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一年級孩子養成寫日記的習慣,且讓她覺得自願開心?

大鷹隱於市


一年級學生能養成寫日記的習慣確實是件好事,但一年級學生年齡較小,識字還不是太多,只要不給孩子過大的壓力,孩子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有話則長,無話寫一句也行。對孩子寫出的日記多鼓勵,孩子就會愛上寫日記,就會覺得開心。

我們知道一年級學生剛入學,識字寫字有限。只要孩子能在日記裡記下自己當天印象最深的事情就行。特別是孩子剛開始寫日記,可以寫一句話、兩句話或幾句話、一段話都可以。允許孩子記流水賬式的日記。孩子不會寫的字、詞,可以用拼音、圖畫或想象符號代替都是可以的,家長不能過多的指責孩子,哪怕是孩子一個字寫得好,一個詞用得妙,家長都要給予孩子讚揚,小孩子都愛叫表揚,越表揚越有信心,這樣會給孩子寫日記的自信心,孩子寫日記就會勁頭十足,從而愛上寫日記。

家長可引導孩子寫觀察日記,比如孩子喜歡的玩具,讓孩子仔細地觀察它的外表是什麼樣的?它是什麼材質做的等寫在日記裡? 也可以寫出孩子喜歡這個玩具的原因等。還可以寫摘錄日記,如果孩子覺得今天沒有什麼可寫的,那家長就可以引導孩子把課文中或課外書中中看到的名言、優美詞句等摘錄下來寫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就是孩子今天的日記。

總之,一年級孩子剛開始寫日記,家長主要得多鼓勵孩子,使孩子對寫日記有興趣。如果家長看到孩子寫的日記句子不通順,上去就是批評,那肯定就會打擊孩子寫日記的積極性。一年級正是好習慣養成的絕佳時期,一旦孩子對寫日記養成了習慣,對孩子作文能力的提升將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憶夢月華


孩子可以識字的時候,就可以培養孩子記日記的習慣了,這是孩子的世界。

孩子一入小學一年級,首先學習的就是漢語拼音,大約五個星期左右就能把漢語拼音部分全部學習完.在孩子學完漢語拼音後,就應該讓學孩子試著用所學的漢語拼音寫自己想寫的話.一天寫一次就是日記,一週寫一次就是週記.這是學孩子上三年級寫作文前的一個滲透,也是提高孩子語言組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方法之一.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家長就應該配合語文老師督促、指導孩子寫日記.孩子孩子堅持寫日記兩年後.把孩子的日記整理一下,當你看到孩子竟然寫了厚厚的幾十本本日記!你在感到吃驚的同時,也感到了一些欣慰!那時再讓孩子每每翻看過去寫的日記,從前後日記的對比中也感到自己的進步,感受到了成長的喜悅.

一、輕鬆入門

一開始讓孩子寫日記時,就要告訴孩子寫日記就是寫自己親眼看到的、親耳聽到的、親自做過的事情,寫自己想說的話.這些事情可能發生在教室,可能發生在校園裡,可能發生在上學、放學的路上,可能發生在家裡.只要把看到的、聽到的、做過的事情想一想,說一說,再按一定的順序寫下來.這就是日記(或週記).記錄人生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有的人用攝像機拍攝下自己或他人生活中有特殊意義的場面,有的人用照相機拍攝下生活中的精彩片段或難忘的瞬間,有的人用筆畫出自己喜歡的東西.小學生會認字了,會寫字了,就可以把筆當作攝相機和照相機,用自己的筆記錄童年成長的樂趣.還可以告訴孩子,他會漸漸長大,童年會一去不復返,及時記錄下自己成長的足跡,記下童年思想的樂趣,長大後這寫記錄將會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如果錯過了,就將終生無法彌補,無法尋覓到童年的所想所作所為的足跡,會終生遺憾.因此,當孩子能用筆寫東西的時候,最好堅持記錄自己生活中的趣事,孩子通過聽了你的這番話,隱隱約約就會知道寫日記的內容以及寫日記的好處,感到寫日記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情.這樣孩子就輕輕鬆鬆地走進了寫日記的大門.

