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絞痛嬰兒如何處理?

稀賢256


都說孕期十個月是異常艱辛的,殊不知對於準媽麼而言分娩以後對新生兒的護理才是真正的開始。很多第一次做媽媽的產婦往往反應都是比較遲緩的,對於寶寶的很多不適往往後知後覺,比如在寶寶不會開口水話之前哭是寶寶可以自我表達的一種重要方式,哭聲不同表達的含義也不同,但是初次為人父母要弄懂寶寶究竟為什麼哭,說真的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哭的原因除了常見的飢餓、睏乏鬧、撒你尿便便等以為,有時候哭鬧更是寶寶生病的一種表現,比如腸絞痛。那麼嬰兒出現腸絞痛該如何處理呢?



嬰兒腸絞痛並不是一種病,它只是一種症狀,隨著寶寶的長大,神經生理逐漸發育健全,大約在三個月左右,這樣的情況會慢慢減少,有大約30%的嬰兒要延續到四五個月大這種情況才會逐漸消失。

什麼是嬰兒腸絞痛?

嬰兒腸絞痛是指有些小嬰兒會出現突然性大聲哭叫,可持續幾小時,也可陣發性發作。哭時嬰兒面部漸紅,口周蒼白,腹部脹而緊張,雙腿向上蜷起,雙足發涼,雙手緊握,抱哄餵奶都不能緩解,而最終以哭得力竭、排氣或排便而停止,這種現象通常稱為嬰兒腸絞痛。

記得我家寶寶在月子期間有幾天老是放屁,特別是在寶寶吃完母乳時不僅放屁,肚子還會咕嚕咕嚕的叫,開始我們都很緊張想著是不是肚子不舒服,結果去醫院醫生說,一切都正常了,之所以會放屁,是因為嬰兒的胃腸道發育還不成熟,所以造成寶寶腸蠕動不協調,引起排氣多,放屁多,就是大家常說的腸絞痛,但是沒有大礙的。建議我們在給寶寶餵母乳之後多拍拍,或者是按摩一下小肚子就會好很多。



通常來說寶寶出現腸絞痛時往往會有一些比較相似的症狀,只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難以安撫。寶寶的哭鬧時間很長,且無法按照常規方法安撫,這一點就是跟普通的餓了、困了、尿了、脹氣等等正常的啼哭相區分,如果寶寶是因為前面這幾個原因哭,那我想寶媽是肯定有辦法安撫寶寶的。
  2. 哭鬧時會出現一些動作。寶寶哭鬧時有一些動作,並且在哭鬧時會伴隨不停的蹬腿、搖頭晃腦、全身拱直,呼吸略顯急促,這個時候如果父母用手去摸孩子腹部的話,會有鼓脹感,嬰幼兒的兩條腿會伸直或彎曲,四肢甚至會有發涼的情況。
  3. 哭鬧時間有規律,大部分在同一時間段哭鬧且不發作的時候,一切都很正常。這點是跟其他的疾病相區分的,如果寶寶是因為得了其他疾病哭鬧,是不會這樣規律性發作的。且在患病的時間段,通常會對寶寶的精神狀態、生長髮育等造成不良的影響。其實,通過一、二兩點基本就可以判斷寶寶是否患上腸絞了。因此在產後餵養新生兒時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觀察寶寶的情況。

那麼當嬰兒出現腸絞痛時該怎麼處理呢?

  • 讓寶寶趴著,或採用飛機抱的姿勢。如果讓寶寶趴著,或趴在大人身上,兩種姿勢都能一定程度上緩解不適。因為在孕期子宮裡的寶寶也會感受到輕輕的晃動,和這個動作的感覺是很相似的,但是寶媽要記得注意在寶寶剛吃飽後不要飛機抱,而且動作量穩一些。
  • 輕揉按摩寶寶腹部。從右到左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揉寶寶的小肚子,能幫助寶寶排出腸道內的氣體和改善腸蠕動。

  • 吮吸對寶寶來說,不僅是一種安慰而且在心裡還會有更多的安全感。
  • 調節寶寶的飲食。當然如果出現腸絞痛寶媽可以試著調整寶寶的吃奶量,調整餵奶方式,也可以試著換一下奶粉品牌,母乳媽媽飲食上要注意不要吃洋蔥等刺激性食物。

