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的經營模式是什麼?靠什麼養活軍隊?

櫻花之戀夢夢


徵方臘之戰中,最先陣亡的三人中有一位是宋萬。宋江在為三人祭祀奠酒時,說了一段話,提到了宋萬,意思是宋萬雖然不曾立過奇功,但是當初開創梁山泊時,多虧了他。

是的,梁山不是一開始就那麼興盛,是經過三任寨主,不斷髮展壯大的。

在王倫時代,梁山三座大關已經建設好,雖然只有五七百小嘍囉,但是基礎鋪下來了,只是沒開發太多。雖然也曾打敗前來征剿的官兵,但都是小規模。

這個時候的梁山,大小頭領及小嘍囉的吃喝用度,來源有二。

其一是梁山泊的水產。所謂是水產,也就是湖泊裡的魚蝦蟹蚌等。梁山方圓七八百里的水域,是個超級大的湖泊,儘管他們不搞養魚,但是水產也很多。

阮氏三兄弟曾經說過,以前石碣村的水和梁山泊一脈相連,十四五斤的大魚從來不缺。但是王倫佔據梁山,再加上有林沖,沒人再敢去梁山水泊打魚了,四五斤的大魚都沒有。

其二是劫掠過往客商。王倫定下過規矩,凡是上山入夥的人,都要殺人立投名狀,後來林沖下山殺人時,劫了楊志的財物,小嘍囉說可以抵得上一個人頭。如此可見,王倫時代,好漢們要劫財。

另外,書中也說過,王倫時代的梁山好漢,經常劫掠過往的大小客商。由此可知,劫掠商人及過往之人,是當時梁山重要的收入來源。

王倫時代的梁山好漢,總結起來六個字:亂殺人,亂劫財。

晁蓋時代的梁山,與王倫時代的梁山不同,不再胡亂殺人,但是依舊劫財。這一點,原著明確說過。

小嘍羅道:“朱頭領探聽得一起客商,有數十人結聯一處,今晚必從旱路經過……晁蓋恐三阮擔負不下,又使劉唐點起一百餘人……又分付道:“只可善取金帛財物,切不可傷害客商性命。”——《水滸傳》

<strong>

另外,晁蓋很注意梁山的名氣,當他得知時遷偷雞吃,敗壞了梁山名聲時,甚至要殺了楊雄和石秀。

當然,晁蓋時代的梁山,有時候也會與地方勢力爭鬥,甚至與州府打仗。而攻破這些地方勢力或者朝廷的州府後,梁山也會把他們的錢糧擄到梁山。

劫財和擄其他勢力的錢糧,是晁蓋時代梁山的收入來源。

晁蓋時代的梁山好漢,總結起來八個字:不亂殺人,依然劫財。

<strong>

宋江時代的梁山,與王倫和晁蓋時代的梁山,都不一樣。那時候,梁山已經不再劫掠過往客商了,相反宋江還經常幫助老百姓,梁山開始走上正軌,好漢們的名聲也好了很多。這個時候的梁山,主要靠各地的錢糧作為收入來源。

比如,攻破青州之後,宋江是這麼做的。

宋江急急傳令,休教殘害百姓,且收倉庫錢糧……天明,計點在城百姓被火燒之家,給散糧米救濟。——《水滸傳》

<strong>

當然,也有時候會傷害到百姓。比如吳用攻破大名府時,不但燒了城中許多百姓的房子,而且殺了將近一半的百姓。

但是總體上而言,宋江時代的梁山要比之前好很多,不劫過往客商之財,不亂殺人,有些時候還會幫助百姓。正因如此,所以梁山的名聲也好了很多。

綜上可以發現,梁山三任寨主時期,各有特點。

王倫時代人少,所以靠水產和劫掠客商,就足以養活五七百小嘍囉;晁蓋時代,人馬逐漸多了,光靠劫掠不夠,所以要擄其他勢力的錢糧;宋江時代,梁山達到鼎盛,約有十萬人,不再劫財,全是靠各地方勢力的糧草。

可以發現,梁山是越來越往正軌上走。至於招安之後,梁山好漢南征北討,糧草就全靠朝廷了。


自說文史


梁山的經營模式是什麼?靠什麼養活軍隊?

