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自己身邊很多人說話最後一句都會帶上“你知道嗎?”這句話?

ALEX888


這個就是口頭禪,你可能自己也沒意識到,除非別人提醒你。那到底這個“你知道?”的口頭禪是好處,還是壞處呢?

跟你分享一個類似的案例:

我的鄰居一位阿姨經常說的一句口頭禪“你知道嗎”?跟你身邊的人一樣。

你知道嗎?隔壁的小孩期末考試考了100分。

你知道嗎?村裡那個王小二買了一套房子。

你知道嗎?那個張大媽的女兒嫁了一個有錢的丈夫,他丈夫還給他媳婦買了一輛寶馬。

一般別人不知道,你自己知道,你就以“你知道嗎”問對方,來炫耀只有你知道,別人不知道。


上進演練


路過。

記起前些年在某刊方言的討論中曾寫過類似的一篇小文字,翻找出來,參與朋友們的討論。

學過日語的朋友都知道,日語中有些語言分為男性用語和女性用語,兩者在語音、語彙、語法等方面都有很大區別。很多語言學家說,不只是日語,其他語言也有這種現象。那麼,咱們漢語有沒有這種現象呢?七大方言區幾十種方言,或許只有專門研究這個問題的語言學家才能給出答案。

然而,咱們瀋陽有一句話卻讓我琢磨了好些年,覺得有些像女性用語。瀋陽人對這句話都很熟悉。

這句話就是:“你知道不?”

經常聽到咱們瀋陽女士一起聊天時有人說:你知道不?我老婆婆怎樣怎樣。你知道不?我老公怎樣怎樣.。你知道不?我兒子怎樣怎樣。你知道不?……

其中,她們所說的“你知道不”這句話雖然是疑問句,但是很少需要對方回答“我知道”或“我不知道”。更有“好心”者對這句話作了進一步發揮,則說:“你知道不?不知道我告訴你。”當然同樣也很少需要對方回答。有些女士聊天時,運用這句話的頻率相當高,每說三兩句話就要重複一句。有人一定會說,這句話顯然只不過是一句口頭語罷了,算作女性用語未免有些牽強。

雖然我可以接受這句話是口頭語的觀點,但是感覺這句話同時兼有比較強烈的女性用語的特點,或者說這是一種女性用語化的口頭語。理由是:

一、極少聽到瀋陽男士使用這種句式,偶有聽說,頻度也極低。

二、極少聽到瀋陽地區之外的人使用這種句式的頻度如瀋陽女士之高。

道地的老瀋陽人在說“你知道不”這句話時,往往會將普通話陰平聲捲舌的“知”字讀成陽平聲平舌。當這句話以疑問句式出現需要回答“不知道”時,又往往被說成:“不道!”在說“誰知道啦!”時,也往往被說成:“誰道啦!”將其中的“知”字一律省略掉。

咋樣?瀋陽話是不是老有意思啦?

但願我這個觀點不會因為我的孤陋寡聞而失之偏頗。

原文標題:瀋陽話的女性用語“你知道不”芻議



七七八八的雜貨店


你知道吧?”這種口頭禪,有時可以算是“語言強迫症”的一種表現,是一種強勢性格。從心理學分析是發言者希望被認同,迫切馬上被認同,給自己的觀點樹立信心。

但這樣會讓人覺得有點強人所難,讓與其談話人不舒服。透露出發言者不自覺的優越感與好為人師的自大心理。



特斯拉的頭號粉絲


看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對誰吧,我自己也有這個習慣,可能是職業的原因吧。

對朋友說這句話的時候,是自己的意願傳達給對方以後,希望對方能給自己一個反饋,不一定是要求對方認同自己,只是確認一下對方有沒有真正理解自己的話

對客戶的話,不是詢問,就是很簡單的要求對方可以理解並接受自己所表達的意願。

就這麼多吧,寫的累。2019最後一天了,祝大家新年快樂


一隻任性的扒甲


很多人就像表達自己很厲害而已


雲飛趣談


口頭禪! 你知道嗎,你聽我說,是真的,我給你說,尤其像學生時代的我靠,說話帶把兒不好,這些發語詞,起到強調語氣作用,習慣了就好。


氏族SHEROE


第一種情況:可能是口頭禪,很多人都會有自己的口頭禪,平時說話的時候,所以很多人習慣性的就會說到“你知道嗎?”

第二種情況:說的話認為別人不知道,說的事情或者話題比較有可聊性,通過自己說了後對方才知道,並加一句話確認,顯得只有自己知道的事情第一時間告訴你。希望得到你的認同,這是我才知道的新聞或者八卦之類的事情。

第三種情況:經常說這句話的都有一些特點,這樣的人一般比較強勢,喜歡發表意見,主導事情,說話比較快,比較自我,比較喜歡分享事物給他人。

第四種情況:可能對說話的人來說,說的這些話比較重要,所以問你“你知道嗎”是再一次強調重點。

這些都是我自己的看法,大家肯定也會有其他的看法,大家可以一起交流學習共同進步。



廣州許公子


我前天已經說過,你知道吧,人總是要死的,你知道吧,所以我現在買股票了,你知道吧,這次賺了一大把,你知道吧,誰知道那一天又賠了,你知道吧!

這純粹就是語病!


月光琴藝


每個人的溝通方式和說話方式不一樣吧,有的人就是喜歡你知道嗎?

我試過有點壓迫感,說的話覺得別人不知道,通過自己說了後對方才知道,並加一句話確認,顯得自己高人一等。然而,這個問題,讓人無法回覆,回知道,或不知道,都非常令人不快。




北風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話習慣

喜歡在後面加一句

“你知道嗎”

可能覺得自己的表達很清楚、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

或者也可能

對對方的理解能力有所期待、渴望得到同等理解

當然也不排除就是習慣

所以說要學會正確看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