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寫好五律和五絕的詩?

9236於水


寫好五律和五絕須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一、律詩和律絕講究平仄格律。

現代漢語拼音方案四聲系統中的陰平(第一聲)、陽平(第二聲),詩家稱之為”平”;上聲(第三聲)、去聲(第四聲),詩家稱之為“仄”。古聲韻系統(平水韻)中的“入聲字”,也被詩家歸類為“仄”聲字,已分別歸類到普通話四聲系統中了。如果詩句中的漢字不符合平仄規則,詩家稱之為“出律”。出律的詩是古體詩,而不是律詩或律絕了。

律詩和律絕的詩句中的漢字要求按“兩兩交替”的音步來組合,以形成鮮明的節奏和抑揚頓挫的韻律美感。如果詩句出現“孤平”、“三平尾”、“三仄尾”,詩家稱之為“詩病”,就不是律詩和律絕了。

要寫好五律和五絕,須記住和掌握平仄押韻格律。平仄押韻格律按首句第二字平仄和最末一字是否押韻,可劃分為“平起”、“仄起”、首句“入韻”和“不入韻”的格式。首句第二字是平聲字的,是“平起”,反之為“仄起”。首句末字是平聲字的,是“入韻”,反之為“不入韻”。

五絕平仄押韻格律如下(“中”表示可平可仄):

1.平起首句不入韻

中平平仄仄

中仄仄平平(押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押韻)

2.平起首句入韻

平平仄仄平(押韻)

中仄仄平平(押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押韻)

3.仄起首句不入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押韻)

中平平仄仄

中仄仄平平(押韻)

4.仄起首句入韻

中仄仄平平(押韻)

平平仄仄平(押韻)

中平平仄仄

中仄仄平平(押韻)

在五絕平仄押韻格律基礎上覆制粘貼,由四句變為八句,就可推導出五律平仄押韻格律了。如五絕平起首句不入韻的格式複製粘貼為五律平仄押韻格律如下:

中平平仄仄

中仄仄平平(押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押韻)

中平平仄仄

中仄仄平平(押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押韻)

餘類推之,這裡從略。

二、律詩中間兩聯還須講究對仗。上下句平仄相反,詞性與句式結構相同,詩家稱之為“對仗”。上下句詞性與句式結構相同,平仄無拘者只能是修辭手法中的對偶,不是律詩中所指的“對仗”。因此,平仄格律是律詩和律絕這種體裁形式賴以存在的靈魂。離開相應的體裁形式去空談五律和五絕的內容,即使內容寫得再好,還能算是律詩和律絕這種體裁的作品嗎?

律絕可不用對仗,也可用對仗。一些專家學者講座認為,律絕對仗常用於首聯。在古今律絕創作審美實踐中,用於次聯的,或首聯與次聯都用對仗的也不乏其例。例如杜甫的《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詩中首聯與次聯上下句平仄相反,詞性與句式結構相同,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範例。

三、律詩和律絕都講究“替、對、粘”、“韻”。五律和五絕也不例外。

遵守馬蹄韻“兩平兩仄交替”原理,並從啟功先生在《詩文聲律論稿》中整理歸納出的“平仄杆”,截取出四種基本正格平仄,稱之為“”。例如五言四種基本正格平仄截取如下:

……仄(仄平仄)平平……①

……仄仄(平仄仄)平……②

……平平(仄平平)仄……③

……平(平仄平)仄仄……④

第二字平聲為“平起”,例如①②;第二字仄聲為“仄起”,例如③④。

末字仄聲為“不入韻”,例如①③;末字平聲為“入韻”,例如②④。

在五言正格四種基本正格平仄開頭,分別添加兩個與開頭兩字相反的平仄,就成了七言正格四種基本平仄。括號內是添加與開頭兩字的相反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再分別以上述四種基本正格為首句,利用格律詩平仄“對”、“粘”規則,就容易推知律絕後面三個正格句式了。例如以①為首句,“對”、“粘”推知後面三個句式如下:

