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思想是不是就是“一種放下,不在乎的思想”呢?

用戶5024731289364


說的是佛教的思想吧!王陽明思想的核心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是陽明學的邏輯起點,知行合一是王陽明提供的方法論,致良知是修行的最高境界,按照吾心之之良知指引去做事,就是致良知


知行至善


王陽明的思想是不是就是“一種放下,不在乎的思想”呢?這個問題似乎是很有道理的,確實就是“一種放下,不在乎的思想”表現。

王陽明《心學》中心思想就是“致良知”。致良知就是“心”即理,知天理。是很自然的良知,不需要從外面添加一絲一毫的純天理,為此也可說是“一種放下,不在乎的思想。”

一個人的思想心願如果很在乎,就變成了有目的心態,那就不是純天理了,也不是心的本體表現。

王陽明在回答學生提問時回答的一段話“心就是天理,世上哪還有存在於人心之外的事物和道理?”

從這句很強調的話,就更加好理解心的本體思想很重要,也就是“心無外物”使人會更有良知。一個人在這種有良知的狀態下,其實就是“一種放下,不在乎的思想。”

再說,天與地是大公無私的,是很公平的,萬物生長都是公平對待。對人心來說其實也是一樣,只要心無外物,也會對任何人和事都會公平對待。對社會上的一些事情也會看得平淡,不會對自己的思想產生糾結感到不安而不快樂。其實也是“一種放下,不在乎的思想”的體現。

總之,王陽明《心學》中心思想“致良知”,就是突出人的心本體表現出來,確實就是“一種放下,不在乎的思想”表現,完全正確!


劉夢輝1445414400581


還真不是。不曾拿起,何來放下?

王陽明的思想中,比較經典的理論就在於其“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和“知行合一”了,

“心外無理”主要是王陽明在反駁朱熹的物理能離開心的觀點,說白了,王陽明指明“心即理”,本心至善。而“心外無物”則是王陽明為了鞏固“心外無理”這個理論而進一步闡述“心”和“外物”的關係。所謂的“知行合一”則是“致良知”的體現。

所以,王陽明的思想不是所謂“放下,不在乎”,頗有些“萬物皆備於我”的感覺,“我本來就有”,“世界只在我眼中”,又何來“放下”、“不在乎”的說法呢。

1、王陽明的“心外無物”與“心外無理”

王陽明提出的“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實則更多是在消解程朱的天理,以求將外在的道德規範變成內在的“良知”,繼而成為生來固有的存在。

如王陽明曾說:

“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於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於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於仁民而愛物,即仁民而愛物便是一物;意在於視聽言動,即視聽言動便是一物,所以某說,心外無之理,心外物之物”。

王陽明是在用這句話告訴我們,外在的事物之所以存在,在於人自身的意識,這世間萬事萬物的意義,是人意識所賦予的。比如,山在人的眼中是山,是因為人的意識賦予了眼前這個物體為“山”的意義。王陽明這句話實則就是在強調“心”的作用了,外界的萬物之所以是萬物,是因為人的“心”在發揮作用。對人而言,沒有離開人的意識(也就是王陽明所謂“心”)而獨存的。

因為賦予“萬物”意義的,是人心,所以心外無物,而所謂的讓萬物之所以是萬物的“理”,便隨著萬物,與心緊密連接起來。“心即理”,心賦予萬物存在的意義,也相當於說,是心賦予萬物存在的“理”。

或者換種比較好理解的說法來理解一下王陽明的邏輯。假設有一個自然規律,人的意識並未發現它,所以它對於人來說,是不存在的。人眼中的世界,是人意識下的世界,意識沒有“顧及”的,對於人來說,就是“不存在”的。所以,人眼中世界之萬物之所以是萬物,實則是人的意識在去賦予萬物意義。

基於上述邏輯,從社會倫理層面來理解,道德規範便成了本心之內的先天良知,於是,王陽明進一步指出“知行合一”。

2、王陽明的“知行合一”

王陽明這裡的“知”和“行”有兩層含義是。第一層含義往往容易被忽略,但卻是理解陽明心學的關鍵。

第一層含義中的“知”是人之主觀意識中心理感受的“知”和心理活動的“行”,這層含義中的“知”源於人本身先天就有的“良知良能”,而“行”則是人先天就有的“良知良能”指導下的心理活動。

第二層含義,則是人的心理活動指導人的行為,具體表現就是人的實際行為與心裡所想是一致的。

雖然第二層含義更令人接受,也傳播得更加廣泛一些,但是從陽明的“心外無物”和“心外無理”來看,第一層含義更加接近其本意。

3、總結

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其精華大抵在於其“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思想,從社會倫理層面來看他的思想,他將道德規範上升到了人之先天良知良能的層面,讓道德規範對於人來說不再是冰冷外在的教條,這某種程度上也對僵化教條禁錮身心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而王陽明的心學不能看成是一種“放下”或者說“不在乎”的思想。因為“心外無物”,萬物本在我心,就不存在所謂的拿起,那麼又何來所謂的放下呢?


