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司馬懿說“諸葛亮如果兵出武功,則魏軍危矣,若亮兵出五丈原,則魏無憂”?

明天之雲


司馬懿的這段話,可不是出於燒香拜佛的焦慮之情,而是發自料敵於先的滿滿信心!

有充足的信息證明:司馬懿已斷定諸葛亮不敢出武功,並依此判斷做了充分的準備。

當然,儘管司馬懿看出了諸葛亮不敢出武功,他依然對諸葛亮的實際用意判斷不足,若非郭淮的提醒,他險些陷入被動。

司馬懿已判定:諸葛亮此次北伐,是求野戰!

第四次北伐結束時,魏軍就諸葛亮下次北伐的路線、時間進行過討論。

杜襲、薛悌認為:諸葛亮將於次年麥熟時再出隴右,應趕緊利用冬閒,運糧備戰。


司馬懿認為:諸葛亮一次攻陳倉、兩次出祁山,都效果不佳。他們攻堅戰能力有限,而且蜀軍糧草不濟,難以持久,不利攻堅。

因此,司馬懿判定:諸葛亮下次北伐,必出隴東,以求野戰。同時,由於連番北伐都受糧草困擾,下次北伐,必備三熟之糧,才敢出兵。

於是,司馬懿在關中恢復生產,積極備戰。

看來,司馬懿已經判定:下次北伐,諸葛亮必求野戰!

司馬懿判定:諸葛亮出武功的概率極低

既然諸葛亮此次北伐,要求野戰,那麼,諸葛亮的下步動作,就需預判。

出武功,自然可以靠近、威脅長安。

但是,蜀軍既然吸取攻陳倉、祁山不下的教訓,又怎麼會在司馬懿主力跟在屁股後面的情況下,去真的打長安呢?

而如果是要求野戰,以諸葛亮之明,怎麼會把決戰地點選擇在不利的關中平原呢?

假如諸葛亮真如此冒險,當年,他就不會拒絕魏延的子午谷方案了。

因此,司馬懿基本判定,諸葛亮更可能向五丈原方向運動。

從司馬懿的戰前準備來看,他不斷遷徙人民到關中地區,興修水利,其企圖,就是準備與諸葛亮打持久戰的。他的戰前部署,就是以此判斷為基礎進行的。

我們要注意的是:此戰中,司馬懿不是一個看客,而是諸葛亮的對手!

假如司馬懿真的認為諸葛亮出武功自己就應付不了,甚至還會威脅長安,那他怎麼可能悠哉遊哉地在這裡發表評論,而不緊急做準備呢?

只能說:司馬懿判斷諸葛亮不大可能出武功,他將根據這個判斷做準備。但是,即便諸葛亮出武功,司馬懿也有信心應對這種威脅。

郭淮判斷出諸葛亮的真實意圖

但是,司馬懿依然沒有完全判斷出諸葛亮的真實意圖。

諸葛亮此次前來,要求決戰。那麼,諸葛亮想要選擇在何處決戰呢?他會如何防止司馬懿繼續“堅守不出耗糧草”呢?

郭淮敏銳地捕捉到了危機:如果諸葛亮佔領北原,連接北山,就可能切斷關、隴通道。

關中與隴右之間,極為依賴渭水運輸,一旦諸葛亮橫斷渭水,關隴水路通道被斷,隴右的局勢將十分危險。

如此,司馬懿將陷入被動,沒有資本“堅壁不出”,只有被動決戰,以求打通關隴通道。

因此,郭淮建議:提前屯兵北原,阻止諸葛亮的企圖。

起初,司馬懿及諸將不信,在郭淮的詳細分析下,司馬懿才採納郭淮建議,以郭淮率重兵移囤北原。

果然,郭淮連夜佔據北原,營壘還未修築好,蜀軍就趕來了!

