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命途中,劉邦多次將一雙兒女踢下車,為何車伕次次捨命相救?

周興健


這個事件大概率是假的。

矛盾一、記載混亂

漢王乃得與數十騎遁去,欲過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漢王家:家皆亡,不與漢王相見。漢王道逢得孝惠、魯元,乃載行。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墮孝惠、魯元車下,滕公常下收載之。如是者三。曰:“雖急不可以驅,柰何棄之?”於是遂得脫。求太公、呂后不相遇。審食其從太公、呂后間行,求漢王,反遇楚軍。楚軍遂與歸,報項王,項王常置軍中。 ——《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本紀》記載劉邦親自去找家人,得兒女一雙。

漢王之敗彭城而西,行使人求家室,家室亦亡,不相得。敗後乃獨得孝惠,六月,立為太子,大赦罪人。——《史記·高祖本紀》

《高祖本紀》的說法是使人求家室,是派人找,而不是親自找,而且只找到兒子,沒找到女兒。

見孝惠、魯元,載之。漢王急,馬罷,虜在後,常蹶兩兒欲棄之,嬰常收,竟載之,徐行面雍樹乃馳。漢王怒,行欲斬嬰者十餘,卒得脫,而致孝惠、魯元於豐。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

與《項羽本紀》差不多。

矛盾二、不符合人物心理

按照《項羽本紀》,既然劉邦親自在大敗的情況下冒險找家眷,為何找到之後又拋棄,既然不看重一開始就不要找就好了,又或者戰事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糟糕,所以劉邦有餘裕去找子女?

矛盾三、人體強度和逃亡急切性的矛盾

一個小孩是如何三番兩次在高速行駛的馬車上被推下,又拉上來的?身體真的吃得消嗎?

而且既然能停車拉小孩上來,說明追兵其實還很遠?

矛盾四、事件如何記載下來的?

按上面的說法,既然能再三停車拉小孩,追兵必然沒有進入視線內,楚軍方面看不見。

而漢軍方面如果按照還有數十騎的說法,似乎沒有必要跟劉邦同一馬車的必要吧?

如果逃亡到最後只剩下一輛馬車,那麼當事人也就劉邦、劉盈、魯元公主、夏侯嬰四人而已,這樣的醜事,劉邦肯定不會說,夏侯嬰也不會攻擊自己的主上,劉盈、魯元會爆料自己不受寵愛嗎?很難說。

如此辛秘之事司馬遷如何得知?