顏小二述哲文


王陽明作為明代思想家、軍事家,心學集大成者,所開創的心學可不是“一種放下,不在乎的思想”。心學是脫胎於儒家,受道家、佛家的影響從而產生的。心學了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王陽明思想的核心在於“知行合一”所謂知行合一就是心中的行為準則和自己的行動做到一致,不知道問題中的放下,不在乎是從何得來?英語中,“知行合一”譯為:“The unity of Inner knowledge and action”,意思是:內心、行動要一致,就是表裡如一,言行一致的意思。而王陽明也用自己的一生去實踐“知行合一”的思想。

  • 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至正德十二年(1517年)十月王陽明在江西平定了為患數十年的盜賊。
  • 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陽明只借助江西一省的力量,未藉助朝廷的援助獨自率軍平定寧王朱宸濠叛亂。
  • 嘉靖四年(1525年),在紹興創建陽明書院,傳播心學。
  • 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瑤叛亂和斷藤峽盜賊。
  •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時(1529年1月9日8時)病逝於江西南安府大庚縣青龍港(今江西省大餘縣境內)舟中。

王陽明步入仕途後基本都是在平叛中度過的,作為一個學說的開創者卻能做到文能提筆安天下, 武能上馬定乾坤,就是知行合一的最好的實踐。

心學後來影響了很多人包括張居正,曾國藩,梁啟超,孫中山。

這裡以朱載垕對王陽明的評價結尾:

兩肩正氣,一代偉人,具撥亂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賞,朕甚憫焉!因念勳賢,重申盟誓。


E往無前


王陽明講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經驗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行動。知與行的合一,既知才能行。兩者是密不可分的。

王陽明的致良知跟孟子的“性本善”相近。

王陽明認為,良知是天理、是善、是光明,是人性本就固有的一物。

注意,這個理論是他在早期時的主張,在王陽明後期時,他也感知到了這個理論的不足,所以就沒有那麼肯定的如此說了。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他後期的思想主張,格物就是窮理,窮理才能致知。





朔風書思語


王陽明的思想並不是一種放下,所謂的’放下’那是佛家思想的精髓,包括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名與利、權與勢的統統放下,佛家是站在出世的立場上求真解脫的放下,追求的是無為而有為的思想境界。佛家認為每個人都具有如來的佛性,只是由於貪嗔痴慢疑遮蔽了他。只要你按照佛的方法去修心,人人皆可成佛。天下事一切為心造,只要改變心力,就能成就一切,並走向解脫道。

而王陽明的思想是集儒家、佛家、道家思想的融合和貫通,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王陽明心學深入淺出地闡釋了心即是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理念,指在讓後人修煉內心強大的自己,開啟與生俱來的正能量,獲得幸福完美的人生。正如他所言:“無善無噁心之本,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他的思想在明朝後期很有一定影響力,但與佛家、道家的學說還相差甚遠。他的思想準確地說不過是儒家思想的延伸而已。像佛家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把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種種現象統統概括了。

作為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心學集大成者,已是學界的共識,其學術思想傳至日夲、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第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響有俊爽之氣。這是歷代學者中肯的評價。


錦繡三月春


你說的不是王陽明,有一點點佛學的感覺

王陽明心學,主要是修心,知行合一

但是放下,也並不代表不在乎吧?

佛勸我執太重的人放下,並不是讓你什麼都不走心,想來是讓你別太執著於外物,迷失自己,讓你換個角度,眼光放遠看。


瑞瑞務農


道祖,佛祖認為跳出三界,那也是思想。真正跳的出嗎


汪會宇


心即理如何解決煩惱,例如,如何看待老太太闖紅燈,老太太心裡是沒有紅燈綠燈的安全認識,所以才敢闖紅燈;如果只以闖紅燈是不對的,這一表像去看待老太太闖紅燈就會產生是非厭惡之心,從而引起心情不好,抱怨等煩惱。

王陽明的思想是解決個人認識的,因為他立志成聖賢,幫助人安心立命。按照他的思想去認識這個世界,看這個世界,可以達到安心立命的目的。

對事物只有正確認識到位了,才可能成事,往往我們認識都是片面的,或者錯誤的,不符合這個世界的規律的,所以王陽明提出要知行合一,知和行是一體的,知到的要去做了才叫知(真知),只知不行叫盲知,只行不知叫瞎行。

王陽明的思想只對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能力有用,只能解決自身的認識問題。


行者小巷


是真正進入化境的表現,裝是裝不出來的![耶][我想靜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