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是黃巾起義軍,但卻活到了蜀國滅亡,他活了上百歲嗎?

來不及說再見


答:在《三國演義》裡,廖化至少活了94年以上。

但這是羅貫中不小心造成的,實無意為之。

羅貫中為什麼會釀成如此重大的“車禍現場”呢?

因為,《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宗張楊傳第十五》中“宗預傳”的後面,附了一篇廖化的小傳,只有寥寥百餘字,其中傳遞出一個這樣的信息:“廖化字元儉,本名淳,襄陽人也。為前將軍關羽主簿。”

即廖化一出場,就是關公的軍中主簿,在關公帳前效力。

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關公一直跟隨著兄長劉備東奔西走、顛沛流離,什麼時候才獨立成軍的呢?

羅貫中前思後想,就給廖化安排了一個自己獨立設計的戲份:即關公護送皇嫂過五關、斬六將,離開曹操、投歸劉備。原為黃巾軍舊部的廖化、杜遠兩人佔山為王,垂涎於甘、糜兩位夫人的美色,就打算劫財劫色,兩位山大王一人一個平分作為壓寨夫人。但廖化最後敬服於關公的威名,投歸關公帳下。

《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宗張楊傳第十五》裡面又記:景耀四年,諸葛亮之子諸葛瞻開始統領朝政,廖化路過宗預府,想邀宗預一同到諸葛瞻住所造訪。宗預說:“吾等年逾七十,所竊已過,但少一死耳,何求於年少輩而屑屑造門邪?”

這就很恐怖了。

想想看,黃巾軍起義爆發時間是公元184年,如果廖化是這時參與其事,那麼,他至少出生於170年。

好吧,就以其出生於170年算,則在264年蜀漢滅亡時,那麼,他已經是94歲高齡了!

注意,羅貫中還寫,鄧艾兵圍沓中時,廖化還出現在戰鬥前線,建議姜維退守劍閣——94歲高齡領兵上戰場作戰,您敢相信嗎?

當然,如果不細心讀書,不仔細分析,大家是不會注意到這樣的神情節的,都會相信,廖化只是六七十歲的年紀。

所以說,演義終究是演義,廖化的年齡,就和書中關公胯下赤免馬的年齡一樣,成為了該書的兩道硬傷,止可粗讀,不堪細究。

事實上,按照《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宗張楊傳第十五》中宗預所說的“吾等年逾七十”,廖化的實際壽命應該是七十多歲而非九十多歲。

類似的“廖化年齡”的烏龍事,其實,在金庸先生的《神鵰俠侶》中更多。

按照《射鵰英雄傳》第一回交待時間背景為:“光宗傳到當今慶元皇帝手裡,他在杭州已坐了五年龍廷。”即當時為慶元五年——公元1199年。《神鵰俠侶》第三十三回中寫第三次襄陽之戰發生的背景,為“大宋理宗開慶元年,是蒙哥接位大汗後第九年”,即該年為1259年。這其中的時間跨度長達六十年!

想想看,郭靖在第三次襄陽之戰時,已經是六十歲的花甲老人了!

以郭靖為參照系,凡在郭靖出生之年已經成名的江湖人物,到了第三次襄陽之戰之時倘尚健在,如柯鎮惡、沙通天、侯通海、彭連虎、靈智上人、黃藥師、一燈大師、周伯通、瑛姑等等,都是百歲上下的老人了。


覃仕勇說史


在《三國演義》中,廖化堪稱是一塊活化石,他參加過黃巾起義,一直活到了蜀漢滅亡,親眼見證了三國時代的開啟和終結。那麼在他到底活了多久,真有上百歲麼?

如果以演義記載來算的話,廖化還真有可能有100歲左右。

黃巾起義爆發於184年,廖化病逝於264年,中間相隔80年。如果廖化在20歲參加起義軍的話,那麼他出生於174年,他的年齡正好為100歲。

要是廖化參加起義軍的年齡小於20歲的話,那麼廖化的年齡就超過了100歲。

當然,這是最理想的情況。

黃巾起義主力雖然在188年被消滅,但餘部仍然堅持了一段時間,在192年後基本平息。廖化也很有可能是後期參加的,搭上了起義軍的末班車。如果屬於這種情況的話,廖化的年齡大概在90歲左右。

但能活90歲,放在當時平均壽命30歲左右的東漢三國時期來看的話,也是非常恐怖了。

不過更恐怖的是,蜀漢滅亡時,廖化還能領兵出征抗擊曹魏,衝在最前線。想象一下當時的場景,在1700多年前,一位90多歲高齡的老將軍還領兵出征,廖化的身體還真是倍棒啊!

