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團圓飯”爆屏:城市的精緻時尚,農村的實在接地氣


1月24日農曆大年三十,新春佳節,除了家人團聚,闔家歡樂,美食文化早已深深紮根,傳承著一代又一代,吃“團圓飯”成為了許多人節日期間重要活動,曬“團圓飯”則是吃團圓飯前的一個重要環節。節日裡的人們將美食拍照後通過朋友圈向外發佈,傳遞著暖暖的年味兒。

在春節吃豐盛的晚餐,俗話叫做“年夜飯”,也有的地方叫做“團年飯”。這個傳統由來已久,且至今盛行不衰。團圓飯即為骨肉團聚,兒孫繞膝,燈紅酒綠,共話團圓。一年又一年,在喜慶熱鬧的氛圍中享受暖暖親情。

春節吃團圓飯,幾乎是每家每戶的傳統習慣。這天,在外工作的人,只要有時間,都要趕回家中,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把最豐盛的食品拿出來,團團圓圓地吃一頓團圓飯。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萬家團圓的日子裡,無論在農村還是城市裡,如今的團圓飯更是顯得豐盛,儘管平時大傢伙食都不錯,但在過年時,大家還是儘量地做得更有新意一些。

“過年時,如果菜上來了要先拍照發朋友圈,而後再吃”,有市民這樣調侃。正如他所言,大年三十剛到,大量的團圓飯圖片開始衝擊朋友圈,甚至出現爆屏狀態。

在大家發佈的“團圓飯”的圖片中,城市人的“團圓飯”較往年多少有了些變化,他們的飯菜顯著精緻時尚。而在農村的“團圓飯”中,大盤子、大碗等上菜方式以及傳統的菜餚更為突出,農村的實在接地氣。

吃團圓飯是舉國上下家家戶戶最為熱鬧歡快的時刻,豐盛的年菜美食擺了滿滿的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人們共吃“團圓飯”,人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歡笑,心頭的慰藉與充實感已經是難以言喻。

春節為什麼要吃團圓飯?關於年夜飯來歷的傳說流傳著不少有趣的傳說故事。其中,流傳的比較廣泛的,是一則關於人們齊心協力共同抵禦“年”的故事。

相傳在太古時期,有一種叫“年”的兇猛的怪獸,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人們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熬,稱作“年關”。

每到這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

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

吃過飯後,誰也不敢睡覺,坐在一起閒聊壯膽。不吃年夜飯是熬不過年的。所以就逐漸形成了除夕吃團圓飯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