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最喜歡的女兒十公主,為何後半生卻十分悽慘?

yukiye620


和孝公主是乾隆六十六歲所得的老來女,乾隆將她視為掌上明珠,經常召她左右陪伴,每次看到小女兒心情就會愉快。於是每當宮人做事失誤遭到他訓斥時,只要將和孝公主帶來便會轉危為安,乾隆年紀大了有時會無理取鬧,只要和孝公主進行勸解,他便心情愉悅。和孝公主的母親惇妃因為母以女貴晉升為妃,但她脾氣暴躁,曾經不顧宮規打死宮女被乾隆降級,乾隆看在和孝公主的面子上,很快又恢復了她的位分。

乾隆四十一年正月初三,是乾隆愛女十公主的週歲生日,也即“晬盤日”。晬,滿一週期。是日,以盤盛紙筆刀箭等物,讓嬰兒信手抓取,以佔他或她將來的興趣,叫作“試兒”,也叫“試晬”、“抓周”。盛物的盤子叫“晬盤”。趙翼《血氣日衰竹初勸食人乳戲作》詩云:“晬盤孩稚已扶床,又費餐錢僱奶孃。”十公主抓了什麼無從記錄,我們只能從檔案知道,因乾隆高興,特地賞了小公主很多玩具,有漢玉撇口鐘、漢玉娃娃戲獅、清玉匙、紅白瑪瑙仙鶴、油珀圓盒、漢玉扇等。

乾隆非常看重和孝公主的婚事,特意為她選擇寵臣和珅之子為駙馬,並且親自為未來女婿賜名“豐紳殷德”。和孝公主是妃嬪所生的庶女,卻在十三歲那年被破格封為固倫公主,享受皇后嫡出女兒的待遇,並特許她乘金頂轎,嫡出姐姐和敬公主沾了妹妹的光才得以享受同樣的待遇。和孝公主出嫁時,乾隆兩次為她添加了大量嫁妝和賞賜,寵妃容妃的遺產絕大部分都分配給了和孝公主作為添妝,出嫁後又給了很多賞賜,在十三戶陪嫁戶的基礎上給她增加到二十戶。俸祿也是按照外藩公主的待遇優厚領取。出嫁後過第一個生日乾隆給予她的賞賜超過了皇后規格。根據一史館的檔案記載,嘉慶十九年有吏部尚書英和“奏為代和孝固倫公主呈繳圓明園內住所事”,說明在乾隆年間,乾隆直接賜了圓明園的一部分給和孝公主當住所。

嘉慶皇帝對這位小妹妹也非常關照,和珅倒臺後因為公主的緣故推恩賞賜駙馬豐紳殷德公爵頭銜,並賞賜和孝公主八座當鋪(成本銀共七十多萬兩)作為贍養經費,以示親親之義,又賞賜大量土地、房產、現銀以示加恩。如果按照網上流傳的一吊錢等於一兩銀子的話,這個數目非常驚人了,八個當鋪的本錢加起來達到了七十六萬六千兩……這個賞賜在清朝對皇族人員來說可是個天文數字。要知道和敬固倫公主一輩子所得賞賜不過四萬餘兩。當然每個當鋪由於地段和經營能力的差別,收入也會有盈有虧,但嘉慶給和孝公主這個賞賜數目真的非常驚人了(比起抄和珅家所得就是九牛一毛不到了)。道光元年四月二十五日,根據內務府奏摺“請將恆生當賞給和孝公主”,看來道光皇帝也賞賜了一座當鋪給和孝公主這位姑姑。

所以和孝公主晚年的悲慘只是相對於在乾隆年間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無上榮光而言的。


坤寧宮的故事


乾隆一生有27個子女,其中女兒10名,不過活到成年的僅有5人。在碩果僅存的5名公主之中,最小的就是十公主了。她不僅僅的得到了乾隆的寵愛,更是得到了嘉慶和道光的特殊照顧。然而受盡三朝帝王的寵愛,其後半生依然過得悽慘無比。



十公主出生於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正月初三,這一年的乾隆已經是一位65歲的老人。老來得女,證明了自己的身體寶刀不老,所以乾隆表現的興奮異常,立刻把十公主的母親惇嬪晉封成為了“惇妃”,而且還賞賜了一大堆的稀世珍寶。

所謂愛屋及烏,十公主的受寵也讓惇妃得到了乾隆的寵愛,因此惇妃在宮中的地位陡然上升。從此之後,惇妃不再像進宮之初那樣小心翼翼,反而是在宮中有恃無恐,甚至經常會因為一點點的小事毆打宮女。



乾隆四十三年,惇妃終於闖下大禍,因為憤怒活活打死了一名宮女。清朝的宮女不是漢族女子,都是從旗人的家眷中挑選出來的適齡女孩。她們在宮中如果得到皇帝的寵幸,是能夠獲得晉封的。即便沒有得到皇帝的寵幸,將來到了一定年紀也會被放出宮去嫁人。也就是說這些八旗宮女雖然在皇宮當差,但她們並不是賣身給帝王家,而是擁有一定的地位。

惇妃入宮之初也僅僅是一個滿洲正白旗的包衣出身,也是因為得到了乾隆的寵幸才從一個宮女晉升為了妃嬪。現如今她從宮女晉升為妃後,竟然動手打死宮女,這件事在當時影響非常惡劣。乾隆本打算狠狠地處置一下惇妃,但念及十公主,最終乾隆只是將惇妃降級為惇嬪,然後將十公主送到了其他妃嬪處撫養。

十公主離開惇嬪後,哭鬧不停,甚至不吃不喝的鬧脾氣,最終寵女異常的乾隆又把十公主送到了惇嬪的宮中。十公主回到惇嬪的宮中後,乾隆想念女兒的時候,不可避免的要見到惇嬪。不久後,乾隆又寬恕了惇嬪,恢復了她的妃位。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十公主挽救了惇妃和其家族的前途命運。