當然也正因為廖化90多歲還要領兵出征,所以有了“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這句俗語。

不過在正史中,廖化的年齡就要打些折扣了

正史中廖化的形象和演義中有較大的出入,無論是年齡還是能力。

廖化字元儉,出身於荊州襄陽郡的望族,關羽鎮守荊州時,他擔任關羽帳下主簿,並沒有提到他參加過黃巾起義。

關羽敗亡荊州時,廖化先是投降東吳。後來廖化想要回到益州,便以詐死之計逃出了東吳的控制,帶著自己的老母親晝夜兼程,一路向西,在秭歸一帶和前來東征的劉備相遇。劉備見到廖化喜出望外,立即任命他為宜都太守,後來又以廖化為別督,參加了夷陵之戰。夷陵戰敗後,廖化成功撤回蜀漢。

由於夷陵之戰蜀漢損失了一大批中青年將領,所以廖化便成為蜀軍中較為出眾的將領,被諸葛亮所重用,多次活躍在北伐前線,立下不少戰功,一路升遷為右車騎將軍、幷州刺史,成為蜀漢後期最為重要的將領之一。

時人有云,前有王平和句扶,後有張翼和廖化。可見廖化在蜀軍中的地位。

263年,廖化奉命率軍援助姜維,與其合兵劍閣。264年,廖化隨後主劉禪北上洛陽,病逝於途中。

那麼廖化的年齡在正史中有記載麼?

陳壽雖然沒有具體交代廖化的具體年齡,但還是記載了大致的範圍。

261年,諸葛亮之子諸葛瞻成為平尚書事,廖化去見宗預,招呼老朋友去拜訪一下諸葛瞻。宗預對廖化說了這麼一句話:“吾等年逾七十,所竊已過,但少一死耳,何求於年少輩而屑屑造門邪?”

大意是說,我們倆都是年過70歲的老頭子了,啥事都經歷過了,也就差死了。何必拖著老臉去拜訪30多歲(諸葛瞻當時30歲出頭)的年輕人呢,咱犯不著這樣做。

宗預的這句話交代了廖化年齡的大致範圍:年逾70,也就是廖化的年齡在71-79歲之間,據此可以推算出廖化出生於183年-192年。而廖化在264年病逝,那麼廖化最終的年齡在74-83歲之間。

廖化的年歲雖然沒有90、100歲,但在當時來說也確實是非常高壽了,至少和司馬懿是差不多的。


石頭說歷史


黃巾起義始於公元184年3月5日,終於公元184年11月。而蜀國滅國是公元263年,期間間隔七十九年。如果廖化真的參加了黃巾起義,按照二十歲左右從軍來算。他在蜀國滅亡之際,差不多有百歲左右。

那麼?廖化真的活了上百歲嗎?接下來綜合“演義”、“正史”兩方面來考證。

按照“演義”的說法

在《三國演義》中,廖化早期確實做過賊寇,不過基本可以排除黃巾軍的說法。

關羽千里走單騎期間,二位嫂嫂被廖化的同伴杜遠所擄。杜遠準備跟廖化分娶為壓寨夫人,但廖化聽聞了關羽“千里尋兄”的事蹟後,為其義氣所感,打算送眾人下山。杜遠不從,出言不遜。於是廖化殺了杜遠,帶著眾人護送著二嫂,打算下山追隨關羽。

但是!關羽考慮到廖化的“賊寇”身份,拒絕了他的請求。原文如下:

公尋思此人終是黃巾賊之類,若用為伴,人必恥笑

關羽的這句話,很容易讓人誤會,廖化是不是參加過黃巾起義。事實上關羽只不過顧忌廖化是“黃巾賊之類”的賊寇。與之勾搭在一起影響不好。並不是說廖化真的就是“黃巾賊寇”。

