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平涼崆峒文化有什麼特色?

張芳永


崆峒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而悠久的歷史形成了現在的儒、釋、道“三教歸一”的文化特色。

崆峒山在秦朝時曾經是中國版圖的最西端。崆峒。為北方羌戎少數民族語,意為“天山”。《史記》記載,秦始皇在統一天下的第2年,公元前220年,曾從咸陽跋涉200多公里來此祭拜西極。而傳說早在秦始皇此次西巡之前,崆峒山就已聞名天下,因黃帝來此請教廣成子,而成為中國首屈一指的道教名山。國學大師南懷瑾認為,歷史上並沒有廣成子這個人,而是當時崆峒地區先進文化的一個群體代表。黃帝作為黃河中下游部落的首領,溯黃河而上,來此問道的原因,更可能是來學習當時發達的大地灣文化。

唐代李白有詩助興:“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崆峒名。”到了宋代,崆峒500僧眾打敗上萬西夏騎兵的故事,更為這一六盤山的支脈平添尚武文化特色。

崆峒山最近的一次名聲遠揚,歸功於作家金庸,他筆下的崆峒派武功,與少林、武當、峨眉齊名。

對大多遊客來講,能知道道教聖地崆峒山在平涼,已經很不錯了。如果再知道針灸鼻祖皇甫謐、明代才子趙時春與平涼的淵源,就更厲害。但對很多香港演藝界名人來講,平涼卻是個熟悉的名字。香港的一些公益團體,經常組織譚詠麟、林嘉欣這些人來這裡扶貧、支教。

位於平涼市城西12公里處的崆峒山,東瞰西安,西接蘭州,南鄰寶雞,北抵銀川,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景區面積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主峰周邊分列東、西、南、北、中五臺,其間分佈著大小佛教和道教建築。

因為朝代更迭,使得佛教、道教此消彼長,成為今天佛、道、儒三家匯聚的局面。遍佈崆峒的八臺、九宮、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築群、七十二處石府洞天,氣魄宏偉,底蘊豐厚。從中臺到道教皇城的天梯,其實是由唐朝和尚最早開鑿的。建於宋代的法輪寺,黑瓦黃牆很有南方佛寺風韻。院內立有一通石碑,記敘平涼地區佛教簡史:源於漢末,興於前秦,唐宋極盛。唐貞觀13年(640年)仁智禪師在此建明慧禪院,被奉為開山祖師。明嘉靖皇帝追求長生不老,因此尊崇道教,廢貶佛教,許名佛教寺院改為道教宮觀,崆峒山方以道教為主。法輪寺側有塔院,七層凌空塔為明代修建,至今完好。而三教洞內,更是將佛祖釋迦牟尼、孔子,老子的塑像並列,供人朝拜,體現崆峒山“三教歸一”的特色。




行者阿瞞


“崆峒駕鶴遊,鼎湖乘龍去”,這是懸掛在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山管理所翰譜堂的一副書聯。寥寥十個字,卻含容著一篇黃帝問道廣成子,得道後乘龍上天的動人神話故事。

遠古仙人廣成子駕玄鶴來到崆峒山,只見林木蔥蘢,幽谷滴翠,涇河與胭脂河如兩條素練環山而流,山清水秀,風景如畫,便想住下來養神化氣。但美中不足的是,崆峒山還不夠高,不足以隔斷塵囂,影響修煉。玉帝知道後,立即派二郎真君挑泰山之石加高崆峒山。二郎真君神力無窮,往來如飛,不日即將崆峒山加高到天廷准許的高度。最後挑來的兩塊和房子一般大的巨石,不能往上加了,只好丟在山下,這便是今天人們看到的“二郎石”。崆峒山加到多高呢?看看巖壁上鐫刻的“俯瞰五嶽”四個大字,就不必說了。

