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基本農田流轉給別人種地一般多少錢一畝?我們這邊300元一畝合理嗎?

三農種植通


正常啊,我們這邊全是良田水田,全是平原,流轉的價格也才不過300-400元/畝,如果是承包給私人的話就是300元每畝,我們這邊基本上一個家族內的也就一個人在家裡種地,其他人將土地流轉給他,價格都是300元一畝。



如果是承包給村裡人的話,我們這承包價格是400元每畝,而村子裡的集體土地,承包給村民也是400元每畝,不過如果是合作社的話就不同了,畢竟這是簽訂了合同的,承包的價格為650元每畝,這樣算的話也還好,不過我們村很少會有人交給合作社託管,都是自己種植或者找其他人幫忙種植,因此村子裡給的650元沒有什麼誘惑力。


實際上現在依靠農田能賺上收入的已經不多了,農村人都在外出打工,只是那些年齡大的人才留在家裡。而農村的婦女就算是留在家裡也不會種地,畢竟種地賺取的收入不高,很多人都放棄了種植。正是大家放棄,基本農田的流轉費用才會逐步的降低。

像我們這邊都是種植水稻和小麥,其他的農作物看不到,而三大主糧的價格都低,一畝地才收入幾百元,問別人索要太高的流轉金肯定不現實。 不過題主也要看看你們村所種植的農作物是什麼,如果是大蒜、藥材等作物,經濟收入相比更高一些,因此所流轉的費用自然也會更多一些,一般可達到500-1000元,因此還需要看主要的作物是什麼。同時我們還需要看地理位置如何,交通方便的話,適合經濟作物,流轉金也會更多,大家咋看?


惠農圈


臨沂的一個小縣城,十多年前就1000.一畝了,十年後的今天也差不多這個價格,因為我們這裡離工廠近,都去打工了,願意種地的少了,價格自然就漲不上去了,中國菸草在我們這裡實行土地流轉,1000一畝回收,800一畝租給種植戶,土地重新規劃20畝一塊,要求種植戶最低20畝起租,一般種植戶不敢一次種20畝,多數會合租,種植戶必須拿出相應畝產的菸葉,菸草公司要求的畝產基本半畝就可以達到了,菸葉種植戶一般都是一溝煙,一溝其它農作物,多數是花生,地瓜,一起套種,一高,一低的兩用作物不影響光照,菸草用的肥料都是菸草公司指點的好肥,跟菸草一起種植的農作物產量一般不受影響,


暖暖蕾


如果是水地,川區土地能流轉出去,精心照料,一年風調雨順的話,除去雜七亂八的的投資還賺幾百元。

象我大西北深山大溝,車輛難行,靠天吃飯,川地少得可憐,遇上旱年顆粒無收,這幾年種地賠本,年青人不種地,老年又無力耕種,荒廢的土地太多了。

你們流轉300元,只要給錢就合理,比荒廢強;我們這裡白給人都沒有人種。

有熱心人想流轉,我可引薦!





種田人wgh


地方不一樣,價格不一樣吧,我們這是中原腹地,算是豫東平原,我們家有五畝地,因為家裡一直做生意的緣故一直都沒有種過,之前都是給鄰居家種,每年鄰居家給幾袋子花生或者兩桶油就算種地費用了。後來土地流轉我們這開始有人承包地種蘆筍之類的,我們家的地就承包給別人,一畝地一年1000一年一給。這個價格在我們這算是正常吧。

但是往南一個朋友那裡一畝地大概是600一年,所以這個300一畝的價格在我們這裡肯定算很低,基本麼人會流轉出去,但是你們那裡如果都是300的話,證明是有人以這個價格流轉出去過的,存在即有存在的道理。


一幕先森


基本農田流轉租金也沒有一個統一標準,每個地方的情況都存在差異。同樣一個地塊,在農業生產發展比較好的地方,價格就貴一些,每年500~800元/畝。而在農業發展相對落後的地方,價格就便宜一些,一年300~500元/畝。



所以,題主那裡的土地流轉租金每年300元/畝,合不合理得需要結合當地的農業發展狀況。當然了,地塊的租金還跟所處的地裡位置,土壤肥沃程度以及是否連片有很大的關係。地塊所處的地理位置越好,比如靠近二級路,或者有路直通,方便運輸,價格可比其他偏遠的地塊貴一些;地塊的土壤肥沃,也可以獲取更高的價格;連片對租金的影響也很大,不少承包地塊發展種植的老闆都要求地塊要連片,分散開來不利於發展。所以,一畝地是連片的,農民可由此提出更高的價格要求。



對於出租土地這個事情,個人覺得一年就幾百元,就算是一年800元/畝,10年下來才8000元。以其承包出去,還不如種植一點莊稼,來個自給自足。比如種植水稻、玉米,整個過程不使用化肥和農藥,純生態種植,確保全家人吃到最安全的糧食。如果沒有時間搭理,可以栽種杉木或者其他有價值的經濟樹種,這就相當於在自家的土地上埋了個寶貝,等著升值了。