--成長新視點

我是成長新視點,我來分析對梁山經營模式、生存下去的理解和看法。縱觀梁山的發展,應該分為三個階段,即初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三個不同的階段,就會有不同的經營模式和生存方式。梁山發展,用現在企業發展來比喻,初創期相當於個體工商戶,成長期相當於初具規模的有限公司,成熟期相當於大的企業集團。


一、初創期(老大,白衣秀士王倫)

1.人員及規模情況:

開始,只有白衣秀士王倫和摸著天杜遷,王倫是落第秀才負責管理,杜遷人高馬大負責打劫,他們兩個一文一武,主要依靠打家劫舍為生。後來,先後加入了雲裡金剛宋萬、旱地忽律朱貴、豹子頭林沖。加上一些小嘍囉,總共也只有百十來號人,都是一些躲難的流亡之徒。

2.經營宗旨及口號:

王倫的時代,相當於現在的個體工商戶,可以說是能維持下去,混口飯吃就不錯了,也沒有什麼想法,連附近的漁村都對付不了。

3.經營及生存模式:

他們在經營方面沒有規劃、沒有目標,只有簡單的人員分工,簡單的生存方式,管理也是粗放式的,沒有什麼規矩。朱貴在外面開個打探消息的酒館,凡是來往的有錢客人被他盯上往往會謀財害命。杜遷、宋萬就帶小嘍囉打劫路人和打一點魚來勉強維持他們這些人的生活。

二、成長期(老大,托塔天王晁蓋)

1.人員及規模情況:

晁蓋他們上了梁山,到林沖火併之後,晁蓋當了梁山的老大。梁山的人馬小具規模,有十幾個頭領,在晁蓋的影響下以及逃難的越來越多,前前後後也聚集了數百號人。晁蓋打劫生辰綱,搶了不少的銀子,這些人的基本生活已經解決了問題。

後來,隨著宋江的上山,先後聚集了花榮、武松等人,人員越來越多,隊伍越來越大,慢慢地單依靠自己生活有一定困難。就開始向附近的地方擴張,也就有了攻打祝家莊、曾頭市等,慢慢地也成了朝廷要圍剿的匪患。

晁蓋臨死的時候,梁山好漢大概有70多位,人馬也有數千之多。

2.經營宗旨及口號:

劫富濟貧是晁蓋當老大的主張口號,晁蓋因為為人仗義,當老大之後,便禁止攔路搶劫,也把梁山大廳改成了聚義廳。

3.經營及生存模式:

晁蓋時期的梁山管理有了一定的規章制度,人員有了具體的職責分工,分了前後左右水、旱寨,也分了一些好漢把守。生存方式主要靠打漁、劫富濟貧、在周邊一些城池投資開店,加上柴進貢獻了不少的銀子,隊伍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壯大。

如果用現在的企業對比的話,相當於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公司,產品和勢力屬於區域強勢,生存發展不成問題,且逐漸向好。

三、成熟期(老大,及時雨宋江)

1.人員及規模情況:

晁蓋死後,宋江當了梁山老大。他就把聚義廳改為了忠義堂,宗旨由劫富濟貧改為了替天行道,梁山發展也向詔安進行規劃和前進。但是,朝廷高俅、蔡京等一些奸臣掣肘,不願意接受宋江。隨著盧俊義上山,梁山勢力更加強大。朝廷就不斷的安排兵馬圍剿,先後來了徐寧、索超、呼延灼等人,也先後被梁山打敗和收降。最後,梁山108將聚齊,被朝廷詔安,完全了脫掉土匪的身份,開始吃了皇糧,梁山詔安後的人馬總數至少在6萬人左右。

2.經營宗旨及口號:

宋江時期的口號是替天行道,詔安後改為忠君護國,有鮮明的團隊主張和明確的發展規劃,每走一不都有詳細的計劃和安排。

3.經營及生存模式:

宋江時期的梁山管理現代化非常之高,人員配置非常齊全,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人員職責分工,好漢有32天罡、72地煞,分馬軍、步軍、水軍、哨軍等,他們的影響力已經全國有名,並且佔據了附近的州縣,由於他們實行的替天行道政策,老百姓也心歸梁山,在規模和管理層級上基本上相當於一個小的國家。

他們生存的來源,除了梁山本來打漁老營生、開店做生意,佔據各州縣後有了豐足的官府庫存錢糧使用,打敗了朝廷的官兵還有大量的物資,加上當地富豪的捐贈等等,形成了循環的生存模式。