從此以後,崆峒山大變樣,摩天壓地,群峰如林,穴洞星羅棋佈,奇石到處可見,整日白雲繚繞,紫氣蒸騰。廣成子居於混元洞,感到寂寞時,便邀仙友赤松子前來談仙論道,下棋消遣。廣成子駕下玄鶴,朝夕聞道,也變成一名仙童,隨侍左右。仙師對弈,神乎其神,都不動手,棋子卻一來一往,隨二位仙師之心而動。至今山上還有一塊古樸的青石棋盤,旁邊有一株傘形古松,彎身而立,名曰“觀棋松”。傳說這裡就是廣成子和赤松子下過棋的地方。

山有仙則名。東方的軒轅黃帝聽說廣成子住在崆峒山,不顧萬里之遙,一路風塵僕僕前來拜師問道。這黃帝也是個非凡人物,姓公孫,名軒轅,為有熊國君少典之子。其母見大電繞北斗樞星,感而懷孕,二十四個月後於戊己日而生,有土德之瑞,土色黃,故稱黃帝。又因居軒轅之丘,用以為名,又以為號。黃帝生而能言,不但聰明睿智,而且謙恭好學,不恥下問,為尋求治邦安民之道,青少年時即立志遊歷名山大川,遍訪天下賢能之士。這次去崆峒山,他已四十來歲,做國君也二十多年了,不免擺起威儀排場。黃帝端坐大象背上在前,元妃嫘祖和女節坐木輪大車在後,另外還有文臣、武將、武士等不下一百多人。

一日,過了涇河,車仗停在山下。可是崆峒山層巒疊嶂,巖崖危峻,卻無路可上。黃帝在山下肅穆敬候許久,不見一點動靜,不禁惶惑地轉身向嫘祖說:“是不是我心不誠、志不堅,廣成仙子不願來見我呢?”嫘祖說:“我們從北斗星之東,日出而行,日落而息,走到這斗柄之野,大家包腳的牛皮都磨穿了,怎麼能說心不誠、志不堅呢!”女節接著說:“我們歌舞起來,仙師也許會下顧。”黃帝點頭同意,於是焚起香草,青煙嫋娜,香氣襲人,群臣跳起操牛尾之舞,邊舞邊唱,聲振山谷。

這時,廣成子、赤松子二位仙師正在對弈,早有玄鶴童子急匆匆來到洞中,用鳥語向廣成子說:“稟仙師,軒轅氏,在山下。”廣成子早知黃帝來意,含笑說:“真荒唐,不去治國,卻來求仙。待會兒我去看看。”赤松子起身告辭後,廣成子一揮拂塵,一隻丹頂鶴便落在身旁,他跨上鶴背,飄然出洞,一群五彩仙禽翻飛追隨,發出悅耳鳴聲。廣成子在雲端出現,黃帝等人欣喜若狂,全都跪倒在地。黃帝以極崇敬之語氣,朗朗陳述:“弟子一片丹誠,前來求教,敢問仙師,至道是什麼 ?”廣成子乘鶴在黃帝等人頭頂盤旋三匝,然後停在虛空,語意深長地說:“治理天下者,沒有見積雲就想下雨,沒有到秋天就想草木黃落,哪裡能談至道呢?”說畢,拂塵一揚,仙鶴凌空;隱入雲霞之中。黃帝悵然若失,望望崆峒山,想想仙人的話,不由一陣心酸,淚水奪眶而出。在黃帝落淚的地方,後來生出一眼清泉,泉中小石碧綠晶瑩,據說那就是黃帝的淚珠,後人把這泉叫做凝珠泉或琉璃泉。

黃帝畢竟悟性高,回國後勤勞焦思,憂國憂民,選賢任能,勵精圖治。在一批能人的幫助下,造宮室、舟船、弓箭,創天文、曆法、書契,等等。嫘祖教民養蠶繅絲,黃帝還根據自己的經驗,寫出一部醫書《內經》。後來在阪泉戰勝炎帝,在涿鹿擒殺蚩尤,統一了天下。真是文洽武功,顯赫彪炳。