另外開始寫日記時,孩子願意些什麼,就寫什麼,願意寫多長,就寫多長.家長不要代替孩子寫,也不要過高要求孩子,讓孩子自然接受,孩子的心理世界大人們是無法替代的.尊重孩子的意願,讓孩子寫自己想寫的,自己想說的.等孩子喜歡上寫話後,我們方可以適當提出一些要求.讓孩子感到寫話很簡單,很輕鬆,這樣孩子才會有寫話的樂趣.願意寫,樂寫.如果家長高要求,或代替孩子寫,孩子將永遠也不會寫的,因為他是被動的.作為老師,我會在學校利用一切機會範讀所有孩子的寫話,不論好壞都會獎勵、表揚.通過各種方式讓孩子感受到寫話的樂趣.

二、尋找素材

一天下來發生在孩子生活中的事情很多,但由於孩子年齡小,貪玩,才開始缺少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的能力,要讓孩子每天發現值得寫的事情,對孩子來講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這就需要我們家長給予指導幫助.每天從孩子起床開始,到晚上孩子寫日記以前,我們做家長的就要做個有心人.還可以將孩子昨天寫的話在進行修改,不斷具體化,如“我喜歡畫畫.”“媽媽笑了”第二天,家長可以讓孩子寫我是怎樣喜歡畫畫的、媽媽是怎樣笑的.孩子會寫“我喜歡畫畫.我一寫完作業就畫畫.別的小朋友叫我去玩,我都不願去.”“媽媽捂著嘴偷偷地笑了”這樣不但讓孩子覺得有話可寫,而且還教會了孩子如何將文章寫具體的方法.家長不妨試一試.

三、引導孩子在適當的時候自己翻一翻自己寫的日記,可以讓孩子更深刻的感受自己成長的變化。


小明同學出去


我平時也有寫日記的習慣,孩子現在三歲,每次看到我寫日記,她喜歡過來搶我的筆,也假裝在本子上寫寫畫畫。我會告訴她媽媽在幹嘛,為什麼要寫日記。我覺得家長的陪伴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很多良好的習慣。

寫日記是學習寫作的基本功,如果能堅持每天寫,即使每天寫一句話,時間久了,對寫作能力的提升也是很有幫助的。孩子不喜歡寫日記,主要是不知道寫什麼。寫日記和寫作文不一樣,寫作文有固定的題目和寫作要求,寫日記沒有任何格式,孩子們往往無從下筆。我覺得孩子沒東西可寫的時候,家長可以給他們定個主題,給孩子提供個寫作方向。這些素材可以來自於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說:

1、校園生活

可以寫今天學的一篇有趣的課文,老師教的一個解題技巧,或者剛學會的一首歌。與同學之間發生的事,或者糾紛。老師的表揚或者是批評。

2、家庭生活

如何做家務,家庭聚餐,一起出遊,逛街。

3、社會生活

在小區遇到的人或事,親眼目睹的一件溫暖的小事或親身經歷的事。

如果還是很難進行,不知道寫什麼,可以每天摘抄一段美文或者寫寫讀後感,孩子做起來有困難的事情,家長一定要做好監督工作,很多事情都是從一時的新鮮感慢慢進入厭倦期,這個時候父母就該推一把,再堅持下去就能養成習慣了。最難的就是那個厭倦期,父母最應該幫助孩子的階段,一旦大人和孩子都懈怠了,那麼就再也拾不起來了。



優優媽愛分享


4招培養孩子寫日記的習慣


我們知道,日記指的是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記錄,有的兼記對這些事情的感受。 當代教育改革家魏書生曾為《學生命題日記選》(1995年版)一書寫的序言中提倡“寫日記”。 他告訴青少年朋友寫日記的諸多益處,並且極富哲理地把寫日記叫做道德長跑。 魏書生說:“為什麼叫道德長跑呢?我看到春夏秋冬,年復一年,堅持長跑的同學們都長得身體健康,強壯有力!” 寫日記是一種成長,不僅能夠教會孩子記錄點滴的生活,同時能夠積累身邊的故事素材,幫助孩子提升寫作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

