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表哥表弟都玩的很好,那時候感覺很親,長大後卻很少來往,這是為什麼?

看落花無言



放歌聲野老梁


一表三百里不知道你能聽過沒有,這是我們那邊的俗語。

一般來說表親,當長輩都在世的時候會比較親,會經常走動,親戚親戚越走越親,就是這個道理。 但隨著時間慢慢流逝,長輩們慢慢老去,直到去世表親基本上就不在走動了。

和大家說個家裡的故事。我爸有3個舅舅,每年過年爸爸都會帶著我去拜年,雖然平時沒有走動,但是過年到誰家都會感覺很親,在一起吃吃飯嘮嘮家常的,一年就走這麼一次。後來爸爸的舅舅都相繼去世了,舅媽也就只剩一個了,爸爸就不在去了,但是過年會讓我騎著自行車去拜年,不管怎麼說之間還算有來往,因為還有長輩在。再後來唯一的一個舅媽也去世了,爸爸和他的表哥表弟就再也沒有來往了,因為沒長輩在了年也不用拜了。

表親一般都生活在不同的村莊或者離的也比較遠,小時候難得見一面而且都還小喜歡玩的玩具遊戲大多都相同,所以很容易玩到一起去。可是長大以後見面也會越來越少,每個人都興趣愛好也各不相同,共同語言也不多,可能還存在著攀比, 所以會覺得比較生疏了,來往越來越少,就感覺不親了。


楊小寨的希望


小時候表哥表弟玩的很好,那時候感覺很親,長大後卻很少來往,這很正常……

在我家,我爸那輩我爸最小,我媽那邊我媽最小,所以我有很多表哥表姐,沒有表弟表妹,和我小時候經常一起玩耍,暑假天天河裡抓魚,山上抓野兔,溝裡捉田雞,經常騎在牛背上,光著屁股在河裡洗澡的表哥有兩個,是我姨媽家的,那個時候放假就喜歡去外婆家,然後吃完飯就去放牛,揹著個揹簍,提著個小桶,每天都能抓到滿滿的一小桶魚,可惜那個時候不會吃魚,拿回家兩三天就死光了,放點鼠藥給老鼠吃,老鼠倒是吃了不少,最後都死敲敲了,然後又繼續去捉,那種開心長大以後就再也沒有過了……

還記得那個時候我和表哥他們瘋狂到什麼地步,撿來兩個那種大車輪胎,就是壞了的那種,等到夏天下大雨,河裡發大水的時候,哥幾個就扒著輪胎在河水裡順流而下,根本不知道害怕,漲水的時候還是很洶湧的,那個河是好多條河彙集起來的,寬的地方超過200米,宅的地方最起碼也有100米,身上被那些樹枝刮的到處都是口子,去的太遠以後又翻到山上,從山上繞道回家,體力精力永遠也用不完,睡一覺起來,第二天又繼續……

這種玩下來的夥伴,要說感情,那肯定很深了,可是現在我們都已經30多歲了,聯繫真的不多,除了結婚這種人生大事,大家都比較積極參與,其他時候聚少離多,都不在一個城市,各自都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孩子,養家餬口可不是說著玩的,應證了那句話,“那有什麼歲月靜好,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所以只是偶爾聯繫,當然沒有小時候天天待在一起,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打架的那種感覺了,說難聽點都是生活所迫,不像小時候那樣怎麼開心怎麼來,很難做到隨心所欲……


為你捉想


人大了.和父母長輩話少了.也不愛說話.一說就吵.或者鬧情緒.人說這是代溝.但和親人親戚.什麼表哥表姐.表弟表妹不怎麼來往.話也少了.是為什麼.別人不知道.就談一點個人經歷.我一上小學四年級就和親戚這波人不鬧騰了.不說話了.但她們那知道我的心思.大哥哥大姐姐老說我是撿來的.我不聽話媽媽狠揍我.沒一人替我說話.但我在學校老師👨‍🏫喜歡我.培養我當班幹部.除了老師就是我.領班上同學晨讀.辦黑板報.帶隊學工支農等等.學校給了我快樂的童年生活.回家我沉默.一言不發.悶極了我中午早早去校園後的🍑樹下躺著.把落下的花瓣壘在一起放在身下.聞著花香❤️情舒坦多了.人說:人長心長.這句話是對的.何況現在接觸外界平臺多了.有自己的人脈關係朋友關係.有些心事.內心話沒法告訴稱是表字輩的親戚.一但他們知道把你就定型了.欲哭無淚.


粉墨兒4


小時候和堂哥堂弟,表姐表妹,都玩的很好,但是長大後卻不怎麼來往了,這很正常!

1,隨著年齡大了,你們所在的圈子不同,認識不同,想法不同,所以即使在一起,也只能幹聊,沒有那種貼心的感覺!特別是談不來的,那隻能看在長輩的份上,坐在一起!這點無論是哪裡,都一樣!

2,人小時候都是不斷的擴大自己的交友圈,待到他成熟了,都是不斷的精簡自己的朋友圈!

人小時候考慮的很少,誰玩的來就在一起,可是長大了,要考慮的事情多了!誰能給自己利益最大化,才是生存之道!

所以親戚家的孩子除了志同道合,有生計來往的,平時除了出禮,基本沒有交往的慾望了!

3,人一旦長大,就要有生存壓力!很多無關痛癢的問候來往,真的不想花很多時間!把自己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你日子過得瀟灑,照樣不缺朋友!