郭淮粉碎諸葛亮聲東擊西,守住了北原。

無奈的對峙

由於郭淮的提前部署,諸葛亮無法逼司馬懿決戰,被迫在五丈原屯兵,長期對峙。

由於無法迫司馬懿決戰,面對司馬懿的烏龜大法,諸葛亮只得轉入對峙。

客觀地說,這最後一次北伐,諸葛亮吸取了之前的教訓,在五丈原屯兵,糧草基本有了保障,可以與司馬懿長期對峙。

同時,諸葛亮使用各種手段挑釁司馬懿。其目的,不是讓頭腦清醒的司馬懿就範,而是希望激怒魏軍諸將,使他們施加壓力,出來作戰!(第四次北伐時,司馬懿就耐不住諸將的求戰情緒,被迫出戰)

但司馬懿巧妙地與魏明帝唱雙簧,壓制了魏軍諸將的請戰情緒,從容應對!

因為已經失了先手,司馬懿可以堅守不出,諸葛亮除了挑釁司馬懿之外,也別無他法。


最終,諸葛亮在五丈原的瑟瑟秋風中死去,無法實現其抱負!

司馬懿耗退諸葛亮,靠的就是一個耗字。

可是,假若司馬懿、郭淮不能提前判明諸葛亮的企圖,又怎麼可能“想不出戰就不出戰”呢?

司馬懿所謂“如果諸葛亮出武功,我們就要擔心了”的說法,透露的,是他對諸葛亮行動的預判信心,而非燒香拜佛的焦慮之情!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動員十萬大軍,這也是蜀國曆次北伐兵力最雄厚的一次。當時魏軍主帥司馬懿對諸葛亮的戰略方向有一個分析:“諸葛亮如果兵出武功,則魏軍危矣,若亮兵出五丈原,則魏無憂矣。”為什麼司馬懿會這樣說呢?

第一,諸葛亮為這次北伐做了精心的準備

諸葛亮前幾次北伐,都以失敗而告終,最主要的原因,是後勤補給跟不上。只要魏軍堅守不出,蜀軍糧食吃光了,就勢必要退師。為此,諸葛亮吸取了前幾次失敗的經驗教訓,用了三年時間精心準備第五次北伐。

在這三年時間裡,蜀國集中力量發展農業,訓練軍隊,為北伐積累了大批戰略物資。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等運輸工具,把糧食、輜重運抵並貯存於斜谷道口,建立物資儲備倉庫,為新一輪北伐奠定堅實的後勤基礎。

公元234年,即蜀建興十二年,諸葛亮發動最後一次北伐。與前幾次北伐相比,除了後勤供應無憂外,這次北伐還有兩個特殊之處:其一,動用的兵力最多,達到十萬人,幾乎是蜀國能動員的全部兵力;其二,邀請盟友助陣,孫權的東吳兵團同時在東線發動伐蜀。蜀、吳兩國同時進攻魏國,這就是司馬懿極其擔心的原因,稍有閃失,關西不復是魏國的領土。

第二,為什麼司馬懿擔心諸葛亮兵出武功?

蜀軍從斜谷道進軍,而後直插向郿縣,在渭水以南安營紮寨。這時,司馬懿也率領魏軍渡過渭水,背靠渭水安營紮寨。

對於諸葛亮下一步行動,司馬懿做了如下分析:如果蜀師攻擊武功,依山向東挺進,魏國將十分危險;如果諸葛亮向五丈原挺進,就沒什麼好擔心了。

為什麼司馬懿擔心諸葛亮攻擊武功呢?進攻武功,就是東進,而進攻五丈原,就是西進,在戰略方向上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諸葛亮東進,那麼目標勢必就是長安。長安不僅時西漢舊都,也是魏國在關西最重要的戰略要地,在政治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說,除了首都之外,長安就是魏國最重要的城市,一旦淪陷,對魏國的士氣打擊之大,是無以倫比的。另外,打下長安,就扼住了關東與關西的咽喉,截斷魏國中央政府對關西諸郡的發號施令。要知道魏國在關西的統治基礎是很薄弱的,一旦諸葛亮佔據長安,關西諸軍閥很可能就倒向蜀國,這是魏國無法承受的後果。因此,司馬懿極其擔心諸葛亮師出武功,攻略長安,席捲關中。

第三,為什麼諸葛亮要出下策,兵進五丈原呢?