當然除了以上幾個方面外,寶媽也可以在寶寶的肚子上塗抹薄荷等揮發物可促進腸子排氣,或給予通便灌腸,有時也會有效。若是仍無法改善,或連續幾個晚上都會發作,就必須找醫生做詳細檢查。但是在診斷新生兒腸絞痛前,家人必須要先排除腸胃道其他病態性的疾病,如胃食道逆流、幽門阻塞、先天性巨結腸症等。如果確定沒有任何病理性因素存在,那麼家長就需耐心對待自己的小寶寶,度過三個月的“陣痛期”。



但是寶媽切忌寶寶出現腸絞痛寶媽不可以病急亂投醫,尤其是下面三幾個誤區:

  • 亂按摩。寶寶腸絞痛時父母常常會習慣性的用手去按摩患兒的腹部,試圖通過按摩來達到緩解腹痛的目的。但是,如果孩子的腸絞痛是由於腹腔內感染炎症、出血或梗阻引起的,腹部按摩只會使感染擴散,出血和梗阻加重。
  • 亂熱敷。熱敷的作用是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加速炎症的吸收,緩解肌肉的痙攣,因此,有些家長遇到小兒腸絞痛時,會想到採用熱水袋敷腹部來止痛。其實,對胃腸道急性化膿性感染或穿孔導致的嚴重感染則不宜熱敷。
  • 亂服用止痛藥。對於沒有明確病因之前的腸絞痛家長千萬不能輕易給患兒服用鎮痛解痙類藥物,因為服用這些藥物雖然可以暫時止痛,但實質上孩子體內的疾病並沒有好轉,由於止痛藥暫時止住了疼痛,掩蓋了疾病的真相,使疾病發出的“警報”不能被早期發現,容易造成誤診或延誤診斷。

本來寶寶腸絞痛不是一種什麼病症,但是因為很多父母為了急於給寶寶減輕疼痛就病急亂投醫,反而越來越嚴重,所以說如果父母在寶寶出現腸絞痛或者不能判斷是否是腸絞痛又不知該如何處理時建議儘快去看醫生,不可胡亂採取措施。

我是謙媽,用自己的實際經歷只分享大家最為關心的孕產期及育兒知識,感興趣的孕媽咪可以 關注我,一起分享有料又有趣的孕育知識。(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沐謙媽媽育兒經


我兒子的2--3個月的時候,經常絞腸痛,一般都是晚上7--8點開始,每次哭的特別激烈,用撕心裂肺來形容一點都不誇張,感覺寶寶很痛苦。



剛開始把沒有經驗的我嚇壞了,以為孩子怎麼了,沒有任何徵兆突然就哭鬧,而且很難安撫,有兩次晚上去醫院掛急診。

後來一位醫生告訴我,孩子這樣是因為腸絞痛。

腸絞痛的原因:

兒科醫生張亞停說:

目前腸絞痛確切的原因尚不清楚,只有部分寶寶容易出現腸絞痛。推測可能的原因有過敏,乳糖不耐受,寶寶的腸胃還沒有發育成熟,父母的過度緊張或嬰兒神經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造成嬰兒對外界的刺激異常敏感,很難自控,一般隨著寶寶身體的發育,這種無法控制自己哭鬧的現象將會改善。一般腸絞痛在寶寶4個月大時就會消失,但極少數的寶寶會持續到6個月。

如何安撫寶寶腸絞痛



寶寶腸絞痛對父母來說真是一種折磨,因為一般來說,正好是父母勞累一天最疲倦的時候,每天晚上6點至12點之間發作;再者就是寶寶很難安撫,不管父母怎麼做,寶寶仍舊哭鬧不停。

儘管腸絞痛看起來很嚴重。但實際對寶寶的影響不大,所以家長不需要特別緊張和焦慮。

具體可以從這幾方面來緩解:

1.餵養方面

母乳餵養:哺乳媽媽需要忌口,例如不可以喝太多的茶、咖啡、或者其他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也不能喝酒,不吃辛辣刺激的東西,這些飲食可能會導致寶寶腸絞痛的發作。