總結

綜上,我認為該事件並不可信。


長島男爵


因為作為劉邦未發跡前的好基友,夏侯嬰十分了解劉邦的為人。

逃跑途中,劉邦能把親生子女踢下車,是因為劉邦當時自身難保了。對於一個爭奪天下的人來說,孩子當然是排在雄心和抱負之後。但這僅限於這般危急時刻。

若夏侯嬰沒救回倆孩子。劉邦成功逃脫後,再想起被自己踢下去慘死於楚軍劍下的親生孩子,極有可能會遷怒於他人,自然包括夏侯嬰在內。

再者,夏侯嬰本身是一個樸實厚道的人,見不得倆孩子慘死在自己面前。

年輕時,夏侯嬰是沛縣縣衙裡的專車司機,劉邦是泗水亭長。每次出車回來路過泗水亭,夏侯嬰都要和劉邦侃會兒再回家。有一次倆人切磋,劉邦不小心傷了夏侯嬰。

這本來不算個什麼了不得的大事兒,但是卻被人舉報了,聲稱劉邦傷害同僚。按照大秦律法,這是要判刑的。

劉邦自然不承認他傷了夏侯嬰。而夏侯嬰也不承認是劉邦傷了他。

這事兒本來要告一段落,可那位鹹吃蘿蔔淡操心的“告狀”哥不服氣,堅決上訴。

最後夏侯嬰把這事兒攬了下來,被打了板子不說,還在大牢裡蹲了很久。

因為這件事,決定了夏侯嬰必然會成為劉邦一生最信任的人之一。

也因為這件事,兩家的關係走得更近,夏侯嬰必然對劉邦的兩個孩子非常熟悉。一個肯為劉邦坐牢的人,又怎麼會忍心看著他的孩子死在自己面前。

值得一提的是,夏侯嬰因為救了這倆孩子,讓呂雉非常感激。

劉邦死後,夏侯嬰又先後擔任了漢惠帝劉盈和呂雉的專屬司機,可謂是榮寵至極。





大仙讀史


劉邦遇項羽就敗,彭城一役後,又狼狽西逃。劉邦的司機夏侯嬰駕著馬車拉著劉邦,慌里慌張的逃跑途中,遇到了劉邦的一雙兒女,即漢惠帝劉盈和魯元公主。於是,就這抱兩個孩子上了車一起逃命。

徒增二人,車的負載大了,馬疲憊了,速度減緩。劉邦非省油的燈,用腳踹下了兒女,夏侯嬰急忙停車,把兩個孩子重抱上車,劉邦又踹下他倆,這情形發生好多次。夏侯嬰只好讓孩子摟著自己的腰,又繼續趕路,劉邦氣得想殺了夏侯嬰。最後,夏侯嬰拉著三人成功脫險。

彭城大敗,五、六十萬的諸侯聯軍,被項羽的三萬鐵騎,在半天之內,打得找不著北,劉邦差點被項羽活捉。好在突然颳起了一陣大風,項羽的部隊是逆風而動,將士被刮的睜不開眼,劉邦才乘機逃出重圍,不顧臉面地一路向西。

但並沒擺脫追兵,而且,項羽的大將丁公(人名)追上了他;劉邦對丁公說了一句話: “兩賢豈相厄哉”! 意思是兩個有才能的人為什麼要相互為難對方呢?《史記》使用的是春秋筆法,蜻蜓點水。估計貪生怕死、毫無骨氣的劉邦,說了不少軟話,甚至跪拜作揖,痛哭流涕,太史公不好意思記錄;總之丁公放了劉邦。

這過程:劉邦自私、冷酷,夏侯嬰忠厚、樸實,劉邦保命要緊,他懂得,要跑得快,必須有人犧牲;劉邦斬蛇起義時,兒子2歲,女兒4歲,以後戎馬倥傯,很少見到這兩個孩子,所以劉邦對孩子感情不深。

為何車伕次次捨命相救?

1.估計夏侯嬰怕劉盈與魯元的親媽,即長袖善舞、心狠手辣的呂后,如果對她的一雙兒女見死不救,待秋後算賬時,製造“人豬”的可能不是沒有。

2.夏侯嬰忠心耿耿,曾經為了保全劉邦,自己鋃鐺入獄過,還受了刑罰,但自始至終沒供出劉邦。

2.夏侯嬰為自己留條後路:他知道主子有“天命”,而劉盈是嫡長子,有無限的未來。孝惠帝劉盈稱帝后,對夏侯嬰果然很好。


希望星晨58298869


劉邦之所以被稱作為流氓皇帝,和這件事有逃不了的關係,在逃跑的過程中,劉邦三次將兒女踢下馬車,而車伕則三次捨命相救,關於車伕救人的動機,我們後人可以無限的揣測,但是我認為無外乎是出於一片善心而已。


彭城大敗

這件事還得從劉邦彭城大敗開始,劉邦出關靠著韓信打頭陣,一路順利,不知不覺發現自己已經有五十萬大軍了,並且趁著項羽外出之際,一舉攻入項羽的老家彭城。

《史記·高祖本紀》有載:項羽雖聞漢東,既已連齊兵,欲遂破之而擊漢。漢王以故得劫五諸侯兵,遂入彭城。

史記中說:“項羽雖然聽說劉邦從東邊起兵了,但是既然已經來到齊地的,便要快速用兵解決戰鬥,然後好去擊打漢軍,漢王劉邦得到其他諸侯國的兵力相助,於是趁機攻入彭城”。


劉邦今後彭城後一改以前作風,不整頓軍紀,而是放任士兵到處為非作歹,似乎認為天下已經是自己的了。沒想到項羽迅速引兵歸來,大敗劉邦於彭城,這才有了劉邦被追著跑的一幕。