諸葛亮如果東進,就是進攻魏國的腹心;如果西進,就是進攻魏國的偏遠之地。為什麼諸葛亮不直取腹心,而要取地略價值明顯低得多的涼州、雍州呢?這就與諸葛亮的過分謹慎有關係了。

事實上,從第一次北伐始,以魏延為代表的軍方激進派,就力陳兵出險招,出子午谷直接進攻長安。但是魏延的意見一而再地被諸葛亮否決。因為諸葛亮不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他的性格決定了他的戰略,以穩為主,步步為營。

我們不能說諸葛亮的戰略一無是處,地處西疆的涼州幅員廣闊,是魏國最晚征服的一塊土地。自從東漢末年始,涼州就是最早與中央政府對著幹的地區,軍閥林立,難以統治。曹操征服涼州後,涼州依然叛亂不斷,一旦蜀師北伐,舉兵叛降者甚多,比如著名的姜維,就是一例。因此,諸葛亮認為向西攻略涼州、雍州的勝算比較大,而攻略長安,勝算比較小。

然而,在司馬懿看來,魏國首都及長安都在東面,而諸葛亮去帶兵往西面去了,這就意味著魏國的主體部分不會受到蜀軍的進攻,而西去的蜀軍更無法與東線的吳軍有會師的機會。從最壞的結果說,便魏國失去涼州,也不會危及根本。


君山話史


司馬懿和諸葛亮交戰,多次吃虧,要不是蜀軍缺糧,諸葛亮要擴大戰果還是很有期待的。特別是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司馬懿先是堅守不出,諸葛亮糧盡退兵,司馬懿追擊還是被魏延,高祥等人殺得大敗,最後還折了張郃。所以,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司馬懿打死也不想和蜀軍決戰的。因為:第一,司馬懿沒有必勝的信心,又少了張郃。第二,曹睿正親自對付來犯的孫權十萬大軍,給司馬懿的資源有限。第三,司馬懿知道諸葛亮事必躬親,恐怕命不久矣。



所以,司馬懿擔心諸葛亮大軍從斜谷出渭水之北的武功,再奪取北扶風,安定等郡,斷絕關中,關西和長安的聯繫。而且,斜谷一路是僅次子午谷最接近長安的谷口,可以從渭水之南直接威脅長安。因此,一旦諸葛亮直接橫跨渭水,進駐北地,東北西面三方可攻。司馬懿只能追著諸葛亮屁股後拼命了,又怎麼能拒守呢?非旦司馬懿不想決戰,曹睿也不想和諸葛亮決戰,因為司馬懿打輸了,關中或關西被割斷,對曹魏不利。司馬懿如果打贏了,軍中勢力更加坐大,曹睿更倚重司馬懿了。更何況,曹睿正親自對付孫權呢,所以只給司馬懿增兵二萬,又令辛毗持節,不讓司馬懿出戰。



幸好諸葛亮沒有出渭北的武功,而是渭南的五丈原。但是,沒有出五丈原是諸葛亮的戰略失誤嗎?當然不是,根據《諸葛亮集》他曾派虎步監孟琰紮營渭北,並沒有完全放棄武功。之所以不以武功為出兵方向,主要是缺糧缺怕了,而且進入渭北轉戰,後勤供應難度更大,斜谷谷口被斷,還有覆滅威脅。因此,諸葛亮明裡出兵五丈原,暗中卻攻打西北的北原,目的有兩個。第一,佔據北原,奪取隴西,斷絕關西之地。第二,可以連接北山,建立渭南前線基地和產糧之地。司馬懿作為統帥,沒有想到這一層,但是雍州刺史郭淮想到了,於是成功在北原抵擋住了諸葛亮的進攻《三國志.郭淮傳》。



諸葛亮這邊,雖然攻打北原,陽遂不下,在五丈原又和司馬懿陷入僵持,但是仍然可以背依山嶺在此地周旋發展,而且蜀軍有山地戰優勢。所以,諸葛亮在五丈原附近分兵屯田,以作長駐之基,只是天不假年,諸葛亮不久積勞成疾去世了。諸葛亮一去世,這個計劃就放棄了,蜀漢撤軍,司馬懿追擊,被姜維虛張聲勢嚇跑了,所以有百姓有“死諸葛走生仲達”一說《三國志》注引《魏晉春秋》。


