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文化玉器很發達,卻因為這個原因,領先的狩獵採集族落後了


真知堂說上古史:今天大年三十,明天就是鼠年了,又是一個輪迴的開始。跟大家講講紅山文化先民的故事。圖為著名的朝陽牛河梁遺址紅山文化女神頭像,有人說她就是上古史中三皇之一的女媧娘娘,其實這種可能性不大。為什麼呢?

真知堂說上古史:中學歷史裡我們學過,人類經過了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經過了母系氏族社會再進化到父系氏族社會。龍山文化,一般學術界認為是母系氏族進化到父系氏族的時代。而紅山文化,大致年代為公元前4700年到前2900年,還屬於母系氏族社會時期。圖為紅山文化石雕人像。

真知堂說上古史:而女媧的傳說是和伏羲傳說一起的,考古發掘可以證明,仰韶文化-河南龍山-二里頭文化是一脈相傳的關係。女媧傳說屬於華夏文化傳說,所以和內蒙古地區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沒有太多直接關係。圖為模擬的紅山文化先民狩獵場景。


真知堂說上古史:紅山文化,主要分佈於內蒙古和遼寧地區,距今有6-7000年曆史,主要興盛於5500年前。對於這一時期,現在學術界有一種新概念,叫做細石器文化。圖為模擬復原的紅山文化先民住宅。

真知堂說上古史:這種細石器文化,主要指的是我國北方和西北,新疆、西藏、寧夏、內蒙古和東北地區的一些古代氏族,在中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末,普遍採用瑪瑙,燧石等材料打製箭頭,矛頭,石刀等細石器的文化。圖為國博展出的紅山文化勾雲形玉佩,據說黃帝以雲紀官,所以有人以為紅山文化就是黃帝,其實這也是屬於臆測之說。

真知堂說上古史:紅山文化以玉器著稱於世,在石家河,凌家灘文化沒有被發現之前,紅山玉器和良渚玉器並列為我國新石器時代玉器之雙璧。特別是紅山文化的玉龍形器,極為有名。因為它似乎說明了中國人是龍的傳人。圖為著名的紅山文化玉C形龍,1971年內蒙古翁牛特旗出土。


真知堂說上古史:除了這種C形玉龍外,紅山文化還流行一種玉豬龍,極為類似人類的胚胎。這種玉龍很有可能也是屬於生殖崇拜的一種器物。圖為內蒙古敖漢旗出土的玉豬龍。

真知堂說上古史:紅山文化的玉器水平很高,有的大墓一次性就出土上千件玉器,這在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的石器時代,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圖為紅山文化玉鳥形玦,內蒙巴林右旗博物館收藏。

真知堂說上古史:因為玉器本來就需要耗費大量人力才能製作,而這麼多玉器基本上都屬於裝飾或祭祀用器,根本不是武器或工具這種實用器。在沒有金屬工具的母系社會,耗費這麼多人力來製作玉器目的何在?令人費解。圖為玉璧,一般以為古代是用來祭天的,但這件玉器上的兩個孔說明,它極有可能是掛在脖子上的裝飾器。


真知堂說上古史:紅山文化發達的玉器文化,說明它曾經非常先進。但為什麼後來它並沒有成為華夏民族的主體呢?這真的是一個謎嗎?圖為牛河梁出土,國博藏獸面紋玉勾雲紋佩。

真知堂說上古史:這就跟華夏民族偉大的先祖神農氏有關係了。神農氏又被稱為炎帝,是華夏民族最偉大的先祖。為什麼說領先的紅山文化落後跟神農氏有關呢?圖為紅山文化雙耳紅陶罐,內蒙古敖漢旗木頭營子鄉新窩鋪村出土。

真知堂說上古史:科學家研究表明,農業發明之前,所有的原始人類都是狩獵採集族,靠打獵和採集植物種子、果實為生。所有基本上都是遊獵民族。紅山先民生活的地區,適合牛羊鹿等大型食草動物生存,所以獲得食物很容易,領先極為正常。圖為紅山文化筒形彩陶器。


真知堂說上古史:而原本生活在內地的華夏民族先民,卻在神農時期發明了農業,農業的出現徹底的改變了先民們的生活,人們再也不需要到處遷移,追逐水草而居。隨著農業的進步,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產生了剩餘物資,隨後才產生了階級和戰爭。圖為牛河梁出土紅山文化三聯玉璧。

真知堂說上古史:紅山文化衰退時期,正是河南仰韶文化廟底溝二期興起之時。當中原大地轟轟烈烈發展農業生產之時,紅山先民卻停留在原地繼續靠狩獵過活,這或許就是北方遊牧民族文化從領先到落後的根本原因了。圖為紅山文化彩陶壺,內蒙古赤峰博物館文物。所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