劉邦三次將兒女踢下馬車

《史記》有載:漢王道逢得孝惠、魯元,乃載行。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墮孝惠、魯元車下,滕公常下收載之。如是者三

漢王劉邦在逃跑的過程中遇到了孝惠、魯元,於是將他們帶上車,楚國起兵追上了漢王,漢王著急,覺得馬車增加了重量跑的慢了,於是將孝惠、魯元踢下馬車,而滕公便下去又將他們帶上馬車,這樣反覆三次。


由這段記載可知,劉邦當時是出於形式迫不得已才將兒女踢下馬車,而車伕確實是捨命相救。

但是這裡還有一個重要信息,車伕名為滕公。

滕公是誰?為何要捨命相救?

我們知道了滕公是誰,便會理解車伕滕公為何要捨命相救。

滕公有一個我們熟悉的名字—夏侯嬰,他是劉邦還為起事時的好友,早年經常去劉邦家中蹭吃蹭喝,鬼混在一起,而此時孝惠、魯元早已出生。夏侯嬰是看著這兩個孩子長大的,孝惠、魯元見到夏侯嬰還要喊聲叔叔,所以此車伕不是一般的車伕。

《史記》有載:曰:“雖急不可以驅,柰何棄之?”於是遂得脫。

劉邦多次踢下兩個孩子,夏侯嬰急了,說:“雖然著急,但是也不是不能走呢,為什麼要拋棄這倆孩子”。


可見夏侯嬰是真的關心這兩個孩子,不到萬不得已不願放棄,最後遂得脫。

有人說車伕是為了巴結劉邦才如此,也有人說車伕是怕事後劉邦後悔怪罪自己才如此,還有人說車伕是怕得罪未來主子才如此。而我認為均不是如此,一是劉邦主動如此,並且如此三次,定怪不到自己;二是這時候哪裡還有什麼未來的主子,名都要沒有了。所以,我認為夏侯嬰是真的不忍心這兩個無辜的生命被自己捨棄,只要有一絲希望便不會放棄,最後夏侯嬰成功了。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劉邦一生最大的優點,就是敢用人,敢於相信鐵哥們兒的眼光,對張良言聽計從自不必說,王陵一句話,張蒼死罪就免了;夏侯嬰一句話,韓信不僅不用判死刑,還升了官;蕭何三言兩語,韓信直接做了大將軍。這種魄力,即使是在歷史上的名君之中也是極為少見的。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一個“車伕”敢於在劉邦幾次將兒女踢下車的情況下,都將他們救回來。這是對劉邦的一種絕對的信任。

(說句題外話,基於劉邦之前的表現,總覺得劉邦臨死前要殺樊噲不太符合他的人設)


1

救劉邦兒女的這位“車伕”就是前面提到過的劉邦的鐵哥們兒之一——夏侯嬰

如果沒有夏侯嬰,自然也就沒有後來的大將軍韓信。蕭何之於韓信是知遇之恩;夏侯嬰之於韓信則是救命之恩,只是很少有人提及罷了。

夏侯嬰這個“車伕”可是相當不簡單的,當年在沛之時就是負責馬房養馬的,每次“開車”送完客人回來路過劉邦的泗水亭,都要去找劉邦聊聊,相談甚歡。關係可以說是相當的鐵。

而且,夏侯嬰一生就是與馬相伴。後來,在劉邦的手下也一直做的太僕的官,這個官職就是專門負責管馬的,也是九卿之一。幾次於危難之中救劉邦於水火之中,題主所說的也正是其中一次。