這個時候的梁山,相當於現在全國有名的大型企業集團,產業佈局廣,具有極強的生命力。

成長新視點,有我更快樂。歡迎廣大朋友關注,點評互動,共同成長,謝謝。


成長新視點


相信很多觀眾在90年代觀看央視版水滸傳時,都會想到一個問題,水泊梁山從最早王倫時代的數百人,發展到多年後宋江統領時期的數萬人,隨著隊伍的越來越大,廣闊的800裡水泊還是可以容得下,但人員的眾多梁山方面又如何來維護這支龐大隊伍的運轉呢?官家將水泊梁山稱為賊寇,事實上水泊梁山也的確是一個賊寇集團,既然為賊寇那首要目的自然是為了金錢和能夠養活自己,可梁山又是通過什麼渠道來獲得這種資源呢?

實際上梁山的經營運作方式,主要有三種:自營、搶劫和投資。



早在王倫時期三套模式就已經全部開啟,利用旱地忽律朱貴等人在梁山外部經營酒店,一方面作為情報點探詢情報,另一方面利用經營獲取經濟收益,甚至也幹過黑店的勾當,畢竟將客人連人帶錢一同拿下,獲益更高!但即便如此單靠部分酒店的收益也很難養護梁山這個大群體,即便王倫時期人丁稀少,光靠酒店也入不敷出,要想壯大梁山就只能依靠利潤更大的買賣,自然也是賊狗的老本行——搶劫。

這是一個完全沒有限制的活動,只要有利可圖,小到普通百姓大到堅固城池,都會成為梁山下手的目標,早期王倫力量薄弱,自己的目標也只能放在控制八百里水泊梁山的水陸要道攔截過往船隻和區域內的捕魚市場,或者在陸路打劫偶爾過路的百姓和商人,但久而久之類似的行動也會讓外界逐漸避開梁山,因此到了晁蓋宋江時期,梁山的攻擊目標甚至已經擴大到了數百里之外,從地主豪強莊園到大小城市,都成為了梁山的攻擊目標,而這種大範圍的攻擊一旦得手,反而可以讓梁山獲得更高的收穫。



例如攻打祝家莊,數千戶人口的莊園被梁山洗劫一空,獲糧50萬石,大小財物裝滿數百餘車,還順道滅了扈家莊和李家莊,連同兩個莊園的財務一同打包帶走;滅曾頭市,曾老太爺早年經商聚財數萬貫併兼並周邊村莊,宋江攻陷曾頭市幾乎等同於再劫了一次生辰綱;攻克高唐州、東平府、東昌府等,更是將一個又一個的城市搬運一空,憑藉著不斷搶劫而來的財富,也讓梁山武裝迅速崛起,由一支只有數百人的賊寇武裝發展成為數萬人的正規軍,甚至可以與北宋官軍直面抗衡。



而除了自營和搶劫,外界投資也成了梁山的重要經濟支柱之一,由於梁山的壯大,也讓各股細小勢力開始向梁山靠攏,二龍山少華山等勢力的投靠不但讓梁山人馬倍增,更獲得了巨大的財源入股,而為了進一步擴充領導層班底的實力,宋江更進一步拉攏外部地方力量入夥,撲天雕李應小旋風柴進玉麒麟盧俊義等地方大戶的加盟更是攜帶或者被動攜帶全部家產而來,不但提高了各自在梁山體系內的地位,更擴充了梁山的經濟實力,以至於後來北宋的劉夢龍、高俅的征討,只能選擇正面直接進攻而放棄了圍困,因為梁山長期的儲備,早已經具備了打一場持久性戰爭的能力。


遼寧資深球迷


梁山的經營方式三代有些變化,但終歸“萬變不離其宗”!

最初的梁山是王倫的,當時的人也就五七百人,乾的是劫持客人的勾當,僅靠此還不夠,把附近的魚塘強行“承包”,結果就是其他漁民受到了影響,不能打到大魚。漁民裡面就有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梁山有先天地理優勢,“四面高山,三關雄壯,團團圍定;中間裡鏡面也似一片平地,可方三五百丈;靠著山口才是正門;兩邊都是耳房”。如果可以倒是能種點地,但是梁山人顯然不滿足於此。

(《水滸傳》影視劇宋江和晁蓋)

等到梁山上人逐漸多起來,光靠劫持一些散客肯定不足以養活軍隊,那麼就得“借糧”去。咋借?搶!晁蓋時期是這樣的:人不殺,只搶東西,取一半收貯在庫,聽候支用;另一半分做兩份,十一位頭領均分一份,小嘍囉均分一份。

