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晚年昏庸到了什麼地步?

matrix5187479129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文治武功,可謂是千古一帝。但是,李世民做皇帝的這二十三年裡,其實是要分成兩部分來看的。這個時間的分水嶺應該劃在貞觀十七年。這一年,一代賢臣魏徵去世了,李世民悲痛地說自己痛失一鏡,而這一鏡正是為他明得失的一鏡。



貞觀十七年之後,李世民開始在他兩個兒子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之間舉措失當,導致了一場宮變。李世民甫一登基就立8歲的李承乾為太子,可是太子長大之後卻並不稱他的意,太子不僅在東宮蓄養胡人歌伎,還打了教他的老師,並且騎馬時還不慎摔斷了退,成了瘸子。因此,李世民越看李承乾就越來氣。

這個時候,魏王李泰在李世民心目中自然就比較青睞了。加上李泰詩文很好,又與一幫文士們編撰了《括地誌》,李世民就更加器重李泰,也讓李泰有了非分之想。李承乾被冷落,李泰得寵,這讓太子的心裡更加不平衡。於是,李承乾勾結了侯君集,杜荷等人一同密謀奪位,最終因齊王李佑造反遷出太子而告失敗。



李世民廢了太子李承乾貶到黔地,同時也將李泰圈禁在自己的封國內,立第九子晉王李治為太子,才算結束了這場風波。可是李世民還是覺得李治懦弱,又想立吳王李恪為太子,最後是長孫無忌力勸才罷休了。



在兒子的問題上李世民的處理方式失當還只是朝內的事情。接下來,李世民於貞觀十九年御駕親征高麗,就讓整個國家也跟著受到了更大的損失。李世民一生勝仗打了無數,他自己說,只要有弓在手,就算百萬軍中也來去自如。臨了,卻吃了一場大敗仗。李世民最後說,若魏子在,勿使朕有此戰。


傅斯鴻


史書就是一種語言藝術,同樣的一件事,怎麼說都有理,李世民還沒等到晚年,就非要看自己的《起居注》和《實錄》,之所以要修改,恐怕就是明白了這個道理。

我早年間經略西域,開疆拓土,你們誇我神武之略,威加四海。

到了晚年我打高句麗,你們就說我窮兵黷武、勞民傷財。

我早年間哪怕是搶了弟媳,你們都誇我是俠骨柔情,霹靂手段兼奇情氣質。

到了晚年在後宮多呆一會,你們就說我沉湎酒色,溫柔鄉里。

我早年間偏聽偏信,讓魏徵矇蔽,你們說我胸懷四海,從諫如流。

到了晚年我對魏徵完成了深入揭批,你們卻說我剛愎自用,閉塞言路。

我早年間建個皇宮,你們說這象徵我“天可汗”的威儀。

到了晚年再建廳堂館所,你們卻說我勞民傷財、大興土木。

我早年間發動的“玄武門之變”,你們說我撥亂反正、偉有成烈。

到了晚年我不願意讓兄弟相殘,你們又說我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我早年間南征北戰,身體有損,你們勸我正心修身、保重龍體。

到了晚年我真的關心健康,吃點丹藥,你們又說我封建迷信、不負責任。

......

我就說一句,我一共就活了五十一年,按照你們後世關於年齡的定義,我算是中年早逝、半道中卒,又哪裡來的晚年去“昏庸”一下?