十公主長大後,經常是一身戎裝地跟隨乾隆去木蘭圍場狩獵,在狩獵過程中,乾隆彷彿看到了年輕的自己,甚至對十公主說:“汝若為皇子,朕必立汝儲也。”

轉眼間,十公主已經到了出嫁的年齡,乾隆左思右想,為其選擇了當朝權臣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這件事雖然是乾隆的一番好意,但也為十公主將來的不幸生活埋下了伏筆。

十公主結婚前,乾隆破格提升十公主為固倫和孝公主,清朝的固倫公主待遇等同於親王,特指皇后所生之女。其餘妃嬪,也包括皇貴妃的女兒只能封為和碩公主。以此可見乾隆對十公主的喜愛程度。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14歲的十公主出嫁,乾隆賜予嫁妝的價值超過了百萬,另外還單獨賞賜了30萬兩白銀。結婚後,十公主和豐紳殷德夫唱婦隨,兩人過得也還可以。但好景不長,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去世,這一天正好是十公主24歲的生日。

乾隆死後,十公主失去了人生中最大的保護傘,命運急轉直下。首先是嘉慶扣押了她的公爹和珅,其次還查抄了和珅府邸,並且將豐紳殷德抓起來審訊。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十公主為了保全和珅一家,忍著悲痛到了皇宮,跪在嘉慶面前祈求放過自己的家人。嘉慶看到曾經的妹妹跪在自己的面前,動了惻隱一心,於是答應放過豐紳殷德,但和珅必死,只能留一個全屍。



幾天後,和珅去世,豐紳殷德也被放了出來,但富麗堂皇的宅院被分成了兩份,前院被嘉慶賞賜給了慶郡王永璘,後院留給了十公主。

劫後餘生的豐紳殷德為人低調,整天縱情聲色犬馬。不過好在有十公主扶持,豐紳殷德被嘉慶封為了散秩大臣[從二品]。

雖然豐紳殷德夾著尾巴做人,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在嘉慶八年[1803年],有人上告嘉慶,說豐紳殷德演習武藝、圖謀不軌,意欲謀害公主,並且將妾帶至墳園於國服內生女。"

經過嘉慶查證,演習武藝、圖謀不軌,意欲謀害公主屬於誣告,但豐紳殷德在國喪期間與小妾生女是真的。最終豐紳殷德被禁足於家中。



後來在十公主的努力下,豐紳殷德雖然被重新啟用,但嘉慶來了一個眼不見、心不煩,把豐紳殷德下放到了烏里雅蘇臺任職。也是在這裡豐紳殷德自暴自棄、百病纏身,直到臨終前,才回到了北京。回到北京後僅僅3個月的時間就去世了,去世時年僅36歲。

豐紳殷德去世後,按照清朝的規定,公主不得改嫁,所以十公主悽慘度日。由於沒有子嗣,十公主過繼了一名叫做福恩的養子。

公元1823年,49歲的十公主去世,道光皇帝破例親臨其墓葬前祭奠。這也算是他一生之中最後一次盛大的場面了。


我是越關


乾隆一生有許多兒女,兒子有17個,女兒有十個,但是活到成年的女兒只有五個。


要說乾隆最愛的女兒是誰,還珠格格還是民珠格格?都不是,那是瓊瑤小說中乾隆的愛女。其實乾隆真正的愛女是十公主固倫和孝公主。

十公主是乾隆老來得女,寵愛得很

乾隆在64歲時,淳嬪給他生了個女兒。按照大清的祖制皇帝的女兒都被封為公主,而不是格格。但是隻有皇后生的女兒才有資格被封為固倫和孝公主。

通常父母都會偏愛小一點的孩子,又何況十公主是乾隆老來得女,寵愛起來更加不管不顧。十公主依然被封為固倫和碩公主。

要說乾隆有多喜愛這個十公主

即使當乾隆正在發火時,只要一遇到十公主,乾隆立刻就眉開眼笑了。

乾隆喜愛十公主甚至放出話來,如果十公主是個男子,他就把皇位傳給十公主。十公主充分繼承了清朝皇族的馬上天賦,在木蘭圍場,十公主的劍術比皇子更勝一籌,讓乾隆很是欣慰。

十公主的前半生有多幸福,後半生就有多悽慘。

十公主一生的幸福痛苦都來自於兩個男人,前半生乾隆給十公主無上榮耀,而後半生的痛苦則來自於她的丈夫。

和珅是乾隆的寵臣。和珅的長相是相當精緻,美得民間傳聞和珅與乾隆有不正當關係,而不是電視劇中的油膩大叔,精緻的外貌也遺傳給了他的兒子,豐紳殷德。

在乾隆去世以前,十公主的婚後生活還是十分得幸福美滿。有乾隆這個寵女狂魔的親爹,還有和珅這個當紅寵臣,在加上品學兼優的丈夫。


一切的轉變都開始於父親乾隆的去世。

嘉慶對於和珅沒有一點好感,乾隆當時選駙馬的時候千挑萬選,沒想到最後卻是這樣的一個結果。

嘉慶一上位和珅立刻就被抄家,身為和珅的愛子,豐紳殷德自然也是逃不掉的。十公主怎麼會允許自己的丈夫被哥哥殺掉呢?

