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有90萬,房貸有56萬,存款怎麼理財?

保險櫃82241806


不矛盾啊,把房貸還清,剩餘的在選擇理財,是股票,黃金,外匯,還是其他投資,只要安全可靠都可以嘗試。


緣來此行


存款有90萬,房貸有56萬,存款怎麼理財?

先看貸款是公積金貸款還是商業貸款,利息多少?住房公積金貸款5年以下貸款利率為2.75%,5年以上首套房貸款利率為3.25%,二套房貸款利率為3.575%,如果房貸使用的是公積金貸款建議不還貸款,這麼低的貸款不好找,放棄了實在可惜。

如果是商業房貸,利息不高於5.38%,而且是長期貸款(20年以上),目前自己的月收入能夠還款的話也不建議還款。


為什麼不建議還房貸?理由如下,首先,不管是利率是3.575%還是5.38%,相對來說都比較低,如果月收入能還款的話,完全可以把90萬,存在民營銀行做一個大額五年期定存,目前有的民營銀行的五年大額定存利息能達到5.4%,如果不放心的話,可以把90萬分成兩份,每份45萬,存在兩個銀行裡面,因為國家規定銀行破產,最高賠償50萬,這個是有法律依據的,銀行在經營的過程中也交過保險,可以保障50萬賠付。所以存款划算。

其次,我們可以想一下,十幾年前月收入2000不到的時候,房貸一個月還八九百,會覺得很吃力,而現在的月收入來說,一個月八九百塊錢都不是事兒,所以現在你每個月還房貸5000塊,20年以後,也許你的月工資可能就是五萬塊。

90萬如何理財?提供幾種思路供參考,


一,首先要跑贏房貸的利率,最安全的辦法就是上面提到的存五年的大額定期存單,也可以購買銀行發行的低理財產品,一般都是五萬起投,年化收益率能到5到6個點,基本可以達到本金安全。

二,購買債券型基金,這類基金風險極低,收益好的話一年能夠達到十個點以上,不過也有可能本金收到損失,下面是債券型基金排名,有些收益還是相當可觀的。


三,把資金分成兩份,大部分資金做理財產品,小部分資金定投於股票型基金或者自己做股票,買入低市盈率的藍籌股,博取儘可能高的收益。

我是證券從業人員歡迎大家關注交流。


大海侃股


針對你家的情況,我覺得制定理財計劃應該分兩步走,第一步先思考是否提前還貸,享受無債一身輕;第二步再考慮剩餘的存款應該如何理財。

01 提前還貸VS理財,這是一個問題

左手有現金,右手有負債,該不該提前還款呢?我覺得這真是一個幸福的煩惱,至少手中還有這麼多的現金讓你能夠有所選擇。

是否提前還貸沒有定性的標準答案,我們必須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來考慮,實事求是,不同的情況下,選擇是不同的。

  • 第一,我們得看看自己家“資產負債表”是否健康

經營家庭就像是經營公司,欠債太多肯定是沒辦法穩健發展的,在做出選擇之前,我們還得仔細衡量一下家庭的負債狀況。

有的家庭,除了房貸之外,還有不少外債,或者家庭負擔很重(例如要贍養的老人很多),那麼為了家庭的穩定,建議你提早還清外債,再考慮理財,90萬現金還完56萬貸款之後,還有34萬現金,用於理財也很足夠了。

有的家庭,就只有房貸,並且夫妻雙方是雙職工,每月工資流水很多,小孩也已經長大成人,家庭負擔小,那麼建議你不要提前還貸,提高理財本金,追求更高的收益。

家庭是一個系統,資產和負債必須有所平衡,系統才能穩定。

  • 第二,我們得看看當初貸款的成本高不高

這兩年,國家房地產政策不斷收緊,貸款利率上浮的現象很普遍,而幾年前,國家鼓勵購房,有的人的房貸利率都打了不小的折扣,相比起來,之前的購房貸款是很划算的。

如果你的房貸利率只有4%出頭,甚至是公積金貸款,利率還低於4%,那麼建議先不要提前還貸。現在的銀行理財的利率都大概率能夠超過這種貸款利率,簡單算算賬,哪怕把多餘的資金拿去理財,也更合算。