歷來現實


唐太宗晚年的表現,確實不如之前,但用昏庸來形容晚年的唐太宗,恐怕有失偏頗。唐太宗確實退步了,這一點無法否認。但肯定沒有到昏庸的地步。

唐太宗晚年被人詬病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沉迷酒色

唐太宗晚年貪圖享樂,好色無度,蒐羅各類美女充實自己的後宮。早在唐太宗發動玄武門之變時,就曾殺了弟弟後,然後把貌美如花的弟媳納入後宮。

而等長孫皇后死後,唐太宗對女色的需求更旺盛了。唐太宗命人常年在外給自己尋找美女,凡是有點姿色的,都被送入唐太宗的後宮。

唐太宗晚年喜歡宴飲,非常喜歡喝酒。唐太宗沉迷酒色當中,朝野上下怨聲載道,甚至發生了羽林軍朝唐太宗寢宮射箭的事件。

迷戀道術

晚年的唐太宗,的確非常迷信道術,特別是對長生不老這樣的道術非常迷戀,可以說,唐太宗晚年有點怕死,想著如何長生不老。這是人之常情,顯然不能用昏庸形容。

世上追求長生不老的人多得去了, 偏偏指責唐太宗顯然有失偏頗。況且唐太宗就算迷戀道術,依然關心著朝政,只是沒有以前積極,這一點我們要承認。如果說唐太宗迷戀道術後導致朝政荒廢,那倒是可以批評。

明嘉靖也愛好道術,依然把權力死死握在手裡,朝廷的大事小情都由他自己做主。唐太宗大概和嘉靖有點類似,但比嘉靖的表現好太多。

不過,唐太宗因為迷戀道術,吃了很多帶汞的“仙丹”,導致他身體每況愈下,50歲出頭就去世了。

拒絕納諫

唐太宗早年很善於納諫,從善如流,特別是非常欣賞魏徵。魏徵多從犯言直諫,唐太宗也沒有處罰他,反而事後表揚他。魏徵的建議和意見,唐太宗也聽得進去。

到了晚年,唐太宗開始厭倦魏徵。不止是魏徵,其他敢納諫的人也幾乎沒有了。原因則是晚年的唐太宗對犯言直諫的大臣,容忍度很低。動輒懲處那些敢批評他的人,以至於後來沒有人勸諫他。

唐太宗徵高麗時,魏徵勸諫他不要這麼做,遭到了唐太宗的嚴厲批評。魏徵死後,唐太宗得知魏徵把勸諫唐太宗的各種奏章都保留了下來,以圖讓自己萬世留名。更是導致唐太宗對他非常厭惡,還推到了魏徵的墓碑。還撕毀了唐太宗女兒和魏徵兒子的婚約。

大興土木

唐太宗晚年貪圖享受,大興土木,修建了很多宮殿。他相繼修了翠微宮、玉華宮、飛山宮、襄城宮、九成宮、大明宮等大型宮殿。

貞觀二十一年,李世民嫌棄京城皇宮悶熱難耐,於是就在臨潼驪山頂上修建了翠微宮。誰知剛剛建立不到三個月,李世民就嫌棄宮室規模太小,辱沒了大唐的威儀,又下令重修了玉華宮。

他命令整修隋代宮殿。更令人無法接受的是,當他看到完工後的宮殿過於華麗和奢侈時,又覺得這樣確實不是一個明君所為。於是,又下令把它拆毀。

太宗命人大力重修鳳翔府的隋代仁壽宮等五個新宮殿。這些宮殿耗資耗巨資,當641年竣工時,太宗發覺宮殿是建立在非常炎熱的地方,他非常不喜歡,於是又命令將其夷為平地。

干預史官

唐太宗之前,很少有皇帝干預史官對皇帝日常行為的記錄。哪怕史官記錄了皇帝殘暴、昏庸的一面,皇帝也甚少去幹預。史官秉筆直書,是對歷史最大的尊重。

不過唐太宗不管這一套,唐太宗非常在意後世對他的評價。

貞觀十三年(639年),就“謂諫議大夫褚遂良曰:‘卿猶知《起居注》,所書可得觀乎?’”表示想看起居注,可是當時的規定是起居注不允許讓皇帝本人查閱的。褚遂良“對曰:‘史官書人君言動,備記善惡,庶幾人君不敢為非,未聞自取而觀之也!’”唐太宗禁不住又問道:“朕有不善,卿亦記之邪?”話中隱隱透出自己的擔憂和不安,同時又似乎是在以君臨天下的皇權來考驗對方。這無異於給褚遂良出了道難題,可他不假思索地答道:“臣職當載筆,不敢不記。”這時,黃門侍郎劉洎插進一句話:“借使遂良不記,天下亦皆記之。”看到這些大臣的反對,李世民只好作罷。

