的,而不是坐在後方當指揮。說他們是踏著人的屍骨走過來的,一點都不為過。

皇帝能做到這個份上的,在歷史上確實不多。

相對比於光武帝劉秀來說,我們更熟悉的人是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儘管說一生當中做了很多事情,打了很多仗。但是,他做的最被世人津津樂道的事情,就是發動了宣武門事變。

李世民為何敢發動玄武門事變,屠殺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呢?

原因就是在大唐的建立過程中,他立下的功勞真的是太大了。這一點太子李建成都是自愧不如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李建成感覺自己的威脅很大。

你看連太子都覺得自己想要登基的主要威脅是來自李世民。可見,大唐能夠建立,人家李世民應該是功居第一的。

李世民這個人,我們都知道他的手下,聚集了一大批的文臣武將。像房玄齡,長孫無極,秦瓊,尉遲敬德,李靖......,能夠得到如此多英豪的追隨。足見李世民的人格魅力,還是其它人比不了的。

因為李世民身邊有這麼多的牛人,再加上他的個人能力出眾。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才敢冒著殺頭的風險,發動玄武門事變的。

可以說這一次事變,他們做的很決絕,而且也很成功。因為在這一次發動事變的過程中,他們不但殺了太子李建成,還殺了齊王李元吉。

這兩個人一死,李世民的皇位也就鐵定了。在玄武門事變發生之後,連皇帝李淵都對李世民竟讓三分。

沒過多久,李淵竟然把皇位讓給了李世民。

你說這樣的李世民,他是不是歷史上最牛叉的皇帝。

可以說在李世民看來,天下就沒有他不敢做的事情。當然了他當了皇帝之後,平定天下,讓其它的國家都對他臣服,他也被人稱之為天可汗。

可見,李世民確實是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一個皇帝。

劉秀也是如此,他和李世民也差不了多少,劉秀是東漢的開創者,他之所以能夠得到天下,也是因為有一群人的追隨。

他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硬漢,本來天下就應該是他們劉家的,畢竟漢朝的開國皇帝是劉邦。

可是,到了劉秀的時代,出來一個叫王莽的外戚派,他欺負漢朝的皇帝年幼無知,把人家的皇位給篡奪了。

劉秀也從一個皇親國戚,原來吃皇糧的人,變成了一個落魄公子。這種落差,可能是無人能體會的。

在這種情況下,劉秀和李世民一樣,親自帶領者士兵,在戰場上廝殺。他們經過種種磨難,打敗過王莽的國家正規軍,打敗過綠林軍,還打敗過赤眉軍。

經過幾次的死裡逃生,他終於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建立了強大的東漢帝國。成為了歷史上最有作為的皇帝之一。

所以說到最厲害的皇帝,我覺得非李世民和劉秀莫屬。


不才講史


當然是漢太祖高皇帝劉邦了。

劉邦被封漢王之前,幾乎所有的王,都是貴族出身,甚至,往上數N代,這些王,都有一個共同的父親:黃帝。也就是說,在劉邦之前,你能不能當王,還要看你身上是否流著黃帝的血。

布衣劉邦,以豐沛一亭長的身份,打破了這種壟斷,以豐沛為根據地,收三千子弟兵,一路向西,破成陽、戰昌邑、襲陳留、攻開封、屠潁陽、略南陽、納宛城……直至殺入武關,率軍入秦故都咸陽,逼秦三世子嬰素車白馬,繫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軹道旁。

當年,秦始皇帝奮六世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但始皇帝死後兩年,一介布衣劉邦就率豐沛子弟,一路過關斬將,招降納叛,逼秦王氏將皇帝印璽拱手送與劉邦,秦社稷亡,漢社稷立。

劉邦之前的堯、舜、禹、湯,直至秦始皇帝,劉邦之後的漢光武帝、魏武帝、漢昭烈帝、吳大帝直至滿清努爾哈赤,除明洪武皇帝外,要麼是靠血脈得國,要麼是靠世代累積權勢後竊國,哪裡比得上劉邦呢?

