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全職媽媽最近特別愛抱怨,心情不好,該怎麼辦?

全職寶媽琳琅


“我家就公婆管得厲害,啥都管 但是日子也得過啊”

“公婆各種欺負我,我還要對他們好,還要伺候他們,不伺候,不對他們好,老公還是要離婚。”

“我是實在過不了,滿嘴謊言,又不能養家餬口”

“公婆管的多也好,我們想讓管人家還不管呢”

“我家公婆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就瞎管”

“我坐月子都沒給我洗過一件衣服,天天的惹我生氣!”

......

這兩天,小文所在小區的一個寶媽群,有一群有著相似經歷的寶媽大倒苦水,同樣的身份——全職寶媽,同樣的經歷——丈夫對自己不好,婆婆對自己不好,自己一個人辛苦帶孩子,還得做家務,讓她們有著共同的話題。

最初,小文還是抱著同情的態度耐心的看下去,可是,看著看著,小文有點看不下去了。有點汙了魚兒的眼睛啊。整天負能量滿滿的,整天逢人便說自己的不幸,逢人就哭訴婆婆不幫自己帶孩子,丈夫對自己不關心。這是啥啊?典型的怨婦啊!

01、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全職媽媽”這個身份,讓很多女人都愛上了,同時,也讓很多人都對《全職媽媽》這個身份很有偏見。

去年馬伊琍主演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更是讓眾多新時代女性覺得全職媽媽當不當的,女人在事業和家庭的時候,究竟能不能兩全。一時之間,形成了兩股討論。

有的人認為女人把心思放在家庭上就好了,相夫教子,孝敬公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能忘,養家餬口,那是男人的事情了。

還得人認為,女人必須要經濟獨立,千萬不能過著寄生蟲的生活,要不然,就是下一個子君,慘遭拋棄。

......

小文認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全職媽媽”能不能做,完全看每個人的家庭情況,看女人自己是如何想的。但有一點魚兒需要提醒各位姐妹們:萬不得已回家做“全職媽媽”,那就必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切忌不可做怨婦一枚哦,怨婦遭人嫌,必須要當心噢!

02、

2014年的2月,我放棄如日沖天的事業,帶著孩子義無反顧的回到了老家。告別了心愛的職場,迴歸家庭。

原本,我是不想辭職的。懷孕初期,孕期反應那麼厲害,又是一個人在離家千里之外的南寧,無助感巨強的時候,我都堅持下來了。因為我愛我的工作,我想一直實現經濟獨立,永遠不做寄生蟲,不依賴任何人生活。

一直堅持到孕八個半月,我才休產假,回了老家。生完孩子之後,在孩子滿了一百天的時候,又收拾行李,帶著孩子回到了工作的地方。

邊帶孩子,邊上班,確實特別累。孩子比較黏我,一口奶粉都不肯喝,我必須每隔兩個小時回去餵奶一次。晚上的時候,孩子必須要跟著我睡,要不然,肯定會大鬧天空。並且,他睡得很淺,稍微有點動靜,就會醒來,張著小嘴巴到處找奶吃。

有一個晚上,南寧特別特別的悶熱,又不敢開空調,只能是開著電扇斜著吹。但孩子怕熱,幾乎是每隔一個小時就醒一次。每次醒來,就哇哇大哭,必須抱著做起來餵奶。

白天婆婆能幫著我帶孩子,但晚上就必須我一個人帶著孩子了。這種情況下,折騰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到上班的點了,還得強打精神上班去。

在這種情況下,我硬是堅持了半年,但是,在年底的時候,我卻下定了決心,辭職回家當全職媽媽。小文一直記得醫院的財務總監說的一句話:“你這麼高的工資,就這麼辭職回去,多虧啊!”但工資再高,也買不到陪伴孩子的機會。就這樣,我毅然辭職,帶著孩子老人,回到了老家。

03、

全職媽媽不好當!之前沒當全職媽媽的時候,我以為是情商太低導致的。但真正自己成為其中的一員之後,才發現,原來是真的,做“全職媽媽”比辭職更需要勇氣!