而廖化初見關羽,在介紹自己的時候說道“漢末世亂,流落江湖劫掠,自己聚眾五百餘人。”


說明按照“演義”的說法,廖化充其量是個山大王,並沒有參加黃巾起義。

按照“正史”的說法

在正史中,更加可以肯定,廖化沒有參加過黃巾起義軍。

起初,廖化家是沔南一帶的豪門世族,加入劉備集團的時間不詳。早期從事關羽,是關羽麾下的主簿。關羽死後,廖化被迫歸入東吳。由於思念漢主劉備,廖化詐死,暗中帶著母親晝夜奔入了蜀漢。

此後,劉備對廖化倍加重用,任命他為宜都郡太守。到後蜀時期,廖化因戰功逐級遷升,名位常與張冀相等,而在鎮軍大將軍宗預之上。

公元263年,劉禪投降曹魏,次年廖化、宗預奉命向洛陽遷移。廖化病逝於途中。享年大約八十歲左右。

廖化享年八十左右,基本是可以肯定的。因為在公元261諸葛瞻初掌朝政之際,廖化跟宗預討論去拜訪諸葛瞻,宗預對廖化說道“吾等年逾七十,所竊已過,但少一死耳,何求於年少輩而屑屑造門邪?”此時廖化只有七十多歲。

公元261年廖化七十多歲,在公元263年蜀國滅亡之際,廖化頂多八十多歲,他不可能參加過黃巾起義。



所以!無論“演義”還是“正史”,都可以排除廖化參加黃巾起義軍的說法。廖化終年八十歲左右,沒有百歲高齡。


愛尚文史


廖化作為三國裡面“名聲極大”的人物,想不知道他都難,在成都武侯祠的文臣武將廊中,他排在黃忠後面,位居第八,一句“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將其打入了二流將領行列。

廖化戰鬥力雖然不怎麼樣,但生命力卻很頑強,對於他到底活了幾歲,那是說法不一,因此我用史書上的記載,慢慢分析推理給大家解釋。

按《三國志》和《襄陽耆舊記》的記載:廖化家為沔南豪族,初時任關羽的主簿。

建安二十四年懂,孫吳奇襲荊州,關羽遇害,廖化亦歸入孫吳,但這廖化也是個忠義之人,他因思念舊主,於是詐死,帶著母親偷偷回到蜀中。

此時的廖化已經出仕,並且他的母親還健在,按正常情況來推理,這時廖化的年紀應當在青年到中年這個階段,而因出仕還沒多久,所以只能做到主簿這個位置,並且史書沒有記載他有職務方面的調動,所以年紀上會相對更小一些。

景耀四年,廖化路過看望宗預時,宗預曾說:“吾等年逾七十”,也就是說這年宗預和廖化的年紀在七十一和七十九之間,回頭計算,則關羽身亡時的廖化差不多就在二十九歲到三十八歲這裡,考慮到古人當兵作戰都比較早,所以他那時的年齡不會很大,熬到主簿這個位置的時候應該在三十歲左右。

景元五年,廖化病逝,依據宗預的話,寬泛地說,廖化病逝時的年齡應該在七十四歲到八十三歲這裡,我就取其中間值78歲左右。

在《三國演義》中的廖化,年紀跟《三國志》上又有相差,但細算一下便可瞭解。書中的廖化初次登場是在官渡之戰的前夕,那時的他只是個少年,我按十五歲來算(古人十五已經成年,可參軍作戰),則廖化大概生於公元185年,所以他就不可能參加過184年爆發的黃巾起義,但書中又說他是“黃巾餘黨”,那應該是黃巾軍餘部不停的更新換代,因此他只是參加過不成統的零散黃巾軍。

在《三國演義》中,蜀漢滅亡後廖化因憂憤而死,這與歷史上記載的差不多,也就是公元264年,書中寫的廖化享年約80歲,這就很符合《三國志》的記載了,因此廖化準確享年時間就是80歲,並沒有活到上百歲。