大飛熊騎士


公元234年春,諸葛亮率領八萬步兵,發起第五次北伐。司馬懿作為防守方,率領二十多萬軍隊,擁有強大的騎兵和步兵,具有主場優勢,兵種優勢,軍力遠比蜀漢強大,後勤供應遠比蜀漢方便,居然害怕只有八萬步兵的諸葛亮向北穿過茫茫秦嶺後繼續向東進逼長安,對諸葛亮選擇西出五丈原感到慶幸,可見司馬懿對諸葛亮十分的恐懼。

這是因為在第四次北伐期間,擁有優勢軍力的司馬懿連續多次被諸葛亮擊敗,總計損失兩萬五千多人,其中滷城之戰被一舉殲滅一萬五千人,最後還損失了當世名將張郃。司馬懿被諸葛亮打怕了,自此畏蜀如虎。

在第五次北伐期間,如果諸葛亮不用擔心後勤供應、不用擔心糧食的話,當然可以向東進逼長安,迫使曹魏與之決戰。

但實際上,諸葛亮軍力有限,尤其糧食運輸極為困難,尚不具備與曹魏戰略決戰的條件,只能切斷曹魏關中與隴右的聯絡,促使隴右生變,尋機予以奪取。這就需要在關中合適的地方與魏軍長時間對峙。如此,諸葛亮必須要解決糧食供應問題,為此他需要率兵屯田,需要一個穩固的屯田環境。如果戰場距離長安太近,戰事過於緊張,無法屯田,只能從成都平原走蜀道往漢中運糧,再從漢中穿越八百里秦嶺往關中前線轉運,千里迢迢,山高澗險,棧道眾多,崎嶇難行,蜀漢必然難以持久。

只有在五丈原這個距離長安不遠不近的地方,蜀漢八萬軍隊一方面可以從容屯田收穫糧食,另一方面可以把司馬懿二十多萬大軍堵截在城池裡白白消耗糧草,同時也拉長了曹魏的補給線。

史載那個時期的曹魏,在多年的戰爭中,其關隴邊兵在諸葛亮面前不堪一擊,只能出動十多萬中央軍進行救援。導致曹魏大軍東西奔走,兵不解甲,馬不解鞍,民夫廢業,經濟疲憊,民有飢色,多地爆發瘟疫。如果長久對峙下去,則必然拖垮司馬懿大軍、拖垮曹魏。

諸葛亮這個辦法非常有效,曹魏形勢危急,二十多萬軍隊卻只能龜縮在堅城裡不敢出戰,徒費錢糧。可惜諸葛亮自己卻於當年秋季意外病逝了,蜀漢只能撤軍,導致功虧一簣。


紅色星河


公元234年2月,諸葛亮率領十萬大軍出斜谷,踏上了他最後的北伐之路。四月,諸葛亮的大軍抵達渭河南岸,為達到與司馬懿決戰的目的,他一反從祁山進兵的老套路,入斜谷出隴東,並事先在半路上設置了驛站專門轉送糧草,充分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當時,在諸葛亮抵達渭河南岸的同時,司馬懿的大軍也來到了渭河北岸,雙方隔河相對,在行軍時間上打成了一個平手。

魏軍在抵達渭河北岸後,司馬懿便召集手下將領討論作戰計劃,不少將領都建議在北岸拒敵,他們認為北岸有渭河這條天險可以阻擋蜀軍的進攻,勝算更大。如果到南岸拒敵,魏軍就不得不背水紮營,這無疑於自陷死地,一旦敵人攻破營壘,大軍將退無可退,根本沒有生還的可能。

雖說當年韓信也曾背水為營,並大破趙軍,但試問這裡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死地而戰的風險太大,即便是像韓信那樣不出世的名將,也是預先佈置了兩千輕騎繞到趙營背後拔旗易幟,否則當日戰鬥的勝負真的很難說,所以魏軍很多將領都認為應該在北岸紮營拒敵。