即便是明洪武皇帝朱元璋,如果不借助岳父郭子興的勢力,恐怕也不能擁有天下吧?而且,在歷史上,朱元璋最初並不敢跟元庭正面剛,而是專打友軍,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能跟劉邦比嗎?劉邦帶這幾萬人馬,一路向西,跟強大的秦軍正面剛,打下咸陽時,兵士已達八萬之眾,初步有了與項羽正面剛的實力。

這樣的一個劉邦,能說不厲害嗎?

劉邦的厲害之處,還不僅僅如此,東漢馬援評價劉邦時,引用了孔子的話,說,「高帝無可無不可」,就是說,劉邦這個人,不被條條框框所束縛,做什麼事,沒有可以或不可以的說法,但他每次做的決定,都不違背準則,都是正確的決定。這太難得了。

當然,劉邦也沒有馬援說得這麼神,劉邦也有犯錯之時,如劉邦進咸陽後,聽信部下建議,封鎖要隘,想在關中關起門來稱王稱霸;劉邦聽信過酈食其的建議,要效仿周天子分封諸侯;劉邦還曾不聽婁敬建議,執意攻打匈奴以至於自己被圍白登……但是,劉邦厲害就厲害在知錯就改,改得特別快,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啊。換成其他的君主,能做得到嗎?

所以,知人善任的劉邦帳下強者如雲,有「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張良,有「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的蕭何,有「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的韓信,更有陳平、酈食其、叔孫通、彭越、英布、樊噲、曹參、灌嬰、周勃、夏侯嬰等能人相佐,在這一幫能人的輔佐下,劉邦只用兩年就攻下秦的首都,建立了漢的社稷,之後用了五年,就把不可一世的項羽給滅了。


遙望燕園


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


這句灑脫的話語來源自高祖劉邦,這句話是他的遺言。在很多人的印象之中,可能另外一句“力拔山兮氣蓋世”可能顯得更為出名,這是屬於西楚霸王的名言。作為漢高祖的敵人,項羽確實也是一代人傑,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項羽以數萬人的兵力滅掉了一統天下的秦國主力,無論是個人勇武還是軍事能力都無愧“霸王”這一稱號。然而他的巔峰只有僅僅幾年時間,在滅掉秦國不久,項羽就不得不在烏江自刎,他自己說是天要亡他,實際不然,與他對決的劉邦,遠比他想象之中更為強大。




後趙的建立者石勒曾經說過,如果他和光武帝劉秀同時生在一個年代,他可以和他逐鹿中原。但是如果他和漢高祖劉邦處在一個時代,他卻只能去競爭當劉邦的一個部下。要知道光武帝劉秀可是一個人生經歷堪比開掛的人物,如此人物並沒有讓石勒失去一比高下的決心,但是面對劉邦,他還是選擇服從。毛主席曾經評價劉邦說到:“劉邦是封建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然而在現在很多人的印象之中,劉邦僅僅是一個不學無術的流氓,那麼劉邦到底厲不厲害,他又厲害在哪裡呢?

據考證,劉邦應該祖籍是魏國人,他年時期任俠好結交,尤其崇拜信陵君魏無忌。當信陵君去世之後,他做了信陵君部下張耳的門客。我們從中得知,劉邦絕不僅僅是一個鄉間的流氓,或者說他從年輕時期,心中就有抱負和志向。信陵君是戰國四公子之首,他收留數千門客,竊符救趙,兩次擊退強秦攻擊,保護魏國十幾年。他是抗君之命、安國之危、從道不從君的拂弼之臣;以民間江湖平議,信陵君是打破門第、以賢能結交天下英才、將遊俠風氣推向歷史頂峰的豪賢。劉邦崇拜這樣的人物,自然也心中效仿。所以在他起義之時,身邊也團結起了一幫為其賣命的兄弟。這些人之中,有蕭何,曹參,樊噲,魏無傷,盧綰,都是後面替漢朝江山建功立業的功臣。所以劉邦的知人善任,在與人交往之上絕不是所謂忘恩負義的奸詐之徒,而這些跟隨在他身邊的這些最早的兄弟,他一個沒有殺死,甚至包括幾度背叛他的雍齒。





