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裡宋江和晁蓋的親信,你覺得分別是誰?

胖嘟嘟okay


晁蓋臨死時環顧左右,竟無一可親信之人。晁蓋雖坐梁山第一把交椅,但自宋江入夥後,已被宋江“架空“,這是宋江厲害處,也是晁蓋可悲處。

晁蓋的班底原只是劫生辰綱的那班人馬:吳用、公孫勝、劉唐、阮氏三兄弟、白勝等人,這些人可謂晁之嫡系。

但宋江上山後,這嫡系也四分五裂了,首先是吳用,早已對宋江暗送秋波,成了宋江團隊的骨幹。

書中有一情節很能說明問題,說楊雄、石秀來梁山投奔宋江(注意,是來投宋江,而非投晁蓋,可見,江湖上早已視宋江為梁山頭領了)。那晁蓋心頭大怒,說你這等偷雞摸狗之徒,壞我梁山名聲,拖出去斬了。宋江連忙上來制止,注意,這兩虎相爭時,誰是誰的人就看出來,吳用這時站出來,附和宋江,天平自然倒向了宋江一邊。晁蓋最後也只能放了楊雄、石秀。這一情節己反映出晁蓋領袖權威已失,雖心有不甘,但周圍之人己盡都是宋江的人了。後來公孫勝看大勢已去,也乾脆離開梁山了。

宋江對108將是親疏有別的,雖然明面上一碗水端平。

要說宋江的第一心腹,不是李逵,那李逵雖死跟宋江,但頭大無腦,不可依賴;也不是吳用,宋江雖依賴吳用,但時刻提防著吳用,二者是戰略同盟關係,互相利用,但互相提防;宋江真正的第一心腹,乃是其胞弟宋清,這宋清雖在108將中排名不高,但實權實大,是管梁山錢財物的,相當於公司的財務總監,大家懂的,凡一家公司管財物的,那必是董事長的貼心人也……


核桃讀詩


晁蓋和宋江是梁山兩任頭領,都有各自的親信,但是兩隻派系的實力相差懸殊。

晁蓋的親信只有智劫生辰綱七人組加上白勝,還有王倫舊部,那麼這些所謂的元老派,都跟晁蓋的關係鐵嗎?不一定。

首先是吳用,晁蓋活著的時候,他就已經站在宋江的的隊伍裡了。還有劉唐,晁蓋非常器重的人物,同時跟宋江也關係曖昧,當然這是他的生存技巧,無可厚非。

林沖是元老派最厲害的角色,晁蓋有心讓他做接班人,宋江也對他十分忌憚,可林沖為人忠厚,不參與他們之間的爭鬥。

杜遷、宋萬、朱貴三人不情願被劃為晁蓋一派,可是宋江又不喜歡他們,說到底還是能力不行。

除了以上這些人,晁蓋的絕對親信只剩5個人,公孫勝、三阮、白勝。公孫勝一直仰慕晁蓋而厭惡宋江,兩次離職就可看出端倪。三阮由於和晁蓋的關係甚厚,處處被宋江壓制,不得重用。白勝更不用說了,宋江最討厭這種沒本事的閒漢,直接排到106位。

而宋江這邊的實力太強了,後上山的好漢,幾乎有一半是衝著宋江來的。他的親信太多,咱們就挑厲害的說。

倒戈過來的吳用、劉唐姑且不算,還有最厲害的人物花榮,八驃騎第一位,宋江的助理,梁山實際的二把手。

戴宗,梁山情報局局長,和宋江有一起坐牢的感情。李逵,宋江的忠實小弟和打手,命都可以給宋江。張順,宋江最信任的水軍將領,還是宋江的救命恩人。秦明,花榮的妹夫,五虎將第三位,沒心沒肺的替宋江賣命。

