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出生後,12歲女兒喝藥離去,大家怎麼看這件事情?

jessica宣


二胎出生後,老大不能接受,導致喝藥離去,這真的讓人感到惋惜。

現在的孩子,特別玻璃心,有的家裡有了老二,老大自殺的。還有很多孩子,因為跟同學打架了,老師罵他了,父母吵他了,誰誰瞧不起他了……等等,都會引起這些孩子的自殺。

這是時代的通病,孩子的抗壓性差,心裡脆弱,經受不住哪怕是小小的挫折。

老一輩人,吃穿都是問題,經常吃不飽,穿不暖,溫飽都沒有解決,家長打罵也是常有的事,但是心裡承受能力卻很強。幾乎每家都是四個以上的孩子,也沒見過他們那麼玻璃心,動不動就自殺的。

因此,如果由於老二的出世,引起老大的不滿而自殺,這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而不是二胎帶來的問題。老大的心裡承受能力太差,是導致老大自殺的根本原因。

家庭教育中,如何才能培養出心理承受能力強的孩子?

一、避免溺愛

鍛鍊孩子的獨立性,不要讓他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都不做的孩子就能獲得幫助的孩子,容易形成一種慣性思維,大家都聽我的,我是家庭的小皇帝。

一旦家人不聽老大的,老大就會受不了。比如,老二出生了,會讓老大讓著老二,或者以前家裡都聽老大的,事事圍著老大,現在忽略老大,開始圍著老二轉,老大就受不了了,長此以往,老大就開始鑽牛角尖,陷入可怕的情緒裡。


二、增強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心理學名詞,“是指一個人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一項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

簡單的理解就是:面對困難或者挫折時,我的心理感受是“我能行”還是“我不行”?也可以簡單理解為:面對一些任務或挑戰時,心理感受是自信還是自卑?

如果孩子的自我效能感高,那麼面對痛苦時,比如老二來了,大家都圍著老二轉,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就會想,大家一定是愛我的,不會不愛我,弟弟妹妹不會搶走我的愛。

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孩子就會想,大家不愛我了,只愛弟弟妹妹,我很差勁,我不想活了。


三、如何鍛鍊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孩子遇到挫折時,家長的態度是關鍵。比如孩子做事情失敗了,有的家長會說,算了,別做了,放棄吧,都怨這個,或者那個!

有的家長會說,沒關係的孩子,加油,你一定會成功的,不要放棄。

面對困難,經常得到鼓勵得孩子,自我效能感更高,承受痛苦的能力更強。

面對困難,家長經常讓孩子放棄,這樣的孩子自我效能感就低,面對挫折或者困難,就容易自暴自棄,過不了那一關。


筍亦竹


二胎出生後,12歲的女兒喝農藥離去。在我看來,這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當然在不幸的背後,也反應出了家庭教育的缺失。一個年幼的生命僅僅因為這麼一件小事而終結,難道作為父母的不該反思一下嗎?

首先,我認為生孩子是父母自己的事情,沒有必要去徵求孩子的意見。到底要不要生二胎,這是父母在考慮了家庭條件、經濟能力以及各種因素之後決定的事情,而不是孩子來決定的事情。而且在生二胎的時候也儘量早一點生,這樣兩個孩子的年齡相差小,相處起來也會更容易。最重要的一點是,這時候老大還不太懂事,這樣也避免了出現文章中的情況。當他懂事的時候,他發現一直都有一個比他小的孩子,他會覺得這就是生活的常態。

其次,對孩子不能過於溺愛,否則他會越來越自私,那麼就無法接受另一個人來分分享他的寵愛。現在來越多的父母對孩子過於寵溺,從第一個孩子一出生就小心翼翼的照料著。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一家六口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所有人的愛都給了著一個孩子。別說哭了,哪怕孩子皺一下眉頭,家裡人立馬就會心疼。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很容易自私,他們不懂得關心別人,不懂得與人分享,他們天生認為所有人對他的寵愛都是理所應當的。而突然有一天另一個人的出現分走了他的寵愛,那他內心肯定是接受不了的。

最後,要正向的引導孩子,無論是否有弟弟妹妹,都要他學會分享,學會關心他人。說一個我身邊的例子吧,我舅舅第一胎生了個女兒,也就是我的妹妹,他們把我妹妹教育的就非常好。我妹妹從小就很會關心人,而且非常懂事,也很喜歡分享,非常善良。後來舅舅舅媽又生了二胎,我妹妹不僅沒有鬧,反而還幫著他們照顧這個剛剛出生的小弟弟,說是寵弟狂魔都不足為過。整天抱著弟弟到處玩,有好吃的一定會先給弟弟。媽媽忙沒時間照顧弟弟的時候,她還會幫弟弟穿衣服,喂弟弟吃飯。簡直就是爸爸媽媽的小幫手,弟弟也很喜歡他。