劉邦的軍事素養也不低,僅靠幾百個飢餓的發配的民工,他就打下了沛縣這座縣城,而後期當上皇帝之後,諸侯王叛亂也都是劉邦御駕親征擺平,雖然他在軍事上不如項羽和韓信,但也絕非等閒之輩。

而在禮賢下士,對待那些投靠的人的做法,劉邦比起項羽何止高明瞭百倍。張良的每次進言,無論是否難聽,劉邦都能聽到心裡去。國士無雙的韓信本來是無名之輩,劉邦能夠直接讓他官拜三軍統帥,所以優秀的人才源源不盡。而英布之流後期被劉邦誅殺,從開始就不是劉邦的手下,而是暫時的盟友罷了。這裡不得不提一下韓信,劉邦在死之前,將韓信帶在身邊,還讓他和張良整理兵法,一副託孤的勢頭。如果說他想殺韓信,應該早就殺了,而韓信後期謀反,也顯得非常奇怪,如果韓信要反,那麼當他是楚王之時,已經可以反了。最後被呂后誅殺,聯想後面呂后把持朝政,殺了很多劉姓子孫,我們或許可以往陰謀論上靠攏。

劉邦還有一點是屠城的項羽永遠無法企及,相比滅了秦國就”沐猴而冠”,“錦衣夜行”的項羽來說,無論是劉邦攻入咸陽的約法三章,還是與民生息的政策,都體現了他對待百姓的仁慈,他甚至忍住了當皇帝以後翻修宮殿的念頭,只有這種經歷過民間疾苦的皇帝,才真正能夠心繫老百姓。

最後獻上高祖的著名詩歌《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歷史吟遊青年


最厲害的皇帝應該是朱元璋,他是最底層的百姓打天下推翻了強大的蒙元王朝,建立了大明帝國,當上了大明的開國皇帝。


歷史科代表83674412


秦始皇 贏政(前259-前210)

秦朝建立者,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中央集權國家,始稱皇帝,被稱為千古一帝。

前247年即位,在位37年,原為戰國時秦國國君,秦莊襄王的兒子(相傳為呂不韋所生),公元前246年即位,當時年僅十三歲。由於未行成人之禮,實際專權用事者為呂不韋及太后寵信的宦官。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開始親政,當年鎮壓了的叛亂,第二年又免去了呂不韋的職務。接著任用李斯為丞相,採納其滅六國以成一統的建議,派大將王翦等人進行統一戰爭。從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國先後滅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一天下。 統一全國後,自稱皇帝,他通過一系列的統一措施,建立了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實行郡縣制,統一度量衡等,在中國的歷史上都是重大的舉措。

可惜施行暴政、殺戮太重。不過長城雖勞民傷財,卻為後世流下了偉大的工程。很多制度被後世沿用,直至今日。

漢武帝 劉徹(前156-前87)

西漢皇帝,在位期間是漢朝的鼎盛時期。派遣張騫等人通西域,取得了反擊匈奴的決定性勝利。

是漢朝的第七個皇帝。漢武帝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漢文帝劉恆的孫子,劉邦的曾孫,其母是王娡,七歲時被立為太子,16歲登基。54年的統治歷程,前無古人的巨大功業。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在他統治下的西漢帝國比羅馬帝國還要強盛。成為世界文明無可爭議的中心,而漢武帝的時代,也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偉大時代之一。

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統帥。大敗匈奴,震華夏威風。在他統治期間,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得到了鞏固,中國開始以一個高度文明和富強的國家聞名於世。

手下有一大批傑出的人才各盡其職,衛青、霍去病、李廣、東方朔、張騫、祖父偃、司馬遷、董仲書。可謂是群星閃耀。晚年雖有過錯,但還知道下罪己昭。

隋文帝 楊堅(541-604)

隋朝開國皇帝,重新統一了中國,確立了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體制,締造了開皇之治。

華陰人,隋朝的開國君主。初仕北周,封隨公,靜帝禪讓為帝,國號隋。在位二十四年,後為次子楊廣所弒。諡文帝。隋文帝成功地統一了已經處於分裂局面幾百年的中國。他建立的政治統一維持了幾個世紀,其結果是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的強國之一。使中國人免受戰爭之苦。