但是,司馬懿卻不同意,他經過反覆考慮,認為渭河南岸是百姓居住的地方,如果讓諸葛亮順利佔領渭河南岸,那麼蜀軍就可以在這裡屯田,反客為主。於是,司馬懿果斷帶領大軍渡過渭河,並勇敢地背水紮營。

這樣一來,魏軍不僅封住了諸葛亮通往關中的道路,還使他不敢放心大膽地進行屯田,看似防守,其實暗藏殺機。在這種背景下,諸葛亮可供選擇的進軍路線就只剩下兩條:

一是從武功出發,沿山勢往東進軍直取長安;另一條是向西進軍五丈原,以此處為基地設法與魏軍展開大規模決戰,有效摧毀其主力,然後再由這裡北渡渭水,根據形勢或步步推進,進取長安,或轉身向西圖隴右。

當時,司馬懿對諸葛亮做出這樣的判斷:“諸葛亮如果有膽子,就出武功向東進攻直取長安,不過那傢伙太謹慎了,我覺得他這次一定會上五丈原的。”

司馬懿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武功與五丈原東西斜對,若諸葛亮選擇進軍武功,那司馬懿就必須放棄拒敵於渭水的計劃,率領大軍返回關中防守,這樣戰爭的主動權就由諸葛亮所掌控。更重要的是,如果諸葛亮能打下武功,就可以扎住腳跟,切斷司馬懿大軍與長安的聯繫,逼著司馬懿與蜀軍決戰,如此魏軍將面臨兇險萬分的境地。

但問題是,進軍武功有個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他的主要行軍路線是渭河與秦嶺之間的一條河谷,這條穀道非常狹長,諸葛亮如果從這裡行軍,士兵就不得不排列成一字長蛇的陣勢,正好將自己的側翼暴露給了魏軍,這種情況就如同當年劉備的連營七百里,非常危險。自古側敵行軍就是兵家大忌,諸葛亮他敢冒這個險嗎?



司馬懿覺得諸葛亮不會冒這個險,但他顯然也不敢賭。因為,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個世上只有傻子才會相信真有算無遺策之說,司馬懿不敢賭,所以他寧願犯兵家之大忌也要跑到渭河南岸來背水紮營,目的就是為了扼制蜀軍進兵武功的企圖。

因為,現在司馬懿和諸葛亮都在渭河南岸駐紮,諸葛亮除非抱有必死的決心,堅決不要後方;否則,他就不敢越過司馬懿的大軍,去進攻司馬懿背後的武功;而即使諸葛亮有必死決心,也只能沿著秦嶺與渭河之間的河谷行軍,這樣他的側翼就會完全暴露給司馬懿,魏軍便可以最快的速度展開襲擊。

對於諸葛亮來說,東進武功應該能夠調動魏軍回救,逼得司馬懿與自己展開決戰,但是行軍風險太大;即便自己能順利通過秦嶺與渭河之間的河谷,但誰又能保證一定能順利奪下武功,這一切都在未知之中。諸葛亮沒有把握,而他需要的恰恰是有把握的勝利。可是,世界上從來都沒有百分之百有把握的事情。

從某種意義上講,戰爭就是一場賭博,但諸葛亮卻不敢豪賭。所以,諸葛亮開始把目光瞄上渭河南岸的五丈原。

五丈原地勢險要,進退自如,蜀軍進兵此地可進入地勢較高的山地,從而把隴西魏軍和司馬懿切為兩段,如此再尋找戰機與司馬懿展開決戰,以摧毀其主力,這也不失為一條路。

況且,五丈原正好處在斜谷北口,斜谷是蜀軍糧食運輸的命脈,萬不可有失;同時蜀軍一旦被魏軍打敗,也可以及時地通過斜谷南撤,避免被司馬懿一鍋端。

諸葛亮這次是做好了長期作戰的心理準備的,他寧肯求穩,絕不求急,而此地正符合他一貫以防禦保全為主的需要。最終,諸葛亮選擇帶兵進軍五丈原。


我是趙帥鍋


這是演義裡的說法,此言是演繹了司馬懿的原意,起到了很好的文學效果。這是羅先生一貫的手法,其實,史實遠沒有那麼懸。

01

諸葛亮與司馬懿對峙五丈原

《諸葛亮傳》記載,青龍二年(234年)春,諸葛亮帥軍出武功,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其秋病卒。