宋江三打祝家莊的理由之一就是因為缺糧,必須得搶,宋江明確的說,打祝家莊能獲得三五年糧食,打完“得糧五十萬石”!這是很重要的一筆,告訴大家梁山怎麼經營。所以大動干戈還差點把隊友害死。宋江這回乾的是風捲殘雲一般,順便把李家莊也盡數搬上山。

(《水滸傳》影視劇中的柴進)

柴進進了牢裡,宋江喜從悲來,為啥?因為可以師出有名了。那高唐州高廉把柴家給抄了,宋江後來把高廉家抄了,弄了二十多車,隨後把府庫錢糧也搶了。斬獲頗豐。

宋江所到之處,肯定要借糧,不然梁山靠什麼生活。再比如打青州,“把府庫金帛,倉廒米糧,裝載五六百車。又得了二百餘匹好馬”;打華州,“就打開庫藏,取了財帛,裝載上車”;打曾頭市,“抄擄到金銀財寶,米麥糧食,盡行裝載上車”;打東平府宋江對董平說缺糧,“便開府庫,盡數取了金銀財帛;大開倉廒,裝載糧米上車”等等。總之宋江以戰養戰,非常會算計。

(《水滸傳》中的王倫)

還有桃花山、二龍山等小山頭也加入梁山,存貨悉數都堆進梁山倉庫裡,這也是不少的物資。梁山專門管錢糧的是柴進和李應,還設置個出納,負責人是“神算子”蔣敬。


泊圖泊途


梁山創立初期,跟少華山、桃花山、清風山等小山頭一樣,靠打家劫舍過日子,其實就是強盜。



少華山朱武、陳達、楊春因為官府要剿滅他們,他們找史進借糧,把史進也拉下水。

桃花山周通和清風山王英更是不講理,不但搶錢,還搶媳婦,乾的都是下三濫的勾當。



晁蓋做梁山之主後,似乎略有改觀,但還是以搶劫為主,只是不殺人了,也不提倡偷盜。

等宋江主政以後,確定了招安路線,隊伍逐漸壯大。梁山不再搞小打小鬧的搶劫了,下山一次弄個仨瓜倆棗的,也養活不了這麼多人。

宋江開始他的侵略計劃。曾頭市、祝家莊進入他的視野。

什麼曾家搶了段景柱的馬,那都是理由和藉口,所謂師出有名。實在找不著理由,因為吃餃子不蘸醬油就可以揍你。

三打祝家莊最大的收穫是李應和扈三娘,這兩人貢獻了相當多的財產,否則李應怎麼可能排在十一位。

扈三娘本應該進入天罡,但因為是女人,又嫁了個賴漢王英,老公都進不了天罡,老婆怎麼可能高過老公。



而後柴進、盧俊義的投資入股,進一步壯大了梁山的經濟實力。

再後來三山聚義,大小山頭齊聚梁山,攻打大名府、東平府、東昌府,每次勝利都是一次屠城,斬獲戰利品無數。直至迫使朝廷招安,宋江終於達到自己的目的。


小睿史話


所謂的經營模式,其實就是四個字:靠啥掙錢。

經營模式取決於領導者的思路。所以,關於梁山的營模式,我們要分三個階段來看。

第一個階段,是王倫時代的梁山。

此時的梁山處於草創階段,領導不咋的,戰鬥力水平還不如桃花山、少華山、對影山之類的。

王倫手下就那麼三個人,還都不怎麼樣。

雲裡金剛宋萬,聽名號可能是長得又高又壯;

摸著天杜遷,傻大個子加一;

朱貴,旱地忽律,忽律就是鱷魚,聽上去嚇人,其實就是在梁山腳下開黑店,把人麻翻了才敢動手。後來梁山排排坐的時候,這幾個人都只排在末位。

王倫時代的梁山靠啥吃飯呢?

