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對死有什麼看法?或者說你們怕死嗎?

吳堅信


不能夠向死而生,就不會懂得活的價值。所以印光大師就把個死字掛在中堂。

怕死就能不死嗎?

既然生老病死都是必然,不如就多情的愛著這個薄情的世界。

就會感受到生死其實就是一回事。

逃避死亡不是目的,追求死而無憾,就是死而不亡。



上帝之眼遊戲化學習


第一次意識到死亡是初中時外婆去世,在這之前我沒有想過人有死亡這一經歷,我以為最難的經歷不過就是明天要請家長而我不敢告訴我父母。


外婆得尿毒症走的,去世之前經歷了從無法下床走動到最後整個人呈麻木狀態,認不了人聽不到話,只有嘴巴不受控制的一直抖。去世當天,我從學校趕去殯儀館時看了一眼躺在玻璃棺裡的她,嘴巴閉著,面容異常祥和。一瞬間我竟然不習慣這個安靜狀態下的她,我才意識到我都習慣了外婆生病的模樣。我看著外婆的臉感受到似有一副輕鬆的面孔。死亡對她來說就是解脫了。


外婆十幾歲就嫁到我們家來,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沒有文化,沒有工作,沒有自己的人生,一輩子只會給家人洗衣做飯,明明這樣記掛著家裡的人怎麼能在人生最後感受到解脫了呢?


我想,外婆一生只做了一件事,不為自己活。活到最後選擇為自己而死,人生的所有面都經歷了。


我不怕死,我只怕沒有過好自己的選擇。




我是一隻阿毛


十年前的我不僅對死沒有什麼概念,即便是人生病了的感覺和痛苦也一概不知,因為我連感冒這樣一類小毛病也幾乎都沒有得過,除了老婆生孩子和家人生病上醫院就醫,一年365天我可算是無病災的。所以,對生死更沒有什麼看法。只是到了自己重病纏身後,又被醫生醫治成重殘臥床不起後,6次被下了病危通知,醫生讓家人準備後事後,此時此刻的我,方感到生命的可貴和對生死的深刻認知。

偉人說過,有的人死重於泰山,有的人死輕於鴻毛。多次面對生死存亡的人,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珍貴价值,才能感受人生還有很多未盡的事情。原來生老病死,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事情,死亡似乎到了每天都要面對的事情。病痛難熬時,有時想一死了之,面對家人的時候,有時候又想忍痛堅持,想多陪陪他們。想死的人有之,想信更多人想活而怕死的。你們說我說的對嗎?歡迎各位評論關注喲!


健康是天大


摸著我的心回答這個問題,死我是不怕的,就怕死了以後愛我的和我愛的人會難過,我父母少了一個女兒,我兒子沒有媽媽,我的愛人沒有伴侶,當然他可以再找,主要是我父母和我的孩子。

死一件特別簡單的事,而是對於很多處於水深火熱的人來說是一種解脫。

有那麼一段時間,經常做噩夢,我真的那樣想過,反正我兒子有他爸爸照顧,我遠嫁父母也長時間看不到我,還有我哥我姐可以照顧,好像把一切都想好了,直到我閨蜜說她需要我,我突然覺得也許還可以再努力努力,堅持到現在,開始佩服自己了,慢慢變得開朗。

所以,死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死了沒有人記得,變成垃圾被清理,更可怕的是需要你的人再也見不到你。



噢頭髮亂了


生老病死自然定律 我不怕死 就怕死後家人沒人照應 對父母未盡的義務 對家庭的責任 這也是怕死的另一種 小時候我很害羞 別人一說我什麼或者跟女生講話就臉紅 矛盾的是 哪怕再好笑的事在再好笑的電視劇都沒反應 發現周圍人似乎察覺我的異樣後就假裝微微張開嘴角 我屬表面脆弱內心強大 小時 在沒有手電筒的情況下我經常在山上走夜路 隔一小段距離都是墳墓 還有好幾次只顧釣魚回程中天色已暗 又恰逢下雨就躲墳墓面避雨 想想就好笑 被雨淋溼了就淋溼了 幹嘛不直接回家 長大後對事物有一定的瞭解 有些時候聽到什麼聲音感覺見到什麼腦袋會瞬間發麻 但 內心依然是強大的 有段時間我的職業是漁夫 期間 我的經歷放在一些人身上就算人沒事也早就嚇的沒膽了 當時身上鮮血直流沒覺得痛也沒流淚反而笑 不行 得改行了 起碼四五次想過改行 次次家庭因素沒改成 皆是停了幾天傷口還沒好又出海 生活嘛 離不開柴米油鹽 別人是拿錢體驗生活而我是在用生命來生活 本質的不同 加重我對生命的熱愛跟敬畏


世野趕海


看了我的答案,心裡清亮一點就好,可以不信,更不要傳播,我也不想做罪人(摺疊人)!

