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科學種植,溫度和養料至關重要,細心管理促豐產

草菇的科學種植方法

1、栽培適期:草菇播種過早因溫度而低不利於生長,播種過晚又影響秋冬茬蔬菜生產,可在冬春茬蔬菜生產結束後清園,進行大棚消毒,用硫磺燻蒸,同時用敵敵畏或敵百蟲處理土壤。

草菇科學種植,溫度和養料至關重要,細心管理促豐產


2、養料處理:草菇栽培料要新鮮、乾燥、無黴變,用前曝曬2~3天,然後按100千克麥糠10千克石灰充分拌勻後放入水池中,上部用塑料薄膜蓋嚴,經過24~36小時的充分浸泡後撈出。

3、栽培方法

①整畦:草菇栽培畦為南北向,寬度1米,長度視棚寬而定,畦深為8~10釐米,畦間距為30~50釐米,挖畦的土暫放在畦埂上。

②鋪料:浸泡好的培養料在畦內鋪成龜背形,也可鋪成波浪形,料壟厚15釐米,兩邊料厚5~8釐米,用料15~20千克/平方米。

③播種:把培養好的菌種掰成1~2釐米見方小塊,採用穴播的方式,穴間距8~10釐米,把菌種均勻播入1釐米深的料中,每穴播菌種10~15克,然後把畦埂上的土覆在培養料上。

④覆土:覆土不可用黏土和沙土,不能過幹過溼,覆土厚度比料壟厚1釐米、料溝厚3~5釐米,然後用直徑2釐米消過毒的木棍打眼通氣,眼間距10釐米,打眼深度以打通料為宜。

草菇科學種植,溫度和養料至關重要,細心管理促豐產


4、栽培管理

①溫度:播後1~2天,通過揭膜降溫使料溫保持在35~38℃,棚內氣溫保持在35℃左右。

②溼度:播後3~4天,菌絲基本發滿,由於通風棚內空氣溼氣不足時,可噴1次2%石灰水。

③通風:菌絲生長期每天中午通風15~20分鐘,子實體生長期每天通風2~3次,每次20分鐘。

④光照:草菇在無光條件下可正常生長,棚上要覆蓋草苫,光線以散射光為宜。

⑤蟲害:害蟲主要有蟎類、菇蠅和金針蟲等,可用8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

5、適時採收:草菇一般在頂部稍尖的寶塔形變為卵形,菇體飽滿光滑,手捏略感變軟,顏色由深變淺,包膜未破裂,菌蓋、菌柄沒有伸出時採收最好。

草菇的種植條件

1、溫度:草菇屬高溫性菌類,生長髮育溫度10~44℃,生長髮育時期不同對溫度要求不同,擔孢子萌芽溫度為30~40℃,菌絲在10~44℃溫度下均可生長,子實體發育溫度以28~32℃最適宜。

2、水分:草菇適宜在較高溼度條件下生長,培養料含水量在70%左右,空氣相對溼度90~95%為適宜。空氣溼度低於80%時,子實體生長緩慢,表面粗糙無光澤,高於96%時菇體容易壞死和發病。

3、光照:草菇營養生長階段對光照要求不嚴,在無光條件下可正常生長,轉入生殖生長階段需要光的誘導才能產生子實體。但忌強光,適宜光照50~100lx,子實體的色澤與光照強弱有關。

4、養分:葡萄糖、果糖、蔗糖、蛋白腖、天門冬酰胺、谷氨酰氨等都是草菇的良好碳、氮源,稻草、廢棉、蔗渣等是栽培草菇的主要材料。

5、pH值:草菇對pH要求在4~10.3之間,擔孢子萌發率以pH7.5時最高,菌絲和子實體階段,以pH4.7~6.5和8適宜。

草菇科學種植,溫度和養料至關重要,細心管理促豐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