這個事件就提醒廣大家長,一定要在孩子的教育上多花功夫。不要覺得孩子只要不生病,其他的怎樣都好說。如果孩子從小沒有教育好,長大了他會遭更多的罪。


娟說育兒


在老大和二胎年齡之間差別不大不小(10來歲)的時候,特別要注意照顧老大的情緒。我在生二胎時,是老大的暑假,開學就上高一了,那天夜裡宮縮開始,非常痛,忍到早晨去醫院,去之前,我忍著痛,給女兒寫了個條子,告訴她我必須去醫院了,起床後吃早飯,吃什麼,東西都在冰箱的哪裡,讓她照顧好自己......兒子出生後,第二天女兒到醫院看我,還說謝謝媽媽,你在那麼難受的情況下,還想著我。之後就是兒子剛剛滿月,女兒說想要籃球架,我等兒子睡著了,讓她幫我看一會兒子,我開車去把籃球架買來,並安裝上,很沉,很重,很費力......對於我一個剛剛生完孩子的人來說真的是有點招架不住,可是為了平衡女兒的心理,只有當媽媽的犧牲了……


許華英927


我閨蜜爸媽在她高二的時候,沒和她商量就生了二胎,自此我閨蜜的成績一落千丈,高三的時候我們每天晚上回家就複習或者休息,她還要給孩子洗尿布,哄孩子睡覺,她爸就是甩手掌櫃,一天不上班也不帶娃,白天孩子就送到爺爺奶奶家,晚上她媽媽下班再接回來。我閨蜜現在在外省上了大學,她說她以後不會回來了,在家裡感受不到一點溫暖,還要受氣。我覺得還是爸媽的問題,爸媽創造的環境決定了大寶的思想和心理,想要弟弟妹妹的大多都是從小家庭幸福孩子也開朗的,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處理不好真的會偏激到自殺,大寶也是家庭的一份子,他有權利參與這個家裡重大事件的討論,多花些時間給大寶足夠的“安全感”讓他接受,總比把孩子逼出問題的好


簫韶乆成


我弟弟比我小七歲,那時總覺得父母偏心,什麼都不顧我的感受,什麼都偏愛弟弟。做什麼都是我的錯。在十歲的時候我帶著弟弟離家出走過,因為感覺不到愛,慢慢大一點就好了兩姐弟感情還可以,只是陪伴的時間太少了。現在我的老大與老二隻相差兩歲半,覺得年齡相差越小越有感情。


楊記家紡1


12歲了,應該給商量了。現在五六歲的小孩如果家長想要二胎都得給商量一下。我父母就是在我十六七的時候,沒和我商量,直接要了一個小孩。當時有三四年和父母有隔閡。不管現在我和妹妹感情如何。我覺得這方面家長有很大問題,光考慮自己考慮的,根本不管小孩怎麼樣,自認為我是為了你以後好,其實家長是自私的。


11外星人11


一胎孩子太大確實不是生二胎,孩子已經適應了一個人得到吃喝玩樂,一個人得到愛,不願意分享親人和財富家產。我兩個孩子差兩歲多,雖然為了玩具和一些事打架,但是倆孩子一起玩,習慣了,一個好吃的分享,大了也有感情了。沒有獨生子的那種感覺。


紫月鬥神


人多什麼人,什麼事都有,且不可以偏概全。我有一位朋友大學畢業工作好幾年了。她告訴我,自己七歲才領的獨生子女證,父母本打算要第二胎,就是因為自己不讓父母生二胎,父母放棄了生二胎的想法,給她領了獨生子女證。成年後很後悔自己無知的做法。雖然沒在父母年前說,心裡長想父母為啥要在意一個小孩的無理要求呢?!

我想說:是否生二胎大可不必徵求孩子的意見,因為小孩的是非判斷能力很低。大多數孩子不願要弟妹的理由是,不希望有人分享父母對自己的愛。這個想法是自私的,成年後必然為自己的自私後悔。

所以我說是否生二胎徵求小孩的意見叫沒事找事!


春江涮夢


12歲的孩子啊!家長不痛心嗎!為什麼要二胎,因為想要個兒子嗎?!沒什麼要二胎?!是這個大女兒不好嗎?!真是可笑,一胎都養不好,還要二胎!我們這有一個女孩十歲時父母要了二胎,兒子,就想要個兒子,早就不管這個女孩兒了,很小的時候就自己出來玩到天黑黑才回家,總是欺負別的孩子,不招人喜歡,聽說考學習也很差的!但是聽說她的家長馬上要生兒子了,還是覺得這孩子很可憐的!


我在星空看著你


我要是這孩子的父母,就趕緊把它埋了開始新的生活。

這樣的孩子太自私,不要也罷。

然後好好反思自己,別讓第二個孩子也這麼自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