既然寫日記對孩子的成長如此多益,那麼,我們如何培養孩子寫日記的好習慣呢? 這裡我給出以下幾條建議: 01.多帶孩子出門走走,深入生活,積累素材寫日記最害怕的是無事可寫,沒有內容或者寫得跟記流水賬似的,這樣寫日記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 日記來源於生活,生活不僅僅是在家庭、學校,還有整個社會。我們可以讓孩子多接觸外面的世界,瞭解社會的方方面面的情況,開闊眼界,增長見識。 這樣,孩子積累的素材多了,寫日記就會更容易下筆,日記內容也會更加充實豐富了。 比如,家長可以經常帶孩子出去旅遊、參加各種聚會、多交朋友等等,總之,不要總是讓孩子待在家裡,多帶孩子出門走走就對了。

02.積極引導孩子寫日記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喜愛表達或者記錄每一天的日常的,孩子的生活遠沒有成年人那麼豐富,也沒有成年人思索的諸多問題。 如果想讓孩子寫日記,不要逼他天天記,有讓他歡喜或者比較記憶猶新的事情時,引導他去寫寫日記。 最有效的方式莫過於親子共同去記,引導孩子用他的語言表述出他的想法。 我們可能會覺得孩子寫的內容幼稚或者語句不通順,但是不要著急,一點點積累,多去誇獎孩子有想法的一面。 對於不好的地方,我們首先應該要考慮到怎麼合理地改正,而不是一味地指責。 這樣可以漸漸培養出孩子寫日記的興趣。03.陪他讀書,增長閱歷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廣泛的閱讀可以為孩子寫日記提供更多有價值的素材,而家長陪孩子多讀書,讀好書,不僅是幫助他增長閱歷,拓展知識,達到“下筆如有神”的境界,更是自身學識修養的提升。 比如,家長可以每週安排一段親子閱讀時光,和孩子約定共讀好書,並進行分享打卡。

家長可以選擇帶孩子去安靜的圖書館,也可以在自家陽臺安置一個舒適溫馨的閱讀角。 在孩子閱讀環節可以根據他閱讀書籍的完成度,給予不同梯度的積分,設置獎勵。 此外,讀書最好的反饋是學以致用,如果有一天孩子將書本中看到的內容寫進了自己的日記並和我們分享,一定要鼓勵他哦!04.尊重孩子的“小秘密”,給予他信任 部分家長會出於好奇孩子在日記上會寫什麼內容,或者是想看看孩子到底有沒有寫日記,抑或是其他原因偷偷翻看孩子的日記。 這樣做顯然是不對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不是嗎? 如果家長偷偷去翻看孩子的日記,被他發現後,會引起他的強烈反感,從而失去寫日記的興趣,或者他會因為要保護自己的隱私,可能不再寫日記了。

所以,作為孩子的守護者,我們要擔起保護重責,尊重他的“小秘密”,給他自由的空間,給予他尊重和信任。 不僅如此,尊重和信任也是聯結家長和孩子之間親密關係的紐帶,能夠促進家長和孩子的溝通和交流。 尊重和信任是相互的,所以,我們對孩子尊重和信任,反之,孩子也會尊重和信任我們,這樣,他才會願意主動地分享自己內心的“小秘密”哦。


家庭教育小百科


記日記是個非常好的習慣,既能鍛鍊孩子的文字組織,語言邏輯,等寫作能力,也是對自己生活的點滴記錄,但要求一個一年級的學生養成記日記的習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好以下幾點或許會有幫助。

1 .日記的形式,把日記作為記錄自己生活的一種方式,不一定非得以文字的形式,可以是拼音,也可以是以畫畫的形式。

2.日記的內容以每日學校的學習經歷,生活中的事,或者自己對環境觀察所得。

3.家長要創造寫作條件,多幫助孩子收集寫作的素材,平時要多帶孩子參加各種實踐活動,接觸大自然,讓他多說活動的經過以及學習心得,多參加戶外活動。

4.對日記的內容的長度可以不做要求,但必須意思表達完整一兩句話也可以,可以試著讓孩子先做口頭的表達。

5.家長自己也要做出榜樣和表率,首先自己要養成記日記的習慣,和孩子交流日記的完成情況,經常互動,互相鼓勵,當孩子做的好的時候,要及時給予表揚。



腦動力科學


記錄日記是一個很好的習慣,我們如何引導孩子,主動寫日記,又如何養成這個好習慣呢?