但是唐太宗還是不甘心,第二年“上謂監修國史房玄齡曰:‘前世史官所記,皆不令人主見之,何也?’對曰:‘史官不虛美,不隱惡,若人主見之必怒,故不敢獻也。’上曰:‘朕之為心,異於前世。帝王欲自觀國史,知前日之惡,為後來之戒,公可撰次以聞。’諫議大夫朱子奢上言:‘陛下聖德在躬,舉無過事,史官所述,義歸盡善。陛下獨覽《起居》,於事無失,若以此法傳示子孫,竊恐曾、玄之後或非上智,飾非護短,史官必不免刑誅。如此,則莫不希風順旨,全身遠害,悠悠千載,何所信乎!所以前代不觀,蓋為此也。’上不從。玄齡乃與給事中許敬宗等刪為《高祖》、《今上實錄》;癸巳,書成,上之。上見書六月四日事,語多微隱,謂玄齡曰:‘昔周公誅管、蔡以安周,季友鴆叔牙以存魯。朕之所以,亦類是耳,史官何諱焉!’即命削去浮詞,直書其事。”

唐太宗如此執著於《起居注》,強力干預《起居注》的記錄,最終得以查看和修改《起居注》,開啟了皇帝查看自己起居注的惡劣先例,這一點確實應該好好批評。

總結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唐太宗晚年的表現,比之前有明顯下降的趨勢。但我不同意用昏庸來形容晚年的唐太宗,畢竟唐太宗開啟了大唐盛世。


因為唐太宗執政的前期和中期的表現過於優秀和出色,以至於他晚年不如之前的表現時,就有人批評他昏庸。這顯然是非常不公平的。

我只能說,唐太宗退步了,但沒有到昏庸的程度。類似於有人每次考試時都在90分以上,後來他退步到70分了。


袁衛宇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的確是很昏庸,這不是別人刻意抹黑的,在真實的歷史中的確如此,其實仔細翻閱歷史大家就會發現,有許多早年間勵精圖治的皇帝,等到他們老了之後都開始變得昏庸,或許是奮鬥了一輩子,到了晚年才敢鬆懈,因為已經老了,還不享受這一切可就來不及了,李世民便是如此。

李世民在早年間絕對是年輕有為,他就是皇帝中的楷模,史書對其評價也很高,比如什麼重用賢才,廣施仁政,當然事實也是如此。從李世民剛剛登基的時候,他就從諫如流,以魏徵為代表的敢於納諫之人有將近三十餘人,這在歷史上其實還是很少見的。

等到李世民晚年的時候,他對於納諫之人的話壓根聽不進去,魏徵也曾公然質問李世民為什麼聽不進去大家的勸諫,李世民就是各種狡辯,李世民晚年的時候非常喜歡修宮殿,經常是大興土木,大臣勸諫他不要這樣,太過浪費,這些話可是讓李世民非常生氣。

李世民直接告訴大臣,老百姓都是賤骨頭,容易無事生非,應該長期做牛做馬,這個時候的李世民已經完全變了,他真正的成為了一個昏庸的皇帝,他只顧著貪圖享受。晚年的李世民有兩大愛好,一個是喝酒,另一個就是美女,他命人常年在外給自己尋找美女,只要是漂亮的,都會給他送進宮去。

在舉個簡單的例子,李世民天天花天酒地,民間怨聲哀道,甚至於李世民的貼身侍衛都開始勸諫他不要這樣,李世民大怒,將其處死,繼續他花天酒地的生活。雖然說李世民晚年如此昏庸,可是無可否認的一點是,他還是稱得上明君的,在其臨死前他也曾反省過自己,並且警告太子不許學他。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在唐太宗李世民二十三年的為帝期間,出現了一個很明顯的分水嶺,這就是貞觀十九年的親征高句麗事件。如果說之前的太宗皇帝是精明強幹的、英明神武的,那麼從高句麗戰場上回來的太宗皇帝就是疲勞多病的、安於享樂的。

