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知識到達最高處為無知,始終寧靜沒有主觀,今你無知了嗎

南懷瑾:知識到達最高處為無知,始終寧靜沒有主觀,今你無知了嗎

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莊子·內篇·齊物論第二》

學問的最高境界是什麼?無所不知,還是一無所知?

南懷瑾先生指出,這裡的“故知”指的是一般的知識智慧。“道”也有一個最高的標準,即“止其所不知”,到了最高處便是不知,無念之境,無道可道,方為最高。

南先生提到了南北朝時的一位高僧鳩摩羅什的弟子僧肇,僧肇在一篇文章《般若無知論》中說,智慧到最高處,沒有智慧可談,才是真正的智慧。莊子所謂的道的智慧也在於此吧。

南懷瑾:知識到達最高處為無知,始終寧靜沒有主觀,今你無知了嗎

人有所精,物有所專,本不是壞事,然而有時一個人的某一專長到達一個最高境界,反而會擋住其他知識。孔子在《論語》中也說自己一無所知,什麼都不會,因此能夠樣樣會,無所不知有時又是一無所知。南先生以禪宗經常標榜的珠子走盤為例解釋,滾珠沒有一個方所,沒有一個固定,它一無所知,因此無所不知。知識到達最高處即為“無知”,始終寧靜,沒有主觀,沒有先入為主,就是最高的學問境界。

南懷瑾:知識到達最高處為無知,始終寧靜沒有主觀,今你無知了嗎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歡迎您在留言區交流。您的認可和鼓勵,是我們精進的最大動力!懇請您把今天的內容轉發給您的親朋好友。不勝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