除此之外,我們還得看看自己的還款週期有多久,無論是等額本息還是等額本金,銀行貸款的還款模式都是前期還的利息更多,銀行很早就把利息收完了。

正常來講,等額本息的還款模式中,還貸時間已經超過三分之一,那麼已經不建議提前還貸了。此時你每個月還的貸款,多半都是本金,利息佔比已經很小了。

  • 第三,計算提前還貸的成本

提前還貸有兩個成本要計算:


一個是違約金成本。很多銀行為了維持貸款業務的穩定,會對客戶提前還貸作出限制,甚至收取高額的違約金和手續費,那麼我們做選擇時,得計算這部分成本。

以某國有大銀行為例,貸款不滿一年提前還款,收取提前還款額的3%作為違約金;貸款1年-2年提前還款,收取提前還款額的2%作為違約金;貸款2年-3年提前還款,收取提前還款額的1%作為違約金。違約金可都是真金白銀的損失。

另一個成本是機會成本。手中的現金是固定的,如果用來還貸,就不能夠用於理財了。此時我們要把貸款利率,與當前理財的預期收益做個比較,如果明明理財收益更高,就別再死腦筋的提前還貸了。

良性負債有利於家庭財富的快速增值。股票市場上很多人利用融資融券增幅收益,房貸也是撬動槓桿的一種方式,只是它的風險程度明顯低於股市。總體上來說,在家庭經濟允許的情況下,一定的房貸屬於良性負債。

  • 最後,提前還貸與否,還關係到個人的價值選擇。

人們對於幸福生活的定義各不相同,每個人的總價值偏好也各不相同,老一輩的人價值觀保守,不願意欠債,那麼提前還貸更有利於身心健康。而很多年輕人偏好激進,一定的負債不影響生活幸福感,那麼不要提前還貸也是個好選擇。

人生選擇畢竟不是純理性推演,我們也得照顧自己的感性需求,在是否提前還貸這方面,感性需求也需要考慮,沒必要為了銀行貸款,茶飯不思。

02 存款如何理財?

  • 第一,配備保險,給家庭財富上“安全門”

很多人有這樣的感慨,去了一趟醫院,人生就會大徹大悟,什麼東西在疾病和生命面前都不值得一提。醫療開支越來越成為現代家庭的重要開銷,因病返貧的事例不勝枚舉。

在此背景之下,配備好相關保險,是家庭理財必不可少的部分。你們家庭的資產狀況很好,尤其應該配好保險。

在購買保險過程中,很多父母給小孩買保險非常捨得,給自己買則很猶豫,這是不對的。家長是家庭收入的來源,是頂樑柱,家長出現問題直接影響整個家庭。

因此,我們應該優先給成年人配備保險,保險額度以家庭年均花費的10倍來計算,例如你家年均開銷為10萬元,那麼保險的額度最好能達到100萬, 此時保障效果最優。

  • 第二,留生活費,保障日常生活資金需求

投入理財之前,我們還應該留足日常生活費用,大概是家庭3-6個月的開銷。

理財市場收益與風險並存,我們投入的資金很有可能面對虧損,但是生活的腳步不會停歇,家庭開支不會因為理財虧損而停止。

因此,為了維持家庭的穩定,我們要留下一部分錢,應對生活的意外情況,此部分資金主要追求流動性,收益性要求可以低一些,餘額寶等貨幣型基金是很好的選擇。

  • 第三,投入理財,固定收益類產品+股票基金等風險產品


做好了各種準備工作後,剩下的資金我們可以用來購買理財產品,我認為這部分資金也應該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購買固定收益類產品,保證我們整體資產增值的穩健;另一部分可以選擇基金或者股票等風險等級更高的產品,追求更高的收益。