2

當時,劉邦意氣風發地從漢中發兵,一路平定三秦,最後竟然連項羽的老家彭城都給佔了。結果,項羽帶著三萬人馬殺回來,就把劉邦的五十六萬諸侯聯軍給打了個死走逃亡傷。

夏侯嬰駕車帶著劉邦還有十幾個騎兵一路狂奔,哪管將士,只為逃命。可正在逃命的時候,突然發現路邊有一雙兒女,恰是劉邦的女兒魯元公主和兒子劉盈。於是,夏侯嬰停下車,就把這對寶貝兒給接上了車。

馬跑得時間也是夠長的了,雖然兩個小孩沒多少份量,可馬的速度還是慢了,劉邦就一人一腳,把兩個孩子踹下了車。可每次把孩子踹下車,夏侯嬰都停下車把孩子抱上來。三番五次的,把劉邦也惹毛了,就要殺了夏侯嬰,恨不得把刀駕夏侯嬰脖子上。

可是,沒辦法,誰讓人家夏侯嬰是首席司機呢,殺了夏侯嬰,劉邦更逃不出去。當然,真的讓他殺,他也捨不得。最後,靠著夏侯嬰驚人的車技,他們才轉危為安,有時間重整人馬。


當然,關於劉邦踹兩個孩子下車,還有另外一種解讀。因為沒人知道兩個孩子是劉邦的,所以楚軍也不會去管他們。但是在劉邦的車上,劉邦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機會活下去,一旦他被抓或者被殺,兩個孩子也就活不成了。

這種解讀倒是有一定的道理,不過按照《史記》中的記載來看,還是劉邦為了逃命捨棄孩子。可見,劉邦對兄弟的感情甚至遠在孩子之上,魯元和劉盈這對姐弟,也是夠可憐的了。


水一白聊歷史


劉邦在被追殺的路上,多次將兒女踢下車,為何車伕次次捨命相救?我覺得主要有兩點原因。

一,車伕和劉邦呂雉都是故交

夏侯嬰、劉邦、呂雉這三人都是曾經在沛縣生活過的。劉邦起義時有一個兵團,這個兵團是由許多豐沛人組成的,其中包括蕭何、夏侯嬰、樊噲、紀信等,這些人之間的交情都是很深的,特別是他們對劉邦的情義都是很重的。所以夏侯嬰捨命相救這對姐弟,有一部分原因是出自於他和劉邦和呂雉的交情。



二,為自己未來著想

夏侯嬰在劉邦身邊呆久了,其實他看得出來,劉邦是非常喜愛戚夫人的,而戚姬生的兒子劉如意更是頗受劉邦寵愛。而劉邦的豐沛老哥們不喜歡戚姬,覺得劉邦因為戚姬,不愛理政事,也疏遠了他們。所以,這些豐沛人很多事情是和戚姬對著幹的,戚姬自然瞭然於心。

這些豐沛人知道,假如有一天讓劉如意繼承了劉邦的位子,他們都沒有好果子吃。還好劉盈現在是太子,所以夏侯嬰必須得捨命救下劉盈和劉樂,要不然以後可能會被戚姬玩死或者滅族。



所以可別小看夏侯嬰只是一個車伕,他的眼光可高著呢,要不然韓信這個人才也不會被他發現。


如史如畫


“車伕捨命救劉邦的一雙兒女”的事發生在楚漢戰爭時期,這個車伕名叫夏侯嬰。

話說秦末漢初,劉邦和項羽推翻秦朝後,二人為了爭天下大打出手,這就是歷史上的“楚漢相爭”。(項羽自稱“楚霸王”,劉邦當時被封為“漢王”)