這已經說得很清楚,諸葛亮出兵到了武功,開始屯田,做為長久駐軍的打算。但到了秋天,就因病而逝,大軍也就撤退了。

諸葛亮已經越過了秦嶺,把勢力推進到了渭河南岸,想長久駐軍,也沒有打算進一步討伐魏國的意思。

《晉書·宣帝紀》記載:

二年,亮又率眾十餘萬出斜谷,壘於郿之渭水南原。天子憂之,遣徵蜀護軍秦朗督步騎二萬,受帝節度。諸將欲住渭北以待之,帝曰:"百姓積聚皆在渭南,此必爭之地也。"遂引軍而濟,背水為壘。因謂諸將曰:"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

這裡司馬懿說得也很清楚:諸葛亮如果有勇氣的話,就應該兵出武功,沿著北山東進;如果他西上五丈原,則我各路人馬就不會有戰事。

果然,諸葛亮西上五丈原。由此司馬懿斷定:“諸葛亮想爭奪渭水南原,但卻不向陽遂發兵,其意圖已經很明確。”

亮果上原,將北渡渭,帝遣將軍周當屯陽遂以餌之。數日,亮不動。帝曰:"亮欲爭原而不向陽遂,此意可知也。"

究竟諸葛亮是啥意圖,司馬懿沒有明說,結果一顆流星就從天上墜落下來。司馬懿斷定諸葛亮不行了,不久就會撤軍班師。

果如司馬懿所料,諸葛亮病逝,蜀漢隨即就班師撤軍。

02

武功與五丈原的地理位置

五丈原,在今天的陝西寶雞市岐山縣城南約20公里處的五丈原鎮。而岐山縣始建於隋朝開皇十六年(596年),也就是說三國時期的五丈原還不是岐山縣的地盤。

武功縣隸屬於今天的陝西咸陽市,武功縣的設置,卻要早的很多。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設郡縣,將原周朝京畿內地的邰地分為武功,大致範圍就是今天郿縣和岐山的南部、太白縣東部及周至一帶。之後,基本延續這一設置。從此看來,漢末三國時期,五丈原就屬於武功縣。

明確了這個地理位置,就清楚五丈原與武功相距很近。

《諸葛亮傳》明確記載,最後一次北伐就是進攻武功,沒有五丈原一說。

之所以在司馬懿的傳記中,有對諸葛亮戰略意圖的預測,還是武功與五丈原地理位置的分佈有關。

03

諸葛亮的戰略意圖

五丈原在渭河以南,而武功具體指的是縣治所在地,在渭河以北。

如果諸葛亮渡過渭水,依北山東行,佔據武功,那就是準備進攻咸陽、長安的態勢。司馬懿方面就必須要在渭河北岸、長安等方向阻止諸葛亮大軍進犯;而諸葛亮屯兵五丈原,不渡過渭河,僅在南原駐紮,就沒有企圖進犯長安的打算。由此,司馬懿斷定北岸不會有戰事。

這是由雙方戰略意圖決定的,根本不存在演義中所說的司馬懿判斷的魏軍危與安的問題。

司馬懿真實的意思是,諸葛亮駐軍五丈原,就說明諸葛亮不想與魏軍決戰,魏軍沒有戰事自然不會有危險。

如果諸葛亮進攻武功,就說明諸葛亮要與魏軍決戰,就必定有戰事,就得辛苦大家與諸葛亮打一架哦,這不是說魏軍就危險了。

如果魏軍這麼菜,那諸葛亮也不是吃乾飯的,他不會去進攻魏軍嗎?