配方奶粉餵養:兒科醫生可能會建議,把普通配方奶粉改為水解奶粉,如果寶寶腸絞痛是因為配方奶過敏引起的,更換奶粉後寶哭鬧的症狀會改善。

2.多換姿勢抱寶寶

父母需要多換幾種姿勢抱寶寶,並且可以來回走動,身體接觸和晃動對寶寶有安撫作用。

例如可以飛機抱、或者讓寶寶趴在父母的膝蓋上,腹部的壓力可能會讓寶寶舒服一點,也可以用毛巾被把寶寶包裹起來,可以給寶寶安全感,並且保暖。



3.洗澡

可以給寶寶洗個溫水澡,因為溫水澡可以使寶寶放鬆,再寶寶洗澡的過程中,父母還可以輕輕地按摩寶寶的腹部。

4.用藥

如果寶寶哭鬧得非常厲害,家長覺得應付不了,或者覺得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就需要及時就醫。

雖然沒有哪種藥物可以治療寶寶腸絞痛,但醫生一般會建議用以下的藥物,西甲硅油,幫助消除脹氣的口服藥,可以幫助寶寶排氣;益生菌,益生菌可以建立腸道菌的平衡。


丁媽親子時光


腸絞痛怎麼辦?

我家寶寶2個月左右經歷腸絞痛,大哭大鬧,必須讓人抱著才好點,以下方法可以預防或者緩解寶寶腸絞痛:

1,喝奶後一定要拍嗝,幫寶寶把喝進去的氣排出來,這樣能減輕腸蠕動。

2,給寶寶做排氣操,按摩小肚子等,幫寶寶排氣出來。

3,如果寶寶大哭大鬧,可以用“飛機抱”,寶寶的肚子受力壓著,緩解疼痛,會舒服很多,也能很快安靜下來。

4,哭鬧不睡覺的寶寶,讓他趴在大人胸腹部,聽著大人心跳,也能安撫到寶寶,要特別注意寶寶口鼻不要堵著。

5,腸絞痛嚴重的寶寶,換適度水解蛋白的奶粉,也可以服用西甲硅油,減少腸道內氣體,緩解腸絞痛。

最後,腸絞痛有個時間段,度過二、三個月齡後,腸道功能發育好了,自然就會好了,寶爸寶媽還需要多點耐心。


葉翹


 一.什麼是腸絞痛?

  腸絞痛是嬰兒小腸平滑肌突發的強烈收縮或疼痛所引起的腸。

  嬰兒絞痛哭鬧常表現為:

  面部逐漸發紅,口周蒼白,腹部腫脹緊繃,雙腿蜷曲,雙腳冰涼,雙手緊握,摟抱和哺乳不能緩解,最終孩子疲憊不堪,或大便失禁。停止。

  性格安靜的寶寶,絞痛不常見,而且易激動、易暴躁的寶寶,絞痛容易發生。

  二.腸絞痛引起的原因及對應策略

  餵養方式的不同,引起寶寶腸絞痛的原因也不同。

  1.媽媽吃了刺激性的食物

  不同的嬰兒對刺激性食物如洋蔥、咖啡和茶有不同的耐受性。孩子的耐受性差,母親吃了這些食物後,很容易引起寶寶的腸脹氣,氣體不能順利排出,便會發生絞痛。

  調理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媽媽要小心不要口哦,刺激性食物儘量不要吃!

  2.餵奶過快或哭泣

  有的寶寶很急,媽媽晚一點餵奶就開始哭,當餵奶時又很急的時候,或者邊哭邊吃牛奶,吸進大量的空氣,大量氣泡在肚子裡蠕動會引起寶寶腹痛。

  調理方法:當寶寶哭鬧時要先安撫寶寶,等他平靜下來後再餵奶,不要等到寶寶特別餓時才餵奶。

  三.寶寶絞痛該怎麼緩解?

  我們面對哭鬧的寶寶,往往是不不知所措,下面就來介紹幾個小方法,讓寶寶能更舒服。

  1.打嗝,讓孩子站起來,把頭靠在父母的肩膀上,空心的手掌給孩子拍嗝,來幫助孩子打出嗝。

  2.飛機抱時,讓寶寶躺在手臂或大腿上,幫助寶寶排空胃裡的空氣,緩解絞痛,一般等到寶寶可以等到寶寶打出咯來,再讓寶寶以正常的姿勢來保持。

  3.抱起孩子,走幾步,讓哭鬧的孩子安靜下來。可以用方法分散他的注意力。

  4.把嬰兒放平,然後按摩他的腹部。

  5.使用熱毛巾或熱水袋來熱敷寶寶的腹部,注意毛巾和熱水袋的溫度不要燙傷寶寶。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如果寶寶繼續哭鬧嚴重,而且肚子又硬,可以看到明顯的包塊,一定要及時就醫。科學的餵養方法可以減少絞痛的發生率,尤其是在孩子哭鬧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平靜下來進行餵奶。