五絕·平起(首句不入韻)

仄,⑤

平。⑥

仄,⑦

平。⑧

⑤⑥,⑦⑧即上下雙數位置平仄相反為“

對”。

⑥⑦即上聯第二句與下聯第一句,雙數位置平仄相同為“”。

⑥⑧,即雙數句末字平聲,且在同一首格律詩中屬於同一韻部,不可換韻,稱之為“”。

將推知的律絕四句正格平仄複製粘貼為二,就成了律詩八句正格平仄了。示意如下供參考。

“中”表示可平可仄,“前寬後嚴,仄寬平嚴”,是詩界認可的平仄變格潛規則。

在規避孤平、三平尾、三仄尾條件下,依據“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詩界潛規則,放寬要求作平仄變格,是詩界認可的“寬格”: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

失“替”、失“粘”、失“對”、“出韻”的詩,被詩家稱之為“古體詩”,而不能稱為律詩或律絕。

四、古聲韻系統(平水韻)與新聲韻系統(中華新韻),在律詩律絕平仄押韻方面,“尺子”不同,平仄押韻有所衝突。在國家大力推廣普及普通話的當今時代,寫律詩和律絕是與今人對話,而不是與古人對話,寫五律和五絕也不例外。作為今人應與時俱進,提倡中華新韻,有益於律詩和律絕逐步走向大眾化,同時也有效避免了,古“入聲字”和古“韻部的劃分,帶給格律詩初學者創作審美上的諸多不便,和不必要的古今兩派論爭,將時間和精力集中到追求體裁形式與思想內容的完美統一方面來。因此在創作審美現代格律詩時,宜以中華新韻為當今格律詩平仄押韻統一“尺子”。古韻標準適應於古人格律詩作品及今人古韻嗜好者作品審美 ,今人格律詩創作,能兼顧新舊韻者不必標示聲韻系統。不能兼顧新舊韻者,有必要標示相應的聲韻系統,以免產生平仄押韻標準的分歧和論爭,浪費精力和時間。

五、詩貴真情實感,切忌無病呻吟。

真情實感源於詩作者在現實生活中的細緻入微的觀察、感受或切身體驗。只有這樣才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引發生活體驗近似的讀者產生情感共鳴。

六、詩貴意境,以形象感染讀者心靈。

創設詩的意境,須在觀察體驗生活的基礎上抓好酌詞煉句。“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名句典故為我們留下了酌詞煉句的千古佳話,值得我們借鑑學習。


敬請酌詞煉句


怎樣才能寫好五律和五絕的詩?.

格律詩起源於南北朝,成型於唐初,是一種格律嚴密的詩體,當時為了與以前流行的古體詩有所區別,唐人將其稱為"近體詩"。按句數分有四句的絕句和八句的律詩,還有十句以上的排律。按每句的字數分有五言和七言兩種,分別被簡稱為五絕、五律和七絕、七律。在南北朝的劉宋時期,謝靈運的山水詩就出現律化的芻形,至初唐時‘’五律"趨於成熟。古絕也相續開始出現律化現象,而產生了五言‘’律絕"。

五律與五絕具有以下特徵:

(1)格律嚴謹,所謂格是結構的形式,律是語音的節奏。其格式是固定的,五絕每首四句.每句五個字。五律每首八句,每句也是五個字。其音律也是固定的,比如押韻,每首詩的第一句(首句)可押韻,也可不押韻,而二、四、六、八句(偶句)都必須押韻,一般只押平聲韻。平、仄文字,是按照固定的格式要求使用的。五絕、五律都各有四種平仄格式。這些都是要遵守的規則。