人在死亡面前很容易妥協,轉而變得易怒、多疑,並且開始享受人生,即便享樂的代價是沉重的。比如說太宗皇帝,他在貞觀末期的驕奢享樂一直成為世人攻擊他的證據,甚至很多人忘記了他所做的那些政績,而津津樂道於他如何如何昏庸,須知昏庸是相對的,太宗皇帝的昏庸只是相對於他為帝前期開創的貞觀之治而言的,實在不應該大加苛責。

武德九年,一場玄武門之變成就了李世民的皇帝夢,在登上皇位的同時,伴隨著李世民的就是永遠的爭議,皇位得來不正這件事是無論如何抹殺不了的,況且李世民還殺死了自己的兩個兄弟。但正因為如此,李世民在為帝期間更加的嚴格要求自己,希望向世人證明他這個皇帝是最合適的。而李世民也的確做到了,由他和他的團隊開創了貞觀之治,雖然不能稱之為盛世,但是正是因為李世民為後來的大唐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一點是不可以否認的。

這樣一個文治武功的時代,是令後世懷念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李世民善於納諫,這是極為難得的,魏徵和王珪這兩個東宮舊臣時刻不忘規勸李世民,而李世民也願意納諫,留給了後世一段非常好的佳話。但後期李世民逐漸不再納諫,變得獨斷專行,這一方面是因為李世民對於自己建立的功績開始自信起來,另一方面自然就是李世民為帝日久聽不進去別人的勸諫。

令人耿耿於懷的就是李世民在魏徵去世後推到了他的墓碑,起因就是李世民得知魏徵生前曾將進諫的時間和內容等拿給褚遂良看,目的很可能是為了青史留名,而且魏徵推薦的杜正倫和侯君集接連犯下大錯。這讓太宗皇帝覺得自己被魏徵矇蔽了,因此在為魏徵親筆題寫墓碑之後又將其推倒,但在後來,李世民發洩完心中的不滿後還是下令為魏徵重修墓碑。

重修墓碑這件事發生在親征高句麗之後。從貞觀十八年開始,李世民就打定主意要親征高句麗,並在派出李績和張亮的兩路大軍之後,於貞觀十九年的春天帶領十萬大軍親征高句麗。李世民徵高句麗這件事被看成是李世民貞觀末期的窮兵黷武,實際上這還真算不上窮兵黷武。李世民在最初繼位之後並沒有開始對外戰爭,而是第一時間改革內政,發展經濟,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既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又最大程度發展了農業。為了先提升國力,李世民甚至忍下了渭水之盟,為的就是在國力充足的條件下對外開戰。

而經過幾年的發展,國力確實大大提升,然後李世民才開始收拾騷擾邊境的小國家。並數次取得勝利。攻滅高句麗是中原王朝從隋煬帝開始就有的夙願,但是很不幸的,李世民親征高句麗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並沒有達到預想的結果,雖然攻下了十餘座城池,但是高句麗並沒有就此滅亡。但李世民的身體卻遭到了致命的打擊。

實際上在回師的路上李世民就病了,從此之後,李世民再也沒有真正好起來,太子李治開始長時間的監國。至於病因則是多方面的,但最大的因素就是勞累過度。他20歲隨李淵晉陽起兵,之後的數年之間一直征戰沙場,天下平定之後就是和太子李建成爭權並發動玄武門之變,再之後就是勤勉政事,一直到貞觀十七年李祐、李承乾、李元昌、李泰等等謀反的謀反,謀嫡的謀嫡,給李世民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再加上李唐皇室遺傳的風疾,終於在持續近一年的高句麗戰場上爆發了出來。