先說說死:怎能不怕!第一天死第三天燒,大學室友41歲一週前還活蹦亂跳,突然腦溢血而去,燒個乾淨,這個世界就像沒有他來過一樣!爸媽七十多歲,身體多病,但總是樂樂呵呵,對我關心備至,回到父母家比去任何地方都讓我踏實放鬆!我的小家有什麼事情,父母總是竭盡全力能幫就幫,在時不覺多,一旦失去,我知道必然痛徹心扉!一天老媽對我說“兒啊,估計爸媽最多也就再陪你十年,希望你好好注意身體,讓我們放心!”

從小到大,到老,快樂變多,然後一點點變少,變更少,最重要的的原因就是身邊人的離去,眼前人的離去……不僅是親人,朋友。趙忠祥去世,感覺尚可,李詠走了有點驚訝,有一天如果倪萍,趙本山,成龍,劉德華,郭富城,何炅,黃磊都去世了,……

向死而生,生活推著你,偶爾想起,時時忘記,朝著一個個人類自己設定的目標,假裝不知道的向前大步前行!

能看到這裡的朋友,我來說說所謂死後:

人們總在想宇宙向外到底有沒有邊界,如果有邊界,那邊界之外是什麼呢?事實上,這樣提問將沒有盡頭!同時,目前還沒有探索到所謂宇宙的邊界!……也就是無窮!人類現在的所有認知,所有結論,都是基於地球生存的狀況而得出的!……我要告訴你這樣的認知和結論是有極大極大侷限性的,你能理解嗎?人類目前所能想象到的方位的幾維,空間的多維(三維立體),再加上時間軸的多方延伸(所謂穿越等)……這些人類社會還沒認識清楚,但是……實際上,這些,仍然是非常非常侷限的!現在還可以理解嗎?

所謂宇宙裡,像地球一樣的存在是有很多的(雖然目前地球人沒有找到,其實也不該讓人類找到,因為以目前的人類生理結構,和世界組織結構,根本無法應付面對多個類地球世界的存在!同時其他類地球存在也無法應付,這樣就會所謂的亂,會失去秩序)

整體地球的存在,包括所有的想象,只能叫一界(我覺得這是語言能表達的一個方式),地球,包括其他類地球存在,都是孵化器,這些孵化器孵化的就是人類本體+人類思想(類~),

面對無窮的宇宙,一切都是無窮的,包括所謂的孵化器產物,但是應對無窮,絕不是基於地球,用什麼宇宙飛船之類的玩具,這些都是一界內的活動而已,所有這些活動都是為了讓孵化物不斷進化(不是身體的進化,而是基於身體的思維的進化提升)!你自己也應該可以想到,人類的身體似乎根本不適合突出地球再向外探索!甚至都不能很好的應付地球自身的諸多狀況!這樣一個外置物態,在思維進化中會在一定階段被拋棄的

對了,你有沒有想過,嗯,舉一個極端一點的例子:你今天去上班,可以如常的上完一天班然後回家。但是如果你今天上班去,突然扇公司老總一個大嘴巴,是不是從今天開始你以後的人生會和你如常上班過這一天截然不同了?!甚至和你相關的所有人的歷史都會改變的?!其實你的隨時隨意的一個舉動都會改變歷史,不是你一個人的,是整個歷史?!……事實上所有這些所謂的可能性都在進行,

可能燒腦了到此為止吧


大熊噓噓


19歲之前我覺得對死是沒有概念的,那時候年輕氣盛覺得命一條不服就幹,等到了22歲的時候,因為經歷了很多東西之後,我可以說的是現在怕死了因為思想變了,覺得愛我的人很多我愛的也有很多,我必須要好好活著,而且要活的有尊嚴。活著就是幸福,沒有什麼怕死或者不怕死的,世界如此美妙有那麼多愛你的人,幹嘛要想這個問題呢老哥。微笑面對這個世界。


夢想有一雙翅膀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我愛我的身體,我珍惜我的生命,說實話我怕死!

之前和很多人談過死亡的問題,什麼視死如歸、生亦何哀生亦何悲在我這裡都是屁話。

我是一個兒子,也是一個丈夫,很快也是一個父親,我認為人是社會人,我不屬於我自己,所以我要好好活下去。

對我來說怕死有兩個原因:

1、死了就沒了擔當,那些本該由我擔當的膽子會壓在我愛得人身上;

2、我害怕死亡的瞬間,我怕會死的太慢,死的太痛苦,怕死亡來的太突然;

3、若干人死之後真的有陰曹地府,我怕我在那邊會不適應。


哈哈,好好活著,每一天都是生命中最年輕的一天,好好把握,不去想死亡,該來的總會來,誰也逃不掉,順其自然,其實也沒什麼好怕的!