(2)格律的規則有的是不可更改的,有的是可以變通的。如平、仄格式就有"一、三不論,二、四分明‘’的規定。五言詩的每一句都是由五個字位組成的,其第一和第三字位可以不受格式限制而隨意用字,而第二和第四字位就必須按格式要求用字。另外有的句型第三與第四字位的平仄文字是可以互換使用的,例如"平平平仄仄‘’,這樣句子的第三字與第四字可以對換而變成"平平仄平仄‘’這樣的句式,這種方式叫"三、四互換‘’。還有在這種"平平仄仄平‘’的句子中,其第一第二兩個字位要求有二個平聲字連用,如果第一字位不能用平聲字,那麼第三字位就須改用平聲字。變成“仄平平仄平”這樣的格式,這種方法叫"孤平拗救‘’。這些變通,在寫詩時也是須要掌握的。

(3)五律是由八句四聯構成的,其中上丶下兩句為一聯,每聯上句為“出句”,下句為“對句”,其組成的四聯,分別稱首聯、頷聯丶頸聯丶尾聯,首聯出句可押韻也可不押韻。而對句的尾字必須押韻。五律還需對仗,其首、尾兩聯可對也可不對,但頜、頸二聯必須對仗。對仗是指詞句的對偶,須用同類詞性的字或詞組相對,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副詞對副詞,助詞對助詞等,同時詞類也必須一致,如天文、地理、數字、顏色以及花鳥魚蟲等都要相對。

如李白【贈孟浩然】的五律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其中頜聯的紅顏對白首,棄對臥,軒冕對松雲。頸聯的醉月對迷花,頻中聖對不事君,這是很典型的對仗。根據其工整、難易等可分為工對、寬對等。

五言詩起源較早其格調更古樸、高雅些.,其詞彙離現代語言更遠些。顧華玉雲:”五言絕以調古式上乘,以情真為得體“。是說五言追求言情真摯、文字樸質,而以調古意高為第一要義。而七言詩則以追求風調高華,特別講究措辭的優美,多為興託之語,貴有意象。一般認為七言律比五言律多了二個字難度增加了許多,其實五言詩更是不好寫。筆者老來學詩十餘年,草根出身、知識有限,還有許多地方沒弄明白。總體感覺五絕區區二十字丶五律也只有四十個字,其入門比較容易,但寫好很難。以上都是經驗之淡,非常粗淺。僅做交流用,現在時代在變,詞彙也在變,所以也不必拘泥於特別嚴格的規則,大家一起來作詩,以開心為好。文中可能有許多謬誤,對不足之處請多指正。





草木齋主1


我是一名數學教育工作者,業餘愛好近體詩,與同好交流自學格律詩的體會。分兩步說:\r

先說第二步,五律詩入門寫作練習,要注意幾點。①寫詩要有感動才能寫出好詩。“詩者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觸景生情,寫出自己的感慨,沒有情感的詩既不能打動自己更不能打動讀者,感慨要含而不露,口號式、表態式的詩句也不能引起共鳴。例如(以下五律詩全部是本人習作):\r

遊石蓮洞公園其二\r

松竹沾衣翠,登臨佛坐山。江湖入吳楚,雲雨出巫川。\r

嵐繞羅仙蹟,花開五祖禪。流連三徑柳,心與寺鐘閒。\r

\r

登山\r

一夜侵絲雨,煙嵐籠險登。松風和泉響,竹露滴衣清。\r

花發自芳貌,鳥啼無諂聲,其中有真意,倚柳念淵明。\r

如《登山》:第一聯直敘山景,第二聯登山近景,“和”“清”含有作者的感受,第三聯登山遠景,“自芳”“無諂”已有感慨,第四聯用典言在意外,力求達到“風”的效果(風是風雅頌的風)。\r

