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想拿10K,HR說你只值7K,該怎樣回答或者反駁?

關心婷


從這個問題發佈到現在上千條回答來看,無論是回答數量還是瀏覽次數都可以見到求職者們普遍都遇到過這種情況,並且對此頭疼的人大有人在。

瀏覽了一下高贊回答,發現基本是以下幾類:看到“只值”這兩個字覺得HR不尊重人沒素質、然後大聲痛罵的暴躁老哥;諷刺提問者太過單蠢、不懂怎麼和HR周旋談價的社會油條,還有很多吐槽各類職場面試和談薪經歷的段子手。

其中一個回答比腰間盤還突出,就是那段:“HR您好,感謝您對本人能力的認可,貴公司表現的相當出色,但很遺憾的通知您,貴公司未能通過本人的企業篩選,現已納入本人的企業備選池,希望貴公司不要氣餒,繼續努力。”真特麼爽啊,這一段光是想一下都覺得自己帥爆了!不過在YY完以後,我們來想一下關於本次面試的3個小問題——你是為了什麼參加這次面試?在這次面試裡你想得到什麼?吐槽/反駁後你能獲得什麼?

假如你沒有立時火氣上頭,你會發現HR的這句話其實有兩個意思。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兩種字面下的真實含義。


01

好有道理無法反駁,我真的只值7K

如果事實如此,你就要把這個問題變成:為什麼我的能力只值7k,我卻覺得自己能值10k?

其實出現這樣子的現象,一般都是這種情況:不瞭解該領域的市場趨勢,對自己實際的價值和能獲得的資源存在期望落差。而這種情況往往出現在應屆生群體裡。很多同學之所以總是收到拒信,有時候並不代表他這個人不被看好,極可能是他對自己申請的崗位或者行業不瞭解,也沒有仔細探究過這個領域的市場行情。就在前兩天,有個知乎er私信我跟我諮詢薪資問題,他從美國留學回來,覺得結合自己的實習經歷和院校背景,怎麼也能拿到25萬以上的年薪。但是去了很多名企面試後,發現HR普遍都把自己定位在年薪10-11萬的區間。類似這個知友的情況,我在自己接觸過的留學生裡見得很多。

實際上,絕大多數大學生實際拿到的薪資都是低於自己一開始的期望值的。所以,我建議在面試前,同學們可以先去查詢一下基於當前市場行情的薪酬表。你可以去看看應屆畢業生薪酬報告,或者是各大招聘網站總結的薪資範圍數據。總之要先對你想申請的崗位/行業的大體薪資環境做一個詳細的分析,這樣才能不帶主觀情緒、客觀的把自己定位在正確的薪資區間裡。


02

糟老頭子壞得很,我明明不止7K

這是另一種情況,假如HR這句話明顯不符合實際,你真的很優秀,能力絕對不止這個數的話。那麼也只有一種可能:HR為了縮減公司招新人的成本,試圖對你施加壓力,把面試轉換為壓力面。

壓力面試顧名思義,面試官會說出一些生硬的詞彙,或者提出一些尖刻的問題,故意讓候選人感到不舒服,等到候選人產生破綻的時候,對方就會針對一點連續發問,最後讓你無力抵抗,他也就達成了目的。壓力面的目的也就是衡量你的抗壓能力、應變能力和交際能力。這種情況下,HR是覺得你值10k的,但他故意下調標準,就是想看看當你被否定的時候,能否保持冷靜,並且邏輯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相反,如果這個時候你表現出憤怒的情緒,或者十分的慌張,那HR對你的評分就會下跌。穩住局面的最佳手段就是跟HR分析你對這個行業這個崗位的薪酬水平(讓HR看到你做過全局瞭解,深有準備),然後對比自己的能力水準跟他商議合理的薪資。


03

懟回去還是談判?