書上寫,當時梁山有七八百嘍羅,主要營生是,派朱貴在山下開間黑酒店,專一探聽往來客商,孤單客人到此,無財帛的,放他過去。有財帛的,輕則蒙汗藥麻翻,重則登時結果性命。

注意!用麻藥麻翻,殺人劫財,這是孫二孃兩口子就能幹的營生,梁山當時就靠這為生。

這點收入養活七八百嘍羅,日子肯定是捉襟見肘的,迫不得已時,還要跟附近的貧下中農搶飯吃。

比如,吳用在說服三阮一起劫生辰綱時,阮小五說過:

“先前這梁山泊是我弟兄們的衣飯碗,如今絕不敢去。”

為什麼不敢去呢?因為——

“如今泊子裡新有一夥強人佔了,不容打魚,絕了我們的衣飯……“

梁山這時的日子過得有多窮?看此時梁山上的戰事及裝備就知道了。

林沖上梁山時,所見所聞有那麼幾句詩:

濠邊鹿角,俱將骸骨攢成;寨內碗瓢,盡使骷髏做就。……

乍一看這些詞都要嚇死寶寶了,可細細一品,防禦設備用骨骸堆砌的,碗瓢用骷髏做的,我可以理解為碗都買不起麼?也或者是能力不夠,裝備來湊,打不過你,嚇死你,可是,這風格,一股撲面而來的城鄉結合部殺馬特土匪的氣息,LOW爆了有木有。

對比宋江上任之後,專門織造服裝和大旗,專門打製一應兵器及生活用品,統一了品牌VI,這才是大IP的作派。

王倫讓林沖納投名狀時,山下有三百多人的商隊路過,林沖單槍匹馬不敢下手還可理解,梁山有七八百人馬,居然也沒敢動手。

總結一下,王倫時代的梁山,經營模式就是開間黑店,殺雞取卵,養兵主要靠省吃儉用,跟貧苦農民搶飯吃。

到了晁蓋時代,梁山的經營模式上了一個大臺階

晁蓋接手梁山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是把自己打劫得來的生辰綱和自已上山時帶的傢俬財帛,當廳賞賜眾小頭目並眾多小嘍囉。

緊接著,晁蓋帶領眾人打了兩場漂亮的翻身仗。

濟州官府來剿匪,晁蓋團隊在吳用的策劃下,一舉大破官兵,繳獲了六百多匹好馬,這意味著梁山從此可以有騎兵了,戰鬥力提升了一個級別,可以幹大項目了。

還真幹了個大項目——劫了一個數十人的商隊,這一仗又得了二十餘車金銀財物和四五十匹驢騾牲口。

這兩仗讓梁山上的七八百人找到了當土匪的感覺,對此連施耐庵也誇道:一從火併歸新主,會見梁山事業新。

而真正質的改變是,在晁蓋的主導下,梁山開始有了經營理念,什麼理念呢?

晁蓋接管梁山後的第一票搶劫時,晁蓋吩咐手下:

“只可善取財物,切不可傷害客商性命”。

得勝後小嘍囉報喜時,晁蓋又確認了一次:

“不曾殺人吧?”

在得到肯定答覆後,晃蓋說:

“我等初到山寨,不可傷害於人。”

只取財不殺人,重要的事情晁蓋強調了三次。

要說區別,王倫時代的梁山泊聚的是土匪,晁蓋時代聚的是豪傑。

土匪和豪傑的區別在於,土匪無底線,劫財殺人,不擇手段。

豪傑講道義,恩怨分明,取財有道。

晁蓋時代的梁山已經確定了擴張路線和方針,就是不再以劫道殺人為生,而是劫大戶,打村寨,劫官府。

晁蓋打的第一個大戶是祝家莊。祝家莊一戰堪稱梁山發展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一戰。梁山得了祝家莊、李家莊(撲天雕李應)、扈家莊三家大戶的糧食和財物,又得了李應、孫立、孫新、顧大娘等一幫頭領,從物力到人力都堪稱鳥槍換炮。

打下祝家莊後,沒有洗盪村民,還賞糧(雖然不多)給村民。當然,滅了扈家莊滿門的事,完全是個意外。

後面不管是救柴進時打高唐州,還是三山聚義打青州,打華州,都多次強調“出榜安民,所過州縣,秋毫無犯。”打了勝仗時,也“急急傳令,休教殘害百姓。”不僅如此,仗打完了還“計點城中百姓被火燒之家,給散糧米救濟。”

仁德、 安民、濟貧,這哪是土匪該乾的事,分明是一個小政權的作派。中國歷史上每一個新生政權都是這麼收買人心的。由此可見,晁蓋對梁山的經營,是在下一盤大棋。


第三階段,宋江時代的梁山,經營模式又是什麼呢?