剛辭職回家,異常的興奮,終於不用那麼累了,終於可以安心的帶孩子了。

每天睡到自然醒,跟著孩子一塊醒來,不用再暈頭轉向的帶著沉重的頭去辦公室寫寫寫;也不用再擔心孩子是否在家哇哇大哭。

天氣好的時候,抱著孩子到處走了,約上玩的好的寶媽一塊帶孩子去公園散散步,曬曬太陽,日子過的別有一番滋味。

可是,漸漸的,我卻發現問題了:

寶媽們在一起,總是愛訴說東家長西家短的,今天一個寶媽說誰誰誰打牌輸了多少多少之類的;明天一個寶媽說誰誰誰和婆婆關係不好,兩個人打了一架;後天又一個寶媽說誰誰誰夫妻關係不好,總吵架......

這樣的話題,好像永遠都是話題的熱點,每次都能引起眾多寶媽的一致共鳴,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著自己的事,儼然就成了一個訴苦大會了。

都是一個地方的人,相互串著認識。稍微不注意,原本很小的事情,根本就不值一提的事,只是無心說出來了,結果讓好事之人說出去了,結果就很多人知道,又傳到婆婆或者是丈夫的耳裡了,過不了多久,就會傳出來,誰家離婚了,誰家婆媳吵架了。

還有的寶媽,在聽了別的寶媽的建議之後,回家要求公婆如何對自己,要求丈夫如何對自己。或者是回家又和自己的家人抱怨之類的,嘮叨丈夫沒用,公婆不給力之類的。

說一兩次沒關係,但說的多了,誰沒個想法啊,即使是再好的夫妻,再愛自己的丈夫,也特別煩天天面對一個怨婦啊。

04、

我不要,我絕對不能做個怨婦!我心裡暗暗的說著。

如何才能避免自己成為怨婦中的一員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首先第一步,必須遠離負能量滿滿的人,不能讓她們把自己給影響到了。

從那天之後,我有意識的遠離她們。每次她們說約著去溜娃的時候,我總是找個藉口推掉了。然後不動聲色的觀察別的寶媽,哪些寶媽值得我深交,哪些寶媽需要我遠離的。

除此之外,我覺得其實帶孩子,也不是完全沒了自己的時間的。還是可以在孩子睡了之後,抽點時間,追找自己的夢。好好愛自己,好好保養一下,或者是鍛鍊自己。

從那天之後,等著孩子睡了之後,我就開始打開電腦,給別的醫院或者是網站之類的,寫一些軟文,做個策劃方案之類的。這樣,不僅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了,而且,也能夠掙點錢,雖然不多,但最少能讓自己不至於過那種手心向上的日子。有的時候,還略有結餘,存下來一點。

這種日子,剛開始,我覺得有點累,但堅持一段時間之後,我越來越喜歡上這種生活了,充實,有意義。

與其整天抱怨誰誰誰對我不好,還不如努力提升一下自己的能力,少說話,多做事,把一切交給時間呢!

過什麼樣的生活,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如果你想做全職媽媽,當個怨婦,那就繼續吧,早晚有一天,你會被婚姻拋棄,遭眾人嫌棄;如果你想做全職媽媽,但積極向上的過日子,不抱怨,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追究有一天,別人會發現你這顆金子


天行健一鍾


我閨蜜的媽媽曾經就是全職媽媽。

那時候閨蜜的爸爸在做生意,日子比較好過,她媽媽就在家負責打掃衛生,做飯,帶孩子。所以閨蜜從小到大,吃的用得都不用自己發愁。阿姨幾乎也不會抱怨,因為家裡吃喝不愁,她有大把的時間去玩,去學習,報班去學瑜伽,學化妝,和小姐妹出去旅遊,把自己活得非常精彩。

從這位阿姨的例子上看,她在做全職媽媽期間,其實是很快樂的,為什麼呢?她很充實。

想讓自己在做全職媽媽期間不感到鬱悶,那就把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不要讓自己變成一個只會圍繞孩子轉的媽媽。我們女人也要有自己的生活。

如果孩子比較小,那就學會調節自己的心態。我們都知道小寶寶照顧起來比較費心,如果可以,讓自己的長輩來幫把手,或者請保姆。如果都沒有,那就要自己學會成長,把這一切承擔起來,也要叫孩子爸爸在下班後學會帶孩子。孩子是兩個人的。

如果孩子大了一點,那就給孩子做個榜樣,不要把自己變成一個只會做家務的人,我們要提升自己的價值。董卿曾經說:“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首先要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在希望孩子變成xx人的時候,不要把希望定的過高,如果你自己都沒有那麼優秀,你憑什麼要求孩子呢?