李世民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脅,他開始享樂,比如大興土木,將終南山上的太和宮重修擴建為翠微宮,將仁智宮重修擴建為玉華宮,做為李世民的避暑行宮(李世民一直很怕熱)。兩處宮殿都是富麗堂皇,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更是不可勝計。

李世民的另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開始尋找長生不老藥,而年輕時候的他曾恥笑過秦始皇求長生不老。這很可能就是病魔和死亡帶來的恐懼,讓李世民想抓住一切可能讓他繼續活下去的可能,為此他寧願相信曾經不肯相信的東西。但他不知道的是,服食長生不老藥反而加速了他的死亡。

貞觀二十三年的五月,李世民在翠微宮含風殿去世,時年52歲。


尚宮女史


唐太宗作為唐朝的第二個皇帝,在頂著戰爭的瘡痍的大環境下開闢了貞觀盛世,讓人感嘆他的偉大!但是任何人都有犯錯的時候,唐太宗也不例外,他晚年犯下的錯有的甚至讓人覺得滑稽!

驕奢淫逸

唐太宗晚年之後,覺得自己應該好好的享受,所以重新修復了楊廣當初修建的豪華宮室,收繳很多的美女藏到其中,而且在一次無意中看到自己已故的臣子的女兒(武則天)很是漂亮,就將她也納為妾!此時的武則天僅僅十四歲!

迷信占卜

在公元648年,李世民聽信民間流傳的:唐三世之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覺得與武字沾邊的人都是自己的絆腳石!恰巧有一位將軍一連串串佔了四個武字,就變成了李世民的懷疑對象。首先這位將軍是左武衛將軍,爵號是:武連縣公,又是玄武門的守將,而且他還是武安縣人(人有的時候真的是不得不躺槍)。所以李思民將他貶到了華州,並藉機殺了他!

修煉仙丹

李世民晚年的時候得了一場風寒,本來按照御醫開的藥方,吃個幾個月就好了。但是他偏偏在這個時候迷戀上了道教的修仙一說。於是李世民下令國內的方士為其煉製丹藥,但是吃下去之後都沒有什麼效果!於是李世民就覺得是國內的方士修為不夠,就專門從印度抓了一個和尚回來,讓和尚給他煉藥。和尚只能假裝精通煉藥,就開除稀奇古怪的方子,李世民就下令去給和尚找藥引,而且每天把和尚像上賓一樣款帶著!一年後,所謂的仙藥練成了,李世民服下仙丹之後七竅流血而死,這時的李世民才僅僅52歲!他也成了第一個被長生不老藥毒死的皇帝!


廣看歷史


唐太宗早年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中期因為玄武門之變,弒兄殺弟,讓李世民留下了很大面積的心理陰影。貞觀前期,唐太宗勵精圖治。晚年的李世民卻變得昏庸起來。

幸虧唐太宗服仙丹中毒而死,活了51歲,否則唐朝說不定還搞出什麼亂子來。

終身制的皇帝,年輕時可能英明,年老了大多數都會昏庸起來,心理和生理都逐漸老化。

唐太宗晚年的昏庸事主要有這麼幾件:

1,不再納諫言

李世民晚年不但仆倒了魏徵的墓碑,還把上面的字磨去。

討伐高句麗時,唐軍好不容易才打敗高句麗,但也沒有徵服高句麗。不得已而退兵,唐太宗這才想起魏徵:“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

李世民討伐高句麗時,讓劉洎輔太子監國。因李世民生病,褚遂良誣陷劉洎想當伊尹霍光,劉洎自己向李世民分辨,並請另一個大臣馬周作證人。李世民聽到是謀反的事,就再也納不了進諫了,直接把劉洎賜死。