當然了,如果自己有意外出務工,想在外面有所作為,不考慮種植發現問題,而恰巧有老闆有意承包土地發展經濟,這對於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有很大幫助。那麼,個人還是很建議把地塊流轉出去,就當是給村裡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好了,以上關於農村基本農田流轉給別人多少錢一畝合理?這個問題,就分享到此,歡迎評論探討交流。


終歸農村


這個根據當地情況自願協商而定,一般都是鄰居或本村人。由於水費,種籽,農藥,機耕等費用一畝地賺得很少,有時持平。所以,有些沒勞動能力的或出外打工的,送給莊間有勞動能力的種植(也就是白種),只要土地不荒蕪就行,水地這樣處理。旱地基本都荒著,由於乾旱無雨,耕種成了問題,若種三五畝旱地,既是豐收也被野雞兔子害沒了。




李爾勳1


這個怎麼說呢?流轉費多和少在於農戶和承包方雙方自願協商,雙方根據本地土地的實際情況來定,比如說是否能夠水澆?和水井的遠近?是否連片種植?去大田路途的好壞?土壤的地力水平等等,都會決定土地的價格。比如像我們豫西南南陽西這塊,從一百五十塊錢一畝到八百塊錢一畝都有,可連片種植的大方田,能水澆,七百到八百一畝地。而分散種植的地塊且不能水澆的,一百五十塊到二百塊錢一畝地。所以說是否合理在於多方面原因,如果說承包方需要大量土地,本地供不應求,那他就會加價,加到一個他能承受的較高的合理價位。如果說本地承包方少,土地撂荒的多,流轉價就不會高了。




與玉石有緣


就筆者所在的西部小縣城而言,土地流轉高的有800元左右一畝,低的有200元一畝且還是半租半送的,更有無法租出去的,條件較好的大多也在500元左右。更為關鍵的是筆者所在的小縣城距省會城市只有半小時車程,且本身就是省會城市重要的糧油蔬菜基地,交通便捷,基礎設施較好完備,並還能享受專業補助資金。

在區位條件較好、重點扶持發展並有專業補助資金的情況下,仍有大量的土地無人流轉,不少好田好土還閒置撂荒著,而且筆者接觸過的多個業主普遍認為土地租金高於500元賺錢的可能性較小。

筆者有一朋友今年在不斷髮展小龍蝦養殖,其在距大河邊不遠的地方流轉的農田,租金也還沒有超過300元每畝,他也在筆者所在的鎮考察過,動不動就是500元以上的租金讓其只好另行選地。筆者另一朋友發展花椒種植,流轉了土地近600畝,平均的租金也是300元每畝,而且是一些坡地面積折半計算。

所以,對於土地流轉金的高低,是否合理,區位條件、基礎設施、政策扶持都密切相關,在目前仍是供大於求、農業項目賺錢仍較困難的情況下,指望有多高的租金不太現實,若的確認為不合理、偏低了,不流轉也行,土地流轉是自願的原則,沒人強迫。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


鄉村微視界之鄉村漫記


我們這兒基本農田流轉都是每畝1100元。你們那兒300元顯然不合理。

近年來,糧賤傷農。農民僅靠種地已難以維持自己的日常生活,不少農民被迫背井離鄉外出打工,由此出現了農村打工熱的現象。地方政府為了穩定農村經濟發展,開發土地潛力,出臺系列優惠政策,鼓勵打工農民將基本農田流轉給有一定經濟實力的種田能手或大戶,流轉金額為每畝1100元,基本達到了承包大戶和打工農民的雙滿意。

說起你們那兒300元顯然不合理,是有根據的。我們可以從算賬中找出原因。以一畝為單位計算,種植小麥,玉米的成本約1000元左右,小麥,玉米單產以1000斤,售價每市斤約1元計算,每畝淨撇1000元,除去流轉金300元,還剩餘700元。有地農民賺300,流轉大戶賺700元,違背了有地農民的意願,顯然不合理。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寧願拋荒而不流轉的怪象,阻礙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三友話三農


我們這800元/畝

土地流轉主要指的是土地的使用權的流轉,是土地的承包人將土地的承包權保留下來,僅將土地的使用權流轉給其它的農戶、合作社等等人員。

價格無標準

因為土地流轉中的原則是自願,依法,有償,而相關部門也沒有給出一個每畝應該收取多少費用的標準。所以,這個要看你土地的土質、位置等來確定土塊流轉的價格。

以我們這邊為例,現在基本上是800元左右/畝/年,另外也有些土質較差的地塊,一年僅需500元左右。

300元一畝有點虧了

我不知道您的具體位置,也不知道您土地的質量,所以300元每畝我也不太能確定是否合理。但是,如果以我們這邊的流轉價格來看,個人感覺300元一畝的土地有點虧了了。

當然,如果您那邊是那種山林地帶,土質較差300元一畝也算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