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的悲涼不是沒錢,而是有個不成器的孩子,對此你怎麼看?

農在天涯


這是老年人心病,望子成龍,盼兒養老,到頭來是個啃老族。我有個親戚小孩就是這樣的人,今年三十多歲了,唯一特長是廚師,怕苦怕累不肯工作,天天等大人做飯給他吃,沒能力養活自己,所以沒成家,真叫人揪心啊。


劉承澤3


對,人生的大最失敗就是養了不掙氣的孩子,這個話題我早就跟人談論過。我有個工友,他一個女一個兒,自己一直在外打工,妻兒身體又有病,當年女兒要讀書,他沒讓去,後來出去打工後認識個男孩,耍了兩年就結婚了。兒子讀書還可以,但是不知什麼時候也逃學了,搞得現在女兒也不願理他,兒子也不親他,自己呢只是默默的一天上下班,跟他談這方面的事他總是聞不作聲,也許是不好意思面對吧!

所以人這一生啦吃差點穿孬點沒關係,在苦在累也要把小孩教好,讓他懂得如何為父母為家庭為國家承擔一定的責任,最起碼自己老了不虧心。是不是。


民間中醫探討者


的確,老年人的悲哀不是有不有多少錢,而是有不爭氣的後代。我有一個沾親帶故的朋友,倆口子退休了,還在經營一小店。我說你倆都有退休工資,還開這麼個小店幹啥 ?他說:你不知道,我倆個兒子都在坐牢,媳婦一走了之,他們的孩子我們能不養嗎 ?無獨有偶,我在湖南一兵工廠同事,也是退休了在廠門口擺了一個修自行車的小攤,真的是“滿面塵灰煙火色”,又髒又累,竟然也是兒子坐牢要養孫子,真的是晩景淒涼 !


大千一塵


孩子不成器,不孝順,不懂事,確實是父母晚年的悲劇之一,甚至比沒有錢更為悲涼。子女無法選擇父母,同樣的道理,父母也不能選擇子女。

有人說,孩子不成器是父母沒有教育好,言傳身教的不好,是家風不好。不否認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但也不完全是。生物基因變異也是正常現象,坑爹的兒女也確實不少。

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多種因素的疊加,孩子成不成器不重要,因為希望孩子成大事的父母往往本身就碌碌無為。只要子女知禮道法,尊老愛幼,不惹事生非就足矣。

成功的父母可以這樣指責他人,事實上教育只是一個方面。如果人生可以重來,選擇丁克一族會有很多。依此類推,如果人生可以選擇來不來走這一遭,相信有人會選擇不來人世。遺憾的是一切都無法選擇,一切只能接受與承受。

中國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為兒女操心最多的,付出最大的。但兒女對父母心存感激的鳳毛麟角,養兒防老即將成為歷史。變的是兒女,不變的是父母,前者是觀念,後者是本能。

客觀公正地說,養兒防老這個觀念的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父母不能道德綁架子女,我養你小你就應該養我老,這是一個利益交換。而這個交換是不對等的,養小與養老完全不是一回事,撫養與膽養不一樣,前者是父母的責任,後者應該是國家的義務。

孩子不成器與不養老不能混為一談。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一種奢望,因為你本身即不是龍,也不是鳳,希望子女出人頭地也是一種幻想,所謂的不成器,泛指即不能事業有成,又不知道體諒,尊重父母。即沒有物質上的,又沒有精神或情感的慰籍。

人的一生有許多苦難與不幸,孩子不成器,不孝順是最大的不幸。全部的付出與希望,老來方知是一場空,即失望又無奈,即悔恨又自責,然而一切都無濟於事。

有的兒女英年早逝,或犯罪進了被關進監獄,或因病,都給父母的晚年帶來巨大的痛苦。晚年生活沒有幸福可言。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有多少?


步入夕陽62


個人認為,非常正確👍我經常在《金牌調解》裡看到一些不成器的敗家子跟著父母來調節。這不,前幾天正好有一期呢!父母親在二十多年前去日本打拼,掙了不少錢,回到上海以後,給了一兒一女最好的生活,不僅好吃好喝地伺候,還把孩子們帶到多個國家去旅遊……結果現在呢!把大女兒送去留學之後,母女倆一言不合,大女兒就把母親拉黑了四年😱而小兒子呢?居然篤信父母親還欠自己四百萬塊錢。原因是他覺得姐姐去外國留學時,父母親賣了一套住房(那時候價值一百五十萬)供給了她的學費;而如今呢?房價已經飛漲,那麼父母親也應該給自己四百萬塊錢供自己做生意😱不然自己就虧了……在父母堅決不同意並且也拿不出這麼多錢以後,不成器的兒子居然把個家裡砸得稀巴爛😡望著漂漂亮亮、氣質超群的媽媽在臺上數度哽咽;高大威猛、帥氣新潮的爸爸那無奈而絕望的表情,我徹底無語了。


鳳146983974


人忙碌了一生,老了就想安度晚年,可是由於兒女不爭氣,老了還和兒女有操不完的心,為什麼和兒女操心呢?就是兒女不爭氣,不成才,沒有本事或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還需要老人時刻為他們分憂,就覺得父母為自己做什麼事都是應該的。