固定收益類的產品,包括大額存單、銀行理財、定期存款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沒有提前還貸,96萬元現金建議要分在不同的銀行賬戶理財,因為根據存款保險制度,如果銀行經營出現問題,保險公司只會在50萬限額之內進行理賠,分賬戶理財更有利於保障資金安全。

股票基金投資方面,我推薦定投指數型基金。股票市場波動太大,風險很難控制,並且普通人很難花大把時間實時盯盤,定投就是一個適合普通人的投資方法,而指數型基金能夠大體追蹤股市的收益,讓我們更穩健的從股市獲益。

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也歡迎在留言區一起探討。


我是正好,專注小白理財的80後巨蟹男,請關注@正好的理財筆記,和我一起慢慢變富。碼字很辛苦,新手求祝福,請您點個贊!

正好的理財筆記


我個人意見,不要還貸!

因為房貸是普通人可以借到的,最好的,時間最長的,最穩定的,利息最少的貸款,是一項福利哦。

舉個例子,在90年代,就有一個家庭貸款買房,每個月償還著80多元的高額利息,當時一個人的工資也就月收入100多元吧。但是29年後的今天,這個家庭依然還在還著這比“鉅額貸款”!

所以,把未來的錢拿到現在來用,做投資,一定是對抗貶值,利益最大化的最好策略。

那麼,如何理財呢?

我認為可以分為兩個方案:

第一個筆資金就是做一個無風險或者低風險的定存、理財,比如做一個民營銀行的3-5年定存利息在5.4~5.8%左右,也可以做一個6%~8%的低風險理財。

第二筆資金就是做一個有風險的投資,就比如拿著一部分的錢買入銀行股,做一個5-10年的長期投資,享受高股息,高分紅,以及股價上漲帶來的收益。

總之一點,錢還是要多用來投資,不要總是想著現金為王,因為在當今社會,能夠改變自身命運的方法只有兩種:

第一就是創業;

第二就是投資;

而對於大部分的年輕人來說,第一種方法可能太過激進,那麼不如就從第二種開始。一來你有穩定的工作收入,二來可以增加一個被動的“睡後收入”何樂而不為呢?

並且對於你的存款來說,一定是遠遠小於通貨膨脹率的,所以需要通過一部分的風險投資來達到保值,甚至升值的目的。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存款有90萬,房貸有56萬,存款怎麼理財?這個問題其實是因人而異的。

首先每個人貸款的條件也各不相同。比如說,A在前兩年貸的款,那會兒資金面較為緊張,各個商業銀行的房貸利率普遍上浮,貸款下來房貸利率上浮了30%即6.37%;而B貸款申請得比較早,還能享受房貸利率下折,房貸利率打了85折才4.165%。這就意味著房貸一百萬貸款20年的月供A要比B高出1232元!

其次各人的理財能力也不相同。有的人炒股可以月收益5%,有的人只會存銀行定期存款賺每年不到3%的利息。

所以對於不同人還是有不同的理財方案,如果沒有較強的理財能力且房貸利率又較高的話,建議可以選擇提前還款。

假設60萬的房貸,貸款20年,房貸利率6.37%,提前還款56萬,可以節省利息37萬。

當然,如果理財能力強的話,也可以選擇不提前還。因為房貸可以說是普通人能借到的最低廉、期限最長的貸款了,沒有之一。

只要借貸過的人都明白借錢有多困難,所以才有那麼多人選擇高息的網貸、信用貸。目前最常見的網貸要屬螞蟻借唄、京東金條等互聯網頭部平臺推出的小額貸款,拿螞蟻借唄為例,它的日息一般在萬分之五,年化利率在18%左右,而且期限一般在3~12個月。其他的互聯網小貸機構年化利率就更誇張了,超過20%的比比皆是,還有一些不正規的平臺往往隱藏著砍頭息、各種各樣的手續費,利率更是驚人。對比之後才知道房貸的實惠。