黃帝雖貴為天子,但還是很想念廣成子。他一百歲時,悄悄離開軒轅之丘,單獨一人再次上崆峒山拜師問道。路上,黃帝見前面過來一位赤發赤須的長者,便恭立道旁,施禮讓路。長者微微一笑說: “學會謙恭,始能求真。好,好!”黃帝趕忙上前說:“請問長者,哪條道可通崆峒仙界?”長者把黃帝略一打量,隨口吟道:“仙凡本無界,只在心上分;不惜膝行苦,一誠百道通。”說罷倏然不見。原來這長者正是赤松子,他是怕黃帝放不下帝王架子,吃不得苦頭,廣成子不向他傳授至道,才這樣指點的。

一路上,黃帝不斷思索那長者的四句言詞,直到鞋磨穿、腳磨破,寸步難行時,才恍然大悟,決心以膝代步,爬上崆峒山。砂石如刀,膝破血流,所過之處石子都被鮮血染紅了。至今在去崆峒山的路上,還能看到這種石子,人們把它叫做“血兒石”。

黃帝再次來問道的事,早有玄鶴童子報與廣成子。當他膝行到山下時,廣成子立即派出金龍把他接上山去。黃帝見到廣成子,稽首再拜,請教如何修身養性,才能達到長生不老之道。廣成子讚許他問得好,隨即以平緩的語氣說:“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心,無搖汝精,存神定氣,乃可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將守形,形乃長生。”廣成子說到這裡,略一停頓,接著又講了他如何修身,已千二百歲而形未嘗衰,等等。黃帝一字一句牢記在心,只覺心明眼亮,豁然開朗,稱頌說:“仙師真是天生的聖明之人!”再拜而退。就在這天,從軒轅之丘趕來接駕的群臣,已登上峽口山頭,等候黃帝出來。這座山後來就叫“望駕山”。

黃帝回國後,居於荊山極高處之昆臺上,依廣成子所教之道,靜修養身。他在一百二十歲時,命人取首山之銅,鑄寶鼎於荊山之下。鼎成之日,正當設宴歡慶之際,忽見空中霞光萬道,一條黃龍垂鬚髯而下,元妃見狀大驚,黃帝對她說:“不必驚慌,這是天帝派來迎我的。”於是離席騎在龍背上,元妃急忙扯住黃帝袍服,也跟著上去。傳說當時宮中大臣隨從黃帝乘龍昇天的有七十多人。後來把黃帝乘龍昇天之處,叫做“鼎湖”。李白在《飛龍引》詩中讚道:“黃帝鑄鼎於荊山”,“騎龍飛上太清家”,“遨遊青天中,其樂不可言”。

崆峒武術

崆峒武術歷史傳承源遠流長,體系完整,與道教文化緊密關聯,以其豐富的內涵呈現出獨特的文化底蘊,凝聚著奮發向上、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成為中華武術文化的縮影。崆峒武術拳種較多,包括平涼民間和崆峒山幾百年來流傳下來的拳法、功法和鞭杆、棍、條子、流星錘等拳械,還有傳入平涼的四門、通背、六和、查、花、炮、紅、心意和陳氏太極拳及近三十年來傳入崆峒的封手、劈掛、翻子、八極、八卦掌、形意拳等三十多個拳種,330多個拳械套路。