在十公主的請求下,豐紳殷德留下了一命,只是被貶了官,比起其他沒命的人已經好了很多。

可惜,夫妻之間共享福容易,同患難難。

豐紳殷德辜負了十公主的一番情意,他找了小妾,而駙馬是隻能有公主一位妻子的。

也許是嘉慶還是不願意放過豐紳殷德,因為他背叛了十公主,這成為了嘉慶解決他的藉口。嘉慶執意要罷紳殷德的官,而十公主此時雖以心力交瘁,可依然向嘉慶求情,放他一次。

最後豐紳殷德被罷官後還是又重新當官。


好景不長,豐紳殷德在十公主36歲時撒手人世,未與十公主留下一子。這位人生起起伏伏的十公主也在49歲時離開了人世間。

由苦入甜易,由甜至苦難。十公主的一生,成也乾隆,敗也乾隆。


雨霽視角


乾隆一生有10個女兒,其中五個早夭,到了乾隆晚年,成年的四個女兒相繼出嫁,身邊只有一個最小的十公主,即固倫和孝公主。

固倫和孝公主出生的時候,乾隆已經65歲,在她出生前,後宮已許久沒有嬰兒的啼哭,她的到來意味著皇帝旺盛的生命力,老來得女的乾隆很是驕傲,自小將她當做掌心裡的寶,頗為疼愛。

固倫和孝公主自小練就了一些拳腳功夫,常身著男裝跟隨乾隆出巡、打獵。在清宮收藏中有一張戎裝女子的畫像,往往被認為是“香妃”容妃的畫像,但是經過有關專家的認定,畫像中的女子極有可能是固倫和孝公主,畫像中的女子身穿戎裝,英姿煞爽,模樣跟乾隆很像。

乾隆曾對固倫和孝公主說:“你如果是皇子,朕一定立你為儲。”這話並不是隨口說說,而是乾隆真這樣想的。乾隆雖然有17個皇子,但是先後13個皇子離世,剩下為數不多的皇子沒有他十分滿意的,如果固倫和孝公主是位皇子,或許清朝的歷史會是另一番局面。

固倫和孝公主的母親是惇妃汪氏,惇妃一生只有這麼一個女兒,卻成為她命裡的大福星,保住了一生的平安富貴。這話還得從固倫和孝公主兩歲時說起,當時,惇妃做了件整個皇宮都轟動的事——杖殺宮女。

“惇”,本意為敦厚老實,但是隨著位分的上升,惇妃的脾氣越來越大,對宮女、太監動不動就責罰打罵,因為一件小事,她杖殺了自己宮中的一個宮女。此事在宮中傳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

乾隆龍顏大怒:“宮中從未有妃嬪將使女毒毆立斃之事,今惇妃此案,若不從重辦理,於情法未為平允。”並說“從前小太監胡世傑、如意等,在朕前常有惹氣之事。不過予以薄懲,杖責二十,極多亦不過四十者。”

這件事被乾隆當做整治後宮風氣的反面教材,一點臉面也沒給惇妃留,不僅召來了眾皇子,還召來了諸位軍機大臣,宣佈將惇妃降為惇嬪,罰銀百兩用於死者的喪葬,惇嬪宮中的首領太監和後宮的總管太監都被罰了俸銀。令諸皇子共知警省,永遠遵奉。

惇嬪帶罪,女兒被送到別的貴妃宮裡養著,才兩歲的娃離開親孃哭的夜不能眠。乾隆心疼女兒,只得又將十公主送回惇嬪宮裡,想女兒時就去看望。所以,惇嬪這位反面教材僅過了一年時間又重被冊封為惇妃,不用說,這與女兒固倫和孝公主的得寵不無關係。

按照清朝體制,皇后所生的女兒才能被封為固倫公主,嬪妃所生的女兒只能被封為和碩公主,但是乾隆在十公主13歲時就破格晉封為固倫和孝公主,享受皇后嫡出女兒的待遇,相當於親王,並有乘坐金頂轎的資格,特殊待遇超過了她所有的姐姐。

出身回族部落的容妃,也就是傳說中的香妃,一生沒有生育兒女,卻十分喜歡固倫和孝公主。去世前留下遺言,將自己的財物分送,其中大部分留給了固倫和孝公主,遺贈的珍寶器物多達240多樣。

只是,固倫和孝公主到底不是皇子,早晚得找婆家。乾隆為了給她尋一門好親事左思右想,最後相中了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這小子長相俊美,與公主很是般配。就這樣,乾隆與和珅成為親家。

固倫和孝公主大嫁之時,乾隆給她置辦了大量嫁妝,其數量遠遠比其她公主多得多。結婚第二天,乾隆還命令宮中將許多珍寶財物送到公主府,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可勁兒的從宮裡搬。固倫和孝公主和豐紳殷德雖說是政治婚姻,但是兩人卻恩愛有加,夫唱婦隨,還經常一同出去打獵。在固倫和孝公主的指點下,豐紳殷德用功上進,深受乾隆信任。

但是成為和珅的兒媳,到底是福還是禍?

這一點,固倫和孝公主心裡有數,卻無可奈何。對於公公和珅在朝中的所作所為很是不滿,她對丈夫說:“父親仗著父皇厚愛貪贓枉法,我替你擔心,恐怕將來身家不保,我必定遭你所累。”

果不其然,固倫和孝公主剛滿二十四歲的這一天,乾隆去世了,她的人生自此開始走向下坡路。

嘉慶上任不久,就迫不及待的向和珅開刀,朝堂上下也傳出了“和珅一倒,嘉慶吃飽”的說法。好在嘉慶顧念自己的妹妹,沒有趕盡殺絕,赦免了豐紳殷德,還讓他仍舊享受伯爵的封號待遇。

和珅生前建造的比皇陵還豪華的和陵,因逾制被嘉慶強行拆毀,和珅自盡後一時沒有墓地可葬,固倫和孝公主只得出面懇求哥哥。想當初,嘉慶得知乾隆給小妹許了這樣的婆家,就曾憤恨得吃不飯去,如今妹妹這般來求,嘉慶心有不忍,這才開恩允許豐紳殷德料理和珅的後事。