他在不長的時間內,將中國重新置於一個政權治理下,外御強敵突契,內令人民安寧生息,功業之偉大,足以流芳千古。然而,御下過嚴,令不少功臣未獲善終,尤其立楊廣為太子,令遺禍後代,竟使江山斷送,實為遺憾。結束了從西晉以來長達270多年的分裂。科舉制更是影響深遠。提倡節儉、體察民情在帝王中不多見的。

只是生性猜疑,事必躬親“欲以一人之智,段天下之務”。

唐太宗 李世民(599-649)

唐王朝的實際締造者,大力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能接受直諫,知人善任,締造了貞觀之治。

中華帝國千古一帝,為唐代第二位君主,唐高祖李淵次子。出生於武功(今陝西武功西北),四歲時曾有相面先生預言說,此子將來必能濟世安民,因以為名。

是中國歷史上功業赫赫的皇帝之一,在位期間有“貞觀之治”之譽。提倡書學,篤好王羲之書法,謂王書“至善至美”。曾以重金的募天下所存王書真跡。開唐代尊崇二王書風。書師王、虞,得其神形,卻功力不及。傳世書跡有《溫泉銘》、《晉祠銘》、《屏風帖》等。其書法嚴謹妍逸,神采飛揚,極富風韻。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16歲勤王便展露頭角,20歲以明滿洛陽。禮賢下士、深得人心,南征北戰、屢建奇功。登基後對內修生養息、恢復生產,對外抵抗外敵、開疆擴土。難得的是能居安思危、納諫如流。

貞觀二十三年(649)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病死在翠微宮含風殿。同年八月,葬於昭陵(在今陝西禮泉東北)。

唐太宗能任用賢能,從善如流,聞過即改。視民如子,不分華夷。開創「貞觀之治」。是中國人千年稱頌的好皇帝。

唐玄宗 李隆基(712-756)

唐代的中興君主,睿宗的第三子。因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明皇。英武有才略,開元時期文治武功鼎盛,世稱為「開元之治」。天寶後,寵愛楊楊玉環,封為貴妃,楊玉環父兄均驟貴,勢傾天下。及安祿山反,玄宗出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謂楊國忠通於胡人,而有安祿山之反,玄宗乃令殺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玄宗避難奔蜀,後肅宗即位於靈武,尊為太上皇。在位四十三年。玄宗喜愛歌舞音樂,曾於梨園教歌舞,所以後世尊其為伶人之祖師爺。死後廟號玄宗。

李隆基論政績和才智應該排前四,可惜他不僅前明後昏,導致了安史之亂,還因為貪戀美色,強佔兒媳、並將兒子“賜死”,實在令人寒心、髮指。

宋太祖 趙匡胤(927-976)

北宋開國皇帝,大權集中,以文治國,結束了五代十國戰亂紛爭的局面,生性孝友節儉。

涿州人。後周時任殿前都點檢,武藝高強。創太祖長拳。領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兵權。後發動陳橋兵變,即帝位,國號宋,結束五代擾攘的局面。天下既定,務農興學,慎刑薄斂,與百姓休息,但過度重文輕武、偏重防內,造成宋朝長期的積弱不振。在位十六年,廟號太祖。

使自“五代十國”100年的分裂局面又一次統一。不僅是個有作為的皇帝,還是個重情義的皇帝,雖忌憚手下人的重兵,卻不用漢高祖、明高祖的伎倆殺人,用喝酒聊天的方式就行了。對後周的皇室也很禮遇。不殺人、不流血就改朝換代了。

趙匡胤在位17年,死於976年,時年50歲,廟號太祖。他的死因頗為奇巧,歷史上有“燭影斧聲”的傳說,傳說是其弟趙匡義加害,篡奪帝位。真是天道玄遠,難以祥說。

元世祖 忽必烈(1215-1294)

元朝立國皇帝,成吉思汗之孫。滅亡南宋,統一了天下。

字全稱孛兒只斤忽必烈,蒙古族,拖雷正妻唆魯禾貼尼的第二子(總第四子)。元朝的創始皇帝,廟號世祖,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蒙古語尊稱薛禪皇帝。他也是第五代的蒙古大汗。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正式即位為皇帝,並開始南下攻打南宋的計劃。他的軍隊用了六年時間攻陷長江重鎮襄陽,但以後的進展則相當順利。1279年,在厓山海戰中,陸秀夫揹著8歲的小皇帝宋帝昺跳海而死,南宋亡,忽必烈統治全中國。