大國布衣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比喻辦事缺乏好手,讓能力一般的人出來負責。那麼,歷史上的廖化真的就是一個能力平庸之輩嗎,還有歷史上廖化到底活了多少歲呢?今天,我們就一起通過歷史的蛛絲馬跡來探究一二。



在《三國演義》中廖化為黃巾軍出身,後來他要投靠關羽,關羽嫌疑他的黃巾軍身份而沒有收下。實則不然,歷史上真正的廖化可不是賊寇,他可是出身於沔南的豪門世族, 不是屌絲,而是富二代。後來,廖化投奔了關羽,為前將軍關羽帳下主簿。

公元219年冬,呂蒙和陸遜奇襲荊州,關羽敗亡,而作為關羽帳下主簿的廖化成了東吳的俘虜,並且被帶回了東吳。廖化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為了回到蜀國,他設計詐死,東吳信以為真。於是,他趁機帶著母親一路西行,奔赴蜀漢。恰逢此時,劉備東征孫吳,在秭歸與廖化相遇。劉備見到廖化後非常高興,任命廖化為宜都郡太守。不幸的是陸遜火燒連營,蜀軍大敗,廖化只能跟著敗兵退回蜀中。

在劉備去世後,廖化升任丞相參軍,後來又為廣武都督,陰平郡太守,多次跟隨諸葛亮和姜維北伐。公元259年6月,廖化升任右車騎將軍,兼領幷州刺史,其官位與張翼相等,而在鎮軍大將軍宗預之上。當時的人說道:“前有王平、句扶,後有廖化、張翼。”公元262年秋,廖化跟隨姜維最後一次北伐,但是很快就被鄧艾擊敗,姜維敗退到沓中屯田。隨後,鄧艾出奇兵,劉禪開城投降。264年春,廖化與宗預一起向內遷移前往洛陽,在途中病逝。


關於廖化的年齡,史書上並沒有詳細的記載。但在261年,廖化看望宗預時,宗預曾說:“吾等年逾七十”,也就是說這年宗預和廖化的年齡在71歲到79歲之間,264年廖化病逝,因此廖化病逝時的年齡應該在74屬於至82歲之間。

廖化70多歲時,繼續領兵作戰。於是,就有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把廖化比作平庸將領,也笑話蜀漢已經沒有人才了。實際上,歷史上的廖化並非是一個能力平庸之輩,而是一個能文能武的人才。公元238年9月,廖化率兵攻打魏國守善羌侯宕蕈駐守的營寨,雍州刺史郭淮派王贇、南安郡太守遊奕率兵救援。兩軍夾擊廖化軍隊,廖化抓住魏軍分散弱點,大敗魏軍。同時,廖化也是一個很有眼光的人,他曾勸姜維“用兵如果不收斂,必將自食惡果”,但姜維不聽,最終被鄧艾擊敗。



歷史上廖化不僅在被東吳俘虜後,還想著迴歸蜀國,而且他70多歲的高齡還上陣殺敵,由此可見其忠勇。像這樣一位老將軍,我們真不應該調侃他,他是值得後人敬佩的。各位,你們認為呢?


密探零零發


真實歷史上,廖化就是個七八十歲的老將而已,他根本沒參加過黃巾起義。之所以變成“廖百歲”主要來源於兩個,一個是成於元代的《三國志平話》、一個是《三國演義》裡提到了一句。當然都非歷史。


先說說《三國志平話》,這是成於元代的話本,符合三國主要歷史的大致發展順序但故事純屬虛構。通篇怪力亂神,當然,很多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三國故事最早是出於此處,後來羅貫中寫《三國演義》也是很大程度借鑑了平話。這裡面就寫到了廖化原本是黃巾軍張梁的馬前先鋒。與他同出於黃巾軍的還有投降劉備的周倉、裴元紹、劉闢、龔都,以及關羽過五關時的沂水關守將卞喜。當然事實上,這些人中只有劉闢、龔都是黃巾軍,周倉、廖化跟黃巾軍根本沒關係,而卞喜、裴元紹都是虛構人物。