地煞星的王英、扈三娘、呂方、郭盛、孔明、孔亮、宋清、段景柱等就不一一細說了。

總之,宋江作為梁山的一把手,擁有眾多親信是很正常,否則也不能帶領梁山一路披荊斬棘平定方臘。


小睿史話


晁蓋和宋江,他們分別有哪些鐵桿親信?再談,梁山泊裡的政治鬥爭。人說茶壺裡掀不起大的風波,梁山泊這個水池雖然不大,其政治鬥爭卻一點也不平靜。

梁山泊裡的政治鬥爭主要來自兩大陣營,一個是先期上山以晁蓋為中心的花石綱派,另一個是江州劫法場後受宋江直接或間接影響而上山的人。前者的核心人物有晁蓋、公孫勝、阮氏兄弟、劉唐等。後面一派的主要人物有宋江、吳用、李逵、花榮、李俊等等。兩個派系鬥爭的焦點是隊伍的發展方向,也就是路線問題。晁蓋一派高舉義字旗,號召以大義凝聚人氣,團結兄弟,皇帝不行,替天行道!宋江一派高舉忠字旗,以忠義團結眾人,忠在前,義在後,只反貪官不反皇帝,當忠和義發生矛盾時,可以犧牲後者而保證前者利益。所以,晁蓋和宋江兩派雖然都是乾的打家劫舍的營生,其本質上卻有根本區別。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走的路不同,只有開幹!

當然,這樣的幹並不是明火執仗地幹,那樣隊伍會散。權力的博弈總是在無聲處展開。比如, 宋江總是不讓晁蓋領兵下山,說“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輕動。”看上去百分之百地尊重晁蓋,實際上是讓晁蓋變成一個木偶,宋江自己則成為常勝將軍。晁蓋當然不會不明白這點,看到自己的威信逐漸降低,他也著急。好容易機會來了,就是攻打曾頭市。一開始打得不順利,死了一些人,晁蓋心裡憂慮,這時眾將是這樣勸他的:“哥哥且寬心,休得愁悶,有傷貴體。往常宋公明哥哥出軍,亦曾失利,好歹得勝回寨。……”從這些話可以看出,在眾將心中,宋江已經成了一面旗幟。結果晁蓋攻打曾頭市很不順利,自己最終也命喪於此。當然,他也不是沒有反擊。臨死前,晁蓋跟兄弟們留下遺囑“賢弟保重。若哪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按理說,宋江是二把手,接替死去的一把手的位置是天經地義的,但晁蓋明明白白地否定了這一點。宋江一個文弱身板,是無論如何不可能完成這個任務的。所以,晁蓋臨死前從法理上否決了宋江接任的合法性。合理不合法,宋江雖然手段高強,順利接任,但是不能掩蓋其身份的尷尬,至少說他已不再是全體兄弟都認可的領袖。梁山好漢們的分崩離析,從這一刻就註定了。




週週說古今


題主的問題應該加個時間節點限制,因為人心是會變的,我這邊就以宋江上山那個時間來分析。書裡面已經說的很詳細,晁蓋,宋江,吳用,公孫勝這是四個大哥,理論上是不需要站隊的,但是吳用最後還是倒向了宋江陣營,公孫勝不想捲入是非,只能出走。

宋江剛剛上山,要給底下人排坐次了,提出了一個奇怪的方案:“休分功勞高下,梁山泊一行舊頭領去左邊主位上坐,新到頭領去右邊客位上坐,待日後出力多寡,那時另行定奪。”我認為他這個方案應該是考慮了一路子,深思熟慮後的結果。跟他一起來的這一大群,如果論功勞肯定沒有舊人大,肯定要排後面了,這個提議讓舊頭領的優勢一下子蕩然無存了。


如此有問題分配方案晁蓋竟然沒有反對,此時他可能還沉浸在劫法場勝利的喜悅中,更不會想到秦明花榮黃信燕順這一批人,原本是早於宋江上梁山的,這次竟然大大咧咧坐在了新進頭領的一群人裡面了。

接下來的場景能讓晁蓋立刻清醒過來,看一下對比:左邊一帶晁蓋的人,是林沖、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遷、宋萬、朱貴、白勝;右邊一帶宋江的人,花榮、秦明、黃信、戴宗、李逵、李俊、穆弘、張橫、張順、燕順、呂方、郭盛、蕭讓、王矮虎、薛永、金大堅、穆春、李立、歐鵬、蔣敬、童威、童猛、馬麟、石勇、侯健、鄭天壽、陶宗旺,九比二十七!