豐紳殷德自和珅去世一直苦悶,整日以酒消愁,他的妻子帶來榮華富貴,但是也是妻子的哥哥殺了父親,他內心十分矛盾,開始有意無意疏遠公主。

嘉慶八年,和孝公主府長使告了豐紳殷德一狀,說其“演習武藝,謀為不軌,欲害公主,將妾帶至墳園於國服內生女各款”。嘉慶帝經過審理,發現謀害公主純屬子虛烏有,但是國服內侍妾生女卻有其事。

按大清律例,皇帝大喪期間不得懸掛門符,張燈結綵,不得婚嫁,不得同房生育等等,豐紳殷德在乾隆喪期內未能守禁忌,還和小妾生了個女兒,嘉慶帝很是生氣,削去他的爵位,令其閉門思過。

三年後,嘉慶提拔豐紳殷德為"頭等侍衛,擢副都統,賜伯爵銜",說是提拔,倒不如說是流放。豐紳殷德雖有些自暴自棄不求前程,在烏里雅蘇臺做官時期倒也勤懇。只是在邊疆這種蠻荒之地漸漸百病纏身,公主不忍心,求皇兄能讓丈夫回京療養。

嘉慶十五年二月,豐紳殷德回京,五月就去世了,年僅36歲,嘉慶賞賜了銀兩和爵銜。固倫和孝公主與豐紳殷德本來有一個兒子,可惜早夭,只有妾室生下的兩個幼女,長女11歲,幼女5歲。後來,固倫和孝公主過繼了一個兒子取名福恩,世襲了輕車都尉。嘉慶對公主及後人倒很照顧,常在經濟上給予幫助。

固倫和孝公主在丈夫死後主持家政十餘年,去世時49歲,道光帝對姑姑很是尊重,對她一生的遭遇備感哀傷,還親臨她的墓前祭奠。對於一位公主而言,能得到乾隆、嘉慶、道光三朝皇帝的疼愛和關照,也不枉人生走這一遭了。


暢銷書會


歷史上的乾隆,不僅是一個蓋章狂魔、點贊狂魔,同時也是個寵女狂魔。他對自己的兒子要求很嚴格,有兩個阿哥還過繼給了宗室。但是他對女兒則是各種寵溺,愛的不要不要的。尤其是歷史上著名的十公主,一出生就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不僅乾隆皇帝寵著她,幾個哥哥也寵著她。因此,十公主的童年過得非常的幸福。

十公主也就是歷史上的固倫和孝公主,她的出生彷彿是天意。她出生在一年之中最喜慶的時間段——正月。當時的乾隆已經六十五歲了,紫禁城也足足有八年沒有聽到過小孩子的哭啼之聲。喜慶日子出生,再加上老來的女,這是足以讓每一個做父親的人大喜過望的事。(一把老骨頭了還有生育力)因此,十公主後來的受寵,是必然的。而她母親惇嬪也沾了她的光,在她出生後便立即被冊封為妃,也就是歷史上的惇妃。

按照清朝的宮規,只有皇后生的女兒,才能被封為固倫公主,享受親王的待遇,妃嬪生的女兒,哪怕是皇貴妃,只能被封和碩公主,相當於郡王待遇。十公主並不是皇后所生,按照規定她應該是和碩公主,結果乾隆太愛她了,硬是將她破格封為固倫公主,可見乾隆對十公主的寵愛到了何等地步。

這裡多插一句,清朝從康熙之後就有嚴格的規定,皇帝的女兒必須要被稱為公主,不準被稱為格格。只有宗室的女兒或者蒙古貴族的女兒才能叫格格。

(乾隆七十大壽)

出於寵愛,乾隆經常把十公主帶在身邊。因此十公主也能夠經常與王公大臣見面,與親哥哥和宗室堂兄弟們混在一起,從小就就養成了偏男性的性格,喜歡穿著男裝,精於騎射。有一次在木蘭秋狩時,十公主箭無虛發,比她的哥哥們獵獲的動物數量都要都。乾隆看著這個文武雙全,酷似自己的女兒,不僅賞賜了她一件黃馬褂,還慨嘆的說道:恨你不是男兒身啊,否則皇位就是你的了。

然而,十公主生來就是女兒身,她不可能繼承大清的皇位。深感遺憾的乾隆只能用其它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愛女之心,比如給她找一個品學兼優的好郎君。這個人就是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至少乾隆認為他很合適)



十公主六歲的時候,乾隆就在滿朝文武的子弟中,挑選了自己最信任的人、權臣和珅的獨生子豐紳殷德被選中為額附。這其實是乾隆的失誤,也是十公主一生悲劇的起點。豐紳殷德本身沒有什麼大問題,問題出在他的父親和珅身上。但是乾隆並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們對和珅早已經是深惡痛絕,並且嘉慶當時也是非常反感十公主的這樁婚事。

乾隆五十四年,那一年十公主十五歲,乾隆賜給了她一頂金頂轎,這是嫡出公主都不一定能得到的特殊待遇。除此之外,乾隆還送給了女兒頗為豐富的陪嫁嫁妝,僅綾緞類的衣料就達到近兩千匹,可以堆滿一間倉庫。婚後,十公主與豐紳殷德感情融洽恩愛。然而,十年之後大禍還是降臨了。

嘉慶四年,乾隆駕崩,坐了四年傀儡皇帝的嘉慶親政。他親政後的第一件事就清算和珅。對於自己公公的所作所為,十公主她也是心知肚明的。她從小跟隨在乾隆身邊,深諳政治上的那套潛規則。但是她只是一個女流之輩,不可能左右朝廷大事。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哥哥賜死了自己的公公。就這樣,權勢滔天的和珅死在了監獄裡。



