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楊林聞風喪膽的“燕雲十八騎”,羅成死時他們在何處?最終結局怎樣?

十點歷史君


“燕雲十八騎”是一支神奇的隊伍,本是燕公羅藝所培養,這支部隊戰鬥力爆表,特別適合大漠和草原奔襲作戰,一旦奔襲起來就是所向披靡,無人能擋,羅藝憑藉“燕雲十八騎”大破突厥,致使突厥不敢隨意犯邊。

當然,“燕雲十八騎”只是在2004版電視劇《隋唐英雄傳》中出現,而在《說唐全傳》和《興唐傳》中都未曾提及,可見,對於“燕雲十八騎”的描述只是極個別人的刻畫,並沒有系統性的描述。

在《隋唐英雄傳》中,“燕雲十八騎”是由十八名擅長突襲作戰的騎兵組成,這十八人雖然不多,但是個個都是精幹至極,他們具備強大的體力,個人綜合能力很強,基本上都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而且,他們十八人組成的團隊配合極為默契,十八人進退一致,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有半分個人意識,只有團隊意識,並且絕對服從命令,對於命令的執行不打任何折扣。

這十八人都是身著寒衣,腰佩彎刀,臉帶面罩,頭蒙黑巾,只露雙眼,外身還披著黑色長披風,腳踏胡人馬靴,馬靴配有匕首,眾人揹負大弓,每人負箭十八隻。

從這身配備來看,這十八人是長時間在大漠中培養出來的,他們臉帶面罩只露雙眼一方面是防止風沙,另一方面是不讓任何人看清楚他們的面容。而且,他們每人都是騎兵中的佼佼者,藉助速度的衝擊力近距離幹掉對手,畢竟他們手中並非像槍矛這般長兵器,而只是彎刀這般短兵器,可見他們最擅長的就是一陣衝殺然後短兵相接,在最短時間內屠戮最多的士兵。他們最大的優勢就是衝擊力極強,在對方還沒有反應過來之時,已然被衝殺幾次,一般的部隊也就被衝散了,戰鬥力嚴重削弱。

如果不能短兵相接之時,他們就遠距離射箭,從他們的大弓來看,他們的弓箭射程肯定也要比一般的弓箭射程更遠,這就又具備一定的優勢。當然,“燕雲十八騎”這十八人絕對是體力驚人,畢竟常年奔波在大漠,若沒有超強的體能,也難以支撐起長時間的快速奔襲。



在《隋唐英雄傳》中,羅藝臨終前將自己培養十幾年的“燕雲十八騎”交給羅成統領,而羅成卻認為這“燕雲十八騎”殺戮太重,最終將這十八人解散,讓他們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當“燕雲十八騎”出場時,見多識廣的楊林都懼怕不已,因為楊林早已聽說過“燕雲十八騎”的江湖傳說:一夜之間將正在退去的突厥兵追殺的毫無招架之力,大敗突厥兵以後又深入腹地,將突厥遼部幾萬男女老少全部誅殺,一個不留,從此突厥視“燕雲十八騎”為魔鬼,再不敢入侵羅藝的地盤,羅藝因此身名大震。

楊林深知擁有“燕雲十八騎”的羅藝那絕對不是一般人能惹的,在楊林看來,“燕雲十八騎”具有很明顯的特點:快如風,烈如火,所到之處,寸草不留。強弓彎刀,善騎善射,以一敵百,未嘗一敗。

從無敗績足以說明這十八人的恐怖,這也無怪乎楊林對他們的恐懼,可是這十八人極少入中原,大都是在大漠活動,最後也是因為羅藝將死,才被調到中原。羅藝臨終前將這支親兵部隊交給兒子羅成,當“燕雲十八騎”出現的時候,著實將楊林嚇了一身冷汗,可是羅成並沒有像父親這般培養這種特種部隊,他認為這支部隊殺傷力太強,太過血腥,就將“燕雲十八騎”解散。

其實這也是體現出羅成的獨立性以及仁慈之心,畢竟羅成武功超群,槍法精妙,在當時也是瓦崗一員猛將,他也不太願意接受父親的“遺產”,這是他的自尊心所致;另一方面也體現出羅成的仁慈,這支部隊殺傷力太強,如果留在世上肯定也會增加更多的殺孽。

實際上,在《興唐傳》中,羅成卻被描述成一個心腸狠毒心胸狹窄之人,在電視劇中卻展現的很是完美。



羅成將“燕雲十八騎”解散就意味著這世上再也沒有這支特種部隊,江湖上從此少了一個傳說。

羅成此舉就損失了一個強有力的臂膀,如果他留下“燕雲十八騎”,那肯定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特別是奔襲作戰,絕對有摧古拉朽之勢,當然這支部隊最好是用於奇兵,不能經常出現,不然被研究透了肯定會被各種暗算,也很難保證全勝的戰鬥力。