這裡面的變數就是花榮,秦明,黃信,燕順,王矮虎,蕭讓,金大堅,鄭天壽,因為他們是早一步上上山的,晁蓋既然不去給他們爭取權益,那自然就去親近宋江了。晁蓋的不作為還影響到了吳用,原本應該是他的鐵桿,反倒是在和宋江一次次下山的戰鬥中建立起革命友誼,徹底拋棄了晁蓋。


最終晁天王剩下的心腹只剩下了劉唐,阮氏兄弟和白勝,其他的不敢說都是宋江的人,但至少也和晁蓋保持了距離。晁蓋一直到死,也沒能拉攏到人,也可能是他就沒去想過。


魯赤水


水泊梁山有兩個帶頭大哥,其中的扛把子是人稱托塔天王的晁蓋,二把手是及時雨宋江。兩個人因為對待梁山的發展方向的問題,意見不統一,所以陷入了權力的鬥爭,結果最終以宋江勝出。造成這種結果最主要的原因是,梁山好漢大多是宋江的嫡系,而晁蓋的嫡系只有區區幾人,而且立場並不堅定。



晁蓋當初在莊上帶頭七星聚義,劫得生辰綱。事情敗露後,帶著兄弟夥上梁山投靠王倫。王倫不想接收晁蓋而被林沖殺了後,林沖推晁蓋坐上了梁山的頭把交椅。成為梁山的實際控制人。晁蓋系中的主要人員就是七星聚義時的七人,智多星吳用、入雲龍公孫勝、立地太歲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閻羅阮小七、赤發鬼劉唐、白日鼠白勝。後來吳用因與宋江志趣相投,而加入了宋江的派系。公孫勝因不想參與派系之爭,而選擇了退出,剩下的幾位還要時不時的看軍師吳用的臉色,因而在晁蓋和宋江之間搖擺。一個幾乎是光桿司令的晁蓋統領著宋江的嫡系,被取代是遲早的事情。



宋江有“及時雨”的稱號,人們一提起宋三郎,都說他是個重情重義、仗義疏財的好人。宋江義殺閻婆惜,到最終落草為寇,這中間有一大段的時間在收買人心,無論是虛情假意還是出於本能,宋江籠絡了一堆小弟就是事實。到了梁山,宋江的人馬已經大大超過了晁蓋身邊的那幾個梁山元老。宋江的親信有不少,那麼誰是宋江最信得過的心腹兄弟呢?


首先就是宋江的親弟弟宋清,宋清本來毫無本事,卻能在梁山做一個頭領,專管梁山的一切酒宴之事,這一切得靠宋江的提攜。作為親兄弟,宋清自然是宋江信得過的人了。宋江曾收過兩個徒弟,分別是“毛頭星”孔明、“獨火星”孔亮,這兩兄弟雖然本事不濟,卻是宋江親收的徒弟,後來在梁山佔了兩把交椅。這裡說句題外話,孔明孔亮的真實本領是非常低的,當年在武松面前撐不了一個回合,就被打得找不著北了。這麼沒本事的兩個人,能排在梁山的第六十二和六十三位,恐怕只會對宋江感恩戴德了吧。



宋江在江州牢裡結識了戴宗和李逵,此三人可謂過命的兄弟。戴宗為了救宋江,曾與梁山合謀偽造書信,結果被識破後下牢,後在梁山人馬的相救下,與宋江一起落草為寇。戴宗雖有“日行八百里”的本事,但論資歷和功勞,他怎麼都不可能排梁山第二十位,他能有如此地位,就是因為他是宋江信得過的人。戴宗是梁山的總探消息頭領,不過他的本事除了跑得快,其餘都不如燕青和石秀來得機警過人。另一位要說的就是李逵,李逵是宋江的忠實小弟,很多宋江無法親手去做的事情,他會交代給李逵去執行。比如賺朱仝上山,宋江負責出主意,李逵負責執行,把好好的小衙內性命給結果了。李逵有的是力氣和膽量,就是缺腦子。這樣的人,宋江自然是喜歡的,留在身邊做個親信,再好不過了。


接下來要說的這位,原是晁蓋身邊的人,最後卻投靠了宋江,他就是“智多星”吳用。吳用和李逵等人不同,他與宋江其實是合作者的關係,被宋江洗腦後,兩人有了“招安”的共同目標,吳用也發現了宋江身上的諸多優點,因此一心一意輔佐宋江。宋江的一切計謀和小心思,都和吳用有關,吳用和宋江的關係,只能保持親密無間,不然對彼此都沒有好處。宋江自然是信任吳用的,而吳用也只有依附宋江,才能有梁山第三把交椅的地位。