最初劉邦實力不如項羽,總是被項羽追著打,劉邦成了“長腿將軍”,他跑起來比誰都快。

彭城一戰,劉邦又打了敗仗,他不顧一切把兒子劉盈、女兒魯元公主抱起來騎上馬,打馬如飛往南逃,項羽手下發現在後面緊緊追趕。



就在累得戰馬快跑不動的時候,劉邦在半路碰到了駕著馬車的夏侯嬰。夏侯嬰和劉邦是同鄉,又是好朋友,夏侯嬰從前是秦朝負責養馬駕車的官員(太僕)。是個專業“老司機”。

夏侯嬰一看劉邦的馬累得直吐白沫,趕緊說:“季哥,(劉邦字季)快上我的車”。劉邦心中謝天謝地,幸虧遇到了夏侯嬰。爺仨下馬上了夏侯嬰的戰車。

老夏一甩長鞭,口中吆喝一聲“駕、駕”,三匹拉著戰車的馬四蹄撩開,如飛一般繼續向南逃。

剛開始馬車跑得不慢,但是時間一長就顯出了吃力,必定車上坐著兩個成年人和兩個小孩。眼看後面的追兵越來越近。此時劉邦急了,用腳就把自己的兒子和女兒踹了下去。



當時夏侯嬰正在趕車,一回頭髮現孩子掉了,以為是顛簸所造成的,於是跳下去把孩子抱上了馬車。

沒等片刻,兩個孩子又掉下了車,夏侯嬰又抱上了車,如此反覆多次,夏侯嬰恍然大悟,方才知道劉邦要扔掉孩子。當時劉邦也不要臉了,威脅夏侯嬰道:“再往上抱孩子就殺了你!”沒辦法夏侯嬰也不坐車了,他在後面抱著一個揹著一個孩子跟著車子跑。

(問題來了)劉邦自己都不要兒女了,夏侯嬰為何要捨命相救呢?

劉邦這樣做是聰明之舉,劉邦其實是想讓夏侯嬰下車,但是自己又說不出口,必定夏侯嬰是車把式。親們想想看,兩個小孩加起來的重量也沒有夏侯嬰體重的一半,劉邦推下孩子,夏侯嬰必定下車去抱起來,這意思就是讓夏侯嬰下車。

有人會問,劉邦怎麼算到夏侯嬰一定會下車抱回孩子呢?大家想一想,如果劉邦和夏侯嬰兩人逃了出來,一雙兒女卻被敵人抓去了,你說孩子他娘呂雉會饒過夏侯嬰嗎?



夏侯嬰也料到了這一切,孩子活著自己才能活著,孩子死了他也活不成,劉邦可以把責任推的一乾二淨,但是“專業司機”夏侯嬰推脫不了責任。這好比開車的丟了貨物照價賠償一樣的道理。

夏侯嬰權衡再三,救下孩子興許還能活下來。還真被夏侯嬰預料到了,他最終把兩個孩子救了下來。

原來老天爺助了劉邦一臂之力,突然狂風大作,只颳得敵人睜不開眼,夏侯嬰乘機趕著馬車逃之夭夭了。

有些事就在堅持一下,夏侯嬰的堅持換來了他後半生仕途的一帆風順,劉盈稱帝后對他感恩戴德,最後封其為汝陰侯,封地在今安徽阜陽市。


秉燭讀春秋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可是,在逃難的緊急關頭,劉邦竟然不顧一雙兒女的死活,前後三次將他們踹下疾馳的馬車。可見,一代帝王劉邦的狠毒和無情。而這一對姐弟運氣真是不錯,幸虧有一個善良的車伕,三次下車將他們救起。這個車伕就是漢王朝的開國功臣夏侯嬰。

親生父親殘忍,關鍵時刻竟然只顧自己逃命,不顧兩個孩子的死活

劉邦攻佔彭城後,自以為已獲全勝,高枕無憂,就在城內大擺酒宴,蒐羅美女,放鬆警惕,享受了起來。殊不知,這一邊,項羽又率領一隊精兵趕到彭城,趁其不備,殺得劉邦片甲不留。慌忙之中,劉邦趕緊坐上馬車逃命,駕車的人正是夏侯嬰,車上還有劉邦的兩個孩子:2歲的劉盈和4歲的魯元。車上人太多,由於負重壓力,馬車一直跑不快。眼看項羽的追兵就要追上了,氣急敗壞的劉邦一腳就把兩個孩子踹到了馬車下面。夏侯嬰見狀,趕緊停下馬車,把兩個孩子抱上馬車,如此反覆了3次。當劉邦還想把孩子踢下去的時候,夏侯嬰緊緊地抱住孩子,終於把兩個孩子完好無損地送到了呂后面前。