②詩要一條血脈貫之,形神俱合,看我的這首習作:\r

芍藥\r

布穀啼春暮,山陂芍藥開。空林溢香滿,歧路少人來。\r

雨洗乾坤碧,風過紅紫徊。牡丹真國色,可解兩同材?\r

過九姑白馬寺\r

夏日過幽寺,川風玉米香。鷗鳴今古柳,燕聽廢興堂。\r

白馬依醫聖,玄碑識錦章。禪鍾林樾靜,客意自清涼。\r

如《九姑白馬寺》:第一聯點明過白馬寺時間,第二聯外看白馬寺之景,第三聯內觀白馬寺之狀,第四聯白馬寺觀勝所感。\r

③全詩要有層次感。我們通常講“起承轉合”,首聯(起),通過賦比興等手法點題。頷聯(承),或寫景或敘事,承接首聯。頸聯(轉),照應頷聯,為尾聯留地步。要注意,中間兩聯一般一聯寫景一聯敘事。尾聯(合),昇華主題,含蓄意遠。例如:\r

早梅\r

肅肅後庭梅,清寒一蕊開。丹顏雪難壓,暗馥夢還來。\r

無意東風染,有情翠竹陪。陽和春雨發,笑送百花回。\r

夏夜\r

纖雲炎暑夜,柳岸賞玩時。蛙鼓聲聲應,風旋葉葉吹。\r

荷香醲桂酒,月色嫩蘇詞。故土依然熱,恆蛾知不知?\r

農曆六月十五鄉村扶貧遇雷陣雨\r

萬物正愁暑,輕塵忽卷空。樹高鳴閃電,湖暗掛摶龍。\r

場谷隨流溼,飢豚逐水瘋。吳牛微解熱,斜日照蒼穹。\r

第一聯雷雨前環境,第二聯雷雨遠景,第三聯近景敘事,第四聯雷雨後。\r

④通過調整語序或同義詞語調整平仄。通過練字練意,減少口語,不生造或者拼湊詞語,詞精意新,做到言有盡,意有餘味。例如:\r

下班路上\r

半日徜徉雨,落霞雲轉晴。原煙籠地碧,路樹接天青。\r

車慢觀花影,窗開聽鳥聲。園丁辛苦事,感此一身輕。\r

登黃鶴樓\r

初登黃鶴樓,縱目白雲悠。山至襄樊盡,江連天地流。\r

三橋越天塹,二水毓芳洲。曾懼巫峰雨,調洪今自由。\r

⑤講究句法結構。例如:園竹\r

落落小園北,叢篁風氣清。徘徊消苦惱,慷慨拂琴箏。\r

葉瘦板橋韻,斑銘帝子貞。枝枝接霄漢,可有子猷行?\r

中間兩聯的結構是:\r

徘徊\\消\\苦惱,慷慨\\拂\\琴箏。\r

葉\\瘦\\板橋\\韻,斑\\銘\\帝子\\貞。\r

第一聯的句眼是消、拂;第二聯句眼是瘦、韻,銘、貞。\r

又如:教師節放懷\r

育人千古事,天地鑑師心。沂水春風在,程門午雪深。\r

秦灰時譭譽,魯語漫浮沉。吾輩日求索,不妨佳節臨。\r

中間兩聯的結構是:\r

沂水\\春風\\在,程門\\午雪\\深。\r

秦灰\\時\\譭譽,魯語\\漫\\浮沉。\r

第一聯的句眼是在、深;第二聯句眼是時、漫。\r

總之,中間兩聯句法要避免結構相同。\r

⑥作詩可以有詼諧之趣,但不可有惡趣;可以勸諷但不可以中傷。例如:江湖酒\r

江湖有緣聚,綠蟻但應酬。一碗霞生靨,三壺霧滿頭。\r

歡言微信掃,歧路職名留。歸室時對鏡,自嗔還自羞。\r

教師暑假\r

都道師休假,誰知事未窮。安全曬家訪,培訓說鴻濛。\r

桃李丹心竭,詩書白髮豐。看看暑將過,何日學芝翁。\r

六點上班遇雨有感(偷春格)\r

流水青春去,江湖白髮生。吳雲楚天闊,風雨一園丁。\r

身置桃李累,心懷松菊情。海鷗親左右,飲啄自歡鳴。\r

\r