其實在面對這種讓人不舒服的問題時,你的選擇不一定非得是冷靜分析,也完全可以當個“暴躁老哥”,拒掉這份offer換自己心情爽快。不過你要先問問自己,你來面試的目的是找工作還是跟HR吵一架。假若對方沒有用惡意言語對你大肆侮辱,薪資不達預期完全是可能靠你一張嘴力挽狂瀾的。

面試博弈的最後一個環節就是談薪過程,換句話說,如果能進入到談薪階段面試官開始和你談薪,就等於這份offer幾乎已經是你的囊中之物了。在這個階段,HR壓價的現象很常見,畢竟HR也是講究業績的,他們的KPI體現在花最少的錢招最好用的人。所以你要是被HR一句話就噎得說不出話,只能說明你你道行還不夠深。

這裡以我自己為例說一下如何和HR談判,我曾經有兩次通過談話把薪資談高了了3-5k,當然你首先得確人家招你的意願比較強烈,不然可能會涼涼(公司方對你的需求度是可以在你們溝通的過程裡判斷出來的)。具體操作如下:

一般面試前都會要求你填一張面試申請表,裡面有一欄就是你的期望薪水,這裡可以寫上年薪(把各類福利也算進去),期望薪水空著不填,先去面試。面試過程中HR對你的能力進行測評,你也不能閒著,要對HR的反應進行評估。如果感覺對方的反饋不錯,當他問起薪資的時候可以在你期望薪資的基礎上上調10%-20%,假如對方反應平平,你自己又對這份工作比較需求,那就把期望水準下調10%左右。這裡有個小技巧,如若你感覺HR招你的意願比較強烈,對方給出薪酬的時候你可以不用馬上反應,先緩一緩,說自己要稍微考慮一下,結束以後隔天早上打電話給他說出自己的要求。

這波操作背後的原理其實很明顯:你可以在最初提出比真實的意願更高的需求,如果對方反對,再提出一個較低的需求,對方就很有可能更加能夠接受你後來提出的要求,但是這可能才是你的真實意圖,當然對方可能也清楚你的意圖,因為他也給自己留了一部分餘地,這是你們折中妥協的結果。


PreTalent璞睿求職


面試時,薪資談判是整個面試過程的重中之重,嚴重時,可能因為這個問題談不好而影響到整個面試結果。

面試時,你的期望薪資是10K,HR說你只值7K,可能會有以下幾種可能:

一、壓力面試,試一下你的反應,看薪資是否有減少的可能。

在正常情況下,HR當然是想用最少的薪資,招聘到最好的人才,儘可能減少公司的成本。

所以,在有可能的情況下,HR會盡可能的瞭解應聘者能接受的最低水平。

而要了解應聘者最低的期望薪資,面試官通常會採取以下兩種方式:

1、直接問應聘者能接受的最低水平。

這種方式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平和的。但也有一個很明顯的壞處,就是不一定能得到真實的信息,應聘者說的可能並不是真話。

2、壓力面試的使用。

這種方式,就是題目中,HR可能會說你的期望薪資過高,和你的能力、經驗等並不匹配。

這時候,正常應聘者會有三種反應:

(1)惱羞成怒

覺得面試官的話傷害到自己的自尊心,故意打壓自己,一氣之下可能還會一走了之,放棄面試。


(2)和HR據理以爭

覺得HR的話並不能代表自己,會和HR據理以爭,堅持自己的期望薪資。

(3)自己也心虛,或者原本就沒期望可以拿到自己期望的水平,主動降低期望。

期望薪資並不一定就是應聘者實際想拿到的薪資,期望的水平和自己能接受的水平可能並不一致,實際能接受的水平要比期望水平少一些。

所以,可能在HR說自己的期望薪資過高時,就會適當降低自己的期望。

小結:面試時,你的期望薪資是10K,HR說你只值7K,可能是想採用壓力面試的方式,試一下候選人的期望薪資是否有談判的可能性,如果有,當然是更好,能給公司降低人工成本。如果不能談判,也至少能清晰的知道候選人的底線。


二、候選人的期望薪資確實過高。

期望薪資並不是毫無根據的,想要多少就要多少,正常來說,在沒有什麼特殊原因的情況下,找工作時,期望薪資水平都不會比以往單位的低。如果是從事的工作和之前相差不大,期望薪資一般是和原單位的薪資持平或者是略高一些。