在這種大背景之下,和府被抄,豐紳殷德也被抓起來審訊。十公主為了丈夫和兒女,她只得忍著眼淚,趕進皇宮,跪著請求自己的哥哥放丈夫一條生路。嘉慶從小就特別疼愛這個小妹妹,現在面對哭成淚人的妹妹,他心軟了。只得扶起她,答應饒恕豐紳殷德。最後,嘉慶信守了承諾,不但赦免了豐紳殷德,還讓他仍舊享受伯爵的封號待遇。

豐紳殷德系固倫額駙,且公主平日最為皇考所鍾愛。自應仰體恩慈,曲加體恤。若此時將豐紳殷德職銜斥革,齒於齊民,於體制亦覺未協。和珅公爵系因拏獲王三槐所得,應照議革去,著加恩仍留伊伯爵,即令豐紳殷德承襲,在家閒住,不許出外滋事。——《清實錄》

一開始,嘉慶的旨意是讓豐紳殷德在家裡待著就行了,不準當官,也不準隨便出門。但是嘉慶看在十公主的面子上,還是恩准了豐紳殷德出來當差,先是給了他一個散秩大臣的官(從二品)。過了幾年,豐紳殷德的身份也逐漸升上來了。說到底,還是十公主有面子。否則豐紳殷德的罪人身份,他還能當官、升遷?

只不過好日子又沒過幾年,豐紳殷德還是因為犯事被罷了官。起因是公主府裡的管家奎福公報私仇,向嘉慶打小報告,說豐紳殷德有心造反,而且對公主不敬。嘉慶下令調查,調查結果是豐紳殷德沒有造反,這純屬誣陷。但是他在外面養小老婆,對公主不忠。這一下嘉慶怒了:老子看在妹妹的面子上才放過你,沒想到這個傢伙居然敢揹著妹妹勾引別的女人!


於是嘉慶下旨,將豐紳殷德所有的官職全部革掉,禁閉在家裡不許出門。十公主是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全力維護的丈夫居然揹著自己另有所愛,這無疑是莫大的諷刺。但是丈夫畢竟是丈夫,她還是要幫他求情。於是在十公主的再次懇求下,嘉慶饒恕了豐紳殷德,兩次讓他擔任副都統(正二品),並且還恢復了他的爵位,又加封為公爵。

嘉慶十五年,豐紳殷德去世。由於宮廷的規矩,額附去世,公主不能再嫁。三十五歲的十公主便成了寡婦。

又過了十年,嘉慶皇帝去世,最後一個罩著她的哥哥也不在了。在嘉慶去世前,除了八阿哥永璇和十一阿哥永瑆之外,乾隆其它的兒子和女兒全部去世了。

又過了三年,永瑆也去世了。十公主和她八哥永璇成了乾隆子女中僅存的兩位。年紀最小的妹妹,必然是最受父親和哥哥們的寵愛,這是十公主的福氣。但是年紀小,她也理所應當的要承擔送走所有親人的痛苦。

此時的十公主連一個傾訴的人都找不到,晚景頗為淒涼。道光皇帝對自己小姑姑一生的遭遇也備感哀傷。在十公主去世後,親臨她的墓前祭奠。這份破格的優遇,應該算是十公主一生中最後一次盛大的場面了。



現在的北京恭王府,就是當年和珅府邸。十公主出嫁後,在這裡住了三十多年。和珅被抄家後,這座宅子的前院被嘉慶賞賜了十七阿哥永璘。十公主和豐紳殷德搬到了後院居住,十公主死後,前院和後院都歸了慶親王一脈(永璘的爵位)。

在這座宅子裡,十公主為豐紳殷德生了一個兒子,但是夭折了。到了嘉慶年間,豐紳殷德又跟妾室生了兩個女兒。也就是說,豐紳殷德沒有兒子,和珅的沒有直系後裔。為了給和家留點面子,十公主將豐紳殷德的堂侄福恩,招到家裡給豐紳殷德為嗣。

福恩是和珅的親弟弟和琳的孫子,他在過繼到和珅一脈後,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在光緒年間又生了一個兒子。所以和珅一脈,雖然沒有直系的血親後裔,但是也還有後裔一直流傳到了清末,流傳到今天也是有可能的。之所以能流傳,這也要感謝十公主。沒有她,和珅一脈早就絕嗣了。


Mer86


固倫和孝公主是乾隆最喜歡的女兒,因為是自己最小的女兒,乾隆帝在她身上傾注了很多關愛,《清史稿-公主表》中記載:主,高宗少女,素有鍾愛,未嫁賜金頂轎。

1. 她在13歲的時候就被破格封為固倫公主,按照清朝法制規定:皇后所生之女才能被封為“固倫公主”,品級相當於秦王,而妃嬪所生或者由皇后收養的其他皇室宗親之女,只能封為“和碩公主”,品級相當於郡王。固倫和孝公主是一個妃子所生,乾隆對其疼愛才破格封為固倫公主。

2. 乾隆曾當面對固倫和孝公主說:汝若為皇子,朕必立汝儲也。

3. 公主下嫁時,嫁妝非常豐厚。乾隆五十四年,公主下嫁和珅長子豐紳殷德,嫁奩十倍於和嘉公主,輦送器玩於主第者,概論其直,殆過數百萬金。

實際上固倫和孝公主的悲劇在其政治婚姻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1】父親乾隆政治聯姻,埋下悲劇的導火索。

在中國歷史上,凡是政治聯姻,很少有喜劇收場的,因為政治聯姻都是出於自己的政治、經濟等等目的,已保證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壞或被削弱,彼此之間的功利性過於明顯,所以,一旦兩者之間的關係決裂,後果必然會十分悲慘。