慕小喬


當嬰兒因為脹氣或腸絞痛哭鬧不止時,可以試試下面這些方法來安撫他們。幫助寶寶減輕痛苦:

1、試試安撫奶嘴

安撫奶嘴安撫小嬰兒的作用非常神奇。如果寶寶願意接受,可以起到臨時安撫的作用。

美國兒科字會建議母乳餵養的嬰兒,要等到一個月大之後再給他便用安撫奶嘴,以免發生乳頭混淆。奶瓶餵養的嬰兒,則無此限制。

2、平抱起寶寶四處走走來安慰他

緊抱在懷裡到處走動也可以安撫大多數的嬰兒。抱著行走出現的晃動感和身體接觸嬰兒有安撫作用。

3、飛機抱,讓寶寶更舒服。

讓寶寶肚子朝下趴在你的前臂上,腦袋放在你的手肘旁,雙腿在你手上叉開,穩穩抓住嬰兒胯 下,用前臂壓住緊張的腹部。

4、把嬰兒包裡起來可以模擬寶寶在子宮裡時被緊緊包裡的感覺,可以增加嬰兒的安全感,幫助改善哭泣、腸絞痛和改善睡眠質量。

5、如果半夜仍然哭泣,給寶寶做一個或買一個睡袋。

注意睡袋的安全,要選擇上緊下松的睡袋,或投降式睡袋。幫助寶寶建立安全感。

6、按摩小肚子

用手掌捂住嬰兒的肚臍,五指打圈按摩他的腹部,讓嬰兒緊張的小肚皮在你溫暖的手掌下放 松。

爸爸的大手能覆蓋的範圍更大。記得按摩前先暖暖手。

7、給嬰兒泡個溫水澡

溫水對嬰兒會有安撫及松馳的作用。你可以和嬰兒一起坐在浴缸裡,將緊張的小肚子浸在溫水裡,然後按摩他的腹部。

採用上面那些方法,能夠幫助絕大部分脹氣和腸絞痛的嬰兒改善症狀。

注意,不管 你有多不耐煩、多生氣,都絕對不能大力搖晃嬰兒,大力搖晃孩子可以造成嬰兒失明、腦損傷,甚 至死亡。

不過,有的時候,用盡所有辦法,仍有的嬰兒沒有太大改善。有的腸絞痛可能根本就不是由食物、配方奶引起的。

當您已經竭盡所能,用盡所有辦法,而孩子卻仍然嚎啕大哭時,你會感到很無助。 這時,你可能會有一種衝動想讓他獨個兒哭個夠。

但你要記住,無論他是正在開心地大笑,還是哭喊,只要你抱著他,就能讓他知道你是爰他的,而且會一直守護在他的身旁。

並且隨著腸道發育成熟,絕大多數嬰兒到四個月時會明顯好轉。所以,如果你實在是沒法解決嬰兒哭鬧的問題,就期待過了這個時間段孩子就會好起來。


敏捷育兒


緩解腸絞痛的方法

1)輕揉按摩寶寶肚子。從右到左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揉寶寶的小肚子,能幫助寶寶排出腸道內的氣體和改善腸蠕動。

2)用熱水袋敷寶寶肚子,也可能會起到緩解作用。

注意熱水袋溫度要保持在40℃比較適宜,而且熱水袋要用一層布包裹,不能直接接觸寶寶皮膚,防止燙傷。

3)豎著把寶寶抱起來。一手托住寶寶的頭,另一手支撐寶寶的屁股,將寶寶豎著抱起來,讓寶寶的臉可以靠在大人肩膀上。用空掌的方式輕拍寶寶背部,從背脊或腰部位置,由下往上拍,利用震動原理,慢慢地將寶寶體內的空氣拍出來。

4)飛機抱或者讓寶寶趴在腿上。這個動作由寶爸來完成,將寶寶面朝下放在寶爸前臂上或者腿上,寶寶看起來象飛機一樣,輕輕搖晃或給寶寶按摩後背。這兩種姿勢都能讓寶寶感覺到很舒服,較快地緩解疼痛。注意寶寶剛吃飽不要飛機抱。

5)讓寶寶聽白噪音。比如收音機、電吹風、吸塵器、空調、電風扇等發出的聲音,利用白噪音來停止嬰兒的哭泣是一個很有效的聲音治療方法。因為寶寶在媽媽的子宮裡聽慣了各種嘈雜的聲音如血管雜音、母親的心跳等,而白噪音與他們熟悉的這種聲音有著類似之處。