只有在原單位薪資是低於同行業水平或者是自己換一些方向的工作時,期望的薪資水平才會比之前高很多。

如果,如果候選人期望的薪資比市場水平高很多,或者是遠超過自身的能力。HR可能就會說你只值比自己期望薪資低的工資。

但這種情況,HR說你只值的水平也是市場的合理水平。

小結:當候選人期望薪資遠高於市場水平或者是遠高於自身的能力時,HR可能就會說,候選人只值比他期望薪資低的水平。


三、HR自身專業水平欠缺,缺乏薪資談判的技巧,且不懂尊重候選人。

並不是所有HR都是專業的,相反,據統計,絕大部分從事HR工作的人並不是專業出身。

所以,存在很多公司的HR並不是專業的,在面試過程中,自然沒有匹配的專業性。

在自身沒有看出候選人薪資的合理性,或者是候選人期望的薪資遠高於自己公司能提供的水平時,可能就會說候選人不值他期望的薪資水平。

在這個過程中,不管面試官是想和候選人進行薪資談判,試探候選人能接受的薪資水平,還是本身對候選人的不屑,但說出這樣的話,都是不正確或者說是不那麼恰當的方式。

小結:面試時,HR直接說候選人不值得他期望的薪資水平,可能存在的原因是:HR並不是專業的,缺乏薪資談判的技巧,或者是對候選人不屑,說出這樣的話。


綜上所述,HR在面試時,說候選人的期望薪資過高,可能是因為和應聘者進行薪資談判,可能是壓力面試,也可能是直接對應聘者的薪資進行質疑。當然,也可能是HR本身不專業。


淋說職場


“你的期望薪資如何?”
“10k。”
“好,成交!”

你心裡有沒有一種去小商品市場買東西,第一輪砍價攤主就同意了的鬱悶?


“你的期望薪資如何?”
“10k。”
“太少了,我給你15k!”
“好啊,好啊。”

這HR一定是剛才倒水的時候,倒進腦子裡了,不然就是稀罕上你了……


所以,首先要放平心態,HR不往下砍價才不正常。

哪家企業都想低價招人,誰去求職都想高薪應聘,這是一場博弈。

腦補下批發市場買衣服的場景:

“老闆,這件多少錢啊?”
“150!”
“太貴了,70行不行?”
“開玩笑呢,最低120!”
“100,100你看咋樣?”
“一人退一步,90,再低賠錢賣了!”
“成,90就90!”

面試談薪,一般不會有這麼多會合,畢竟是“賣人”,不是賣衣服或大白菜,如果雙方的心理預期相差較大,就會談不攏。HR是怎麼想呢?招人,儘量別整強扭的瓜,雖然解渴但是不甜,心不甘情不願的來了,保不齊沒兩個月走了。聰明的HR都知道,如果報價偏高,要通過畫大餅+打壓的方式,來讓對方降價。

而作為求職者,通常的做法也是,稍微有點虛高,留下談判的空間。

如果你實際想要10k,就報了10k,不太智慧……

你想要10k,你報了15k,HR一通忙活,你說好吧,看你這麼真誠,我願意10k加入,她很開心,你也很爽,你好,我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要個虛高少許的價,回頭適當“便宜”一點,再表達下自己中意的是職業發展,喜歡的是公司氛圍,欣賞的是企業文化,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多完美!

所以,HR回價之後,不要反駁,這個心態不對。

  • 第一, 想好自己真實的心裡價位,就是底線,就是不給到多少,我一定放棄。

  • 第二, 說價值,就是你的勝任條件,你的優勢,你能做的貢獻,讓對方認可價格之前,必須先讓她認可價值,脫離了價值談價格,就是瞎談亂砍。

求職,一定要充分評估自身條件結合行業薪酬情況,客觀判斷自己的薪資水平,瞭解身價就該強硬的時候強硬,該妥協的時候妥協,但這個過程中,是談判手段可能會產生溢價。

記住,要讓對方感覺好像是佔了便宜,她才會最愉快。那麼,你最好報的價格高點,然後,裝作給面子的同意了她的小刀。

有了煩惱找明哥,找了明哥樂趣多,關注明哥聊求職,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


明哥聊求職


首先可以說當HR問你這樣的這樣問題,一般常規而言,你基本上能夠過了初試是歐太大的問題;其次HR這樣說,也基本可以判斷這個HR對於薪資談判的提問很不恰當,或者說沒有專業水準。一位高水平的HR ,在對待同樣的話題就不會這樣表達。

比如:面試官:你期望的薪資待遇是多少?