然後是《三國演義》,裡面沒有寫廖化是張梁手下,只是在關羽過五關尋兄時寫到因為關羽要與曹操話別,兩位皇嫂車駕先行,被山賊杜遠劫持,欲與同夥廖化各分一人為妻。廖化殺杜遠投奔關羽,其中提到他的裝束“一少年黃巾錦衣”。然後“關公尋思此人終是黃巾餘黨”不敢跟他一起走,雙方別過。這裡也說到廖化做過黃巾軍。

黃巾起義時間是184年爆發,廖化是264年去世。如果廖化真的參加過黃巾軍,那184年至少也十五六歲了,到264年至少就是九十五六歲歲,那真的是近百歲高齡了。但事實上不可能,因為他263年還在帶兵打仗。哪有九十幾歲還能打仗的道理?佘太君百歲掛帥那隻能是小說,歷史上根本不存在的。


那廖化真實年齡是什麼?歷史上對他具體出生於哪年沒有明確記載,只能明確他第一次出場是關羽北伐襄樊的時候,219年。那時候他是關羽帳下主簿,關羽敗亡後歸入東吳,因思念蜀漢逃出歸蜀,後受重用。219年出場,就比黃巾軍的說法推遲了35年。具體最能判斷廖化年齡的是景耀四年(261年)他跟宗預的一段對話。當時諸葛瞻主政蜀漢,廖化約宗預一起去拜訪諸葛瞻,宗預說我們都年過七十了,何必去拜訪晚輩,於是沒有去。

所以,261年的時候,廖化年紀是超過七十歲,70-79。鑑於說的是年過七十而非年近八十,所以75歲以下可能性較大。在264年蜀漢滅亡遷往洛陽途中廖化病逝也就是三年後,應該是73-81歲,最可能是73-78歲。在當時而言確實是老將了,但跟百歲實在是差距很大。


伊耆角木


曹魏司馬昭令鍾會等兵分三路伐蜀,鄧艾用奇襲大軍直抵成都面前,諸葛瞻率成都守城主力前往決戰全軍覆沒,劉禪出降,其時姜維正與廖化董厥等人率軍駐在劍閣堵鍾會主力,得知成都已失的消息,驚疑不定,不久,劉禪傳令大軍陣前投降。後來發生鄧艾被陷害殺死,鍾會與姜維密謀反司馬昭等事,造反事敗,亂兵大開殺戒,死了不少魏蜀將士,等亂事平定,蜀漢降官一同前往洛陽,中途廖化病死,時間是公元264年。


但史實的廖化卻不是黃巾軍出身,把他寫成黃巾賊寇是三國演義類為了增加故事性可讀性,併為趙雲的英雄形象增添色彩,不料卻出了百歲疑雲。(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廖化是荊州襄陽人,應該在赤壁之戰後,劉備收拾荊南四郡並向孫權借得南郡時歸附劉備方。關羽鎮守荊州時為主簿,既是文職,北伐時應該不在軍中,可能隨在糜芳帳下,呂蒙偷襲荊州入南郡時,有一夥士兵想伏擊他,因防守太緊而撤退,不排除有廖化參與。既奪荊州,關羽父子兵敗身死,廖化與眾將士一同被遣送東吳,離開荊州。


廖化忠於劉備的心並沒有因被逼入吳而泯滅,來到東吳後,便裝瘋賣傻,降低東吳眾人對他的戒備,又假裝病死,瞞天過海後,帶著老母,二人一同西歸要到益州尋找劉備。其時距失荊州已過去一年多,劉備也在成都稱帝繼承漢朝。(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當上皇帝后第一件事便是厲兵秣馬準備討伐東吳,重奪荊州,大軍開發剛出川口,就在秭歸碰上廖化,劉備廖化二人一見喜出望外,劉備任命他為宜都太守,鎮守一方,沒有跟劉備上前線,夷陵之役倖免於難。

之後就是夷陵兵敗,駐紮永安近半年劉備託孤身死,諸葛攬政,廖化先為丞相參軍,後封為右車騎將軍假節,隨在諸葛左右配合北伐等事,曾擊敗郭淮部將遊奕,殺死魏國廣魏郡太守王贇。待到姜維上位,蜀中人才凋落,青黃不接,廖化逐漸作為重將走到前臺,屢次相助北伐,但老成持重勸姜維不能過於黷武,免得自取滅亡。(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261年,蜀漢滅亡的前兩年,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被劉禪重用,主掌朝政,其時有一件事,可為廖化年齡的一個證據,廖化邀請宗預一同去拜訪老上級的兒子,宗預說,我們都已年過七十,經過的事太多了,何必到年輕人門前攀附呢?這說明一點,當時廖化最少有70歲,最多79歲,而死於264年,年齡應該在73至82之間,百歲是稱不上的。