【2】和珅是最大的貪官,註定必然悲劇的結果。

和珅可謂是清朝最大的貪官,他富可敵國,他自己的家產就是大清朝幾年的國庫收入,大清朝的官員沒有幾個不賄賂他的,民間的百姓和正值的官員對其十分痛恨。尤其是作為太子的嘉慶,對和珅的貪腐也是十分痛恨的,在得知父親將自己喜歡的妹妹嫁給和珅之子豐紳殷德的時候,嘉慶是十分震驚的,不解為何父親將妹妹許配給大貪官和珅的兒子。乾隆寵幸和珅,但當乾隆駕崩之後,嘉慶繼位,和珅必然會成為重點打擊的對象。

【3】豐紳殷德富家子弟自身帶有的軟弱性。

在和珅得勢的時候,萬事都好,官員都會奉承和珅,自然也會奉承豐紳殷德,自然豐紳殷德在娶固倫和孝公主後,更加受到乾隆的重用,不管是官運,還是各方面都是被人尊敬和愛戴,到哪都是貴客受歡迎。但是當和珅下獄後,牆倒眾人推,和府被抄,一夜之間自己從貴公子跌倒到塵土之中,還好有固倫和孝公主,否則自己也會沒命。就這樣,依靠老婆的面子,自己才得以活命,而且嘉慶帝對其也十分憎惡,所以,不管在家庭,還是朝廷中,已經再也沒有自己的地位了,於是在自暴自棄中,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

而雖然嘉慶帝始終對自己的妹妹固倫和孝公主多加照顧,但是自己的丈夫處於這樣的狀態,自然她的生活狀態可想而知。雖然在丈夫豐紳殷德去世後,也受到嘉慶、道光帝的照顧,但經歷瞭如此的跌宕起伏的生活,身心憔悴。



乾隆有十個女兒,他和天底下的父親一樣,最寵那個最小的女兒。

她出生時乾隆已經64歲了,可謂老來得女。

《清史稿》中記載:"高宗少女,素所鍾愛,未嫁賜金機轎"。

小公主長得乖巧可愛,生性活潑,據說長得也很像乾隆,自然是極受老爸的疼愛,是乾隆的開心果。


不管乾隆為什麼事生氣,只要看到這個小女兒,再大的火氣立馬煙消雲散。

由於特別疼這個小女兒,生下她的惇嬪也水漲船高,從嬪晉升到妃。

小公主13歲時,被破格冊封為固倫公主,這裡皇后生的嫡女才能獲得的封號,與親王同級別,僅次於長公主。

固倫和孝公主的性格就像個男孩子,她會騎馬射箭,喜歡穿著男孩子的衣服陪父親打獵,而且身手不凡,曾經射中過一隻大鹿。

乾隆樂得合不攏口,說:“你要是個男孩子,我一定立你為太子”。

要說起公主的不幸,和她的婚姻有關。


她的婚姻是一場政治婚姻,她的男人是權臣鉅貪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

豐紳殷德比固倫和孝公主小半個月,英俊美貌,文采斐然,乾隆非常喜愛這個小夥子,連“豐紳殷德”這個名字也是乾隆欽賜的。

和孝公主16歲與豐紳殷德成親,她的嫁妝是一般公主的十倍。她的婚姻前期還是很幸福的。

夫家正是父皇最寵信的當朝第一人,老公又俊美有才,雖然公主生過一個孩子夭折後沒有再育,但兩人的感情很好。

   和珅也喜歡公主,公主幼年時常喊和珅為丈人,公主喜歡什麼,乾隆都半開玩笑的叫公主找和珅買。 豐紳殷德和父親不同,他還算是個正直的男人。


也許和珅貪贓枉法的行為他有所耳聞,但他並不與父親同流合汙。

據《嘯亭續錄》記載:"公主嘗對豐紳殷德言:"汝翁愛皇父厚德,毫無報稱,惟有見有日彰,吾代為汝憂。他日恐身家不保,吾必遭汝累矣。"

公主非常有預見性,果然乾隆死後,和珅立馬跌倒,被嘉慶賜死。

而豐紳殷德因為沒有捲進父親的事,加上公主的求情,並沒有受到太大的處分。

和府雖然前面一半被沒收,但後面一半還是被賜給公主夫妻居住。


只是豐紳殷德只被封了個有名無實的二品閒職。 其實不擔任具體職務,領著二品俸祿,小兩口的日子過得也能開開心心的。

《嘯亭續錄》載:"某日下起鵝毛大雪,豐紳殷德與公主做小兒狀,“作拔雪戲”。

說明兩人的心態還算平和。 豐紳殷德"持重老成,不苟言笑",公主生性外向,兩人性格互補,豐紳殷德在相處的時候經常讓著公主,這些都能讓公主感覺到被愛和溫暖。

人生如夢,榮華富貴過眼雲煙。

公主與豐紳殷德的幼子早夭,為了接續香火,他討了幾房小妾,在國喪期間一個小妾生了孩子,這成為豐紳殷德的一大罪狀。

內務大臣溫布控告豐紳殷德"演習武藝,謀為不軌,並欲害公主,將妾帶至墳園於國服內生女"。

嘉慶皇帝因此將豐紳殷德貶到烏里雅蘇臺。 豐紳殷德屢受打擊,身體每況愈下,百病纏身。


公主多次求情,嘉慶終於允許豐紳殷德回京,但三個月后豐紳殷德去世,年僅36歲。

豐紳殷德死後以公爵銜安葬,嘉慶賞陀羅經被及治喪銀五千兩。豐紳殷德死後,  公主將丈夫的堂侄福恩過繼為子,承祧香火。

後來福恩又世襲輕車都尉,這都說明嘉慶對公主還是很照顧。

  道光三年,公主去世,終年49歲。

雖然她因為公公和珅的事受到一些牽連,但比起歷史上諸多不幸的公主,她還是幸運的,淒涼是根本談不上的。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自稱十全老人的乾隆龍虎精神,65歲高齡還老來得女,這個小公主就是乾隆的十公主即固倫和孝公主,由於小公主音容笑貌,舉手投足很像小時候的乾隆,而兩個人的年紀相差又太大,使得乾隆非常喜歡自己的小女兒。