現在,目前社會出現老人為兒女操不完的心,主要有以下情況:一是,子女沒有能力生活,好吃懶惰,一味的享受,不顧父母年事已高,不顧父母內心的感受,甚至無視父母省吃儉用,身體情況不佳,就是啃老,俗話說得好,有狠心的兒女,沒有狠心的爹孃。二是,子女婚姻狀況不穩定,給老人身心都造成一定的壓力,有的兒女草率的結婚或因性格不合,或因經濟條件不佳,或因社會誘惑力太強出軌,促使已有的婚姻破裂,把婚姻中的小孩留給父母照顧,其父母不但要照顧孫子,還要承受一定的經濟壓力來養孫子,其兒女自己逍遙的生活,不顧及父母的辛苦勞累,還由父母為他們不負責任的婚姻來買單。三是,子女由於犯罪服刑或重刑,父母更是身心疲憊,牽掛,思念,定期探視,不斷的折磨著父母的心,不管是什麼樣的兒女,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兒女可曾考慮父母的感受。

養兒防老,是我們中華民族傳承的一種美德,人為家庭,為兒女奮鬥了一輩子,老了幹不動了,希望兒孫繞膝,享受天倫之樂,不愁吃穿,可是現在好多老人老了,不但養兒不能防老,反而還有操不完的心,幹不完的活,老了走路都費勁了,不但自食其力,還要伺候兒孫,甚至出現老人生活處境艱難,身體患了重疾!兒女都不能盡心盡力的照顧老人,真是可悲,淒涼,這就是女兒不成器的結果。所以我們做父母的一定不要忽視對兒女的培養教育,使自己的兒女不但能服務於社會,還能孝順父母,我們老了,生活也會很幸福。



何姐旅行


有首歌唱的好,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那怕是工作勞累,忙了一年。回家幫老人刷刷筷孑洗洗碗,並不用你幫一分錢,父母心情也樂無邊。

頭些年北京有一對老夫婦,退休了,退休工資也不低,可夫婦兒女雙全,工作單位也有遠近,每逢年過節老人的兒女天隔一方,也不上父母家看望老人,老夫婦倆孤獨無著落,在說社會上也有閒言碎語,常此下去好多年。夫婦二人忍無可忍,把兒女們告上法庭,法庭判決每逢年過節必須回家,和老人一塊過節,可老人的兒女有的說,既然老人缺錢我們給他們錢好了,老夫婦最後決定讓法庭判決,每年的重大節日兄姝幾人必須給老人一元錢,但必須回家送給老人。不允許郵寄,否則法庭見。

這個故事在當今社會也很無耐。因每個人都有個家庭,必須努力工作,先養小家後養大家才對。如果自己溫飽解決不了,還談何養大家,(指個人家庭而言)。

如果說自己兒孑不爭氣,這得看怎麼個不爭氣,是違法犯罪,還是學業事業不成。在一個還是不贍養老人。如果有違法犯罪行為,這得有法律評判,在監獄好好改造做人就是。如果是學業或事業不成,這是個人的天賦。不能強求,順起自然發展,到頭來說不定好運轉來,天賜良緣,幹出一番驚天地泣鬼神的的事業來。而要是各方面還算可以,就是不孝敬老人,這個,這個(笑)。得用一番紙墨說的清楚。也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也許是從小到大嬌生慣養,沒有給孩孑一個良好的教育,到頭來就是這樣孑的。也許是他夲人有特殊原因而不怨提及,(父母的作風)而不想照顧你。反正等等吧。以上是我個人偏見,還是查找自己原因,在下結論,也許浪孑回頭金不換呢,你不就燒高香了。


張惠清6


正是,一個人不管一生打拼的如何成功,老年時有一個不爭氣不省心不自立不務正業的孩子,多少也覺晚景淒涼,人生往往以悲局結尾。相反,一個平庸不奇乏善可陳的人生,老年時有一個刻苦自強奮發有為事業如弘的孩子,何豈不臉面增光神彩添爽,人生常常又以喜劇收場。所以說,教育子女的成敗,關乎老人晚年的生存質量和最終結局。子女對老人的孝順,首先體現在適應社會自立生活努力打拼正派做人之上。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永遠是人生境界的最高追求。


自由飛翔278766227


老年人最悲催的是不但手頭沒有錢而且還有一個整天遊手好閒,好吃懶做,惹事生非的不成器的兒子。錢雖又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首先是獨生子女多半是企業工薪階層,小兩口要養活雙方父母四位老人,如果雙方父母所在的企業單位不倒閉還好說,整天上班工資雖然少,所發工資也能維持日常生活,如果工廠倒閉了在家自謀生路或者說有病不能上班在家待業,吃飯喝水都要伸手給子女要,子女有本事能掙錢或許還能給你,如果子女沒有本事不能掙錢,況且子女也有家庭孩子一班班,本身生活各方面都很拮据,如果老年人在有病死不了活不成,做為子女那能應付得了,可以說老年人包括子女的生活苦不堪言。如果子女在不成器,老年人手頭在沒錢,一句話生不如死也。反之老年人手頭寬裕腰包有錢,則是另外一番景象,最不好聽的話,生活中不指望子女,自己有錢可以去住敬老院,如果手頭不緊,多餘的錢還可以照顧自己的孫女孫子,隔輩親嗎。情況就是這個樣子的,各家都有難唱的曲,希望大家精打細算,努力過好每一天吧。


老玩童3168


非常贊同。

人的一生,最大的事業就是培養一個有出息的孩子。如果到老都等不到孩子的出息,那真的感覺人生很失敗,很悲涼,很沒成就感。

話又說回來,既然老了,孩子的好與壞只能由孩子自己主宰了,咱管不了孩子就管好自己吧,好好生活健康生活,把有限的人生儘量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