2,篡改史書

李世民對玄武門之變非常忌諱,經常召見史官,對他們旁敲側擊。

他還要求讀自己的《起居注》和《實錄》,這些書本來是要留給後來的皇帝看的,當朝的皇帝不能看。

從李世民開始,中國史書大壞。

3,沉迷後宮和仙丹

李世民首先霸佔了自己弟弟李元吉的妻子楊氏。

李世民的堂弟廬江王李瑗被殺後,李世民霸佔了廬江王的妾武則天。

李世民晚年還想再活五百歲,可是沒找到好仙丹。

王玄策在西域時,俘獲了一名印度人那羅邇娑婆,自稱會造仙丹。就獻給了李世民,煉成的仙丹,李世民吃了後就死了。

4,對兒子們猜忌

李世民從哥哥李建成那裡奪權,逼迫父親李淵讓位。

李世民也猜忌自己的兒子。

太子李承乾被廢並流放;三子吳王李恪被殺;四子魏王李泰被貶流放;五子齊王李祐被賜死;六子蜀王李愔被廢流放。

5,奢侈浪費

李世民晚年大興土木,在長安、洛陽等地建造大型行宮。

相繼修了翠微宮、玉華宮、飛山宮、襄城宮、九成宮、大明宮等大型宮殿。

6,窮兵黷武

高句麗強大後,與百濟合夥欺負新羅,新羅向李世民求援。

貞觀十九年,李世民不顧褚遂良等大臣的諫阻,御駕親征高句麗,共15萬大軍。雖然給高句麗以很大殺傷,但攻城乏力,久攻不下,東北天氣寒冷,後勤糧運困難,李世民被迫撤軍。

7,誅殺無辜

《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都記載了李世民無辜誅殺李君羨的事情。

當時有太史占卜說:女主昌;又有民間謠言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李世民非常厭惡這件事,有一次宴會時,讓大臣說自己小名,李君羨說自己小名是五娘子。李世民大吃一驚,左武衛將軍武連縣公武安李君羨直玄武門,有四個武,把李君羨跟占卜和謠言聯繫起來了。最後找個藉口就把李君羨殺掉了。

“初,(指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六月初)左武衛將軍武連縣公武安李君羨直玄武門,時太白屢晝見,主史佔雲:“女主昌。”民間又傳《秘記》雲:“唐三世之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上惡之。會與諸武臣宴宮中,行酒令,使各言小名。君羨自言名五娘,上愕然,因笑曰:“何物女子,乃爾勇健!”又以君羨官稱封邑皆有“武”字,深惡之,後出為華州刺史。有布衣員道信,自言能絕粒,曉佛法,君羨深敬信之,數相從,屏人語。御史奏君羨與妖人交通,謀不軌。壬辰,君羨坐誅,籍沒其家。”

李世民無辜誅殺李君羨,讓武則天逃過一劫。李世民沒想到一個小女子也能奪天下,他讀書少,他讓人編寫的《群書治要》也從沒有女主奪皇位成功的。當時武則天在李世民後宮裡面,地位排名在第40名左右,李世民沒想當武則天會篡權。李世民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死後,後宮裡面的嬪妃就打入一個小宮殿,寂寞到死算拉到。李世民沒想到自己的兒子竟然敢娶父親的妾!

唐朝的嬪妃:

四妃:貴妃、淑妃、德妃、賢妃。

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

婕妤九人。

美人九人。

才人九人,正五品。以上三等是為二十七世婦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唐太宗李世民在我們的印象當中留下的全是英武的正面形象。無論是率領大軍四處征討平定各方叛亂直至建立大唐王朝,還是玄武門之變果斷兵變,抑或者是當上皇帝之後廣開言路建立大唐盛世。這一切光輝全部都來自於唐太宗李世民的魅力。但是在唐太宗晚期,老年的李世民失去了曾經的清明,做出了不少荒唐之事。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年唐太宗究竟做了哪些昏庸的事情吧:

一:迷信,追求所謂的長生不老



唐太宗50多歲的時候生了一場病,感覺自己英明一世,不能被這肉體凡胎所禁錮。於是李世民便集結了全天下所有的醫生、方士,希望能夠為自己找尋並且煉出所謂的長生不老仙丹。