候選人:我希望月薪不低於10K;

面會官:10K是你的心理最低標準嗎?或者說假如薪資低於10K,你就不會考慮這個工作機會了?(這個時候的問題給候選人的只有兩個結果:是或者不是,這樣的問法在於明確的探底,究竟候選人對於薪資的底線是多少?)假如候選人直接回答你“是”或者“可以商量但浮動不會太大”,作為面試官,就不要再說你給到7K,問候選人的意見了。同時也說明候選人對於自己要的薪資待遇和能力很自信,也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在市場中得水平。

有些後選人這個時候就會直接反問:咱們企業對於這個崗位的薪酬標準區間是多少?一般在這個時候,專業的面試官在初試都不會直接回答的,或者給你一個足夠想象的區間,讓你根本無法預測和判斷。

候選人:薪資待遇這個問題不是我考慮工作機會的主要衡量標準(或者諸如此類的話題);那就證明10K這個標準候選人是可以降低的,薪資標準降幅應該是有很大的空間,同時候選人這樣回答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他的情商足夠高。

面試官:對於這個崗位而言,你的薪酬底線是多少?這個時候面試官這樣問,目的還是在於探底,假如候選人對自己的能力足夠自信,那就直接亮明自己的底線和標準,讓HR明確知道自己對於薪資的底線和要求。

針對這類問題的回答我建議如下回答:

面試官:你期望的薪資是多少?

候選人:我希望月薪不低於10K;

面試官:如果我們只給到你月薪7K,你接受嗎?

候選人:雖然我希望咱們公司能夠給我一個展現個人能力的機會,同時相對於工作機會而言,薪酬待遇問題不是我主要考慮的方向,但同時薪酬待遇從一個方面也體現了一個人的價值水平,恐怕這個7K不能完全體現出我的價值和能力。

(這樣回答有三個優勢:第一:表達了你希望加入這個企業的願望,第二,體現了你的價值觀導向,第三表明瞭你的態度和對於薪酬的要求。)

面試官:相對於這個工作崗位而言,對於薪酬待遇你的承受底線是多少?或者說“你覺得最低多少才能體現你的價值?”

候選人:我想最少應該在9K吧;

(注意這個回答基本上取決了你能否進入這家公司)假如你的薪酬要求高於企業方的標準,HR基本上就會將你排除在複試人員之外了.

注意:你需要明白的是HR基本不能完全確定應聘人的待遇標準,假如你想一搏的話,當HR 問道你薪酬待遇問題的時候第二種回答:

面試官:你期望的待遇是多少?

候選人:相對於待遇,我選擇工作機會更多的是看重這家企業的發展空間和給我個人的成長機會;(不直接回答這個問題,給面試官一個模稜兩可的回答,同時體現出你的價值追求。之所以這樣回答,因為他們決定不了你的待遇要求,等到進入複試環節或者老闆面試你的時候,和老闆去談判薪酬,一般這個時候能夠進入複試見老闆,說明你的能力基本可以肯定,再和老闆談薪酬的時候,薪酬上升空間會很大。你要明白,雖然HR決定不了你的待遇標準,但是他卻可以決定你是否有資格進入複試。)

聚焦職場生態構建,關注企業管理實踐;

長期堅持原創不容易,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關注或點贊,以示鼓勵!聊聊職場的那點事,如果你有企業管理中的任何問題和疑問,加我關注私信與我,粉必回。


麻紅衛


HR說:“你只值7K。”

首先,要明確,HR這麼說,並不反映你的水平,而是反映他自己的水平。又或者,這只是他招聘時討價還價的一種策略。所以,在聽到這句話時,要保持冷靜。不要被HR激怒,做出不恰當的反應,因而在這種談判中佔據下風或者失去機會。

其次,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取決你的選擇。

第一種情況,你想要這份工作,但不能接受8K的工資。不用直接回應他這句話,而是擺事實,對自己比較突出的工作能力、能反應你實力水平的項目娓娓道來。講完後,靜待對方反應。對方有可能會被你說服,主動提高薪資。也有可能依然堅持只給8K,這種情況下,不必妥協,也要避免正面槓,只需堅持自己的原則,回去等待結果便是。