最後這位,便是“小李廣”花榮。宋江眼裡,花榮可謂是最親近的心腹了。對於花榮,只說一件事便可見其對宋江的忠心:花榮夢見宋江死後,便去了蓼兒窪,果然見到了宋江的墳墓,同在的還有吳用,後來二人雙雙自縊於墳頭。如果說吳用自縊是因為失去了希望,看不到未來了,那麼本領超群的花榮更多是因為出於對宋江的忠心了。這種事情連宋江的親弟弟都做不到,花榮卻做了,足可見其情深義重。


宋江從上梁山的第一天開始,就利用自己的名氣,慢慢的收攏人員,擴充自己的勢力範圍。每次戰鬥,晁蓋想出戰時,都被宋江好言相勸攔了下來。宋江在各種大小戰鬥中都使用了自己的親信,而將晁蓋的親信排除在外。這樣,論功行賞的時候,晁蓋的人就只能排在後面,而宋江的人就排在前面,領功受祿。這樣時間一長,宋江就培養了象秦明,黃信,燕順等幾十位豪傑成為自己的嫡系部隊。


俗話說,“二虎相爭,必有一傷”。由此可見,托塔天王晁蓋在這場權力的鬥爭中敗亡,也是早晚的事兒。

就此問題您有什麼高見,歡迎評論留言。感謝您順手關注點贊。


李易陽風水命理


先來複盤晁蓋是怎樣一步步走向覆滅深淵的:

江州劫法場後宋江被救上梁山,晁蓋請宋江坐第一把交椅,宋江以晁蓋年長十歲為由主動謙讓——此時的晁蓋和宋江,看上去關係還不錯。雖然宋江在酒席上強調了“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縱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的童謠,以此暗指自己註定要當老大,而李逵則立刻附和“晁蓋哥哥便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皇帝”——說明此時的宋江,在梁山上的地位還是低於晁蓋的。

宋江和晁蓋的第一次矛盾,發生在這次酒席之後。宋江要回鄆城接父親上山,晁蓋說“眾兄弟們連日辛苦,寨中人馬未定,再停兩日,點起山寨人馬,一徑去取了來”——救人如救火,過兩日很可能宋太公就已經被關進大牢了,說明晁蓋並沒有很把宋江這個事兒放在心上。

然後宋江堅決要走,晁蓋說“路中倘有疏失,無人可救”——話說到這份上,晁蓋估計已經有點不高興了。宋江雖然曾經是恩人,但你現在的身份是梁山二把手,那就要遵守組織紀律,你公然違抗老大的要求,晁蓋以後怎麼號令眾人?結果宋江回到老家果然遇到追捕,還是晁蓋親自帶人來救,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我叫賢弟不須親自下山,不聽愚兄之言,險些兒又做出來。”

這件事情本身並不大,但為後來更深層次的矛盾埋下了伏筆。此外,這一時期還有幾個值得注意的細節:

第一是宋江在返鄉途中得到了三卷《玄女天書》,但是完全沒有對晁蓋提起,回到梁山後就“與吳學究看習天書”,很顯然宋江和吳用的這個行為也是瞞著晁蓋的。估計也是通過讀書期間的深入交流,吳用漸漸地從晁蓋陣營轉向了宋江。

第二是李逵在路上和李雲打架,朱富勸李雲投靠梁山入夥,“不如今日和我們一同上山,投奔宋公明”——可見在這個時候,晁蓋雖然是梁山老大,但宋江在江湖上的聲望已經超過晁蓋了。偏偏晁蓋依然是稀裡糊塗,李雲能和李逵打個平手,說明武功並不弱,結果被晁蓋安排坐到了排名最末的白勝前面,白白失去一次拉攏人心的機會。

其實對待李雲的這個錯誤,晁蓋已經不是第一次犯了。早在花榮、秦明等人上山的時候,晁蓋對花榮的箭法就是一副將信將疑的態度,搞得花榮非常不滿,當著晁蓋的面射雁,可以說是當場打臉,晁蓋不僅丟了面子,更是給花榮等新頭領留下了不怎麼樣的印象。

緊接著,晁蓋緊又做出了一件更幼稚的事情。石秀和楊雄來投靠,就因為他們和時遷以梁山好漢的名義偷過雞,晁蓋就要斬了人家,最後還是宋江刀下救人,保住了兩人性命,又為自己陣營拉攏了兩個高手。

再看不久之後宋江給眾頭領分派的位置:晁蓋、宋江、吳用居於山頂寨內。花榮、秦明居於山左寨內。林沖、戴宗居於山右寨內。李俊、李逵居於山前。張橫、張順居於山後。楊雄、石秀守護聚義廳兩側——四面八方除了林沖和李俊,都是宋江的心腹,萬一宋江和晁蓋在聚義廳火併起來,你說楊雄和石秀是會幫宋江還是幫晁蓋?