如果不提前還款的話,90萬的資金也可以好好規劃一下,全部存銀行定期是無法跑贏通脹的,建議通過以下資產配置來進行優化一下:

1、大額存單(30%)

隨著資產新規的落地,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到2020年底就要退出市場。大額存單此時是盡得天時地利人和,首先,大額存單是存款產品,受存款保險覆蓋,50萬以下100%賠付,安全性沒有問題。各大銀行在推廣大額存單上不遺餘力,利率大多上浮50%以上,平均年化利率達到4%左右,而且還有提前支取靠檔計息、支持轉讓抵押等優點。

大額存單收益率不錯,相對於理財產品更安全,也比較靈活,可以作為理財方案的壓艙石。

二、定期理財(20%)

支付寶、微信等互聯網頭部平臺上也推出了不少定期理財產品,這些理財基本都是由銀行、保險、券商等機構發行,支付寶等平臺代銷的,背景硬、專業風控護航,收益在3%~5%之間,期限從7天到369天長短期都有。建議採取階梯式投資,選擇配置30天期、90天期和180天期的定期理財各一隻,以增加資金整體的滾動流動性。

三、貨幣基金(10%)

第三份把10%的資金即10萬配置些寶寶類貨幣基金。貨幣基金能賺又能花,存取靈活,而且支付場景豐富,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幾乎覆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國內走到哪裡都可以用手機進行支付,省去錢包的累贅和找零的煩惱。

這部分資金作為日常生活支出的備用金,如果不是大手大腳應足夠應付。

四、股票(40%)

通過前面三種資產配置,整體的風險已經降到較低的水平,可以通過配置股票資產來博取更高的收益。A股目前仍處於低估狀態,配置估值相對合理、確定性較高、安全邊際較大的金融資產可能成為未來二十年增長最迅速的投資標的。隨著經濟不斷髮展,越來越多的優質中國公司在國際上脫穎而出,買入優質藍籌股和科技產業股市分享中國發展紅利最直接的辦法。如果對於股票的認識較為欠缺,建議採用定投指數的方式參與到股市中來。

總結

以上的資產配置方案僅供參考,也可以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進行調整。怎麼理財還需迴歸到自身的需求,各人的理財能力不同,風險厭惡程度也有高低,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須知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玉魚與瑜


存款有90萬,房貸有56萬,存款是用於投資理財還是用於還房貸,取決於投資理財的收益率是否能大於房貸的貸款利率。

理財收益率大於房貸利率,存款用來理財比較合適;理財收益率低於貸款利率,一次性把房貸還完,剩下的用於理財更合適。

房貸利率在5%-6%左右,也就是說理財收益率在6%以上,就可以選擇理財而不是一次性償還房貸了,當然如果你的貸款利率更高的話另行考慮。



有哪些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高於6%

01 股票

買股票的話,收益率是很有可能大於6%的,但股市波動起伏不定,碰上黑天鵝個股,本金都得賠進去,用於償還房貸的存款肯定不適合投資股票。

02 基金

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基金可以分成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基金和指數基金。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的年化收益一般是達不到6%的,股票基金、指數基金有機會,但是風險也比較高,需要的時間也比較久,有特定用途的存款還是不適合。

超過房貸部分的存款34萬,可以分兩到三年定投指數基金,但是定投前一定要了解下指數基金的規模和估值。規模太小的容易清盤,不適合定投;估值高的指數基金,買的貴,不僅不能盈利,還可能虧損。



03 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在4%上下,但具體到個別理財產品上,收益達到6%是可以實現的。

不過現在銀行理財也是有風險的,大多數銀行理財產品不再保本保收益,購買銀行理財是關注下銀行給出的風險等級,挑選合適的產品。不過即使有風險,銀行理財相對股票和基金來說,安全係數還是高很多的。

總結

目前市場上收益率大於6%的產品還是不少的,但是由於有56萬的房貸,這部分資金即使用於投資最好是保本保收益的銀行理財產品,剩下的34萬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和資金用途合理配置。


