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員工往往最先辭職,有 80% 都是被平庸的中層折磨走的

導語:

中層管理者是公司的骨幹,但相較於一線員工或是位高權重的高層領導者,其作用和貢獻往往容易被忽視。然而,在企業的組織架構中,中層管理者真正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呢?

優秀員工往往最先辭職,有 80% 都是被平庸的中層折磨走的

如果你的企業員工大量流失,一定是你的管理人員、你的中層管理出了問題。

不信可以自己做一個實驗,打電話給公司離職超過3個月以上的比較優秀的一批員工。你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很真誠地請教一個問題:“當初你離開公司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你會意外發現,半數以上的人會告訴你:“老闆,我現在可以告訴你了,當初我離開公司的真正原因不是那個辭職報告上寫的什麼家庭原因、個人原因,那都是藉口,真實原因是我和我的直屬上司合不來,不是他看我不順眼,就是我看他不順眼。”

在管理過程當中,80%的明星員工都是被平庸的經理折磨走的,所以決定一個人能不能取得卓越成績的最大影響因素來自於他的直接上司。一個人在一個崗位上要取得最佳成績,有一個最基本的效應叫“經理效應”。

優秀員工往往最先辭職,有 80% 都是被平庸的中層折磨走的

俗話說,“得人者,得天下”,而現在很多企業都面臨著人才的斷層,因為優秀員工有更多選擇,所以更容易離職,而作為管理者,你考慮過為什麼你留不住人才嗎?

好員工的離去不是突如其來的,而是逐漸消磨了對工作的興趣,邁克爾·基布雷爾曾花費大量時間來研究這種現象,他稱之為“電力減弱”。出色員工就像瀕死的恆星一樣,他們對工作的激情是慢慢消減的。

“‘電力減弱'不同於熄火,因為員工並沒有陷入嚴重的危機中,”基布雷爾說。“他們似乎表現不錯:投入大量時間工作,與人高效合作完成任務,會議發言無可挑剔。但與此同時,他們正默默地承受不斷的打擊。可想而知,到頭來他們唯有離職。”

優秀員工往往最先辭職,有 80% 都是被平庸的中層折磨走的

為了防止“電力減弱”,留住頂尖人才,公司和管理者必須認識到,自己的以下做法是導致員工激情減退的主要原因。若想留住好員工,必須避免:

1、制定一堆愚蠢的規則

公司當然需要規章制度,但萬不可制定目光短淺、馬馬虎虎的規章制度,妄圖以此建立秩序。無論是過分嚴格的考勤制度,還是私吞員工的累計飛行里程,甚至只是幾條多餘的規定,都可能把人逼瘋。好員工要是感到“老大哥”時時刻刻在看著自己,往往就會跳槽。

2、無差別對待員工

一視同仁的方法雖然適用於學校教育,卻不宜用在工作場所。對優秀員工而言,這意味著不管自己表現多麼好(而且優秀員工通常都是埋頭苦幹的“老黃牛”),待遇都和只會打卡上下班的傻瓜無差。

優秀員工往往最先辭職,有 80% 都是被平庸的中層折磨走的

3、容忍員工的不良表現

據說,一支爵士樂隊的水平取決於其最差的樂手,無論其他樂手多麼優秀,觀眾聽到的都是最差樂手的演奏。公司亦然。若公司絲毫不處罰表現差的員工,他們就會拖累其他員工的表現,尤其是最出色的員工。如果管理者情商不足,不能有效處理不良表現的問題,這類情況就會發生。

4、對員工的成績沒有肯定

管理者容易低估表揚的力量,尤其易低估其對於極度需要激勵的優秀員工的作用。人人都愛榮譽,勤勤懇懇、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員工尤甚。獎勵個人的貢獻,這說明管理者予以了重視。管理者需要與員工溝通,找出他們各自喜好的獎勵方式(有的人希望漲工資,有的人希望得到公開表揚),用以嘉獎他們良好的工作表現。若獎勵制度實施得當,則獎勵對於優秀員工而言是常有之事。

優秀員工往往最先辭職,有 80% 都是被平庸的中層折磨走的



總而言之,面對員工流動問題,管理者往往怨天尤人,卻忽略了問題的癥結所在——員工其實並不是離職,而是離開老闆。

固定薪酬之痛

1.對員︄工而言,薪酬固定,雖︇有安︈全感,但缺︄乏上升空間;

2.對老︍板而︊言,固︇定加薪員工才有動力,但價值並不清晰、動￱力經常不︀能持︉續;

3.固定高︄薪養懶,固定中薪留￶人不勵￱人,固定低︍薪失心喪志;

4.安全感過了頭就︉是助長安︃逸,安逸之︇下無勇︊士。


優秀員工往往最先辭職,有 80% 都是被平庸的中層折磨走的

建議從企業管理機制方面突破,首先要建立好企業薪酬績效激勵機制,讓員工主動自發的工作!