再看晁蓋一派的頭領:杜遷、宋萬守把宛子城第二關,劉唐守把大寨口第三關,阮氏三雄守把山南水寨——等到聚義廳出了事,這些人連趕過來都來不及。

招攬了楊雄石秀後,宋江就提議並且發動了三打祝家莊之戰。這是宋江第一次帶兵出征,晁蓋沒有說什麼。最後宋江獲勝,還帶回了孫立、解珍、解寶等頭領。

隨後是高唐州之戰。這時晁蓋可能已經開始覺察到自己正在被逐漸架空,所以提出來要自己帶兵去打,“柴大官人自來與山寨有恩,今日他有危難,我親自去走一遭。”結果宋江以“哥哥是山寨之主如何可便輕動”為理由,硬生生把晁蓋給堵了回去。

到了呼延灼來攻打梁山的時候,宋江和晁蓋已經平起平坐:“聚義廳上,當中晁蓋、宋江,上首軍師吳用,下首法師公孫勝並眾頭領”。而且宋江已經完全無視晁蓋了,直接調兵遣將,前後中軍分配的明明白白,晁蓋坐在宋江旁邊連插嘴的機會都沒有。兩次交鋒之後,面對連環馬和凌振的火炮,宋江連連受挫,晁蓋親自下山,讓宋江回山安歇,打算接管後面的指揮權,結果宋江公然抗命:

“晁蓋便傳號令,分付水軍牢固寨柵船隻,保守灘頭,曉夜提備,請宋公明上山安歇。宋江不肯上山,只就鴨嘴灘寨內駐紮,只教帶傷頭領上山養病”——此時兩人的矛盾已經公開化,但是大敵當前,晁蓋也沒辦法,只能和宋江共同指揮。

這時晁蓋表現出了不錯的智謀,和吳用共同設計利用水軍優勢捉住了凌振,但是這並沒有為晁蓋增加爭奪指揮權的籌碼。徐寧上山,宋江繼續撇開晁蓋調兵遣將,利用鐮鉤槍擊敗連環馬之後,呼延灼敗退到青州拿孔明孔亮出氣,孔亮上梁山求救,這時晁蓋再一次要求帶兵出征:“三郎賢弟,你連次下山多遍,今番權且守寨,愚兄替你走一遭。”

晁蓋這裡的語氣都已經近乎請求了,但還是被宋江斷然拒絕。更讓晁蓋不爽的是,宋江一說要帶兵下山,“說言未了,廳上廳下一齊都道:願效犬馬之勞,跟隨同去”——宋江一呼百應,這就非常可怕了。

接下來的華州之戰,晁蓋第四次向宋江要指揮權,“我今不可耽擱,便親去走一遭”,而宋江仍然以“哥哥山寨之主未可輕動”為理由,把晁蓋按在山上。

精銳兵馬都被宋江帶走之後,晁蓋在山上聽朱貴派人來報說芒碭山樊瑞等人號稱要剿滅梁山,但是手頭沒兵沒將只能等宋江回來才開口:“我有一事,為是公明賢弟連日不在山寨,只得權時擱起”——這次晁蓋沒有和宋江爭指揮權,不排除是晁蓋已經探聽到了樊瑞的厲害,故意給宋江挖坑的可能,沒想到宋江在公孫勝的法術加持下取勝,又帶回幾個頭領上山。

眼看宋江陣營越來越兵強馬壯,晁蓋終於忍無可忍了。在聽到曾頭市搶馬事件之後,晁蓋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借這個機會帶兵下山,為保住老大地位奮力一搏——晁蓋的計劃,應該是先打贏這場戰役證明自己的實力,然後順理成章接管指揮權,同時再逐步吸納心腹成員,從而使勝利的天平慢慢往自己這邊傾斜。