其實,“燕雲十八騎”雖然強勁,但是正面決戰,肯定也很難應對李元霸,畢竟李元霸擂鼓甕金錘一揮,這十八人毫無招架之力,也只能做了錘下之鬼,當然這前提是“燕雲十八騎”不用弓箭。

“燕雲十八騎”的解散是羅成所為,這也導致後來羅成在淤泥河之戰無人救援。如果“燕雲十八騎”在羅成身邊,估計也會護衛羅成的周全,只是那時候“燕雲十八騎”已然回家養老了。

當然,正常情況下,“燕雲十八騎”也是不可能長久存在,這種殺傷力的隊伍一旦長期存在,就會打破天下實力的平衡,正如李元霸也必須死一般,在他完成自己的使命,除去宇文成都以後,就被上天收了回去,因為他的任務已然完成,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不然也是打破實力的平衡。

只是可惜了羅成,最終命喪淤泥河,遭受萬箭穿心之災,年紀輕輕就離世,而“燕雲十八騎”早被羅成解甲歸田,也算是得以善終,相比而言,他們要比羅成幸運的多。




忠肝義膽嶽老三


提起隋唐時代的英雄,人們不難想到羅成,還有羅成父親的那支燕雲十八騎。他們是羅成的父親羅藝組建的,單個的能力都很厲害,都穿著黑衣服,戴著黑斗篷,背上還揹著一支弓箭。

而且他們只聽從羅藝的調遣,羅藝當時有個敵人,叫楊林。楊林曾經評價燕雲十八騎說,這裡面的每位兵將都能以一敵百,而且不會戰敗。據說羅藝死後把燕雲十八騎交給了兒子羅成,羅成覺得自己管不了這支隊伍,就把燕雲十八騎解散了。歷史上並非如此,羅成比羅藝死得早。

羅藝跟隨李淵建立唐朝後,被冊封為將軍。羅藝跟著唐軍鎮壓那些割據土地的軍閥勢力,有一次羅藝和劉黑闥大戰時,羅藝被對方埋伏了,羅藝帶領的部隊基本全被敵軍消滅了。

只有羅藝一個人騎著馬逃了出來,可能這個燕雲十八騎保護羅藝時都死去了。所以,至今燕雲十八騎仍是個謎一樣的隊伍。





二丫影視


黃海冰版《隋唐英雄傳》雖然改編比較大,而且場面也非常小。但是這部電視劇的影響力卻不小。這部電視聚集了當時非常出名的當紅小生黃海冰和聶遠,加上吸引人故事情節,在當年也算是一部非常火的電視劇。這部電視以《說唐》故事為基本梗概,但是做了較大改編,也虛構了一些人物和情節。燕雲十八騎就是這部電視劇中虛構出來的。由於許多讀者沒有看過原版《說唐》、《隋唐演義》、《興唐傳》,所以不少小夥伴認為燕雲十八騎出自於小說之中。其實燕雲十八騎只是電視劇編劇虛構出來的,但是這個虛構確實給電視劇增添不少色彩,也讓觀眾多了一些談資。

燕雲十八騎在《隋唐英雄傳》中出場次數並不多。關於燕雲十八騎的故事,也都是其他人物口述得知。燕雲十八騎可以說是《隋唐英雄傳》中最精銳的特種部隊,也是戰鬥力最強、戰果最多的特種部隊。隋唐英雄一般都是以個體出現,體現個體的戰鬥力。燕雲十八騎則是以一個團體出現,是戰鬥力最強的團體。燕雲十八騎是靖邊侯羅藝的的王牌部隊,也是羅藝手中最值得信賴的特種部隊。燕雲十八騎的裝束和裝備和一般部隊都不一樣。

燕雲十八騎由十八人組成。他們打著黑色“燕”字旗號,每個人身上秀著白色“燕”字。此十八人身著寒衣,身配腰刀,臉戴面罩,頭蒙黑巾,隱見雙眼,全部緊身黑衣,外披黑色長披風,腳踏胡人馬靴,靴上插有匕首,腰間配同一色奇異彎刀,每人身背大弓,每人攜帶十八支箭。由於他們頭戴面紗,所以沒有人見過他們的真正面目,見過他們面目的人都已經死了。靠山王楊林曾經這樣評價過燕雲十八騎:快如風、烈如火,每到一處寸草不生,強弓彎刀、善騎善射,以一敵百、未嘗一敗。

