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共建共享打造供電服務新模式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京城市副中心:共建共享打造供电服务新模式

北極星輸配電網訊:因“漕運通濟”得名通州,歷史上是四方來貢、漕運物資水路必經之地。元明清時期,中國東南地區的百萬漕糧、木材、瓷器等京城所需,都要經由貫通南北的大運河運往通州再轉運進京。

如今,繁忙漕運場景早已作古,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樓宇拔地而起。按照國務院批覆的規劃,城市副中心建設不是簡單地造一個新城,而是打造一個不一樣的和諧宜居之城,為此,北京城市副中心升級城市管理方式,走新型智慧城市道路。北京通州供電公司破除思維定式,在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已建設應用的平臺系統,推動政府數據資源與電力數據信息相融合,更好地滿足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展的高品質供電服務需求。

1月17日晚,隨著夜幕初降,北京通州區新華大街上華燈初上,紅色的燈籠點綴在路兩側,萬餘件燈飾點亮城市副中心夜景,營造出濃濃的年味兒。

一年前,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級機關35個部門、165個單位、1.2萬餘名公務員搬遷入駐城市副中心。

一年來,伴隨一批有重大影響的重要節點工程實現開工,北京城市副中心各項建設密集展開,城市框架有序拉開。

這背後,北京通州供電公司作為基礎建設的重要支撐,積極融入城市運營,全力打造供電服務“新名片”。

新添“秘密武器”,讓巡線工作降本增效

1月5日晚,北京2020年第一場雪悄然而至。一夜之間,銀裝素裹的北京城如詩如畫。不少市民走出家門踏雪、賞雪、拍照,朋友圈也一度被雪景“刷屏”。

低溫和降雪天氣給電網運行帶來嚴峻考驗。在北京通州供電公司,輸電運維班工作人員正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輸電線路覆冰覆雪情況、輸電通道環境等畫面通過實時回傳的視頻圖像盡收眼底。這是北京通州供電公司利用接入的449處“雪亮工程”高清攝像頭開展突發惡劣天氣輸電線路巡視的一個縮影。

“雪亮工程”是以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為指揮平臺,以綜治信息化為支撐、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以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應用為重點的群眾性治安防控工程。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建設中重要的基礎設施工程,“雪亮工程”充分發揮視頻監控系統的作用,通過遍佈街巷的高清視頻,實現了“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聯網應用,從而築牢了城市副中心安全防控的“籬笆”。

北京通州供電公司堅持共享思維,主動對接區公安分局,將“雪亮工程”視頻系統“共享”應用到輸電線路巡視中。

記者在綜合可視化平臺上看到,電子地圖上標記出了每一個“雪亮工程”攝像頭與電力專用攝像頭的定位,視頻監控系統傳回的影像分成4個窗口並排呈現在屏幕界面上。與傳統的輸電運維方式相比,工作人員通過監控系統就可以在電腦前進行“高清”巡線,對通州全境的天氣情況、輸電通道周圍環境、電網設備覆冰及施工隱患等進行實時監控。

“‘雪亮工程’視頻監控系統是這個冬天我們輸電巡視工作新添的‘秘密武器’。” 北京通州供電公司運檢部輸電專責趙博聞說,“之前在一些特別重要的輸電通道上,我們也加裝了攝像頭,雪亮工程’是對原有反外力監控系統的有力補充,而且減少了重複投資。”

“‘雪亮工程’的接入是我們運用互聯網思維的全新嘗試,也為我們帶來了輸電通道運維方式變革的機會。”北京通州供電公司互聯網辦公室主任程序介紹說,這一舉措不僅降低了巡線工人的工作強度,更在一定程度上壓減了通道巡視、定點看護等人力成本,對預控北京城市副中心大建設期間電力線路的外力破壞風險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通州地區“雪亮工程”已覆蓋全部道路,能夠實時監控道路沿線輸電通道的情況。北京通州供電公司共接入“雪亮工程”視頻監控449套,覆蓋37條輸電線路,輸電通道監控覆蓋率提升了21%。

對接社會資源,讓“煤改電”居民溫暖過冬

“暖和!前幾天降溫家裡一點兒都不覺得冷!”雖然天氣寒冷,但北京通州區宋莊鎮菜園村張金環的家裡卻溫暖如春。自從實施了“煤改電”,張金環家裡就用上了電採暖。

由於根據政策晚8點至次日早8點“煤改電”用戶可享受優惠電價,用電成本也大大降低。張金環說:“晚上8點開,早上6點停,用的是‘煤改電’優惠電價,一毛錢一度電。”

作為通州地區最大的供暖企業,北京通州供電公司服務著13.2萬戶“煤改電”用戶。然而晚上八九點是居民用電高峰,迅速飆升的用電負荷也對供電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地保障居民溫暖過冬,北京通州供電公司積極溝通通州區農委和網絡運營商,共享電取暖電熱泵監測管理平臺,利用最低成本實現了政府平臺的數據對接和數據挖掘,實現了“煤改電”用戶故障自動傳輸與研判,為“煤改電”客戶提供更高效的協同保障服務。

據瞭解,通州區電取暖電熱泵監測管理平臺是北京通州區農委著力打造的農村電取暖用戶的空氣源熱泵搶修服務平臺,主要通過在用戶熱泵側加裝信號採集裝置,並通過有線公網進行數據傳輸,再上傳至雲平臺進行處理。

“電取暖電熱泵監測平臺中監測的數據有很多,其中‘電壓不合格’告警這一項,是反映因電能質量原因導致電熱泵無法啟動的情況的。”北京通州供電公司互聯網辦公室主任程序介紹說,“我們將這一項數據提取出來,再將戶名、地址、故障類型等關鍵信息自動推送至通州供電公司編制的小程序進行檢索和判斷,判斷是否為供電故障。目前已經在試點區域宋莊鎮菜園村測試成功了。”

據悉,下一步,北京通州供電公司將繼續完善程序功能,在用電採集系統數據庫中快速檢索出用戶對應的電錶,對該電錶進行電壓監測,一旦確認為供電故障,系統會自動派單,第一時間安排搶修人員趕赴現場。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大潮中,北京通州供電公司與政府、企事業單位深化合作,形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良好生態,不僅降低了全社會用能成本,也打造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共建共享提升供電服務的新模式。

原標題:北京城市副中心: 共建共享打造供電服務新模式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