1.要求孩子多看書,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看完後讓孩子用自己的話,講給家長聽,培養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2.要求孩子多觀察,帶孩子出去玩時,引導孩子發現大自然的美,並引導孩子用自己的語言來讚美大自然。

3.多傾聽,晚上睡覺前,或者是孩子放學後,和孩子多溝通,讓孩子給你講講今天所發生的事情,並從中指導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4.多記錄,孩子給你講了許多有意思的事情時,你詢問一下孩子,你感覺這麼有趣的事情是否要記錄下來,我們以後留作紀念。
5.一年級的孩子對於寫日記,只要求他們把格式寫對就可以了,對於語言的表達能力不要做太苛刻的要求,不會寫的字可以要求他們去查字典,或者用拼音代替。6.督促孩子每天寫日記,這裡不要對孩子太苛刻,要引導,不可強制,避免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小小思維家


感恩相遇!我是拆書幫二級拆書家,RIA學習力導師,愛自然生命力家庭教育金種子講師,夢想閱讀法創始人高力。

您的問題關鍵點在一年級小學生,自願開心的寫日記。那麼從剛剛從幼兒園小朋友轉換角色進入學生時代的孩子們心態來考慮,最好的引導方式是激發她寫日記的內在動力。怎樣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呢?

1.確定一個小願望。比如說,小學階段最經典的一個課程設計,就是記錄種子發芽的過程。此時就可以給孩子看種子長大之後的樣子,如果能有實物更好,可以觸摸植物,然後問他:寶貝,你看這顆種子長大之後就是這樣子的,你想看到自己的種子大的過程嗎?而且可以記錄一下每天種子的變化和你的心情哦。其他的願望也一樣,用夢想和願望的力量,激發孩子們記錄日記的內在動力。

2.避免“作業心態”。如今,很多日記被穿上了“作業”的外衣,這一點很容易慢慢引起孩子們反感。而且,作為家長一定要認清日記的本質是什麼,它是孩子們的私人物品,未盡允許不得隨意翻看。否則,那只是作文作業,不是日記!對於日記的擁有感,同樣激發孩子們的動力。或許有的家長認為日記不就是為了提高寫作能力的嗎?如果我們不看怎樣知道他是否提高了呢?請大家記住,越是刻意去提高和控制的學習,往往會變成被動學習。如果放手讓孩子們擁有自我的權力,那麼作文水平的提高只是時間的問題,靜等花開吧!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翔翊007


要讓一年級孩子養成自覺寫日記,應從培養習慣入手。那麼,如何在尊重孩子個性的基礎上,採用啟發誘導的方式,幫助孩子培養習慣呢?我認為可做如下嘗試:

1.在陪伴中培養。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在與孩子的交流中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並與孩子約定用簡短的幾句話,記錄下這一美好的情境及畫面。

2.在學習中培養。鼓勵孩子把在學校的見聞,學習中的感受如實的記錄下來

3.在遊戲中培養。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在孩子游戲過後,與孩子一起把過程記下來。

4.在交往中培養。鼓勵孩子與同學交往,讓孩子在交往中學習,並記錄下和夥伴玩耍的快樂。

5.在鼓勵和肯定中培養。鑑於一年級的實際情況,孩子任何“可笑”的日記,都應該得到父母的鼓勵和肯定,但不可僅限於物質鼓勵,更應側重精神層面,如一個笑臉和擁抱。

總之,孩子需要快樂,更需要學習。把枯燥的學習融入生活,孩子一定會開心的。

我的回答,如您滿意,請加關注,不吝點贊!