燕雲十八騎和銀槍彎刀是羅藝的兩門絕技。羅藝的銀槍彎刀許多人都見識到過,但是很少有人見過燕雲十八騎。據說燕雲十八騎所向無敵,縱橫大漠幾十年,從來沒有敗過一次。關於燕雲十八騎的點點滴滴大多數都是江湖傳聞,很少有人真正見過。做為羅藝兒子的羅成,曾經親眼見過燕雲十八騎的恐怖之處。北方少數民族遼部的察哈合臺曾經率領上萬人馬入侵冀州一帶搶掠。羅藝率領燕雲十八騎偷襲察哈合臺部,一夜之間便殺死了遼軍三千多人。察哈合臺慘敗之後,帶領餘部逃回大漠。羅藝帶著燕雲十八騎緊追不捨,在追擊過程中又殺死了兩千多人馬,反攻至察哈合臺的家鄉。到了察哈合臺的後方之後,見人就殺,無論婦女還是兒童一律殺掉。燕雲十八騎一夜之間將察哈合臺部兩萬多人全部滅族。此一戰之後,所有的遼人部落都遠走戈壁大漠,從此不敢再一次侵擾隋朝。最牛的是,燕雲十八騎沒有一人戰死,甚至連一個受傷的都沒有。燕雲十八騎德勝歸來之時,每人的馬上都掛著三十顆遼人的人頭。由於所有人都帶著面紗,連羅成都不能確定哪一個人是羅藝。燕雲十八騎不僅取回了察哈合臺的人頭,還帶來了不少小孩的人頭。由於燕雲十八騎的殺傷力太強大,所以一般不會輕易出動。但是燕雲十八騎一旦出動就會是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所到之處雞犬不留。燕雲十八騎沒有什麼戰術,他們的戰術就是一個字“死”。羅成給他們的評價是:他們都不是人,他們都是來自於地獄的魔鬼。

當羅藝帶著燕雲十八騎來到瓦崗山的時候,無論是隋軍統帥魏文通,還是瓦崗寨眾將士都非常害怕,都怕燕雲十八騎的對手是自己。徐茂公制定應敵策略的時候,確定先滅燕雲十八騎,以防止他們將來有可能屠殺城內老百姓。後來羅藝帶著十八騎中的三人前往瓦崗勸降羅成和秦瓊。魏文通卻認為羅藝念及親情必反,所以決定偷襲羅藝。羅藝勸降失敗之後,在返回軍營的路上遭到了魏文通的偷襲。羅藝在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被弓箭射中,身負重傷。危機關頭,羅成、秦瓊和單雄信率軍來救。雖然羅成和秦瓊殺死了魏文通,但是羅藝也重傷而死。羅藝在臨死之前將自己的銀槍傳給了羅成,同時也將燕雲十八騎傳給了羅成。羅藝在臨死之前告訴羅成,不要再殺戮了。羅藝在臨死之前,依然以隋臣自居,不願意到瓦崗山養傷,結果傷重而死。

羅成得到燕雲十八騎之後,並沒有把燕雲十八騎收到自己麾下,沒有讓燕雲十八騎為自己效力。羅藝去世之後,羅成命令燕雲十八騎將羅藝的屍體運回大漠安葬,併為羅藝立下“大隋靖邊侯羅公藝”的墓碑。燕雲十八騎為羅藝立墓以後,就地解散。燕雲十八騎從此銷聲匿跡。也就是說,羅成從掌握燕雲十八騎到解散燕雲十八騎也只有幾天時間。中國歷史沒有羅成此人,卻有羅藝此人。羅藝手下也確實有一支精銳的“特種部隊”,這支特種部隊是羅藝的王牌。羅藝在抵抗突厥入侵的時候,這支王牌部隊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羅藝也憑藉這支王牌部隊,威名遠揚。據說後來這支部隊在與蘇定方交戰中被打敗。

回到電視劇,為什麼羅成會解散燕雲十八騎呢?

首先,燕雲十八騎本來就是電視劇編劇加上的一支部隊,這支部隊在適當的時機出現能為電視劇增彩不少。如果出現時間過長,或者羅成一直保持這支軍隊,反而會削弱羅成的許多主角光環,而且後面的故事也不太好鋪展。所以編劇只讓燕雲十八騎出來露個臉,讓觀眾知道有這支部隊的存在。

其次,羅藝在臨死之前告誡羅成,不要再殺戮。燕雲十八騎號稱是來自於地獄的魔鬼,他們的戰術就是“死”。如果羅成保留這支軍隊,不可避免會增加殺戮。燕雲十八騎大開殺戒的時候,不光屠殺敵方將士,就連婦女和孩子都不過放過。羅成在電視劇裡的定為是一個正面的英雄形象,如果每次打仗的時候,手下軍隊都會發生屠城現象,明顯和電視劇的主題不符合。所以編劇才會讓羅成解散這支部隊。

第三,這支部隊是羅藝一手組建起來的,這支部隊也是羅藝的重要標誌之一。羅藝去世了,讓這支部隊跟隨羅藝煙消雲散也合情合理。羅成解散燕雲十八騎也算是給燕雲十八騎一個好歸宿,也算給羅藝一個交代。

羅成被引入淤泥河的時候,唐朝已經建立,燕雲十八騎已經解散多年。燕雲十八騎成員早就已經分散在各地,早就已經不知所蹤。他們不可能羅成遇難的時候出來救羅成。如果羅成一直保留燕雲十八騎,羅成陷落淤泥河的時候,有可能撿回一條性命。但是如果羅成擁有燕雲十八騎,他的個人功績和魅力就會相應減少,他還是我們認識的少年白馬英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