花甲老人對小公主無條件的寵愛,讓皇子都羨慕嫉妒恨,這緣於嫉妒乾隆的感慨:如果小公主是男兒身,會立其為太子;當時的嬪妃,一看老爺子悶悶不樂就找來小公主,見了這寶貝乾隆就眉開顏笑,忘了煩惱;小公主長才13歲的時候,乾隆就為她挑選了額駙,即玉樹臨風的豐紳殷德,他是寵臣和珅的兒子,一表人材就算了,還學富五車,滿腹才華。

乾隆如此做自然希望女兒有個好的未來,但事實是十公主後半生卻很淒涼!原因何在?

眾所周知,乾隆是太上皇時,他的接班人嘉慶就對和珅產生了不滿情緒,乾隆駕崩後半個月不到,嘉慶以雷霆手段拿下子鉅貪和珅,抄了向家,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一說,這樣,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和大人的英俊瀟灑的兒子豐紳殷德也跟著倒黴了。

只是礙於固倫和孝公主的面子,她的公公和大人才留下了全屍;但自此,家道衰落,風光不再,“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如此遭遇,讓志得意滿,躊躇滿志的豐紳殷德產生了絕望情緒,變得消極頹廢,整日生活在幻覺中,遠離社會,悲觀厭世,最後在嘉慶十五年病故,年僅36歲!留下知書達禮、善解人意的和孝公主獨亨寂寞,自此,她鬱鬱寡歡、無聲無息、孤苦伶仃地渡過了13年的守寡生活,於道光三年去世,晚景淒涼。


希望星晨58298869


都別搶,我來答。

這個乾隆皇帝的第十個女兒就是固倫和孝公主,不過我認為人家的後半生過的可不悽慘,錦衣玉食,綾羅綢緞那肯定都是少不了。

只能說由於丈夫的去世,導致她晚年在精神生活上過的很寂寞,畢竟大清朝規定公主不能改嫁。

十公主確實可以說集恩寵於一身,乾隆帝對她的寵愛已經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說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果然是沒錯,乾隆帝對於自己這件小棉襖可是喜歡的很。

打還在孃胎裡開始,乾隆帝就已經開始給她施加恩寵,不過這時候的受益者還是她的母親,人家都說母憑子貴,譬如慈禧。但十公主的母親偏偏就是母憑女貴,一懷上她立馬就從嬪晉升為妃。

乾隆很喜歡這個女人,以至於達到愛屋及烏的地步,她的母親惇妃因為打死了宮女,乾隆很生氣的給她降了級,可憐的十公主不能沒有母親啊。

乾隆看著小女兒那一雙可憐汪汪的大眼睛,惻隱之心一動,就饒恕了惇妃。

按照清宮裡的慣例,皇后以下生的公主只能加封為和碩公主,皇后生的女兒才能加封固倫公主,但是乾隆愛這個女兒愛的不得了,就打破這一規定把女兒加封為固倫公主。

誰叫人家是皇帝呢。

固倫公主除了深受乾隆的喜愛,也很受黃阿哥的寵愛,所以小時候就跟在哥哥們屁股後瞎轉,也就養成了不愛女紅愛長弓的喜好。

那騎馬射獵是洋洋精通,以至於乾隆不無惋惜的對她說,如果你不是女兒身,我一定把你封為太子,不過我認為固倫公主要真是個男的,估計乾隆也不會這麼說了。

到那時候他的標準肯定就更高了,所以這也是乾隆情不自禁的對女兒的深情流露。

譬如乾隆這個人脾氣很不好,經常鞭打責罵下人,但是一看到固倫公主,立馬就怒氣全消,可以說是一個女兒奴無疑了。

後來乾隆挑來挑去就給固倫公主挑了一個夫君,這人就是和珅的長子豐紳殷德,公主下嫁,而且還是乾隆最喜歡的公主,那儀式肯定隆重的無以復加,乾隆又大開國庫,展示了一把皇家的富裕:

皇女下嫁於和珅之子, 皇女今年十七, 和珅子今年十八。 有旨約婚, 已有年矣, 乃於昨冬, 始行婚禮。 寵愛之隆, 妝奩之侈, 十倍於前駙馬福隆安時。 自過婚翌日, 輦送器玩於主第者, 槪論其直, 殆過數百萬金。 二十七日, 皇女于歸, 特賜帑銀三十萬。 大官之手奉如意珠貝, 拜辭於皇女轎前者, 無慮屢千百。

可以說,這是一場備受彼時的清朝舉國關注的大婚,一個是最受乾隆信任的寵臣的兒子,一個是乾隆最喜愛的女兒,其豪華程度自然不比細說。

和珅在乾隆朝還是很受用,不過到了嘉慶朝就完蛋了,和珅一倒臺,和家昔日的榮光也瞬間灰飛煙滅,這個豐紳殷德還是在固倫公主的求情之下,得到了嘉慶的赦免。

後來又因為固倫公主的情面,嘉慶也沒有過分的刁難豐紳殷德,後來還是給她加官進爵:

固倫和孝公主下嫁固倫額駙豐紳殷德,其品秩原與貝子相等,嗣固伊父和伸獲重譴,是以將豐紳殷德一併革職,旋經朕格外加恩,授為散秩大臣,今當大功勘定,恩逮親藩,因念固倫和孝公主亦應一體錫與恩施,著將豐紳殷德,賞給民眾品級,仍在教秩大臣上行走,俾公主同深歡感,以示朕篤念椎恩之至意。