6)口服西甲硅油。主要作用是幫助寶寶放屁,排出肚子裡的氣體。因為是純粹的物理性作用,不涉及化學反應,口服後不被腸道吸收,所以是安全的。

7)口服益生菌。消化功能較差、大便易積存等均可誘發腸絞痛,所以口服益生菌可以調節腸道菌群、改善消化功能,對一部分寶寶腸絞痛可能有效。

腸絞痛一旦發生,嬰兒會哭得越來越厲害,難以安撫。


中醫普及學堂


嬰兒腸絞痛的典型症狀是寶寶突發性大聲哭鬧,甚至出現喘不上氣的現象;寶寶哭鬧時,雙腿可能會向腹部收縮,小手亂動;最明顯的症狀是腹部有脹氣。


一般開始出現腸絞痛的時間為生後4周至4-6個月,4-6個月以後的寶寶腸胃發育完善,會逐漸緩解。

雖然寶寶腸絞痛是其成長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媽咪也要了解原因、學會護理,從而減輕寶寶的痛苦,當寶寶出現腸絞痛時,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緩解一下:

1、抱起寶寶安撫。多換幾個方式,比如飛機抱或者讓寶寶趴在腿上,將寶寶面朝下放在前臂上或者腿上,寶寶看起來象飛機一樣,輕輕搖晃或給寶寶按摩後背。這兩種姿勢都能讓寶寶感覺到很舒服,較快地緩解疼痛。注意寶寶剛吃飽不要飛機抱;


2、可以讓寶寶吮吸。餵奶或者使用安撫奶嘴,這樣可以讓寶寶安靜下來;

3、讓寶寶平躺,媽媽幫助把寶寶的膝蓋貼住寶寶的胸壁,然後拉開;

4、輕輕按摩寶寶腹部。從右到左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揉寶寶的小肚子,能幫助寶寶排出腸道內的氣體和改善腸蠕動;


5、給寶寶拍嗝。喂完奶後,抱起直立拍嗝,輕拍或揉搓他的背部,直到打出嗝;


6、口服益生菌。平時可以給寶寶補充點益生菌,幫助消化和排氣,也有利於緩解;

7、溫敷寶寶腹部。可以選用溫度保持在40℃的熱水袋,並且熱水袋最好要用一層布包裹一下,不能直接接觸寶寶嬌嫩的皮膚,防止燙傷。


叨叨麻麻說


飛機抱也叫做腸痙攣抱法,是一種頗為有效緩解脹氣哭鬧的安撫技巧。

把寶寶的身體搭在你一側小臂上,他的頭面朝外靠在你的肘彎附近,兩腿懸掛在你的手邊。

緊緊抓住尿布區大腿根部和屁股,小臂貼在寶寶發緊的肚子上。



帆媽de吧de


絞腸痛嬰兒如何處理?

嬰兒經常沒有理由的哭鬧,讓新手爸媽手足無措,擔心孩子是不是得了什麼病,其實不要太擔心了哦,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寶寶絞腸痛的一種表現。大約有20%~40%的孩子都發生過絞腸痛,一般在出生後2-4周開始發作,3-4個月後漸漸改善哦。絞腸痛通常在夜間發作,大多數發生在吃奶後不久,排氣或者是排便後,疼痛可以得一些緩減,緩減後孩子的精神和飲食可恢復正常哦。



那麼孩子絞腸痛如何處理呢?

① 給孩子餵奶,這是最容易讓孩子平靜的有效辦法,吸吮能讓孩子得到安全感,特別是餵母乳的孩子,有些寶媽餵養的孩子也會有絞腸痛,多半是跟寶媽的飲食習慣有關,那麼要注意寶媽是否吃了一些引起孩子過敏的東西。例如:牛奶、咖啡、蒜等辛辣的食物。