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抱怨是難免的,但是在抱怨過後我們要想辦法改變。豐富自己的生活,讓自己充實起來。比如有空時去逛逛街,學學其他技能,這些都可以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如果您的孩子有5,6歲了,可以在閒暇時間教他學漢字哦,共享親子時光。可以試試《貓小帥學漢字》這款識字軟件,有趣的動畫故事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漢字,讓孩子對學漢字主動起來~


九月


雖然抱怨不是好習慣,但把所有情緒鬱結在心裡更不是。全職媽媽大概是最容易抑鬱的人群,24小時在線,365天全年無休,沒有一刻完全屬於自己。

現在很流行一種說法,叫喪偶式育兒。我一個朋友曾跟我描述一幕,當腸絞痛的孩子哭鬧不休,老公卻在一邊鼾聲雷動,她怒火攻心,很想一盆冷水澆下去。之所以沒有付諸行動,是因為知道以他的人性,只會挪個地繼續呼呼大睡,最後還得辛苦自己收拾。當孩子好不容易睡著,明明困得眼睛都睜不開,卻生怕自己太快睡著,因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當然,如果老公體貼,你的境遇會好一些,至少你感受到了被理解,被認可,但往往你體恤他工作辛勞,寧可抱著孩子在客廳轉圈,生怕吵醒他。

可是你不是不知疲倦的機器人,任你再任勞任怨,普通人有的負面情緒你都有。無需自責。只是抱怨並不會改變你的處境,你更需要的是調整自己。

從內心接受自己的“無能”

。很多時候我們喜歡抱怨,是出於對自己的不滿,我為什麼就不能搞定這一切,為什麼不能心平氣和地面對調皮的熊孩子,為什麼不能遊刃有餘地處理好繁雜的家務,為什麼不能適應全職媽媽的角色?

你需要給自己一些正面的回應,接受自己的脆弱,接受自己的不夠強大,接受自己不是一個完美的媽媽。你已經付出夠多,你不欠任何人,只欠自己一個肯定。

拒絕喪偶式育兒。體貼的伴侶有可能是調教出來的,甩手掌櫃很有可能是慣出來的,面對一個不那麼自覺的伴侶,你需要儘可能耐著性子督促。他們雖然大多時候很懶,但是當你明確提出需要他們做什麼,並且怎麼做,他們完全有可能做到。哪怕做得不盡如人意,也好過一直缺席。

主動尋求外界幫助。每個人都需要被理解,不要羞於展現自己的脆弱、沮喪、無助,適當跟家人朋友傾訴,尤其情緒不好的時候,不要怕打擾他人,愛你的人不怕你麻煩。如果你感覺自己有抑鬱的傾向,最好找個心理醫生。

建立“媽媽”社交。當孩子還小,你的社交範圍勢必會受到限制。因為大多有相同的境遇,你在媽媽堆裡交到朋友的可能性也最大。溜娃認識的媽媽、奶奶,每天見面都會打招呼的鄰居,不要錯過建立友誼的機會,哪怕沒有深交,多幾個人說話也是好的,至少你不會完全脫離社會。

我一個朋友組建了一個小區媽媽群,裡面真正臥虎藏龍,大家進行各種信息交流和資源置換,甚至有想重回職場的媽媽通過群友的推薦找到了合適的新工作。


花和樹


我是最有經驗的了,首先做全職媽媽.外人看來,就是不值得一提,不是心情也是不工作原因吧!我曾經也月入8000元過,最後為了家庭選擇放棄.照顧小的,照顧老公,還好老公體貼!但自己也沒閒著,忙著考證,找兼職,希望有一天我既陪伴了孩子的童年也多了樣生存技能,同時賺點零花錢!加油!



蘇青檸


想抱怨就抱怨想說就說,奶奶不幫忙看孩子,自己一個人就是很難,碰到好的在經濟方面幫幫你,找個保姆幫你看或是給點錢貼補家用,碰到不理解人的管都不管還竟事!特別自私!寶媽鬱悶久了會生病的,我也是寶媽倆娃,幸虧有姥姥幫忙,我懷孕到生一直在店裡賣衣服,自己創業,雖說累我感覺很幸福!






