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無大將,忍心斬魏延

諸葛亮殺魏延,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

劉備贏得漢中,自為漢中王。

漢中太守無人,眾人都以為非張飛莫屬,張飛也信心滿滿。

殊不知,劉備:“魏延為漢中太守!”

一軍盡驚。諸葛亮不滿也無法。

“若曹操舉傾國之兵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這氣魄,不低於周瑜赤壁燒曹操,張遼合肥攻孫權。

魏延之死。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蜀漢人才凋零,無邊落木蕭蕭下……

當孫權問,諸葛亮北伐以誰當先破敵​,鄧芝說:魏延。……孫權,諸葛亮,都認為魏延久後必反。

器量之狹小,必為冢中曹操枯骨笑矣。

如果魏延是曹操的手下大將,其地位應該不在張遼、張郃、徐晃之下。

就是曹操死了,曹丕、司馬懿也會放心任用他。

看來,蜀漢陣營真正​信得過魏延的只有劉備一人矣。

曹操煮酒論英雄,普天之下只推劉備和曹操自己。

曹操巨眼識劉備,而劉備巨眼識魏延。

劉備看不起馬謖,說他只會紙上談兵,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但諸葛亮偏偏喜歡馬謖,派他守街亭重鎮,戰國趙括的​故事重演。

廉頗退出,趙括氣勢洶洶走馬上任;強秦已經悄悄換成了名將白起,一戰,趙括四十萬大軍全軍覆滅,趙括本人粉身碎骨。

諸葛亮不用魏延姜維而用馬謖,劉備陰靈偷偷嘆氣,暗暗抹淚……​司馬懿卻派了曹魏名將張郃攻打街亭。馬謖呆守高地,張郃斷其汲水之道,街亭遂失,馬謖留條性命回去讓諸葛亮砍腦殼。

如果諸葛亮有曹操和劉備​那樣的魄力,街亭不失,魏延不死,另外從南中等地選拔後進,再聯合東吳孫權,併力北向,與司馬懿決一雌雄,未知鹿死誰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諸葛亮非完人也。

子午谷奇謀……風蕭蕭兮將心寒……​

蜀中無大將,忍心斬魏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