到了宋江時代,梁山已經從眾土匪品牌中逆襲成功了。

我們都知道,宋江當老大以後,一直在籌劃招安,所以,宋江時代的梁山,經營模式前期主要靠騙,比如賺盧俊義主山,盧俊義美名在外,又有錢,戰鬥力又強,宋江可謂是一舉三得。稍帶手打下大名府,又狠撈了一筆。

宋江後期就是招安了,梁山替朝廷打仗,靠朝廷封賞吃飯。


Ta是無雙


梁山說是一群好漢,但是其實質依舊是盜賊,所以梁山最開始的財富來源就是攔路搶劫、後來改變為攻打莊園,最後依靠大財主生活,但是這些都不能保障梁山的長久發展,所以最後梁山選擇歸順朝廷。

王倫時代,梁山人員比較少,依靠攔路搶劫和控制梁山水泊就可以養活,林沖為了拿投名狀攔路搶劫楊志就是種情況的寫照。而當時梁山控制梁山泊,連附件的漁民都不能到梁山伯打魚,控制梁山泊也是財政來源,所以在王倫時期主要就依靠這兩項財政來源。

晁蓋時期就由攔路搶劫改變為打家劫舍,三打祝家莊、攻打曾頭市,除了表面的意氣之爭,也是為了擴充自己的錢糧,所以四處攻打其他莊園。在攻打祝家莊的時候,扈家莊也遭受牽連,當中就有提到將扈家莊的金銀財寶運回梁山,這句是梁山第二階段的經營方式。

宋江時期主要依靠兩大財主,前期是依靠柴進,為了解救柴進,梁山大張旗鼓的攻打城池,其實也是將柴進逼到絕路,柴進上梁山後也是很少有聲音,就是對梁山不滿。而柴進是大財主,所以柴進的錢財也被充公到梁山的財政。後期就職盧俊義,盧俊義也是大財主,但是被宋江坑上梁山,兼賺的盧俊義的家產。還有小財主李應等等,這種方式基本就是宋江時代的經營方式。

但是無論哪一種方式都不能保證梁山的長遠發展,所以才有了最後的招安。


帝國烽火


梁山有三個時期,每個時期賺錢方法都不一樣

白衣秀士王倫時期

王倫是梁山首任寨主,這個時期的梁山不顯山不漏水,是大宋眾多山賊中的一員。山賊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八百里水泊,梁山主要財源有兩條:一個是壟斷水泊漁產,打魚買賣賺的不多,勝在穩定,周邊的村民都很無奈,強如阮家兄弟也得換條河撈魚;第二條是山賊本職——打家劫舍短路劫財,像身材高大的摸著天杜遷,就經常帶著小嘍囉到處晃悠,綁個票勒個索什麼的,像身材矮小點的旱地忽律朱貴,就開個酒店,遇到肥羊商戶下個蒙汗藥之類的

總之,白衣秀士王倫時期,梁山主要是欺凌弱小

托塔天王晁蓋時期

晁蓋義薄雲天,自個兒都仗義疏財,在他當第二任梁山寨主時期,梁山作風大改,打家劫舍欺凌弱小什麼的是不存在。不談他江湖名聲,就算繼續以往活計,也養不活那麼多人啊,晁蓋上山光大將就幾十號人了。這個時期的梁山,主要是劫富濟貧,比如打祝家莊、打曾頭市、打城池……靠著這些俘獲戰利品,維持梁山生計,據說還定下規矩,不濫殺無辜

在晁蓋時期,梁山已經從山賊勢力轉變成了地方割據勢力,內部頭領各司其職,對大宋王庭來說,梁山就是反賊

及時雨宋江時期

宋公明和晁蓋有重合的地方,那時候宋江算是梁山二號人物,晁蓋的劫富濟貧很大程度上是宋江在做。等晁蓋戰死,宋江真正成為梁山第三任老大時,梁山從一個反賊勢力,演變成了大宋軍事一部分,它被詔安了

這時候的梁山為大宋征戰,自然由大宋養活,大宋官吏兵丁都是有俸祿的。除了朝廷支付的錢糧,梁山每次征戰,比如戰遼國、戰王慶、戰天虎、戰方臘等,每滅一個勢力都有大量戰利品,雙重收入,梁山盆滿缽滿

不過也減員嚴重,打完方臘沒幾個活的了,就算活的也離心離德……

以上


靈石蘊珠寶


還是靠搶奪官府和大家主供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