不過父親和珅的倒臺還是給豐紳殷德巨大的打擊,慢慢開始染上聲色犬馬的生活,後來被人舉報,就被嘉慶給發配到了邊疆烏里雅蘇臺去當官。

在那裡豐紳殷德由於縱慾過度導致染病,36歲時就去世。

由於公主不能再嫁,到49歲去世的時候,固倫公主還是渡過了一個比較寂寞的後半生,但要說淒涼則稱之不上。

固倫公主確實是一個天之嬌女,歷經三朝皇帝(乾隆、嘉慶、道光)都深受他們的喜愛和恩寵,即便如道光也對自己的這個姑姑照顧有加,固倫公主去世時,道光頒佈諭旨說:

諭內閣、和孝固倫公主、朕之姑也。自幼仰承皇祖高宗純皇帝鍾愛最篤。嘉慶年間皇考仁宗睿皇帝疊加恩眷。至為優渥。本年春間遘疾。朕屢次遣人存問。方冀剋日就痊。茲聞薨逝。實深憫惻。著賞給陀羅經被。派惇親王帶領侍衛十員。即日前往奠醊。朕於本月十四日親臨賜奠。所有喪事一切官為經理。並派廣泰在彼妥為照料。以示優恤。

享受了人間的無以復加的榮華富貴之後,固倫公主應當是沒有遺憾了,畢竟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豐紳殷德的去世只能說是她幸福人生的一種缺憾吧。


圍爐談史


固倫和孝公主是乾隆最疼愛的掌上明珠,從小就備受寵愛,享盡宮廷榮華富貴。不論是賞賜還是封號,小公主都受到乾隆的“格外照顧”。

清代宮廷中,皇子、公主根據生母的地位分出三六九等,門第關係的影響至深,固倫和孝公主的生母只是一個妃嬪,為何她卻最得乾隆喜愛?

一、老來得女。和孝公主是乾隆最小的女兒,生於乾隆四十年,當時老皇帝已經65歲,他的生母惇嬪也已經29歲。很多時候,老年人的心理狀況與小孩子是差不多的,老年乾隆看見和孝公主就像看見了自己小時候,覺得有很多類似的地方。現代家庭中,最小的孩子往往也是最受寵愛的,所以這是情理之中的事。

二、假小子。據《嘯亭續錄》記載:和孝公主性格剛毅,力大無比,她能挽十力弓。而且,她喜歡穿男裝,女扮男裝。和孝公主經常跟隨乾隆外出打獵,箭法精準。加上她長相跟乾隆一樣,所以很得乾隆寵愛。乾隆十分寵愛和孝公主,因此破格冊封她為“固倫和孝公主”。“固倫”是滿洲語“國家”的意思,“和碩”是滿洲語“一方”。按照大清家法,只有皇后生的女兒才可以封為固倫公主,比如皇后富察氏生的皇三女固倫和敬公主;皇妃生的只能封為和碩公主,比如皇貴妃魏佳氏所生的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

另外,小公主剛滿週歲的時候,乾隆就與和坤敲定“娃娃親”。讓她嫁給和珅的兒子。皇帝還特意為準女婿賜名為豐紳殷德,意思是祝福他們。

和坤是乾隆最信任的權臣,勢力遍佈朝野,家族旗下的票號甚至與印度公司貿易往來密切。乾隆認為把小女兒嫁給豐紳殷德,未來一定會幸福美滿的。並且皇室與貴族之間的聯姻,往往是加深彼此關係的“潤滑劑”。這種政治聯姻是權利與資源上互通有無的重要手段,皇室需要拉攏權臣為王朝賣命,大臣需要攀龍附鳳。一旦姻親結成,雙方就如同命運共同體,跟娛樂圈趙麗穎馮紹峰的強強聯合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同於趙麗穎的“突如其來”,這樁婚事是君臣之間都有增進關係的迫切需求,於是,一場既出人意料又理所當然的婚姻一拍即合。

乾隆五十四年,豐紳殷德迎娶固倫和孝公主,據說和孝公主出嫁當天聲勢浩大,她身穿金黃色繡龍朝褂,頭戴一頂纕有十顆大東珠的貂皮朝冠,送親隊伍是內務府大臣、福晉,她們的隊伍浩浩蕩蕩走在北京大街上。到了和府,和珅夫婦在門口向新媳婦屈膝跪安。固倫和孝公主的嫁妝也是比其他公主的嫁妝多十倍,源源不斷從皇宮運往和珅府邸。皇家的女兒出嫁,可謂風光無限,堪稱最幸福美滿的小女人。

然而,看似圓滿的婚姻,潛藏著巨大的風險。乾隆年事已高,不久就會撒手人寰,新天子嘉慶早就看和坤不對眼。乾隆一閉眼,嘉慶掌握最高權力,權傾朝野的和坤自然也就成了新天子最大的“絆腳石”。等到乾隆下葬,和坤就走完自己的一生,連同財產也一併被抄沒。這場變故,來的突然。

豐紳殷德雖未被牽連,從此卻像變了一個人,整日花天酒地,虛度光陰。和坤倒臺後,整個家族鉅變的壓力全部落到他的身上,承受不住壓力的豐紳殷德沒多久就去世了,留下和孝公主守寡。道光三年,也就是1823年,和孝公主抑鬱而死,終年四十九歲。

這場婚姻,伴隨著權利的交接與朝堂格局的演變,由喜事變成喪事。原來的最大贏家衰落,公主成了這場“交易”中被遺棄的棋子。高收益的婚姻,在不可預知的未來,存在著高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