所以不管宋江怎麼勸,晁蓋都堅持要出征,宋江再說“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輕動”也不好使了,直接被晁蓋懟了回去:“不是我要奪你的功勞。你下山多遍了,廝殺勞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卻是賢弟去。”

晁蓋這次帶了二十個頭領:林沖、呼延灼、徐寧、穆弘、劉唐、張橫、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楊雄、石秀、孫立、黃信、杜遷、宋萬、燕順、鄧飛、歐鵬、楊林、白勝——其中林沖、劉唐、三阮、杜遷、宋萬、白勝都是老梁山的嫡系,其餘則大都是新近上山的頭領。宋江的主要親信花榮、李逵、戴宗、張順以及軍師吳用,晁蓋一個都沒有帶。

晁蓋的這次出征,可以說是精銳盡出,不成功便成仁。然而此時的晁蓋,已經完全失去了當年智取何濤、捉拿凌振時候的冷靜,一路上火急火燎。對面曾塗隨便一挑釁,晁蓋就大怒挺槍出馬,親自上陣單挑,恨不得立馬踏平了曾頭市。所以後來法華寺的兩個僧人前來詐降的時候,晁蓋完全不顧危險,毫不猶豫的就殺了進去。

這一去,晁蓋就再也沒能站起來。

關於宋江的優勢,之前已經分析過一次,參見《宋江只不過是一個小縣城的小吏,為什麼那麼多人認識他並崇拜他》。這裡再分析晁蓋的弱點。

晁蓋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凝聚人心的目標。

宋江從上山開始,就始終有一個堅定目標“招安”,並且時刻在為此奮鬥。關於招安這條路的是非對錯,以後我會專門另寫文章來分析,總的來說“招安”對於梁山上的大部分頭領和小兵來說都是一條比較現實的道路。因為對於普通人來說,二三十歲可以當山賊過把癮,但不可能一輩子刀口舔血,更不可能子子孫孫都跟著當山賊。

而晁蓋則是混一天算一天,既不敢像李逵那樣徹底造反殺上東京奪了鳥位,又不願拉下臉和朝廷講和,最後的結果就是窩在梁山混吃等死。今天去東邊打劫點糧食,明天去西邊搶幾個過路客商,慢慢的周圍方圓幾百裡都沒人敢住了,這上萬弟兄連吃飯都會成問題,更別說娶妻生子了。

梁山上的頭領和小兵,絕大多數只是被逼上梁山,並不是天生的造反者,如果有機會都還是想過太平日子。這就註定了晁蓋這種混吃等死的路線很難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偏偏即使是吳用、李逵、武松這樣比較徹底的造反派,晁蓋也沒能團結起來,最後都跑去了宋江陣營。

晁蓋也缺乏籠絡人心的手段。

之前曾經寫過,宋江哥哥的手段是非常厲害的。宋江既有義氣的一面,比如一見面就送李逵幾十兩銀子,比如在晁蓋刀下救了楊雄石秀,比如關勝上山就跪倒在地甘願讓位,給足了兄弟們面子;同時宋江也有可怕的一面,比如活烹黃文炳、逼死秦明家人、逼扈三娘嫁給王英等等,可以說是恩威並施。

相比之下,晁蓋在處理人際關係上就是個鋼鐵直男:

第一次上梁山,王倫虛情假意應付,晁蓋還覺得而很感動,跟吳用說“王頭領如此錯愛,此恩不可忘報”。

花榮上山,酒席上大家各自吹噓本事都是常事,何況花榮是真的有本事,晁蓋偏偏要質疑,結果被打臉。

宋江和吳用偷偷摸摸看書學習,瞞了晁蓋那麼久,晁蓋居然也完全不知道,對於吳用的轉變也是毫無察覺。

楊雄石秀來投靠,晁蓋卻要殺了人家,話說那個年代行走江湖有幾個乾淨的?孫二孃賣人肉包子沒事,王英強搶民女沒事,憑什麼時遷偷只雞就要殺?以後誰還敢認你當大哥?

如果哪個頭領一衝動,當場就可以和晁蓋對噴:偷只雞就要砍頭,你偷了十萬貫生辰綱又怎麼說?你打著個“替天行道”的旗號又行過什麼道?別說什麼劫富濟貧,那十萬貫生辰綱,有一分錢進過老百姓口袋?