墨非鳴


如果是公積金貸款,那無所謂,哪怕是買中長期的大額存單和國庫券,收益足夠抵消貸款利息,甚至還有結餘,貸款慢慢還。如果是商貸,那就提前還款,畢竟有5%~6%以上收益的理財或投資風險有點高了,如果失手的話那就純粹背了一屁股的債,而穩健型理財的收益率沒有貸款利率高,不划算。


987654321074347190


說實話,如果你存款有90萬房貸有56萬的話,那你為什麼不一次性把房貸給還完,因為你在還房貸的時候,其實是等於在還銀行裡面的利息。

也就是說是你56萬,如果你不還掉的話,等於說每年你要付大概是5%左右的利息,5%左右的利息你算一下,每年大概要至少有3萬塊錢左右的利息。

如果你把這90萬全部直接還到房貸裡面,也就是說你還剩下大概34萬,但是你每年會多出來3萬左右的收益。

等於說是你一旦把這些錢給還掉那麼變相的,其實你每年就能賺3萬塊錢。

剩下的一部分資金,那麼你就可以用來用於理財,那麼還有30萬左右的理財方式,你每年再加上又多了2萬塊錢的收益,不是每年多少有3萬塊錢的收益。其實意思就是說,如果你把這56萬房貸還掉之後,等於說你每年變性的就有6%的收益。


複利軌跡


目前市面上正規應收保理資產證券化產品還不錯,當然必須要正規交易所掛牌的資產,而且最好是央企的應收資產,有實力企業擔保兜底,年化一般在9-10個點左右,之前一直上市公司或大型企業購買,現在有一些三十萬起步,普通個人也可以購買了。風險非常低,收益也還不錯。


滾石永不老


存款有90萬,房貸有56萬,存款怎麼理財?我覺得關鍵問題是看你的房貸利率是多少,以及現在的存款有沒有好的理財渠道,兩相一對比,來衡量一下。

在理財方面,投資收益率是最重要的指標 ,當然,一分風險一分收益,投資收益率越高,風險越大。銀行的無風險理財產品主要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國債等,目前能達到的最高無風險年化收益率大概4%左右。

那麼你可以用你的房貸利率和銀行的無風險收益率對比一下。現在問題是不知道你的房貸利率是多少,但是如果這兩年貸款的話,大概率要高於4%,現在很多人的房貸利率都超過5%以上了,6%以上的也不鮮見。

在兩者對比基礎上,那麼你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做出決策:

1,提前還貸

如果你是保守型投資者,承受不了風險,只願意將錢存在銀行裡收取無風險收益,那麼提前還貸未嘗不可。因為在降息的大背景下,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是逐漸走低的 ,將來可能會更低,而你的房貸利率基本是固定的,即使浮動,也浮動不了多少。

展望將來,銀行無風險收益率和房貸的利率兩者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如果你只能承受銀行的無風險收益,那麼,提前還貸未嘗不可,以降低利息損失。

具體來說,你可以用56萬來還房貸(貸款銀行對提前還貸都有具體要求,怎麼還,還多少可以參照銀行的規定),剩下的30多萬可以買大額存單(3年期或者5年期的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或者買民營銀行的儲蓄存款產品(五年期收益能達到5%以上)。

2,不提前還貸,做個理財組合

如果你是激進型投資者,能承受一定的風險,那麼不建議提前還貸,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做個理財規劃,合理搭配理財產品,綜合收益率跑贏房貸利率應該問題不大。

具體怎麼做?建議你用50萬買大額存單或者民營銀行的儲蓄存款產品,期限長一些的。拿出10萬元買銀行的智能存款,可以隨時支取,靠檔計息,以應付日常之需。拿出10萬定投指數基金,拿出20萬買四大行的股票等等。

當然,以上投資組合不是一成不變的,根據自身情況來及時調整,合理配置。在嚴控風險基礎上,收益率跑贏房貸利率基本沒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