南方鵬


廖化與黃忠、嚴顏、丁奉都是三國時期著名老將,有人說他活了上百歲,這或是根據《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中所述,當時關羽封金掛印,護送二嫂前往袁紹處尋找劉備,曹操趕來送別,關羽讓車仗從人先行,卻被山賊杜遠劫了二嫂,同夥廖化當時得知原是“大漢劉皇叔夫人”,便殺了杜遠取其首級獻給關羽,而後“廖化欲以部下人送關公,關公尋思此人終是黃巾餘黨,未可作伴,乃謝卻之。”

按照這句話描述,關羽認為廖化是“黃巾餘黨”,黃巾起義爆發於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如果那時廖化已參加起義,那麼至少十五歲左右,蜀漢滅於景耀六年(公元263年),那時廖化至少已九十五歲了,稱之“百歲老人”也是可以的。

但演義在廖化出場時卻又提到“雲長舉目視之,只見一少年,黃巾錦衣,持槍跨馬,馬項下懸著首級一顆,引百餘步卒,飛奔前來。”此處說廖化是少年,也就是說此時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廖化還不到十五歲,肯定不可能參與甲子年黃巾起義,就連中平五年(公元188年)黃巾餘度再度起義都來不及參加,《三國演義》這段文字前後互相矛盾,不足以判斷廖化年齡。

而按照《襄陽耆舊記》所記載,“廖化字元儉,中盧人也,世為沔南冠族”,就是說廖化是豪門世族出身,並非演義所說的山賊,當然參加黃巾起義也是不可能的。《三國志·蜀書十五》也提到廖化“為前將軍關羽主簿,羽敗,屬吳”,就是說廖化在關羽大意失荊州擔任的是主薄的文官,而不是武將,這些史料都與《三國演義》相差甚遠。

史實中,最能說明廖化年齡的,是《三國志》以下描述:

時都護諸葛瞻初統朝事,廖化過預,欲與預共詣瞻許。預曰:“吾等年逾七十,所竊已過,但少一死耳,何求於年少輩而屑屑造門邪?”遂不往。

這段話中,廖化想約宗預一起去拜見諸葛瞻,宗預說,我們都過了七十歲了,得到已太多,只是少一死而已何必登門相求晚輩呢?諸葛瞻統領國事是在景耀四年(公元261年),此時廖化已經七十多歲了,但也不到八十歲,所以廖化可能出生於公元182年至190年之間,廖化在鹹熙元年春(公元264年)“內徙洛陽,道病卒”,去世時在七十四歲到八十二歲之間。

考慮到宗預當時說“年逾七十”,而不是“年近八十”,他們當時應當不超過七十五歲,宗預在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隨張飛入蜀,當時剛出道不會很大年紀,大約二十多歲,廖化和宗預年紀差不多,因此他們更可能是在公元186年到190年之間出生的,就此推斷,廖化去世時不會超過八十歲。

關於廖化的壽命,不知您又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六甲番人。


六甲番人


《三國演義》裡面的廖化

廖化在《三國演義》中的出場離關羽要掛已經不遠了,裡面說了廖化是黃巾餘黨。黃巾起義的時間是公元184年,起義沒有多久就被鎮壓下去了。然後公元188年,黃巾軍又來了第二次起義。而廖化死於公元264年,如果是20歲參軍且參加第二次黃巾起義,那麼廖化只活了90多歲,如果是參加第一次黃巾起義,那麼廖化活了100歲。如果廖化參軍的年齡大於20歲,且參加了第一次黃巾起義,那麼確實活了超過一百歲。如果廖化參軍的年齡只有10多歲,無論參加哪次黃巾起義,都沒有活過100歲。