忽必烈後來亦有派遣軍隊進攻一些其它國家和地區,其中以遠征日本的戰事最有名,也最慘烈。元軍兩次進攻均因颱風(日本人稱這兩次風為“神風”)而失敗。但最近有某些研究指出,他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使用的船不對:他使用了平底船,使軍隊在海上航行十分危險,而且船的木板也釘了太多釘子。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建造船的漢族人和高麗人不滿蒙古人的野蠻統治。

又一次統一全國,也是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因為吐蕃第一次正式納入中華的版圖,我們今天的版圖就是從元朝繼承下來的。

明成祖 朱棣(1360-1424)

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母馬氏。生於1360年應天(今江蘇南京)。1402年推翻明惠帝自立,改元“永樂”。

朱棣1421年遷都北京,他注意興修水利和發展生產,是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有很快的發展。他還派鄭和出使西洋,最遠到達非洲西海岸和紅海海岸。在位期間還下令編纂了世界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永樂大典》。

將首都遷移到北京,在漢人皇帝中是很有膽魄的,永樂大典也是學術界的珍寶,並排鄭和七下西洋使華夏威名遠波,可惜重用宦官,禍害後世。

朱棣在位23年,死於1424年,時年65歲。

清聖祖 玄燁(1654-1722)

清代康熙皇帝,姓愛新覺羅,清世祖福臨第三子,在位61年,廟號清聖祖。

清聖祖玄燁(1654~1722)清世祖福臨第三子。1661~1722年在位。8歲即位,年號康熙。康熙八年(1669),作為親政後所做的第一件大事是逮捕專擅朝政的鰲拜,將其革職拘禁。康熙二十年(1681)後相繼採取一系列軍事行動:平定三藩之亂;攻滅臺灣鄭氏政權;驅逐沙俄侵略軍,訂《中俄尼布楚條約》,確定中俄東段邊界;平定準噶爾部叛 亂等。在位期間曾30餘次巡視京畿,作出規劃整治永定河、安排災害善後等許多決策。開博學鴻詞科、明史館,編纂《全唐詩》、《佩文韻府》、《康熙字典》等。

平定內亂、加強集權、整頓吏治、興修水利、完整版圖、抵抗外侵。康熙大帝文韜武略、文治武功,天生就是個當皇帝的料。將一個內憂外患的滿清政府代向了輝煌的“康乾盛世”。康熙還家教嚴格,子孫中沒有一個紈絝。

還學貫古今,對西方的自然科學也很有研究。他基本上做到了那個時代一個聖君所能做到的一切。

清高宗 弘曆(1711-1799)

清代皇帝(1735—1796)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子時生於雍和宮邸。是雍正帝的第四子。雍正十三年九月即位,年號乾隆。統治期間,平定準噶爾部,消滅大小和卓木勢力,加強中央對西部地區的控制、管理。開博學鴻詞科,修《四庫全書》,完成《明史》、《續文獻通考》、《皇朝文獻通考》等書籍的編纂。但屢興文字獄,加強思想統治。

又到處巡遊,六次下江南, 揮霍浪費。後寵信和珅20年,助長官吏貪汙之風,政治日趨腐敗。土地兼併激烈,階級矛盾激化。

乾隆不僅是傑出的皇帝,也是歷代封建帝王執政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完成了“康乾盛世”的偉業。文才也不錯,一生留下4萬餘首詩,還酷愛收收藏古玩、字畫。

乾隆於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死於養心殿,葬入清東陵的裕陵,廟號:高宗。有子17人、女10人。


跪射俑


我認為在中國歷史最厲害的皇帝應是,武則天,也是唯一的女皇帝,作為封建社會的一個待女,能成為大唐朝執政十幾年的女皇,而且能較好的治理國家,真是幾千年的唯一。


草藥黃曉敏


秦始皇


神153562368


漢高祖劉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