後來李世民還不滿足,又從印度找來了一和尚,用好吃好喝的供著,希望能夠用所謂的仙法煉出長生不老丹。


在這和尚的搗鼓之下,一個丹藥確實出現了。李世民二話不說便將丹藥吞下。當然,李世民也因為這一舉動暴斃身亡,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因為吃了丹藥而死的皇帝。

二:窮兵黷武



唐太宗李世民晚期為了彰顯武功,屢次帶領大軍遠征高句麗。雖然前面有隋朝窮兵黷武的前車之鑑,但是唐太宗顯然沒有當回事。



雖然唐朝出征的軍隊數量龐大,武器先進,即使有皇帝李世民的加成,但是依舊鎩羽而歸。戰爭失敗了,對唐朝經濟、民生、士氣的打擊不言自明。

三:剛愎自用、獨裁專治



李世民在當皇帝的初期為了能夠穩定自己的統治,廣開言路·。在群臣的進諫之下,唐朝的政策得到很好的改善,實行·的力度也非常有利於唐朝的發展。

但是老年的李世民根本不想聽任何意見,動不動便對那些進諫的官員下令其自殺。寒了唐朝一派老臣的心。

總結:



對待一個歷史人物應該客觀對待。雖然李世民前期非常有作為,但是其人生的後半段也是糊塗事幹盡。皇帝也是人,也有優點和缺點。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呢! 不方便的話,感謝您能點開看我的回答!

弋北談古今


要說誰是中國最偉大的封建帝王,李世民是毫無疑問能夠當選的一位。

但其實,李世民的黑歷史也非常多,尤其是他晚年時,本質上和後來的唐玄宗並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李世民在和他兒子的鬥爭中取得最後勝利,加上他死得正是時候,所以一生蓋棺定論,才是完美。否則,他恐怕就是另一個李隆基。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李世民晚年的時候,他為防止太子對自己造成威脅,就扶持魏王李泰和太子李承乾抗衡,硬生生搞出一個東西宮並立的局面,結果釀成兄弟相鬥和父子相殘。

站在李世民的角度,這自然不是他的錯,而是兒子們不孝,所以他才不得已自衛,不得已殺掉齊王李佑,廢掉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

但問題是,如果李世民的兒子和後來唐玄宗的兒子李亨一樣,能夠獲取最後的勝利,那站在他們的角度來說,顯然就是李世民老邁昏庸,寵信奸臣,對自己的兒子各種不信任和打擊,惹的天怒人怨,百姓苦不堪言,最後李世民的兒子為挽救大唐江山社稷,只能提前上位。

如果真是這種結果,那我們現在看李世民時,那和李隆基、甚至是李淵又有什麼區別呢?



其次,李世民在晚年的時候,也是大興土木,他曾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至理名言,叫做“百姓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

意思是說老百姓如果不辛勤勞動,就會驕奢淫逸,所以需要不斷勞役他們,讓他們不停的工作和幹活,這樣統治才能穩定。

在這種理論的指導下,李世民開始大興土木,貞觀二十一年,他嫌棄皇宮悶熱難耐,就下令在臨潼驪山頂上修建了翠微宮。誰知剛剛建立不到三個月,李世民又嫌棄宮室規模太小,辱沒了大唐的威儀,於是又下令重修了玉華宮。

結果,等到玉華宮建完之後,他又覺得玉華宮太過華麗和奢侈,實在有辱他明君的稱號,於是他又下令將其拆毀。

然後,他又命人大力重修隋朝留下的仁壽宮等五個宮殿。這些宮殿耗資巨大,一直到年底才竣工,結果等修建完,他發現這些宮殿不是他喜歡的樣子,於是又命令將其夷為平地。

類似的事情,李世民晚年經常幹,不僅浪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更是完全是把廣大百姓當成牲口或奴隸使喚,以至於很多老百姓為逃避徭役,不得不自斷手足。

