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心理師的識人經驗:看人掌握這三個套路,一看一個準

眾所周知,曾國藩是我們晚清的名臣,他不僅愛國,而且擁有很高的智慧,他的智慧尤其體現在識人方面。

一次,有三個人一起拜見曾國藩,他們與曾國藩只寒暄了幾句,就各自離開了。這時候,一個幕僚就問曾國藩如何看待這三個人。

曾國藩意味深長地說:“第一個人,他目光低垂,態度溫順,拘謹有餘,小心翼翼, 必是個一小心謹慎之人,這種性格適合於做文書之類的工作。

第二個人,目光靈動,能言善辯,但說話時左顧右盼,眼神不堅定。神色不端,這個人屬於狡詐之輩,不可重用。

一位心理師的識人經驗:看人掌握這三個套路,一看一個準

第三人,目光凜然,氣宇軒昂,聲若洪鐘,有不可侵犯之氣 ,乃一忠直勇毅的君子,有大將的風度。

其將來的成就不可限量,只是性格過於剛直,有偏激暴躁的傾向,如不注意,可能會在戰場上遭到不測的命運。”

果真第三個人便是後來立下傑出功勳的羅澤南,後來他在一次戰爭中中彈而亡。

曾國藩的話一一應驗了。當然這並非曾國藩會算命而是得於他高超的識人術。

在生活中,許多人都帶著面具生活。很多人富麗堂皇的外表下下藏有一顆陰暗的心,也有人在邋遢的外表下卻有一顆純潔的靈魂。

學會如何識清他人的面目,我們才能更好地處世,同時他也是我們能遊刃有餘地生存的法寶。

一位心理師的識人經驗:看人掌握這三個套路,一看一個準

俗話說: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所以如何識人是我們處事的大學問。

我曾讀過一位心理學專家撰寫的一本關於用心理學的角度去識人的書,印象頗深。

書上說要懂得識人,要學會一些方法,掌握一些套路。掌握以下三個套路,必定能辨別他人。

【一】人群中最安靜的往往最有實力

心理學上有一個很有趣的觀點:大多數內向的人反而更具有實力。

簡單地說,就是有實力而又善於隱藏的人,更具力量。

一位心理師的識人經驗:看人掌握這三個套路,一看一個準

一個有能力的人在工作之前,都會讓自己停一停,靜一靜,從而以自己最大的精力投入工作,獲得更高的效率,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曾經有科學家研究發現,如果想要激發靈感,那麼就給自己一些獨處的時間,沉靜下來做深呼吸和冥想,這樣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與此同時,平時在工作中遇到的瓶頸和不良情緒也會得到緩解。通過這種方式,會讓人迸發靈感,比如一些疑難雜症偶然就能想到解決辦法。

由此可見,懂得安靜,是一個人難得的修養和氣質。一個人只有在心靜時,才能找到初心,才能看清前路。也能更加自己真正的需要。

一位心理師的識人經驗:看人掌握這三個套路,一看一個準

這個觀點同時也在哲學家蘇格拉底的身上得到了驗證:

眾所周知,蘇格拉底很善於演說,有很多青年人慕名來向他求教。

一天,有一位青年來請教蘇格拉底,想讓蘇格拉底教會他演說的技巧。為了讓蘇格拉底同意教自己,青年在蘇格拉底面前誇誇其談說著自己對演說的理解。

等他說完後,蘇格拉底向他索要了兩倍的學費。青年非常氣憤,詢問蘇格拉底原因。

蘇格拉底答道:“因為我除了要教你講話以外,還要教你如何閉嘴。”

我們始終要明白能說話不等於會說話,一個真正沉著冷靜能管好自己言行的人,必然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人,這種能必定是能成大氣候的。

【二】多聽少說的人都是聰明人

一位心理師的識人經驗:看人掌握這三個套路,一看一個準

在我們的世界裡,使聽和說以平衡的方式出現是當務之急。

我們之中的很多人都在浪費時間說一些沒有意義的話來試圖引起別人的關注,這無形中給人們真正瞭解對方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諷刺的是,我們說的越多,交流的越少。

蘇格拉底說過:“自然賦予我們一張嘴、兩隻耳朵,也就是讓你少說多聽。”傾聽是藝術,更是智慧,與人交談,到底應該怎樣把握呢?

意大利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帕累託指出,在任何特定群體中,重要的因素通常只佔20%,而其他次要因素要佔80%。

因此,掌握20%的重點,就能控制全局。

這一原則在交談中同樣適用,也就說,用80%的時間傾聽,20%的時間說話,是最合理的時間分配,能幫助你冷靜分析形勢、抓住事情的關鍵點。

這位心理學家在書中提及一句話:“當傻瓜高聲大笑時,聰明人只會微微一笑。”

一位心理師的識人經驗:看人掌握這三個套路,一看一個準

這讓我想到了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的一次訪問。

有一天他採訪一名小朋友,問他說:“你長大後想要當做什麼呀?”

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當飛機的駕駛員!”

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麼辦?”

小朋友想了想:“我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跳出去。”

當在場的觀眾笑得東倒西歪時,林克萊特繼續注視著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聰明的傢伙。

沒想到,接著孩子的兩行熱淚奪眶而出,這才使得林克萊特發覺這孩子的悲憫之心遠非言語所能形容。

於是林克萊特繼續問他:為什麼你要這麼做?”

一位心理師的識人經驗:看人掌握這三個套路,一看一個準

小孩的答案透露了這個孩子真摯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

這就是“聽的藝術”。聽話不要聽一半。更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別人所說的話上頭。要學會聆聽,用心聽,虛心聽,少表達自己的意見。

少說,是當別人說的時候不插嘴以及不議論是非。

多聽少說——就是虛心好學,不議論是非,保守秘密。

只有一個人說話說的少,且說得好,句句話都說到點子上,才會得到人們尊敬和重視。

【三】膽子小的人長大能幹大事

心理學家表示:大多數膽小的人,其實做事都很謹慎和細緻。正因為如此他們做事情會考慮很多,而且沒有一定的把握不會輕易邁出自己的步伐。

一位心理師的識人經驗:看人掌握這三個套路,一看一個準

膽小並不是懦弱,只是因為敬畏。無論是對人、對事、還是對規則。

心理學上有個規律,讀書越少的人越大膽,極端地講,就是大到無法無天的程度。為什麼?

因為讀書越少,越不知道敬畏世界、敬畏聖靈,越不知道做事應該遵守規則。

當然了,世界需要創新,創新是發展的最大動能。守規則與創新並不矛盾,真真正正的創新,是在規則下的創新。

投機取巧也能取得成功,但那是暫時的,最後的贏家,都是敬畏規則的人。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小男孩,有一天媽媽帶著他到雜貨店去買東西,老闆看到這個可愛的小孩,就打開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

一位心理師的識人經驗:看人掌握這三個套路,一看一個準

但是這個男孩卻沒有任何動作。

幾次的邀請之後,老闆親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進他的口袋中。

回到家中,母親好奇地問小男孩:“為什麼沒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闆抓呢?是因為害怕嗎?”

小男孩回答很妙:“ 因為我的手比較小呀!而老闆的手比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

這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有限,而更重要的,他也知道別人比自己強。而且他敬畏規則,懂得適時退讓,這是一種謙卑,更是一種聰明。

所以,有時候膽小並不一定是壞事,而是看在什麼事情上。有時候看著膽小的人,卻能在關鍵時刻幹成大事。

一位心理師的識人經驗:看人掌握這三個套路,一看一個準

身處社會,學會識人很重要。讓我們學會識人技巧,擦亮雙眼。好好生活,願你們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純良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