一、建立不同等級的薪酬考核體系

1)入職3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低值(如20萬/月),主要關注過程考核指標,比如訪問量,跟蹤量,考核分值等,設置小額獎勵

2)入職6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中值(如40萬每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比如毛利,回款,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偏中間值。

3)入職一年以上:業績平衡點為常規值,比如說可以設置50萬元每月,主要關注毛利,回款,培訓考核等,獎勵制度為常規值

4)高級業務員:一年平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第二年就可升級為高級業務員,薪酬可增加20%-30%,設置高值獎勵制度

優秀員工往往最先辭職,有 80% 都是被平庸的中層折磨走的

二、建立業務經理晉升機制和年終獎分配機制

高級業務員可以升級為業務經理,業務經理則對其下屬採用不同的業績平衡點,等級薪酬也將進一步提高

1)業務經理:年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的業務員,均有機會成為業務經理

2)高級業務經理:一年團隊人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不包含本人業績,第二年晉升為高級經理,享受更高的提成分配

註釋:這種方式是建立在提成的基礎上的,年終獎時可以額外獎勵優秀的員工。每年的獎勵分三年發放到位,如果員工離職,則不再發放獎金

優秀員工往往最先辭職,有 80% 都是被平庸的中層折磨走的

三、建立更高級的的合夥人制度

比如說,高級業務員,業務經理都可以有機會成為內部合夥人,一起分享企業利潤紅利

個人建議:

可以先做三到五年的合夥人模式,再做股權激勵最好。合夥人就是員工自掏腰包入股,但是不擁有公司股份,並且合夥人也不享受剩餘價值,而是分享增值部分的剩餘價值。我們只需要匹配好企業的分配率、員工的回報率就好了,說現實的一點,只要比員工把錢放在銀行的利潤高,那就可以。

合夥人模式分兩種

1.公司合夥人:作為合夥人分享整個公司的經營成果

2.項目合夥人:只參與具體的項目的利潤分成與責任承擔

優秀員工往往最先辭職,有 80% 都是被平庸的中層折磨走的

四、建立股份制與期權分配機制

高級業務經理培養年業績達500萬以上的的業務員超過10人的,就可以成為企業股東或者自己成立分公司,擁有一定的自主權。

給員工做了3-5年的合夥人以後,根據其貢獻,指定不同的合夥機制,可參考以下兩種

1.契約:測算公司的股本,簽訂股權代持合同,讓那個優秀的員工成為企業股東之一

2.期權激勵:通過三到五年的時間,讓優秀的員工不斷增加公司股份

總結:現在很多企業很多采用底薪加提成的激勵政策,所以,沒有讓公司二婚員工成為利益共同體,所以就導致很多優秀的員工被挖走。而李太林薪酬全績效模式,通過使用多元激勵模式,達到留住優秀人才,提升企業業績的能力。

優秀員工往往最先辭職,有 80% 都是被平庸的中層折磨走的

五、PPV量化加薪方案

對於一些剛入職的業務員來說,前三個月比較難,因為業務不熟悉,銷售技巧也不熟,所以就很難賺到錢,壓力也比較大。再加上企業對員工的開單要求也比較高,所以,一些運氣不好的業務員,很難挺過這三個月。但是,如果延長考核週期,企業又容易賠錢。所以,必須要喲花薪酬模式,讓員工在開單錢,可以通過承擔其他工作來賺一些錢。

而所謂的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就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項目,工作結果等以一種可以量化考核的方式進行利益分配,形成一種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

PPV模式讓那個業務員可以做到一專多能,成為複合型人才,同時做更多的事情,也能獲得更多的收入。比如:

1)跟單業務員,跟蹤生產流程,完成交貨,跟單產值工資

2)市場調查員,調研市場,提供完整的市場信息

3)信息統計員,協助統計和分析市場調研的數據

4)客服,對客戶進行回訪,收集客戶反饋

5)分析員,收集外部與內部產品信息,並提供數據分析資料進行數據分析

6)公司裡面的行政,後期,美工等工作也可以根據個人能力擔任


沒有利益的趨同,就沒有思維的統一!!別因為工資設計的不合理,而喪失員工心甘情願為你拼命的機會,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