再說第二步,選讀一些入門書籍。①例如《唐詩三百首》中的格律詩,瞭解律詩的流派和表象方法;選讀杜甫、白居易、蘇軾、陸游等人的律詩一兩百詩,揣摩以景入意,以事入意,以意入理。②學習《詩詞格律》及平水韻(或新韻),掌握入韻、平仄、粘對、拗救的規律。其實,律詩的平仄形式只有兩句:仄仄平平仄對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對平平平仄仄。七言只要在五言前加兩個字,五言句首是仄仄加平平,是平平加仄仄。考慮到律詩首句可押韻可不押韻,如果押韻又有兩種形式:平平仄仄仄平平對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對平平仄仄仄平平。因此七律詩首聯就只有四種形式,頷聯(第二聯)用所謂“粘”,首聯第二句首兩字如果是“平平”,第三句首兩字就用“平平”的另一種句子,如:第二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三句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三四聯用“粘”類推,不用死記硬背,因此七律詩的平仄就只有四種形式。\r


愛心如歌


五言詩相對於七言詩,歷史更早。最早出現的是五言古詩,是漢、魏時期形成的一種詩體。它沒有規定的格律,不限長短,不講平仄,用韻也相當自由,只有每句五個字是固定不變的。因為它既不同於漢代樂府歌辭,也不同於唐代的近體律詩和絕句,所以後人稱五言古詩。

五言絕句屬於近體詩範疇,是絕句的一種。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詩規範的小詩,叫做五言絕句,簡稱五絕。由於受字數的限制,較之其他的詩歌體裁,五言絕句在創作時對其語言和表現手法就要求得更加簡練、概括,創作難度就更大。張謙宜對此就以“短而味長,入妙尤難”八字加以概括,因此,五言絕句自然而然的成為盛唐詩歌中最為璀璨的明珠,是唐詩中的精華。自唐代以來,名篇佳句甚多,詠史、懷古、議政事、抒抱負、訴幽怨、說友情,題材多樣,精彩紛呈,在詩歌各種體式中是最受歡迎的樣式之一。

五言絕句的格律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篇幅固定。全篇只有四句,每句五字,總共二十字。(二)押韻嚴格。就是必須按韻書規定的韻部押韻。(三)講就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四種基本句型。所謂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也要避免犯孤平和三平調。(四)第三句與第二句要粘,就是平仄相同(除最後一個字)。



五言律詩的格律特徵主要表現在:(一)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二)中間兩聯必須對仗;(三)押韻和絕句相同要求,押平聲韻,不能出韻。(四)講究平仄,基本句式五五絕相同。(五)前後兩聯之間要粘。就是說律詩比絕句就是多了兩聯,而且頷聯頸聯要對仗。


搞清楚基本要求,再講如何寫,《紅樓夢》中林黛玉教香菱寫詩時說“什麼難事,也值得去學!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你若真心要學,我這裡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就是說,要作詩,先讀詩,每個體裁讀一百首,揣摩透了,自然底氣就足了。

還是要有生活閱歷,有發現美的眼睛。你有幾百首詩的底子看到美景自然就有詩意,最先出現的可能是古人的詩句,但如果同時出現幾首古詩的意境綜合起來就成了自己的詩意了,文字組合好了,合律配齊了,不就寫出詩了嗎?