正史之中的廖化

說完了《三國演義》之中的廖化,那麼就來說說正史之中的廖化。《三國志·宗預傳》提到過宗預和廖化都超過了70歲,那時候是公元261年。這樣無論怎麼計算,廖化臨終前最多也就80多歲。80多歲在古代也算是高壽了,所以廖化活到這個歲數也確實不錯了,這種可能性還是蠻高的。


古代當然也有活過100歲的人,雖然群體不多,哪怕現在也不是大群體,但很多都沒有被史籍記載。廖化雖然也有活過百歲的可能,但廖化按照正史的記載,最多也就活到80多歲。


淡看天上月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句話多用在一個團隊因無後繼之秀,只能讓年長的平庸者擔綱重任。小說第一百零九回,後主延熙十六年秋(公元253年),蜀漢姜維起兵二十萬出陽平關伐魏,廖化、張翼為左右先鋒;第一百一十三回,姜維再一次兵出祁山,又以廖化、張翼為先鋒,那一年是後主景耀元年(公元258年),離蜀國滅亡還有五年。\r

在戰火紛飛的三國時代,廖化是無緣和英雄們一爭永恆的,實在是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太多太長,以至人們無暇顧及那些邊際人物。但廖化在小說中上場和退場的時間跨度卻相當長,幾乎覆蓋著三國的興亡盛衰。\r

羅貫中把廖化的登場安排在關雲長千里走單騎的故事中。關羽掛印封金離開曹操集團,保護兄嫂的車仗不遠千里去找劉備。不料兩位夫人被草寇劫掠到山上,幸虧山寨頭領問明夫人身份並久慕關公大名而予以解救。這個山寨頭領就是廖化。廖化出場時是“黃巾錦衣,持槍跨馬,馬項上懸著首級一顆,引百餘步卒,飛奔前來。”一個劉關張的粉絲因為仰慕英雄而殺死同伴,還願意追隨關公一同歷險,表現可圈可點。但關公傲氣,尋思此人黃巾裹頭是道逆餘黨不可為伴,便謝絕了廖化的加入,廖化所饋贈的金銀絲帛也未接受。廖化只能繼續在山間落草。\r

千里走單騎發生在官渡大戰期間,也就是公元200年。廖化雖然年少,但身份是草寇頭目,而且還參加過黃巾起義,年紀應該在二十歲上下。這樣算來,到他披掛先鋒時,已是七十有餘的年紀,完全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將軍了。如此高齡勇為先鋒,和當年的老黃忠有得一比。黃忠在彝陵之戰中中箭身亡是七十五歲,但廖化的戰鬥生涯還在延續,直到第一百一十九回,魏軍攻破成都蜀漢滅亡,姜維自刎,張翼亦死於亂軍之中,廖化還在,只是他“託病不起”憂鬱而死。蜀亡的那年是公元263年,廖化該是耄耋老將了吧。\r

從中已可看出老羅在設計廖化這個邊緣人物中的不合理性,黃巾餘黨的廖化和以後蜀漢先鋒的廖化應該不會是同一個人。陳壽《三國志》中提到廖化只有寥寥數筆,完全沒有參加黃巾的經歷。廖化是襄陽人氏,關羽守荊州時曾任主簿,相當於關羽辦公室主任。荊州失陷廖化被吳軍俘虜,後找得機會帶著老母脫離吳境。劉備東征時廖化得以歸隊並受到重用,先後擔任過太守、刺史等地方長官,也曾任丞相參軍和右車騎將軍,可謂文武雙全。對大將軍姜維屢次出兵挑戰魏軍,廖化是有不同看法的,《資治通鑑》引用了廖化的一段話,“兵不戢必自焚,伯約(姜維)之謂也,智不出敵而力小於寇,用之無厭,將何以存。”廖化的意思是你姜維不是諸葛亮,智力不比對手強,蜀漢的國力又比對手弱,窮兵黷武,怎能不敗?後來的發展正應驗了他的預言。\r

如此看來,作為文武全才的廖化,還是堪配先鋒重任的,只是五虎上將和魏延這批人太過耀眼,掩蓋了後繼者的光芒,更可惜廖化的先鋒生涯是在後孔明時代,群星昏暗,故事不多,也就缺少了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