第二種情況,你特別想要這份工作,也可以接受8K的薪資。那就先拿下這份工作,用實力證明自己的水平,只要能力夠強,這份職業的晉升空間足夠大,你可以在未來贏得更高的薪資。


意飛進化之旅


首先企業肯定是希望能找到符合自己期望的候選人中性價比最高的那個,因此薪資談判環節很多HR都會對求職者的期望薪資進行壓價。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有如下幾個辦法:

1.瞭解你應聘行業的市場行情和該企業的整體水平,結合你上家的薪資水平,確定自己的最低線(不給我就不幹)和浮動線,現在許多企業都會做薪酬調查,要求上家的銀行流水,通常新工資的提高不會超過上家的30%,所以自己也要斟酌好要價的情況。報價的時候可以微微比自己心裡範圍高一點,增加談判空間,同時即使HR壓價後也依然處在你能接受的薪資範圍內。

2.瞭解你自己的價值和這個崗位的匹配度。如果你是轉行,那HR一定可以拿匹配度,經驗不足來說,自然進行壓價。

所以你一定要了解自己在競爭環境中的價值,以及你自己感覺你對崗位的合適程度,如果自身實力過硬,那麼你的談判籌碼也會增大,不要說被壓價,甚至可以強硬一些。如果喜歡這份工作,但薪資不滿意想要爭取,也確認自己的實力符合,請把你能創造的價值和發展匹配度分析給HR,證明你是非常合適的人選,你的要求是合理的,相信你如果面試表現不錯HR是不會過分給低的。

如果HR態度傲慢,甚至語帶貶低,而且薪資低於你的底線價,那自然可以另尋更好的出路。


喜歡請點贊關注~前程無憂,陪你走過求職路!更多精彩回答文章請看前程無憂頭條號!


祝你前程無憂


簡單說就是個人的期待和目標企業開出的價碼有落差,又很想去,又覺得給的太低了,該咋辦?

我沒有HR背景,我只能說說我的感受:

1:很多人希望跳一跳漲薪30%,50%。會有跳槽必須開口要高薪的誤區。這裡一是要評估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能力和過往平臺背書各佔多少;二是要看同崗位的市場行情,大概是一個什麼樣的基準線。也就是評估自己值不值。

2:應聘過程中到談價格環節,相互博弈一下是很正常的。如果碰到類似的情況被激怒或者覺得又被貶低或者看不上的感覺,沒有必要。換個角度想一想,我們出去買個菜,不還要討價還價嗎!討價還價無非是三點:

1)看上了,習慣性討價還價,萬一還有殺價空間呢?這種情況HR就是在試探你,看有沒有談下來的餘地習,也看看你如何應對,這是慣性還價,當然也是從另一個角度考量你的想法和你的應變能力;

2)看上了,但口袋裡只有這麼多錢,只能映著頭皮還。也就是公司的薪資體系可能就是7K起,高了HR給不起或者要去申請;

3)還差那麼一點感覺,覺得不值,但是如果價格低一些也能要。簡單說就是覺得你不值你開的這個價。

具體怎麼談,要看你自己怎麼想。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


職業規劃師貓姐


我做面試官的時候也這樣懟過應聘者,當初的場景是這樣的:

我:請問您對這個崗位的期望薪資大概是多少?

應聘者:總要比我之前那份工作高一些吧!我希望有月薪10K。

我:恕我直言,以目前的市場行情及您的資歷,可能是滿不足了這個期望,如果匹配我們公司的薪酬等級,大概是月薪7K左右。

應聘者:什麼?才7K!這比我之前的工作還要低那!我絕不會考慮的,這面試也沒必要繼續下去了,再見!

說完對方就氣沖沖地甩門而去......

所以這次看到這話題,就讓我想起當初那件事,下面我就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下:

一、面試官會這麼問,你以為在侮辱人,也許只是壓力面試

由於薪資這個問題比較敏感,面試的時候面試官會和你聊起期望薪資這些,一方面是想了解你過去的水平以及當下對自己的一個期望評估,另一方面也可能通過打壓你來做一個情景測試。

比如我當初面試那個應聘者的時候,因為崗位屬於市場銷售性質的,所以我那會臨機一動,就故意把這個尷尬的球拋給對方。

對我而言,他這個資歷和薪資行情我自然是瞭解過的,要達到10K坦率地說並不算過分,只不過我希望看看遇到這樣的”刁難“,他會如何反應。

很可惜,他的反應是讓我失望的。

雖然我理解他內心的不悅,但直接將情緒爆發出來,並且終止了面試離開是不太職業的做法。

各位試想,要是面試官的位置坐的是你的客戶,客戶正好也很強勢地打壓你的產品甚至個人,難道也這樣奪門而走嗎?