諸葛亮打不過司馬懿,司馬懿也清楚,諸葛亮不會有大的作為,但不打都省心。

諸葛亮在耍心眼,讓孫權進攻曹魏,自己在等待機會。

但曹叡與司馬懿的策略就是儘量不與諸葛亮作戰,先打敗孫權再說。果然,曹叡打敗了孫權。同時,諸葛亮也病逝了。

這是根據史料所提供的當時情況的分析。

如果諸葛亮出武功將會如何哪?

那就必須先渡過渭河,這樣渭河南岸就成了諸葛亮的大後方。如果司馬懿佔據了渭河南岸,就等於切斷了諸葛亮的後勤補給線,一段前進受阻,不能順利奪取咸陽、長安,很可能諸葛亮就無家可歸了。

司馬懿的戰略是能不開戰儘量不開戰,即便開戰也沒大的擔憂,反而是諸葛亮會冒著更大的風險。

因此,史實遠沒有那麼複雜,都是演義在故弄玄虛而已。雙方都不想打,他們不對峙還會幹嘛呢?

從231年到234年,諸葛亮憋了三年的時間,就是想出來放放風,溜達一下。或許是感覺來日無多,一生“鞠躬盡瘁”,還是犧牲在北伐的工作崗位上,更容易留下美名。他哪裡會有心思和實力去武功、攻長安、滅魏國呢?


豹眼看歷史


司馬懿這話說得沒錯,從武功東出即攻佔長安城,曹魏兵要麼和蜀漢兵決戰要麼放棄關中 向西攻佔五丈原則是遠離長安

這句話記載《晉書 帝紀一》:

“二年,亮又率眾十餘萬出斜谷,壘於郿之渭水南原。天子憂之,遣徵蜀護軍秦朗督步騎二萬,受帝節度。諸將欲住渭北以待之,帝曰:"百姓積聚皆在渭南,此必爭之地也。"遂引軍而濟,背水為壘。因謂諸將曰:"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亮果上原,將北渡渭,帝遣將軍周當屯陽遂以餌之。數日,亮不動。帝曰:"亮欲爭原而不向陽遂,此意可知也。"遣將軍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備陽遂,與亮會於積石,臨原而戰,亮不得進,還於五丈原。會有長星墜亮之壘,帝知其必敗,遣奇兵掎亮之後,斬五百餘級,獲生口千餘,降者六百餘人。”

諸葛亮的行軍路線是:出斜谷——壘郿縣渭水南岸——準備北渡渭水——過陽遂——到五丈原——和司馬懿在積石——退軍五丈原。

若“出武功依山而東”,諸葛亮的行軍路線應當是:

即向東行軍一百多公里攻佔長安城

若“西上五丈原”,諸葛亮是行軍路線是:

本質上司馬懿的“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和魏延的子午谷奇襲策略都相同:

若諸葛亮10萬大軍攻佔長安,再分軍攻佔函谷關,切斷關中和曹魏山東地區的聯繫,關中魏軍要麼北走,要麼西走,關中基本可以奪取。

但諸葛亮就是過於謹慎,不敢冒風險,一心想要奪取關中西部,建立根據地,然後慢慢向東奪取長安等關中東部地區。

這就註定了諸葛亮可以做軍事,可以治理內戰,但不適合做軍中主帥。若換劉備,最多兩次北伐,既可奪下關中。

基本上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合適的:

“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武功在魏軍側翼,司馬兵敗,諸葛可以趁此時進行最好的兵力配置。五丈原在渭河以南,與司馬隔河對峙,難以進兵或者出奇兵。


浩浩和湯湯


1,五丈原在武功以西,守著岐山的門戶,諸葛亮進兵到此,其實是想和魏軍打消耗戰,因為在五丈原,蜀軍進可攻、退可守!而司馬懿也能率魏軍主力逼近岐山下寨,與諸葛亮可長期對峙。

2,武功是長安城西面的門戶,從武功向東可進取雍州、長安,魏軍幾乎無險可守,諸葛亮若出兵武功,雖說冒險,但是足以讓司馬懿首尾不能相顧!