詩稿出來了,不要急著發表,放幾天,再拿出來看看,有沒有需要修改的地方,特別是動詞要用準,“推敲”的故事就說明煉字的重要性。賈島的“兩句三年得,一吟淚雙流”,杜甫的“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都是說明修改煉字的重要性。


桃之夭夭老牛


我是索彥,平常趁著工作的空餘時間,喜歡寫寫詩填填詞。對於題主的這個問題,我想從我國漢字的符號作用、詩歌的傳遞意義,以及五絕、五律的格律三方面來說說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首先,對於我國漢字的符號意義,我個人認為更應該理解為:

文字是一種想象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都知道我國的漢字是象形文字,現在能看到的最悠久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從這些甲骨文中不難發現我們的先民們在創造文字時,最初應該是看到什麼就畫什麼,後來為了方便記錄和傳播,逐漸形成了一套約定俗成,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甲骨文,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有了我們現在的漢字。假定我這個推想是對的:漢字來源於畫。那麼,漢字從一開始就是一種有想象的符號。

其次,對於詩歌的傳遞意義,我個人認為更應該這樣來理解:

詩歌是一種意境的傳遞

人們之所以需要文字,就是因為想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以及自我內心裡想要表達的東西,通過文字來傳遞出去。所以文字的作用絕不是寫下來、記下來,而是傳遞出去。

詩歌呢,作為一種自我內心與感受的文字表達(傳遞)形式,除了具備文字的表達(傳遞)功能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表達(傳遞)功能,就是意境。

人在很多時候會有這樣的感受,看到某處風景、某個人,甚至是某個時間裡心頭的一閃念,想要表達出來(傳遞出去)卻又發現語言還有文字顯得很蒼白無力,這時候就需要詩歌了——這就是意境。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開篇就說:“詞以境界為最上”,其實詩也一樣。同一個景物不同人欣賞,內心是不一樣的,這是境一樣,意不同;同一種情感不同人體會,內心也是不一樣的,這是意一樣,境不同。這樣,詩歌的境界就出來了。

最後,在想象和意境之後,接下來才是詩歌的格律:

五絕、五律的格律

所謂格律,格就是格式,例如題主所說的“五言絕句、五言律詩”中的“五言”就是格;律就是音律,這是因為無論唐詩還是宋詞,原本都是唱出來的,具體表現在詩詞上包括平仄、押韻等。

現在一些人在判斷一首詩(唐詩宋詞)的好壞時,總喜歡拿格律去框。事實上卻是:格律嚴謹的詩不一定是好詩,好詩不一定有著嚴謹的格律。有趣的是,對五言絕句/律詩、七言絕句/律詩的格律提出嚴格要求的是宋朝人,唐朝人對平仄相對、聯聯相粘卻並沒有那麼嚴格的要求。

至此,還是借用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界這個東西,不是用格律去框就能框出來的。名句自天成,想來老天那麼忙,哪裡有那閒工夫去記住那麼多瑣碎還沒多大用的要求。

所以,題主如果想要寫出好的詩句,首先應該在乎基於文字而有的自我的想象,其次是你寫出來的東西想要傳遞給別人一種什麼。至於格律方面,我覺得如果還有精力,稍微注意下押韻就可以了。

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歡迎持相同或不同意見的朋友踴躍留言討論。


索彥聊詩詞


五律二O一九年三月二日晚於長春草成。佳期好夢圓,節至遣詞篇。歲暮嘗新酒,逢春憶舊顏。相思何處寄?瀟灑入花田。浪漫今誰是,風流賽少年!長春休閒詞客題賦。


休閒詞客


祖上也是讀書人,傳到在下,雖然不成器,倒也不曾斷了香火衣缽,竊以為文學寫作非可以速成之行業,故有十年寒窗之說,筆者自幼愛好古典文學,有了一定的積累,遇到非常之事,創作靈感不請自來,例如在半個世紀前,遭遇一場牢獄之災,身處絕境,絕句自然脫口而出:自慚為囚犯,受辱不敢言;飢寒是小事 生死全由天!


四類人


字物幾萬

抽撿排練

都一張嘴

耳聽不煩



吳士剛3


才子本無錢,書畫謝江南。

如是能研墨,蒙叟使大船。


三容7


先說五絕,就是五言絕句,標準格式有四種,標二種正體如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叶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叶韻)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且,更上一層樓。

一一[唐]王之渙《登鸛鵲樓》

(今日酒醉,明日續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