大兵阿偉


大部分人都怕死吧。因為那是一個未知的世界,不知道是地獄還是天堂,是痛苦還是快樂?

一、死亡和意外或衰老連接。那種死於地震、大火、車禍或重大疾病的慘狀總是讓人心生恐懼。而那些因年老而自然死亡的人也總是顯得衰朽不堪,大部分卻又異常留戀這紅塵俗世,戀戀不捨地嚥下最後一口氣。死亡和悲痛的葬禮關聯,和親人的眼淚、黑白的呆板顏色關聯,和恐怖的鬼魂有關,因此,害怕死亡並不奇怪。

二、死亡的恐懼還來源於一些教育和傳說。《聊齋志異》裡那些索命害人的鬼怪,還有老一輩或網絡傳述的那些靈異故事,無不是來自死亡後的那個幽冥世界,讓人恐懼。

三、如何看待死亡。“生死由命,富貴在天”,似乎每個人的生命都有一定的定數,我們不必整天因為害怕死亡而因噎廢食,糾結在心、坐臥不安。平時注重一些預防突發意外或疾病的知識學習,同時加強安全防護,比如游泳時防止抽筋,不要長時間在高樓下盤桓防止高空掉東西砸傷自己,安全用電用氣,過馬路看紅綠燈,開車遵守交通規則等等,有助於防止意外的發生,保重好自己。除此之外,該幹嘛幹嘛,工作、約會、鍛鍊、旅遊等等感受生的充實和勞累,也享受生之親情和快樂。其他的我們不能控制,就像最近發生的高空跳樓砸死路人的情況,既像偶然又似乎是必然,真是不好界定。因為死亡的存在,有助於我們提高自己的格局,開闊自己的心胸,不為有些看似嚴重實際上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人和事煩惱,最大的也大不過生死嘛。

四、如何克服可能的未知事物的侵擾。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還有人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對未知我們應該心存敬畏,常懷感恩之情,相信因果循環,多做善事,積累福報。這時增加自己正能量的最高方法,“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心懷坦然。如果感覺的確容易受到一些說不清楚的東西的困擾,建議平時念誦一些佛號,半夜夢魘時可以起到鎮邪驅除恐懼的良好作用。

泰戈爾說“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般靜美”,享受生活吧,接受生活的磨礪,善良、友愛、堅強,淬鍊自己的靈魂。當有一天死亡之神叩門而來,不要驚懼,帶著微笑,不要糾結和不捨,像一陣青雲逝去,迴歸永恆和靜默。


愛逍遙2019


對於“死”的看法,我相信大多數人和我是一樣。一個字――怕,兩個字――很怕,這是毋庸置疑的。不會因為富貴才有,也不會因為貧窮而無。恕瑞瑪大飛昇者狗頭就經常說:生與死,輪迴不止。生,是死亡的一部分,這兩句話還是很有名氣的。相信如果認識狗頭的人都和我一樣,都會說出下一句,我們生,他們死。哈哈,和大家開個玩笑,但這也說明了我們對死亡的看法――懼怕。

生活中,很多人活著都傾盡了半條命。又怎麼可能坦然面對死亡呢。而哪些能夠用盡全力面對的人,也無不是為了更多的人活而已。大到戰爭拼命的軍人,小到家庭婦孺,都是怕身後之人受傷痛苦。死亡本身是沒有意義的,但是我們卻賦予了他更多的大義。

2005年3月31日中午,江蘇省金壇市城南小學組織學生觀看革命傳統教育影片,在學生隊伍過馬路時,一輛小轎車飛馳而來。危急中,52歲的女教師殷雪梅毅然張開雙臂,奮力將六名學生推到路邊。自己卻被轎車撞出很遠。事後六名孩子得救了,可是殷老師卻離開了。殷老師的怕死嗎?我想是怕的,她也是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試問,誰不怕?誰又捨得。可當事情發生了,也就空白了吧。

所以說死亡很可怕,大家也都怕。不過當你的一生中有了你願意去忘記死亡的人。估計遺憾會少點,得意會多點吧。當然啦,人呀,還是要多想點生活的喜怒哀樂,財米油鹽,少想些死亡的好。本來就沒多少時間,何必杞人憂天,自找煩惱。――老子買了票坐車,站票,坐票不論,頭等,普通也不去管它,可你讓我現在下車。我也是要說你兩句星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