身為人父的劉邦真夠心狠手辣,連自己年幼的親骨肉都可以隨時摒棄。想要成就一番霸業,果然要有不同於常人的狠勁兒。

夏侯嬰跟隨劉邦起義多年,深知劉邦的脾性,倘若不營救兩個孩子,日後,劉邦必然會治他的罪,並且,呂后也不會放過夏侯嬰

緊急關頭,人可能會在那麼一瞬間失去理智,但是,等清醒過來,他的想法又和前一刻迥然不同了。夏侯嬰深知這個道理,所以,他決然不會棄兩個年幼的生命於不顧。在劉邦犯糊塗的時候,夏侯嬰保持了理性的頭腦。

即使拼上自己的性命,他也必須去救孩子。這兩個孩子都是呂后的心頭肉,如果夏侯嬰對此視而不見,任由劉邦胡作非為,呂后必然會痛恨他。

夏侯嬰對劉邦忠心耿耿,曾經為了保護劉邦而自己鋃鐺入獄,他將劉邦看作真正的兄弟,當然不忍心看到他的孩子喪命於馬蹄之下

夏侯嬰和劉邦是舊相識,他們曾在沛縣共事,還因為劉邦將夏侯嬰打傷,夏侯嬰為保全劉邦閉口不說劉邦的錯,而被關進了大牢。這樣的感情已經比共患難更為深厚。劉邦因為常年在外打仗,對孩子的感情並不深,但是夏侯嬰卻是個情深義重的人,不願眼睜睜看著兩個年幼無辜的孩子死去。

綜上所述,真正的兄弟不僅能夠同甘共苦,而且還能在自己即將鑄成大錯時,拉兄弟一把,不讓他後悔,不讓他遺憾。有夏侯嬰這樣的朋友,是劉邦的幸運,也是呂后和兩個孩子的福氣。


米瑞談歷史


這裡是芒果論史!

劉邦曾經為了逃命而對自己的一雙兒女棄之不顧,此事使得劉邦常常為後世之人所鄙視,相比較之下,車伕夏侯嬰就展現出了高尚的人格魅力。

背景

這件事發生在彭城之敗後,劉邦從關中出發,率領五十六萬大軍東征,一路暢通無阻,直接攻佔了楚都彭城。此時的項羽正帶兵於齊地作戰,彭城的淪陷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軍事天才畢竟是軍事天才,儘管前有齊,後有漢,項羽也仍然冷靜的做出了戰鬥部署,三萬精兵乘著夜深迂迴到了彭城將劉邦的五十六萬大軍打得四處逃亡,劉邦本人也陷入了楚軍的包圍圈之中。

在如此危急的情況之下,一陣颶風襲來,包圍劉邦的楚軍被沙子迷了眼,隊形一下子散亂起來,劉邦和他的車伕夏侯嬰二人趕緊抓住機會衝出了包圍圈。

前一刻還在彭城大擺慶功宴,下一刻就成為了喪家之犬,劉邦的心裡落差自然是不小,只能不斷催促驅趕馬車的夏侯嬰快一些,可不要再落入了楚軍的手中。

拋子棄女

攻佔彭城之後,劉邦就在城內好吃好喝,根本沒有想起去看一看自己老父親、妻子以及兒女。輝煌的時刻沒有在自己的家人面前展現,窘迫的一幕反而被自己的兒女撞見,這正是劉邦的尷尬之處。