果樹旁的阿杜


小時候跟表弟關係很好,為什麼長大後都不怎麼說話了。

小時候我家跟外婆家非常近,只有兩百米左右,阿姨主要小孩沒人帶,就送到外婆家,小時候我們經常到溪裡面摸蝦,摸魚,翻螃蟹……真的,那時候好開心啊。

外面都上學了,就慢慢見面次數少了,加上現在結婚了,各自都有各自的家庭生活,見面的次數更少了。

現在這個社會人情冷暖,好多姊妹之間的關係也只有那麼好,還何況是表姐,表哥之類的的。

我覺得只要自己開心就好,見面打聲招呼。



湘妹海燕


這很正常,人和人之間的距離會隨著年齡的成長慢慢拉開,親人之間也是如此。其實歸根結底,之所以越走越遠,還是因為走動少了,有利益牽扯等等原因。我們來具體分析下原因吧:

1,小時候不懂事,對人都是真心以待的,自己的表哥表弟見一次恨不得永遠在一起永不分離。其實那個時候之所以認為關係好是因為我們太小太蠢了,不管誰去誰家,其實對方父母都是不高興的,孩子小又沒有眼色,自然會主動忽略這些外在因素,自己吃好喝好玩好就可以了。

2,長大後交際範圍廣了,個人有了個人的小世界和朋友圈,朋友往往多餘這些表兄弟們,而且三觀也在慢慢形成,久而久之就開始慢慢疏遠。道不同不相為謀,親人之間又如何?比如說兩家之間的經濟差距一旦形成,兩家的孩子不用你說,自然會自動疏遠。

3,生活所迫,成年後慢慢走近工作和婚姻,我們把大多數時間都花在生存上面,沒有過多的時間去關注別人的一切動態。親戚之間,也就是逢年過節走一走,相互客套性的寒暄幾句,然後又是陌生人。

反正我是覺得過好自己日子就行,沒必要去操心或者懷舊,不要打擾別人的生活就是對別人最大的尊重。親戚之間你過得好了自然會有人前來拉扯,你過得不好了人家躲你都來不及,姨舅姑表這些的,有的時候還是很現實的。


破鑼


小時候在一起玩,關係肯定鐵,長大後,各奔東西,興趣愛好不一,平時又忙,有時幾年都見不了面,自然不親啦,家裡有長輩,逢年過節還走動一下,長輩去世後,幾乎都不來住,這是事實,你不得不承認!不信,可以問下你身邊的同事?


噢MGa


相信不止問題中表哥表弟會出現這種狀況,很多年幼時玩得很好的玩伴,長大後彼此間都逃離不了冷淡,來往很少這種結局。分析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

首先,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共同的話題就會變少。無話可說,自然沒必要來往過密!

小時候大家的生活無非是學校,家這兩個地方,甚至還可能是在同一所學校,同一個小區,同一批親友。彼此之間交集很多,經歷也很相似,所以自然無話不談,無所不說。長大後,生活有太多不同,你們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公司等等,都有極大的可能不是同一個,身邊的同學,老師,朋友都很少有共同的;學科,專業,職業等等的區別,便註定你們很難找到共同話題。生活圈子,朋友圈子,工作圈子的不同,必然導致你們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都可能天差地別,缺乏共同話題,沒有共同觀點,怎麼能“玩到一起,談到一塊兒”?試想一下,一個整天談論程序代碼的理性主義者,和一個整天談論詩情畫意的感性主義者,怎麼相處?既然都沒有共同語言,還硬要頻繁來玩,畫面豈止尷尬可以形容?像坐牢般的限制性交談來往,還不如沒有?

其次,長大了,顧慮就多了,說話做事都不可能像小時候一般,無所畏懼了。說句話都要想三遍,做件事都要考慮半天,怎麼能像小時候一樣,無話不談,知心交心?

小孩子的世界沒有那麼多是非善惡,可為可不為,所以交談玩樂都能酣暢淋漓,隨心所欲,自然相處得極其痛快。可是,長大後,便是大人了,不能再像小孩一般無所顧忌了,說話做事時,我們要考慮的都有很多,會不會傷害到別人?會不會傷害到與對方有著親密關係的人?這樣做周到嗎?有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這樣做對自己來說,意味著什麼?……。舉個簡單的例子,小時候,我們可以將“死”掛在嘴邊,長大後,卻連真實的死亡,都要換個說法說出,只因為人們都覺得這個字不吉利。交往過多,就要說太多,想太多,太累,太疲倦。不如減少沒必要的交往,換得一身輕鬆。

第三,長大了,負擔,壓力批量增加,時間精力明顯不夠用,哪有那麼多閒功夫去維持可有可無的來往。

小時候,大家都是無憂無慮,時間富餘,精力充沛,所以我們可以無所顧慮地玩樂。可,長大後,我們上有父母,甚至祖父母,下有兒女,中有愛人,外面還有老闆,同事,合作伙伴,客戶等等。都恨不得將自己拆成三個人用,哪還有那麼多富餘的時間陪一個幼時的玩伴?有那些時間與精力,陪父母,妻兒,老闆,同事等等,哪個不比那個好?況且房子,車子,學校,醫療等等,哪個不要錢?錢又不是飛來的,還不得拿時間精力去換?


庭院風鳴


小時候親是因為爸爸媽媽和姑姑小姨親,他們走動的勤,我們跟著他們自然就和老表親了。長大後首先我們遠離了他們,或者老了或者不在了,表親自然就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