然而,當李世民聽到這個消息後,非但不反思,反而痛罵這些百姓是刁民,下令要將他們全部處死,最後逼得劍南道(川貴地區)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第三,李世民晚年的時候,變得是一意孤行,不再聽從別人的意見。

遙想當年,魏徵剛死的時候,李世民流淚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這幕畫面,何其感人,套用《長安十二時辰》中何監評家李隆基的那句話:“聖人於泰山之巔,自比堯舜,我們都覺得他像,他配!” 當時的李世民,同樣也配得上這樣一番評價。

然而,魏徵死後還不到半年,因為魏徵舉薦的侯君集、杜正倫都被牽扯到太子李承乾的謀反案中,李世民便認為魏徵竟然串聯侯、杜害自己;於是他當即翻臉,先是下令解除了公主與魏徵之子的婚約,接著又推倒他親自給魏徵撰寫的墓碑。

不僅如此,李世民為杜絕群臣來勸諫自己,甚至公開警告他們說:“若不為此,不便我身。”貞觀十九年,諫臣劉洎只因為說了句“疾勢如此,聖躬可憂”的肺腑之言,李世民便給他加個“謀執朝衡”的罪名,賜其自盡。後來,房玄齡臨終時也難過的說,現在朝廷已無人敢犯顏強諫。



在這種局面下,李世民仍然是變本加厲,他晚年一方面沉醉美人溫柔之鄉,大肆蒐羅美女充實後宮,搞的民間百姓苦不堪言,後來篡奪了李唐天下的武則天就是這個時候被吸納進宮,成為“才人”,當時她才十四歲。

另一方面李世民又好大喜功,他拒絕張亮、李大亮等人的諫阻,三次下詔攻伐高麗,卻遭到了高麗的頑強抵抗,唐軍損兵折將,最終無功而返。

當時李世民的種種行為,已經到了怨聲載道的地步,甚至最後竟然引起了羽林軍譁變,衛兵們“夜射行宮,矢及寢庭者五。”

再後來,晚年的李世民還變得貪生怕死起來,他下令國內的方士為其煉製長生不老丹藥,為此他還專門從印度抓了一個和尚回來,讓其一起煉製藥丹。

一年後,丹藥終於練成,李世民毫不遲疑地吞下,結果中毒暴亡,僅僅52歲!由此李世民也成了第一個被長生不老藥毒死的皇帝!


我是趙帥鍋


唐朝皇帝李世民,他的大半生都在為唐朝能成為最強大的帝國而努力著,並且也實現了他的願望。但是到了晚年的李世民變得昏庸了起來,他具體幹了哪些荒唐的事情呢?

1.好色,是皇帝大部分都好色,但是李世民經常派人去各地網羅美女,不僅將年僅14歲的武則天納進宮裡,還將自己的弟媳楊氏(李元吉的老婆)變成了自己的枕邊人。無節制的性生活掏空了李世民,使得他的身體每況愈下。






2.毀魏徵墓,迫使劉洎自殺。 李世民年輕時朝堂上敢於直言的大臣有30多位,其中魏徵和劉洎是李世民最為倚重的兩位大臣,可是到了晚年魏徵給李世民提出了“人主善始者多,克終者寡的十條”勸諫之時,李世民表現出了極大的反感,幸好當時文徳皇后在旁周旋才沒能讓魏徵掉了腦袋,可是李世民最終還是毀了魏徵的墓碑。劉洎因為一句“疾勢如此,聖躬可優”的忠言,被有心人傳到李世民耳中已經變味了,最終李世民逼迫劉洎自殺。從此朝廷裡沒有敢於直言的大臣了。



3.到了晚年李世民可能覺得天下太平,國富民強了,是時候該享受享受了,所以李世民就開始大興土木,在長安和洛陽都建立了規模龐大的行宮。翠薇宮建成後不滿意最後又建立了玉華宮。大興土木最後還是百姓受苦,官員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怨聲四起。

最後李世民在貞觀二十三年,吃完術士煉的長生不老丹後猝然長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