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覺得,每次過年,大年初一還沒到滿是期待,大年初一剛過去就有點失落?

愛因斯坦QAQ


本人87年的。記得小時候很期待過年,因為有好吃的,有好玩的,有新衣服穿,爸爸打工也要回來了,初一早晨可以拜年要壓歲錢。那時候年味重,買年貨,搞臘魚臘肉,家家串門走親戚,基本上全村人都回來了,熱鬧。 現在人也成年了,壓力也大,年味也淡了,年前後過幾天都又出去打工了。走親戚也少了,沒什麼意思了,回不去了。


取個名字又難


其實仔細想想,過年最好的回憶也就是年前從陰曆臘月23開始的那幾天,那幾天來回趕集,買衣服,置辦年貨,洗陳年老衣服,忙的不亦樂乎,但是等過了大年初一上午,立即就會有滿滿的失落感襲來,特別是到了大年初一晚上,尤為強烈。感覺所有的一切基本過完了,快樂的日子往往短暫。




螞蟻1111111


說說我得經歷,我對過年的期待和你們不同!我是窮人家庭!說說我對過年感覺!這裡,和樓上說的一樣,不是初一,是過年的期待!

一、小時候

小時候期待過年,因為過年爸爸媽媽會買新衣服!注意,我們小時候平時是沒有新衣服的,一年買一次衣服,就是過年的時候!所以,你可以想象,我們對過年的期待是什麼心情!

其次,平時吃的都非常簡單,很多時候沒有肉,吃的是青菜土豆,早上土豆青菜,中午馬鈴薯白菜,下午洋芋小瓜!

但是過年,有豬頭,有豬腿,有雞,有魚!還有一年都喝不到的汽水!所以,你說期待不期待?

再者就是清閒了!我們雖然是小孩子,在農村也是要幹活的!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常常需要早上六點起床,去幹一陣活才去上學!(爺爺起得早,愣是叫我們兄弟倆也去幹活!)

而到了過年,就不用幹活了,可以一整天玩耍!所以,你說期待不期待?

我們那時候是一種什麼狀態?

剛過了初一,就期盼下一年過年!一點不誇張!真是這樣,沒經歷過的人絕不相信我說的話!

二、現在

生活水平提高了,小時候過年才有的東西平時也能擁有了!便沒了期待!因此,現在對過年沒什麼強烈期待了,就跟平時一樣了,感覺沒什麼稀奇的!




溪門飛雪


其實,過年,過的就是就是一種儀式感。

從冬至開始,年就不遠了,冬至十天後陽曆年,冬至四十天後春節。陽曆年後一進臘月初八,就開始為過年打算,怎麼過。買新衣服就列入日程安排。

然後一進臘月二十三開始過年倒計時,每一天都滿滿的儀式感。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大肉;

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上午貼對聯,晚上放鞭炮接祖先迎新年;

大年初一闔家團圓扭一扭。

從民謠裡也可以看出,年來了,也就意味著了就沒什麼事了,就是每天走親戚吃喝玩樂,有的初二開始就踏上歸途,留守的到了初五,送了祖先,消停幾天再到元宵參與到社會,鬧吧,紅火一鬧,該幹啥幹啥去吧。

過年有三個高峰,臘月二十三打發老爺上天言好事,大年三十貼對聯,吃餃子,,大年初一早晨開門迎新,大年初五送五更和快黑時候送老祖先,正月十五鬧元宵,這幾天是幾輪高潮,鞭炮聲持續不斷。可惜,這幾年不讓放鞭炮,感覺沒有爆竹的裝點,滿大街的紅燈籠也沒有年的靈魂,與平常無異。只好在家儘量給孩子們創造一些年的氣氛和氛圍。

回頭一想,最值得回味的是過年前的準備。如果這一切都沒做,那就是和平日沒啥區別,過了個名義年。





人文潞澤


說說我吧!

我爸家孩子5個,爺爺奶奶還在的時候,我們例行的是晚上吃團年飯,所以每快到年三十的前幾天我都很期待!

新衣服當然早已買好了,為了給哥哥弟弟妹妹們顯擺,明明是年初一穿新衣,而我就必須在年三十就裹上[捂臉]。現在想起來真是好笑!