後果也完全可以預料,你會失去客戶的訂單,嚴重者還會影響到公司在業內的口碑。

為了測試他是否能成為一個有情緒管控能力、可以隨機應變的市場銷售人員,我才設計了這麼一道”附加題“。

二、站在求職者角度,聽到這樣的評價,應該如何回答?

如果站在一個求職者的角度,聽到面試官如此評價,究竟怎麼樣回答才比較妥當呢?

我認為有幾種回覆方式能參考:

第一,不正面衝突,但可以說自己期望的理由

你自己期望10K,可面試官卻只認為你值7K,換了誰都覺得不舒服。但畢竟你是來求職的,並非是來吵架的,不妨就事論事,把你自己提出10K期望的理由說出來給對方聽聽。

例如,你可以說說過去這些年,是如何一步步在職場上實現加薪目標的,從一開始的3K漲到5K,以後是8K乃至10K,尤其是個人價值的體現、為企業做了哪些貢獻,以及你個人的核心競爭力等等,你拿過去的事實經歷來反駁,顯然比菜市場買賣雙方討價還價要有說服力得多。

第二,可以拿市場薪資行情來替自己背書

作為求職者,你去參加正式的面試,一定得打有準備的仗。關於期望薪資這塊,我想你也應該做點功課,例如對比下同行業類似崗位的平均薪資水平、網上有公開體現的薪資數據等等,以數據說話總好比自己主觀臆想要好。

第三,如果願意降低期望,但又不失主動權,可以這樣說

假設你很希望拿到這個offer,內心是願意降低薪資要求的,我覺得你也不要直接說”好吧,我同意“。

比較理想的回答方式可以是:”我很看好貴公司這次的崗位機會,雖然您認為我只值7K,一旦入職後,我會以能力來正面我配得上我今天提出的10K期望,我相信公司也一定會對我有個公正合理的薪資評價。“

這樣說,既可以給面試官一個臺階下,避免雙方衝突;又很體面地表達了自己願意降薪加入的意願;同時還告訴對方,你可以有信心匹配10K的收入。可謂”一箭三雕“!

三、你的薪資多少,最終是由個人價值與市場需求來決定,無需過多的語言去辯論

對這個話題本身,我覺得作為求職者,不要過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與面試官辯論“上面。

因為真正有能力之人,不是靠口舌之快贏得薪資的,而是憑著個人價值與市場供需關係來決定。

就好比我有個朋友,某五百強公司的技術大牛,他平時不善言辭,但技術能力真的很強,很多別人解決不了的難題他就可以解決。

所以,每次跳槽的時候,他都不需要過多和對方去為了薪資收入討價還價。

一來很多獵頭都盯著他,不用他去打聽,人家獵頭自然會告訴他如今的身價大概是多少。

二來他根本不愁下家,如果哪個公司的HR還要壓他的期望薪資,他完全可以換一家公司去面試,甚至答應面試前就必須得報給他大概的數字。

能掌握薪資談判的主動權,才是求職招聘中真正的贏家。我想,這也應該是我們每個職場人要努力去實現了。

現在的人力資源市場,基本上已經充分競爭,收入洽談的空間當然會有,但我相信隨著市場越來越透明,對人的能力評估越來越科學,以後會只憑實力和價值說話,只看人才市場的供求關係。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話題的一些思考和建議,僅供大家參考。

作者:丁路遙知事,頭條職場領域優質創作者,青雲計劃獲獎者,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深職業規劃師。

丁路遙知事


有些回答好搞笑啊,居然以為報10k,人家還價到7k,報13k人家就還價到10k。

這種智商真是感人啊,那你咋不直接報50,100?