東北徐大寶創業說


你首先要知道你的抱怨點在哪裡?是因為喪偶式婚姻,丈夫當甩手裝櫃,不能共同照看孩子,還是經濟上緊湊,購物不自由,還是因為婆媳關係不行,家人不能理解你的付出?我也是一位母親 ,我當時生產完也有過一段全職經歷,當時因為丈夫很忙,基本無暇和我溝通,我有兩年的中度產後抑鬱症,當時壓抑到極致時,孩子1歲半我提出上班,因為產假基本已到期,我的煩躁點後來才得知是得不到丈夫的關愛,而且找不到個人存在感和社會價值感,於是我減壓和緩解的方法:第一,上班,在工作尋找自己的價值感,第二,看書,大量看心理書籍和育兒書籍,因為母親的情緒直接影響整個家庭的環境,而且,母親情緒穩定,對孩子的生長髮育有利,第三,尋找自己的樂子,我喜歡養花,喜歡寫作,喜歡和朋友吃吃飯喝點小酒唱唱歌。瞭解自己,承認自己,最後再改變自己,你才能活得不彆扭,快活些~



田園裡的一朵雲


產假結束上班後,適逢單位換了新的一把手,新氣象從加班開始。於是基本沒享受過什麼哺乳假,休假五個月重新回到工作中,本身就有很大的壓力。每天下班就忙著衝回家,喂孩子。忙的急火攻心,扭頭卻看到娃爹在書房裡逍遙打遊戲,瞬間火冒三丈,忍不住衝進去大吼大叫。娃爹卻不接茬,說我是羨慕嫉妒恨,心裡不平衡。於是總也沒吵起來。平靜下來自己問自己:你已經這麼忙累了,還希望全家人都跟著忙累麼?忙累的初衷,不就是為了家裡人可以過上舒服的日子麼?慢慢地居然自己就想開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娃爹慢慢也不愛打遊戲了,重心轉移到為我泡茶、做飯等上面來。而我回想起來,也感激娃爹沒有跟當時產後煩躁的我較真。孩子剛出生,對全家人都是忙亂的開始。這個時候,應該學會自己給自己寬心,用更平和的心態看待生活中遇到的一切。


非說非說


我曾經做了六個多月的全職媽媽,現在依然也是,但是現在我不定義是全職媽媽,因為我有自己的愛好,自己熱愛的事業。雖然我是在家工作,不過我每天都非常充實,每天也很忙碌。

剛開始的六個多月我就是真正啥也不做,家務也不需要做,就是吃睡帶娃,讓她我陷入焦慮中無法自拔……後來我脫離媽媽和婆婆的幫助,辭職後自己帶娃,我覺得自己毫無價值感了!也是那時候我開啟了自我成長之旅,持續不斷學習心理學一年多來,我在學習的過程中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也把知識點應用到了生活實際,人際關係越來越好,交際圈越來越廣。也有了自己熱愛的事業在做。

我相信養育孩子不僅是一個不堪重負的事,更是一條道路,會引領你找到自我蛻變的方式的。

遇見孩子於是遇見更好的自己,更加懂得愛自己,更加明白應該堅持什麼,放棄什麼,也具備了能夠平衡生活的智慧。


紀淑敏


我也是一個全職媽媽,照顧兩個小孩生活起居,接送孩子上下學,上課外班,我覺得我的生活還不錯,幸福感挺強的。

孩子上幼兒園後我也迷茫過,覺得非要乾點什麼才行,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掙扎和豬隊友的排解,我老公說,沒必要拿你的時間去換那點錢,把身體累壞了,孩子生病不舒服的時候沒人管也不行,我們倆只是家庭分工不同,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我釋然了,因為我們家老公是互聯網圈的,週一到週五晚上都是11點以後才能回家的,孩子是一點也顧不上的,我們家兩個孩子,相差不大,我就利用這段時間挖掘他們的興趣,幫助她們發展自己的愛好,看到孩子們的快樂成長,我也很有成就感。

現在我開始尋找自己的愛好,做點自由點的事情,把孩子培養好,打好品格基礎,找到興趣愛好,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等再大點還要幫助她們找到學習方法建立學習習慣。


小魚曉英


去上班吧,會好很好。

我產後抑鬱,老公天天數落自己自私只顧自己對孩子不關心,我聽了覺得老公一點不瞭解自己,不知道高齡產婦體能恢復得慢,天天不開心,好在有婆婆心疼體諒自己,半年後心情才開始慢慢好轉。

我提出要上班,因為沒錢,也因為不與社會脫節。到現在上班一年多了,心情已經完全恢復了,也變得自信了,這一年多自己考了行業證書,出去面試也能找到心儀的工作了,不怕了。

如果不從家庭走出來,估計現在我也還是不開心,狀態很不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