年夜飯過後就是奶奶給壓歲錢,這是最激動的時候!一拿到錢,大人們還在推杯換盞時,我們早已離席了,幹嘛去?當然是買炮放炮[大笑]。童年的樂呵就那麼簡單!

長大後我依然喜歡過年,可能因為從小是獨生子女的關係吧!現在都已經奔四張兒了,而我卻從來都沒有想過過年該買什麼,該準備什麼!爸媽們卻依舊是忙忙碌碌。

現在四張兒的我依然怕年過的太快!

明明感覺昨天還是盼著除夕,轉眼卻年假已休完!心裡莫名的失落,又夾雜一點煩躁。

感嘆過去的一年什麼事兒也沒成就,煩躁新的一年又老了一歲,又要重新開始搬磚!

有句歌詞唱的好,越長大越孤單。兒時是無法理解的。




大明王妃


小時候一到臘月就感受到過年的氣氛,大街上賣各種年貨,心裡每一天都是興奮的,想著過年穿新衣服,口袋裝滿滿的糖果還有小鞭炮,家裡貼上新的年畫,掛曆,初一早晨一家人吃包著鋼鏰的餃子看誰吃的鋼鏰多,誰的財運就好,從臘月到正月十五一直是過年的氣氛紅火熱鬧,如今只是除夕那一天有點年味,過了初一就想著哪天上班迴歸正常了,過年只是覺得又長了一歲,其他沒有什麼感覺了!



無言2923587352635


對於現在很多人來說,過年的趣味少了不少。想起小時候,最喜歡年三十,家裡人聚在一起,媽媽會準備好我喜歡吃的蝦和炒肉絲,晚上還會放煙火,小夥伴們每個人都會輪流展示下自己買的煙火。和爸爸媽媽坐在一起看電視,聊聊天,然後年初一可以睡個大懶覺。年初一早上起來,穿好新衣服,媽媽早就準備好了饅頭 和湯圓,這是我們那邊的習俗,吃完後跟在爸媽身後去不同的親戚家拜年,可以拿到很多糖果,當然還有紅包。

而現在,年味已經越來越淡,年初一隻不過是親戚朋友聚在一起,吃個飯,再象徵性得走下親戚。即便是走親戚,也是聚在一起打遊戲或是玩手機。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思想的成熟,小時候的記憶逐漸淡去,再也沒有小時候那麼多的期待與興奮。所以過了年初一,會覺得年味越來越淡,過年只不過意味著一個小長假。

另一方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喜歡吃什麼,可以隨時去飯店,喜歡去哪裡玩,可以隨時出發,因此已經少了很多期盼,沒有了期盼,年味不再像以前那樣濃烈了。

而現在,對於已經工作的我們,一年裡都奔波在工作崗位上,可是生活依然沒有太大的變化,因此過年對於我們來說,只是單調生活中的一次休息,一次與家人的團聚。其實,現在除了春節,與家人團聚的節日還有端午節,中秋節等,因此也不覺得和家人團聚是很難的一件事,自然對過年也沒多大的期待,尤其是年初一剛過去,就會有點失落。

如果可以放下手中的手機和平板,暫時拋下煩惱,我相信,雖然無法回到小時候那樣肆意玩耍,但是還是可以和家人一起發現過年的樂趣。


沐汐漫情感


期待過年那是小孩子的時候的願望了,倒不是你所說的大年初一才是過年。在北方過年也是過的大年30和初一到初三,三天的年不是你說的初一的年。北方臘月二十三是小年,送灶神。這點跟南方還是有點差別,地域文化各有不同,就是南方各地也有不一樣的。在四川臘月尾早早的就準備年事了,在打春之前首先要給同族的祖先長輩們打掃墳場,修繕墓石,除草添土,使墳墓煥然一新。然後掃屋,打揚塵,洗灑屋前屋後。臘月二十三送灶神,拜灶,開始磨豆腐,做點心,洗肉……一應俱全。到臘月30天上午必須貼完春聯 ,掛好燈籠 ,12點以前上完墳,準12點放炮開飯。30晚上6點吃完飯開始看節目守歲至12點準時放炮,給娃娃發紅包,吃完湯圓有些吃餃子。睡覺之前打掃屋內衛生,初一早上不掃地不撒水以示一年吉利不出財。初一一直到正月十五都算過年,開始走親戚看望親戚老人和長輩拜年。正月14是接灶神歸位,拜灶。這以前是看戲舞獅耍龍。過小年也是跟北方不一樣,我們過正月14,正月十五過完了就開始春忙了!這才算是過完年了!