燕舞春來


日記素材內容的多樣性和情感的交流互動是父母引導一年級孩子養成寫日記的習慣的關鍵,而且也是讓她自願堅持的基礎。

回想到我自己小學時候就特別喜歡寫日記,而且對日記本感覺特別親切,每天都會寫上一篇,有很多不會寫的字就用拼音代替,中間哪天沒寫就感覺特別失望。雖然現在達不到每天堅持,但是也經常用備忘錄記錄下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一年級孩子正是邏輯思維和行為習慣建立的關鍵時期,也是情感表達豐富的開始,而日記也是一種良好的情感記錄方式,家長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引導。

01

引導孩子進行學校和家庭中多方面的素材蒐集,並鼓勵孩子大膽的記錄和嘗試

想要寫日記,就要引導並告訴孩子日記不是隻可以寫每天的學習情況,還可以記錄每天在學校發生的開心事情,如和哪個同學發生了互幫互助的事情,老師怎麼誇獎的話語,突然發現學校種的花非常漂亮,媽媽沒有注意到的細節,爸爸在屋子裡吸菸不好,自己想得到什麼禮物,等等,讓孩子把學校和家庭、生活和學習中的各個環節都可以通過日記表達出來。



寶貝,媽媽希望你能堅持寫日記,每天記錄自己的想法,以後你都可以打開看看,這也是對自己的禮物,也是媽媽最喜歡的禮物,你願意把這禮物送給我嗎?

用禮物的方式鼓勵孩子去寫日記,不會寫的字可以讓孩子用拼音代替,也可以用畫小人的方式代替,大膽的去表達,按照自己心裡想法去表達。

02

父母做孩子榜樣,並拿出日記和孩子分享情感

我敞開心扉向它(日記)傾訴,請它為我挽住時間的足跡。 ——歐陽代娜

父母記錄日記同樣可以向孩子傾訴,這個傾訴就是父母在日記中加入對孩子的祝福,對孩子成長變化,對他的開心難過,做了孩子最喜歡吃的菜,工作中開心的事,等等,都可以在一年級時候陪孩子一起寫,然後和孩子約定一起分享下。

這是媽媽寫的日記,我們一起來看下媽媽寫的什麼,例如:今天媽媽特別開心,因為我的寶貝剛上一年級,就被老師誇獎了,在學校特別乖,做媽媽的很開心,媽媽也很愛你,為了獎勵你今天表現,媽媽給你做了最好吃的糖醋排骨,希望以後你能繼續保持。

日記是父母與孩子之間進行有效情感溝通的最好方式之一,如果家長能堅持寫日記,在日記中懂得引導孩子,分享日記中的情感,相信孩子也會很開心,並期待每天的日記記錄。

03

引導孩子從生活中記錄情感

很多家長經常都帶孩子出去旅遊,在旅遊中面對各種美麗的風景和美食,家長在這些時候教孩子去觀察,並在孩子開心的時候引導孩子從不同的角度來感悟生活,往往會帶動孩子的好奇心理和肯定心理。



孩子,這個景色太漂亮了,喜歡吧,媽媽幫你拍個照片,拍的美美的,如果晚上你能把今天這些開心的經過寫在日記中,就更完美了。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方面是可以引導孩子養成一些良好習慣的開始,關鍵是家長要細心的去發現,懂得孩子在哪些環境下情感最舒適,然後加以引導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結語

孩子的日記,是成長路上最曼妙的舞姿,伴隨著他們不斷前行。家長就是優雅的舞蹈老師,引導他們做出各種美麗的弧線和喜悅。用心去引導孩子發現情感,做他們一生的榜樣吧。


小紅人教育先生


一年級的孩子還識字不多,所以在他們寫日記時要求要低,不會寫的字要求他們用拼音代替。帶他們去做他們感興趣的事,然後讓他們記錄下來,且要求他們簡單的一兩句話寫寫心情,多表揚多鼓勵,發現問題決不可以給臉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