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山大戰,若是楊過一人獨鬥丁春秋、遊坦之、慕容復,結果如何

金庸筆下經典戰鬥不少,其中有三場戰役最為精彩,第一乃是蕭峰聚賢莊大戰,一人獨鬥三百豪傑;第二場則是張無忌光明頂力敵六大派高手;至於最後一場,筆者人應該是蕭峰三兄弟少室山大戰丁春秋、慕容復、遊坦之三“魔頭”,眾所周知,最先出手的乃是蕭峰,當時他曾以一人之力獨鬥丁春秋、慕容復、遊坦之三大高手。

少室山大戰,若是楊過一人獨鬥丁春秋、遊坦之、慕容復,結果如何

書中是這般描寫的,蕭峰先是一掌劈向丁春秋(疑似“降龍十八掌”中的一招),丁春秋全力抵擋,便在此時,他忽然順勢一帶,將丁春秋與自己的掌力同時攻向慕容復,慕容復急中生智,急忙以“斗轉星移”將二人掌力轉移給蕭峰,蕭峰借勢退後,突然大喝一聲,遊坦之下了一跳,面具被蕭峰掌風劈為兩半。

蕭峰於三招之間,逼退了當世的三大高手,豪氣勃發,大聲道:“拿酒來!”這一戰便因此告一段落。

少室山大戰,若是楊過一人獨鬥丁春秋、遊坦之、慕容復,結果如何

從小說記載來看,蕭峰其實並沒有戰勝三人中任何一人,就好比韋一笑,當年在武當山韋一笑也曾一人獨鬥趙敏四位手下,然而都是一沾既走,雖然看上去很了不起,其實只不過是先聲奪人,熱熱身而已,若繼續糾纏下去,他必敗無疑,而蕭峰也是如此!所以後來他一人獨鬥慕容復、遊坦之的時候,段譽就瞧出情況對蕭峰極其不利,那麼若把蕭峰換做楊過的話,結果會如何?且看小編分析。

少室山大戰,若是楊過一人獨鬥丁春秋、遊坦之、慕容復,結果如何

蕭峰一對三與後世郭靖一對三頗為相似,蕭峰對陣的乃是丁春秋、慕容復、遊坦之三人,而郭靖對陣的則是金輪法王、尼摩星、瀟湘子三位高手(尹克西受傷了),其中金輪法王實力不輸郭靖,而郭靖苦練《九陰真經》二十多年,“降龍十八掌”亢龍有悔一招可以積蓄十三道後勁,且因《九陰》內力而化陽剛為陰陽互濟的掌法,又有“左右互搏術”來提高招式技巧,從這一點來看,郭靖無論內功、招式都在蕭峰之上(蕭峰學的內功不可能超過《九陰真經》,而郭靖當時已經練了20多年,蕭峰年僅31歲,內功修為頂多15年,如何與郭靖相比?

也就是說三人之中,金輪法王實力比肩郭靖,超過蕭峰。

少室山大戰,若是楊過一人獨鬥丁春秋、遊坦之、慕容復,結果如何

接著是尼摩星,此人乃是天竺高手,武功一流,曾以“釋迦擲象功”打退金輪法王,雖然內力不如遊坦之,但遊坦之最大弊端乃是武功招式太過尋常,因此尼摩星綜合實力必然高於遊坦之!

最後是瀟湘子,此人武功與尼摩星在伯仲之間,但內力、武功必然都不如丁春秋,且通讀本領與丁春秋相比的話,也根本不值一提!

三人之中,金輪法王實力超過丁春秋、慕容復,尼摩星、瀟湘子實力超過遊坦之,但不如丁春秋、慕容復二人,因此可以得到結論:丁春秋、慕容復、遊坦之三人總的戰鬥力與金輪法王、尼摩星、瀟湘子三人基本持平!

而郭靖當時與三人交手後的表現是這樣的:郭靖暗感焦躁:“如此纏鬥下去,我終究要抵敵不住。過兒和那大個兒到那邊相鬥,那大個兒武功平平,這會兒該當已料理了他。須得儘快跟過兒會合,共謀脫身。”

少室山大戰,若是楊過一人獨鬥丁春秋、遊坦之、慕容復,結果如何

也就是說郭靖雖然作戰時間比蕭峰長得多(蕭峰只打了三招就退了),但若繼續與三人纏鬥下去,結果也會一敗塗地!

而眾所周知,《神鵰》中楊過後期的武功修為與郭靖差不了多少,後世張三丰在見識了張無忌的內力後,也承認自己百年修為僅可與郭靖、楊過、覺遠、張無忌比肩。所以楊過實力與郭靖基本持平。

因此結合《天龍八部》、《神鵰俠侶》兩大作品內容記載來看,若把蕭峰換成楊過,結果也是兩個字:落敗。

少室山大戰,若是楊過一人獨鬥丁春秋、遊坦之、慕容復,結果如何

但各位朋友卻忽視了一點:楊過的爆發力!在戰鬥力相同的情況下,楊過有一點特別了不起,那就是他爆發力太強,這一點從他與金輪法王交手的表現可以看出,當時楊過眼看就要斃命,忽然之間使出了“黯然銷魂掌”絕技,連出五招便打敗了金輪法王,這五招分別是“拖泥帶水”、“魂不守舍”、“倒行逆施”、“若有所失”、“行屍走肉”。

既然楊過能用五招打敗實力超越蕭峰的金輪法王,試問丁春秋、慕容復、遊坦之三人如何抵擋?

所以筆者認為結果會是這樣:若無爆發,那楊過與丁春秋、慕容復、遊坦之三人交手時,必敗無疑,若他爆發之後,則三人非他敵手!當然這得看運氣,得看楊過的心意是否達到了“黯然銷魂掌”的要求,若達到了,他可勝,若達不到,他便死。

不知各位大俠意下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