鄉村秀士


我也有想死或打一輩子光棍的可能和打算,完了照顧老人……我春節估計也要在痛苦煎熬中渡過了,我也遇到了傷心痛苦的問題,她還有一兒子,說好婚後不用我管,由他前夫和他們家管,我想管多少管多少……起初我和我們家是不願意的,但她之前對我特別好,給我身心最需要的,讓我產生了很深的感情,或者說是鬼迷心竅,我硬和家人鬧,很快哄騙的我要和她訂婚了,但關鍵時刻女方突然性情大變,不好好相處還提各種過份的要求,一達不到她的要求不滿足了就要分手,尤其是經濟要求,並且讓我父母也立馬按她的要求接受他兒子,人家現在大概是估計我不能按她的要求滿足她尤其是經濟要求已經分了,可我還沉浸在她婚前給我的情愛中拔不出來放不下,彷彿一下子從天堂跌入地獄,痛苦在一點點的減輕但還是難以忍受……反反覆覆……幾乎整日活在水深火熱絕望恐懼焦慮不安中……後來我把自己關在一個封閉的空間裡,深居簡出,幾乎整日與世隔絕,不想也無力與人交流說話……失眠抑鬱,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尤其是在睡覺醒來的時候好難受……無法面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面對突然失去的陷的太深放不下的感情要崩潰了……有時候做點喜歡的事和運動能緩解一下,可是會反覆,反覆的週期也在變長……她是那種今天還愛得死去活來明天因為少給了點錢就要出爾反爾分手的女人……大家能幫幫我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嗎?怎麼還能重歸於好?或者讓我不再痛苦,我會不會也在孤獨寂寞與恐懼絕望中死去?要是能快快樂樂的安樂死了倒好了……沒有痛苦萬分……


山西忻州單男雲淡風輕


看到春節提問官這個問題,我承認確實破撩動了心絃,明天就是2019農曆新年初一了,相信對於現在很多出來社會工作的人們,濃濃的年味或許只是存在於很久很久以前的物質相對貧乏的年代了,各自為了生計向四面八方奔波,只有每個年節又從四面八方回到各自的四面八方,年復一年,回家除了大包細包之外還有永遠裝不的沉甸甸的回憶。

記得小時候每到嚴冬時節,就會向長輩們問什麼時候就過年,之後便開始在腦海裡倒數著離過年的日子,等待考試放寒假後開始忙起來,忙什麼呢?在我們南方的南方,小孩子都會在初一凌晨開始穿街過巷的“派財神”。所以在這天到來前花個幾毫錢買來一張大紅紙再把它割成無數張半個小手掌般大小的小紅紙,然後在上面寫上“財神”兩字,等初一一到挨家挨戶的去敲門“派財神”一邊還口中叫著“財神到”,然後接到財神的每戶人家會發一個紅包,這樣一個下半夜下來要走好幾個村,只到把所有寫好的財神派完為止,而得到的紅包利是回報一般會有好幾塊錢,那時候的幾塊錢已經夠交半個學期學費了。

隨著年齡增長,讀初中就基本不再這樣了。這對於我們小時候來說,是初一過年的大事。到了高中,要到挺遠的地方讀書,一個月才回一趟家,每趟逗留的時間不到兩天,那時平常也沒有現在那麼多的假日,只有寒暑假才能見到以前的同學親戚朋友,特別是寒假裡,夾著個過年,那時騎著自行車去找以前的同學聚會聊天說說各自的生活學習是過年的主題,到了寒假結束回到學校的時候總是回憶著過年期間哪一天去了什麼地方,見了什麼人,這也是長那麼大第一次有了黯然神傷的離愁。

到了出來社會工作,一切都變了,過年前早已把年後的各種工作任務排上了日程,工作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過年好過日,就等著過年假期一過,每天每月算工作任務的日子快點回來,年味越來越淡,慢慢的變成了魯迅筆下的閏土———只存在於記憶裡。

感謝今晚這個撩人的提問官撩起記憶裡過年期待與塵封的年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