事實是,面試一談,你幾斤幾兩對方門兒清,值什麼價碼早就有區間了。不管你報多少,對方給你的區間不會變。而和對方價碼相差離譜的話,你可能直接失去往下談的機會了。

除非你是個非常牛逼的人物,對方這職位非你不可,沒你就玩兒不轉了,放血也得要你。否則注重成功率的話就別瞎報。

正經的辦法是,瞭解行業薪資水平,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位置,考察對方公司的待遇情況。有針對的報一個在對方薪資梯度層次內,比自己預期略高的數目。

如果這樣對方還是壓你,那就走人唄,還有啥好說的,只要你對自己的能力定位認知有自信,就繼續找下家唄,惦記著怎麼反駁的都是小兒童。


程序猿王小多


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反駁,或者說是說服對方!


01

表現你無可替代的價值

讓老闆可以信賴你


很多人在面試的時候,都不知道怎麼談錢,有些是一來就開始談錢,有些是隨便張口就開價,想要多少就要多少,比如你要10K,但你想過公司憑什麼要給你這10K?憑什麼你自己能說了算?而有些人卻可以做到,他不主動說錢,老闆也能給他開比10K還多的價。

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就一點:表現出你無可替代的價值,讓HR或老闆覺得你可以信賴。

我在上家公司面試的時候,直接提出的年薪30萬。HR為什麼當場就同意這個價,老闆為什麼也願意給我這個錢,當然本質上是我值這個錢,但問題是怎麼值的,怎麼同意的?


我當時在面試的時候給老闆說:「我前公司是做影視廣告的,簽了很多設計師。我在職的時候有一個週末,老闆把我和設計主編叫出來,還帶上了筆記本電腦,約在了一個水吧,幹啥呢?給一個設計師的作品過稿,一個視頻一個視頻、一秒一秒、甚至一楨一楨的調整輸出錯誤的片段、畫面、字幕、片頭片尾等等。而我自己的作品從來不需要老闆費這個心。

然後我又接著說:

「在加入那家公司之前我就開始跟公司合作做視頻了,一共30個片子,每兩天更新一個。選題和腳本策劃我自己出自己打磨,素材我也自己找,錄音自己搞定,片子不需要專人給我改,而且我後來才知道我幾乎是唯一一個從來沒延遲交作品的設計師,從來都是按時交片子按時上架,老闆、客戶都滿意。」


然後我又把我所講到的作品,和我以前的設計截圖,客戶的評價展示給老闆看,所以,面試到一半的時候,老闆就當即開出了30萬挖我過去。因為,我給了他確定性,讓他覺得他可以在工作上依賴我。

這就是信任,信任背後是確定性:你做事,我放心,我確定我有這個能力把事情做好,而且讓你不用太操心。



02

面試中多展示附加能力

決定你最終可以拿高薪


很多時候,你可能覺得不公平,你覺得另外和你一起面試相同崗位的人,明明能力不比自己強,為什麼最後他的工資比你高,你面試時HR給你5000,而別人可以拿2萬?殊不知,你想跟別人比拼的是A能力,但別人在用A+B能力對你進行附加超越。

比如我以前公司有兩個同事就是如此,小韓和小王都是設計部的兩個設計師,老闆曾給我說過,他們在面試的時候,小韓展示的只有平面作品,也就是隻會平面設計做海報,做展架等;而小王不僅展示了平面作品,還有很多視頻作品,並且他還自己做過淘寶,有文案策劃和電商運營經驗。

老闆在面試時就看透小韓不可能有什麼大的貢獻,他曾說:公司正在計劃籌備電商部,你說我現在培訓小韓寫文案和電商運營能起多大作用?他能做成什麼樣呀?而小王有過這方面的經驗,我現在給他多開點工資,他在公司磨合差不多以後,也好讓他直接接手電商團隊的工作。

所以,不要覺得你是面試文案的,就不用去展示你的策劃甚至設計能力,你是面試程序員的,就不用去展示你的管理能力,很多的知識和工作,它們是一個體系,是一個技能樹。你越能展示的附加能力越多,你就越能在面試中佔到優勢地位,最終拿到比其它人多的薪水。


回答選自本人原創文章:https://www.toutiao.com/i6725356560458973710/

面試中會談錢的人,一開口就贏了:讓你薪資翻倍的3種談錢方式

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