頭領們都不傻,“替天行道”這杆大旗給外人做做樣子可以,實際上真不如宋江的十兩銀子來的實在。所以晁蓋的心腹,從頭到尾就只有三阮兄弟和劉唐,後來上山的那麼多好漢,晁蓋硬是一個都沒成功拉攏。

可惜晁蓋英雄一世,最後卻落得個不明不白的死法,其實他的悲劇早已註定。





十里雜貨坊


晁蓋臨死時環顧左右,竟無一可親信之人。晁蓋雖坐梁山第一把交椅,但自宋江入夥後,已被宋江“架空“,這是宋江厲害處,也是晁蓋可悲處。

晁蓋的班底原只是劫生辰綱的那班人馬:吳用、公孫勝、劉唐、阮氏三兄弟、白勝等人,這些人可謂晁之嫡系。

但宋江上山後,這嫡系也四分五裂了,首先是吳用,早已對宋江暗送秋波,成了宋江團隊的骨幹。

書中有一情節很能說明問題,說楊雄、石秀來梁山投奔宋江(注意,是來投宋江,而非投晁蓋,可見,江湖上早已視宋江為梁山頭領了)。那晁蓋心頭大怒,說你這等偷雞摸狗之徒,壞我梁山名聲,拖出去斬了。宋江連忙上來制止,注意,這兩虎相爭時,誰是誰的人就看出來,吳用這時站出來,附和宋江,天平自然倒向了宋江一邊。晁蓋最後也只能放了楊雄、石秀。這一情節己反映出晁蓋領袖權威已失,雖心有不甘,但周圍之人己盡都是宋江的人了。後來公孫勝看大勢已去,也乾脆離開梁山了。

宋江對108將是親疏有別的,雖然明面上一碗水端平。

要說宋江的第一心腹,不是李逵,那李逵雖死跟宋江,但頭大無腦,不可依賴;也不是吳用,宋江雖依賴吳用,但時刻提防著吳用,二者是戰略同盟關係,互相利用,但互相提防;宋江真正的第一心腹,乃是其胞弟宋清,這宋清雖在108將中排名不高,但實權實大,是管梁山錢財物的,相當於公司的財務總監,大家懂的,凡一家公司管財物的,那必是董事長的貼心人也……


笑看人生91450


宋江絕對情商智商雙高,要不然怎麼會做到108好漢的第1把交椅。還會籠絡人心,仗義疏財。要說宋江的親信的話,應該是李逵。李逵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什麼都聽宋江的。本質上這種人好控制,沒什麼心機。

晁蓋的話,這個名字以前讀書的時候在課本上見過,是吳用智取生辰崗。所以在我看來,晁蓋他的最好的最信任的人應該是吳用。


焦罐罐


宋江:花榮,秦明,黃信,王矮虎,燕順,鄭天壽,呂方,郭盛。

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三阮,白勝,林沖



不取經的唐僧


晁蓋和宋江分別為水泊梁山第二和第三代領導人。兩人雖說兄弟相稱,卻也是明爭暗鬥。最終還是腹黑的宋三郎笑到了最後。究其根本也是宋江更強大的嫡系幫了大忙。下面就給大家把兩人的心腹一一列出:

晁蓋系:晁蓋心腹只有七星聚義七人,分別是:吳用,公孫勝,劉唐,三阮,白勝。再加上火拼王倫的林沖。杜千宋萬朱貴算不上心腹。吳用最後甚至投靠了宋江。

宋江系:宋公明的心腹可謂是兵強馬壯,多達20人。其中包括清風寨一行收的:花榮,秦明,黃信,王矮虎,燕順,鄭天壽,呂方,郭盛。江州收的:穆宏,李俊,張橫,張順,李逵,戴宗,穆春,李立,石勇。打青州收的:武松,孔明,孔亮。這裡面李逵,花榮,戴宗,張順,王矮虎更是其死忠。

我們知道梁山絕大多數對外戰役都是宋江打的,所以大多數被俘或者投靠的將領都是傾向於他。比如呼延灼,關勝,魯智深,張清,董平這些。再加上他為人處世手段高明,可想而知。忠厚老實的晁天王豈能鬥得過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