3,武功向北可攻取北地、上郡和安定諸城,魏國北方諸郡絕難把守。而諸葛亮沒有攻取這些魏軍守衛薄弱的地帶,而一心想攻長安,佔許都,證明諸葛亮急於取勝,司馬懿也就不用擔心諸葛亮會弄險了,更不用分兵魏國北境把守,直接在岐山和諸葛亮對峙,可以說是以逸待勞!從戰略上,司馬懿已然勝了一半!

以上就是筆者的解答,希望對您有幫助!再見!

歡迎關注“趣讀net”,一起探討網絡文學!

趣讀net


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率軍北伐,此次北伐,也是吳蜀合作且規模最大的一次。在此之前,諸葛亮進行了三年勸農講武的準備,並聯合東吳孫權出兵發魏。據《資治通鑑》記載:

“春,二月,亮悉大眾十萬由斜谷入寇,遣使約吳同時大舉。”

諸葛亮率軍由漢中出發,途經斜谷,穿越秦嶺,最後駐軍於五丈原。而司馬懿則受魏帝之命再度前往據之。

時諸葛亮駐軍渭水之南,當司馬懿率軍渡過渭水,背水立營抵禦諸葛亮時,曾對眾將言道:

“亮若出武功,依山而東,誠為可憂;若西上五丈原,諸將無事矣。”——《資治通鑑》

後來諸葛亮果然屯兵五丈原,於此處與司馬懿對峙了一百餘天,終於秋八月病逝。那麼當時司馬懿為何能斷定諸葛亮屯兵五丈原則魏軍無憂呢?諸葛亮若出武功,又會對魏軍造成怎樣的危險呢?

兵出武功,險中求勝

諸葛亮用兵向來謹慎,力求穩中取勝,所以諸葛亮當年兵屯五丈原而不敢冒險出武功。出武功到底是怎樣一種戰略呢?這裡和大家簡單說明一下。

“出武功,依山而東”,這實際上就是打一場主動進攻的包圍戰。繞到魏軍後方,切斷司馬大軍與長安的聯繫,實際上就是切斷魏軍糧道,讓司馬懿難以堅守。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曾於滷城之戰大敗司馬懿,此後司馬懿抵禦諸葛亮的主要戰略便是堅守,司馬懿這個人主動出擊不行,但打防禦戰還是很在行的,畢竟他沉得住氣。然諸葛亮若能斷其糧道,即使司馬懿在能忍,也必將被蜀軍拖死。時東吳孫權引軍十萬攻打曹魏合肥,曹魏東西兩面受敵,故諸葛亮兵行險招也猶未可知,故司馬懿憂之。

但兵出武功還是過於兇險,蜀軍勞師遠征,本來自己後方的補給就不容易,若還分兵繞至敵後,一旦有失,那個損失便是難以估量的了,故諸葛亮最終沒有兵出武功。

諸葛亮屯兵五丈原的原因

諸葛亮之所以屯兵五丈原,其意還是求穩。時諸葛亮欲意攻取北原,然被魏將郭淮擊退,後與司馬懿進入相持階段,而這一對峙,便是整整三個多月!

而進入這種對峙狀態則正是司馬懿所希望的,一來魏國勢力強於蜀國,魏國耗得起。二來蜀國勞師遠征,後方補給也沒有魏國來得容易。司馬懿知諸葛亮屯兵五丈原則必定有一番對峙,因為諸葛亮不敢冒進,而自己也秉承堅守的戰略,故言“魏軍無憂”。

那麼諸葛亮為何也選擇了對峙呢?也許諸葛亮覺得自己這次能拖垮魏國。其因有二:

其一:此次北伐諸葛亮做足了準備,三年勸農講武,可謂是兵精糧足。

其二:東吳孫權配合其北伐,引軍十萬攻打曹魏重鎮合肥,曹魏兩面應付,難於招架,若曹魏長時間兩面作戰,很可能會率先“崩塌”。

這便是諸葛亮之所以堅持與司馬懿對峙的原因。只可惜東吳孫權早早敗退,諸葛亮自己也因積勞成疾,終於五丈原病逝!

一代名相,就此隕落,留給後人的,只是無盡的嘆惜!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