他和夏侯嬰倉皇逃竄之時恰好遇見了茫然不知所措的劉盈、魯元二人。車伕夏侯嬰是個實在人,趕緊下車把劉盈二人抱上車,可是馬匹的動力就那麼多,重量一增加,速度自然就慢了下來。

這才剛從楚軍手中逃出來呢,劉邦的心中慌得不行,馬車速度一慢他就緊張起來了。於是他把劉盈二人甩下馬車,然後不斷督促夏侯嬰快一些,但夏侯嬰卻拉停馬車,下車抱起了劉盈和魯元。

夏侯嬰雖然是個車伕,但卻很受劉邦的重視,可以說是劉邦的心腹。按道理來說,劉邦若真是急著逃命,大可以連夏侯嬰也不要,自己駕車逃跑,畢竟一個多次帶兵打仗的人驅趕馬車自然不在話下。

可是劉邦偏偏又很重用夏侯嬰,捨不得拋下他,而夏侯嬰又很有個性,他覺得不對的事情,即便劉邦下令他也不遵從。於是乎,兩個人就這麼槓上了,劉盈二人被撿了丟、丟了撿,最後劉邦實在是拗不過夏侯嬰,只能帶著劉盈二人逃命。

結果

在劉邦夏侯嬰二人因為帶不帶劉盈二人一起逃命這個問題上爭論的時候,楚軍可一刻沒停。很快,劉邦一行人就再次被楚軍的隊伍給包圍了,這一支隊伍的帶頭人名字叫做丁公,是個驕傲自大的傢伙。

這樣的情況下,狡猾的劉邦也沒有了任何的辦法,如果丁公執意抓他,那他是插翅難逃。於是劉邦只能哀求丁公,希望丁公可以放他一馬,一番讚美之後,丁公很滿意,擅做主張的放跑了劉邦。

劉盈二人因為看到了自己父親的窘境,更是看到了自己的父親低聲下氣哀求丁公的模樣,所以一直不受劉邦待見。至於夏侯嬰倒是未受此事影響,一直深受劉邦的重用,成為了劉邦的肱股之臣。


喜歡別忘了點個關注哦!


芒果論史


漢高祖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在秦朝末年那個大亂世,劉邦率領自己的豐沛集團與項羽為首的勢力做鬥爭,最後打敗了項羽,成功的統一了天下。但是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劉邦數次處於險境,因為項羽實力本身也非常強大。

有一次劉邦在與項羽的戰爭中遭遇了慘痛的失敗,所以也只能夠開始逃命,當時他的一對兒女在他身邊。他帶著自己的兒女瘋狂的逃命,但是追兵卻越來越近,這個時候後來的開國功臣夏侯嬰來了,然後把劉邦和他的一對子女接到自己的車上一塊兒逃命。但是雖然夏侯嬰的車技不錯,敵人的追兵還是越來越近,眼看情況不是很妙。

要想能夠逃出生天,自然是把車上的負重給減掉,但是車上的人這麼多,車自然不可能跑得這麼快。因為夏侯嬰是車伕,劉邦還需要他幫助自己逃出昇天,所以劉邦就狠了一下心,把自己的兒女給踢下車去了。夏侯嬰看到劉邦的子女跌下車去,趕快停下車來把他們救回來,結果不久之後他們又跌下去,夏候嬰這回覺得有點不對勁,就問他們是怎麼回事。

等到夏侯嬰解到了真實情況之後,明白了劉邦的心思,就讓劉邦自己駕車逃之夭夭了,而自己帶著劉邦的一對子女向其他方向逃命去了。後來夏侯英和劉邦的這對子女還真的逃出去了,所以雖然夏侯嬰沒有什麼功勞,但是劉邦夫婦對夏候嬰還是非常的不錯,因為他救了自己的子女。而且被救的那個兒子正是後來大漢的第二個皇帝漢惠帝劉盈,所以夏侯嬰受到重賞,還當上了高官,位極人臣。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