② 輕揉孩子腹部,在手心上塗一點嬰兒潤膚霜或者潤膚油,按順時針方向輕輕的揉孩子的肚子,有助於腸道的氣體排出哦。



③ 睡覺保持側臥睡,孩子睡覺的時候可以用枕頭將孩子保持在側臥位睡覺。側臥睡的姿勢對孩子的腹部有一定的壓迫,可以起到緩減孩子腹部的疼痛感。

④ 換個環境或者換個抱,有時候寶媽自己怎麼都哄不乖孩子,帶孩子到戶外或者其他地方逛逛,吸吸新鮮空氣,反而孩子容易入睡,或者換一個人照顧孩子,孩子也許就不哭鬧了。




對於新手寶爸媽們一定要注意了哦,當孩哭又鬧,怎麼辦都不乖時,有可能就是絞腸痛。此時要細心觀察孩子是否有其他的需求沒有滿足而引起的哭鬧,例如孩子肚子餓了、尿布溼了、鼻子不通氣、環境溫度太熱或者太冷了,也有的孩子是睡醒後想要人抱抱或者陪玩,如果不是,那麼才考慮孩子哭鬧是不是因為絞腸痛哦。另外,如果孩子在哭鬧過程中還同時有其他症狀,例如:發燒、反覆嘔吐、臉色發白、便血等症狀,應該立即就醫哦!


媽咪寶貝的快樂


你好,

有些媽媽會發現,寶寶幾乎每天都會哭鬧,尤其在傍晚或者晚上,寶寶有時候會哭著睡著了,但是沒過多久又突然哭醒。寶寶這種不停哭鬧無論媽媽怎麼安撫都於事無補,這讓媽媽們既心疼,又心煩,寶寶到底怎麼了?其實很多時候寶寶不是無緣無故的哭鬧,寶寶哭鬧,除了肚子餓、尿布溼、著涼,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腸絞痛”了!

腸絞痛一般開始於2~4周大的小嬰兒,腸絞痛在小嬰兒中常常發生,據統計約有20%的嬰兒曾有過腸絞痛。腸絞痛一般開始於2~4周大的小嬰兒,通常3~4個月會停止,但有的嬰兒腸絞痛會持續到6個月。

腸絞痛的特徵

腸絞痛的特徵是寶寶常會有反覆發生的腹痛及哭鬧,一般發生在每天的傍晚六點到晚上的十二點,哭鬧往往持續三、四個小時,而且無論怎樣安撫,都很難讓寶寶安靜下來。發作時寶寶常常臉脹得通紅、握拳踢腿、並且伴有腹脹和排氣現象。

嬰兒腸絞痛的原因

1. 嬰兒腸絞痛的原因跟控制腸壁蠕動的神經發育不成熟以致嬰兒腸道對各種刺激敏感有關。

2. 母乳餵養的寶寶,寶寶腸道對媽媽飲食中的某些食物過敏、寶寶吞入過多的氣體導致腹部脹氣、以及寶寶對配方奶過敏也會誘發嬰兒腸絞痛。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在家中處理嬰兒腸絞痛的要點如下:

1. 首先要諮詢兒科醫生寶寶的哭鬧不是因為嚴重的醫學疾病引起的。

2. 如果您的寶寶是母乳餵養的,請媽媽儘量不要吃含牛奶製品、咖啡、洋蔥、甘藍或其他刺激性以及易產生敏感的食物。

3. 如果您的寶寶是人工餵養並且考慮寶寶可能有牛奶蛋白過敏時,在諮詢了兒科醫生後可以將普通配方奶換成水解配方奶。

4. 不要過度給寶寶餵奶,這會令寶寶更加不舒服。一般兩頓餵奶之間至少要間隔兩到兩個半小時。

5. 用嬰兒車推著寶寶走一走,通常這種運動和嬰兒車跟寶寶身體上的接觸也能使寶寶安靜下來。

6. 打開吸塵器、衣服烘乾機、或電風扇等,在離這些電器較遠但又能聽得見這些電器聲音的地方,抱著寶寶輕輕地有節奏地晃動,這種有節奏的輕晃以及安詳的聲音能夠幫助寶寶進入睡眠。

7. 無論寶寶怎樣哭鬧,注意千萬不要劇烈搖晃寶寶,因為這樣會造成寶寶大腦損傷、眼睛失明、甚至死亡。

8. 給寶寶使用安撫奶嘴,這樣做有時可以讓寶寶立刻安靜下來。

9. 讓寶寶腹部朝下趴在您的膝蓋上,然後用手輕輕地摩擦寶寶的後背。通常這種作用於腹部的壓力會使寶寶覺得很舒服。

10. 把寶寶包裹在薄薄的寬鬆的襁褓中,這樣會讓寶寶覺得很安全,也可以讓寶寶安靜下來。

注意、必要時一定要到正規醫療機構檢查,明確診斷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