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後一位賢后,贏得天下人愛戴,卻不得不以身殉國

明朝的皇后幾乎出身都很低,但她們大多都十分賢德。不管是明太祖的馬皇后,還是明成祖的徐皇后(徐皇后是明朝出身最高的皇后,為開國功臣徐達長女),亦或是明仁宗的張皇后等等,都深受後世稱讚。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也是一位賢后,不過她是明朝最後一位賢后,生前贏得天下人愛戴,卻不得不以身殉國,令人惋惜。這位深明大義的皇后,就是崇禎皇帝朱由檢的原配周氏。

史料記載:

“皇后顏如玉,不事塗澤。”

就是說周氏長相貌美,皮膚潔白如玉。不僅如此,周氏還是位仁心賢德的女子。既有外貌,又有內涵,怪不得她能在眾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朱由檢的妻子。

明朝最後一位賢后,贏得天下人愛戴,卻不得不以身殉國

周氏與大多明朝皇后一樣,並非出自名門,她的父親周奎,原先只是個普通的算命先生,連個小官都不是。好在明朝自建立起,就不太要求女子門第,因此在明熹宗的懿安皇后,為信王朱由檢挑選王妃時,周氏才能獲得參選資格。

懿安皇后是以長嫂的身份,為皇弟朱由檢挑選王妃,她在眾多的候選人中,對周氏的印象最好。於是就由懿安皇后做主,讓周氏成為了信王妃。朱由檢即位後,周氏便成為皇后。

周皇后本就出身平民之家,過慣了勤儉的日子,即使當了皇后,她也從不鋪張浪費。她常常都是身穿布衣,而這些衣服,幾乎都是親手裁製。她在後宮設置了二十四具紡車,親自教宮女如何紡紗。

不僅能夠織布做衣,周皇后還精通廚藝,做得一手好飯菜。朱由檢剛即位的時候,魏忠賢權傾朝野,為了防止他派人下毒,周皇后總是親自為皇帝準備飲食。這樣一位賢惠的妻子,怪不得能夠拴住皇帝的心。

明朝最後一位賢后,贏得天下人愛戴,卻不得不以身殉國

崇禎和皇后的感情非常好,史書記載:

“上重周後賢,伉儷恩甚備。”

可以通過幾個例子來證明。

周皇后宮中有名太監,原本不識字,周皇后便親自教他認字。結果教了沒一會兒,太監就又忘記了,周皇后便罰他下跪。崇禎看到後,對太監說:“我向先生求求情,讓她免罰你如何?”周皇后笑嗔道:“壞了學規。”然後饒了太監。

崇禎寵愛田貴妃,但是田貴妃恃寵而驕,周皇后便以中宮身份懲戒了她。田貴妃隨即去向崇禎告狀,崇禎因此和周皇后吵了一架。事後他感到很後悔,於是主動向皇后道歉,還命田貴妃遷居啟祥宮,三個月沒有召見她。

皇帝寵幸妃子,原本是十分平常的事。然而有一天,崇禎因為前一晚在袁貴妃處留宿,所以不好意思見周皇后。周皇后早就知道此事,就主動問他:

“昨宿於何處?”

崇禎半天憋出一個字:

“袁。”

周皇后只是笑了笑。

明朝最後一位賢后,贏得天下人愛戴,卻不得不以身殉國

崇禎年間,宮中很少演戲,有過記載的,都是在周皇后的生日上,特地從宮外請來了戲班。除了崇禎會親自到場外,後宮幾乎是傾巢而出,可見崇禎對周皇后的愛護。

通過崇禎和周皇后平日的互動,就可以看出,他們雖然是帝后,但生活中更像一對平凡夫妻。崇禎是個很有志向的皇帝,而周氏也是一位賢后,如果就這樣下去,明朝百姓一定能夠過得很富足。

只可惜局勢不允許,很快李自成就打到了京城。崇禎看到軍隊衝進紫禁城,含淚對周皇后說道:

“大事去矣。”

為了避免皇后受辱,朱由檢不得不勸說周皇后殉國。在李自成打進來之前,周皇后曾勸過崇禎南遷,可是他執意不肯。聽到崇禎要自己殉國後,周皇后只說了句:

“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聽一語,至有今日。”

明朝最後一位賢后,贏得天下人愛戴,卻不得不以身殉國

之後,周皇后便抱著兒子痛哭,隨後走進寢室自縊而亡。崇禎聽到太監說,皇后已經自縊殉國,於是將三個兒子託付給三名太監,讓他們將皇子送到周皇后父親家裡。最後,崇禎自己也趕往煤山自縊。

起初崇禎和周皇后的遺體,被人葬入田貴妃的園寢中。清軍入關後,朝廷下令為前朝帝后改葬。最終,崇禎與周皇后一同,被遷入明思陵。周皇后也被追諡為“孝敬貞烈慈惠莊敏承天配聖端皇后”

(參考文獻《明史》《崇禎宮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