崆峒自古是咽喉之地,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發生過文王伐密、隗囂拒漢、李廣戰匈奴、夏侯淵破韓遂、前秦與後秦之戰、夏於北魏之戰、宇文泰侯莫陳悅、爾朱天光屠水洛城、李世民戰薛舉、李元諒屯兵崇信、唐與吐蕃平涼會盟之戰、宋與西夏之戰、法淳護崆峒、金與西夏蒙古兵之戰、宋金爭奪水洛城、農民軍與元軍之戰、清軍與王輔臣叛軍虎山墩之戰……由於戰爭和古崆峒人多尚武節之氛圍,湧現出皇甫規、皇甫嵩、李廣、馮異、金祚、梁嵩遵、彭樂、梁睿、劉惟輔、韓茂、郝玭、吳璘、吳玠、韓琦、楊諶、石輅等一大批武臣、武將和勇士。他們有的為國以武禦敵,有的以武盡忠,有的以武取義,其英烈彪炳史冊,為後世敬仰。獨有的地理位置和環境孕育了古崆峒人崇勇尚武、淳樸重義的個性,平涼是尚武習俗形成的豐厚土壤。北宋朝廷於慶曆二年十二月對崆峒山僧人予以嘉獎並對有功法淳等僧人進行了封賞。從此,崆峒武功名揚天下。隋代末年的飛虹子開山立祖、創立崆峒派武術。清嘉慶年間(1796-1820),莊浪縣朱店鎮孔家溝村人孔登遠自幼習武,臂力過人,從軍後身經百戰,人稱“孔嘯虎”。清末和民國時,莊浪著名拳師邵銀,武技精深,名揚陝、甘、寧三省。清同治十二年,崆峒區人高某(名不詳),中武舉,擅武技,精弓箭,任平涼府道臺衙門工備師爺,遺留狀元石一尊。咸豐年間,現平涼崆峒區白廟鄉賈窪村人賈同道中武舉,現有“功德碑”立於該村,另有崆峒人鄧木林精六合大槍(邑武生升雲張道碑)。今花所鄉蘇陳村蘇亮精太師鞭、燕青棍與母子棍。崆峒山道士康嗣建、方慈賢,力大、精武功。清末,崆峒武術進入發展階段。清光緒六年(1880),在平涼縣(今崆峒區)成立講武堂,每年招收武童生習武。據記載,此時湧現出了多名武舉人。民國初期,莊浪人邵銀環投師少林,拳路廣而精,廣收門徒,佼佼者甚多,名揚陝、甘、寧三省區。1923年,平涼縣成立了民眾教育館,內設國術館,招生授藝,各中小學堂(校)也都設有武術課。與此同時,民間武術興起,尤其在農村,許多鄉村設拳坊、請拳師、拜把式。山東、河南、陝西和周邊地區的一些武術名師先後來到崆峒傳拳授藝。著名拳師有王耀東、楊振剛、王金堂、郭金華(回)、佘仁耀等。

民國二十四年(1935 年8月),靜寧舉行了第一次全民運動會,湧現出了張萬泉、張壽春、楊如林、王二、王春、“李家丁子”(名不詳)、潘海雲、鄒彥虎、張彥虎等武術好手。許多傳統拳械技藝、功法和套路在農村生根流傳。民國中期至抗日戰爭前後,莊浪朱店、臥龍鄉一帶武術興盛,蘇家山村設有“榜房”(武術學堂);靜寧縣李店、仁大、紅寺、威戎等地都有其傳統的拳術、器械套路在練習傳承;崆峒區境內的麻黃村、觀殿村、盤龍村、汝林村、蘇陳村、大潘村、下甲村、楊家山村和城子村、關莊村、大路村和田河村、賈窪村和縣城及崆峒山,習武之風興盛,各處都有其傳統拳藝在習練傳承,並顯現出崆峒風格和家傳模式。這一時期,還有不少著名武術人物來到崆峒山,或暫住或觀景。如少林寺僧人鐵肩禪師掛單於崆峒山歸元寺,著名戳腳大師於伯謙由東北來崆峒,在通備門大師馬風圖、馬英圖,棍王羅文遠等人的陪同下游覽崆峒山,還有陳氏太極拳傳人陳鴻烈、四門拳傳人邵銀等人在崆峒傳拳授徒,留下了武術功法和拳法。1949年前,崆峒境內的武術頗為盛行,較為有名的武術人物有汝志堅、呂開秀、喬開琪、朱文芳、李彥虎、居世安、童天祥(回)、馬恆福(回)、董世平、蘇寶山、者清俊(回)、蘭振清(回)、白亮清(回)、呂世平、賈萬忠、崔鳳武和崆峒山道士宋高志、禹理昌、郭宗堯、韓元覺、聶宗清等。同時,靜寧的吳彥彪也以武會友,張學義曾出遊天水、定西、白銀等地,以武會友,切磋拳藝,張彥虎也在家鄉傳拳授藝。

解放後至1965年,平涼境內的武術活動非常活躍,城鄉練武之風盛行,武術賽事頻繁。1953年,崆峒拳師朱文芳獲甘肅省和西北武術選拔賽獲兩個第一名,同年10月獲得全國民族形式運動會武術第二名。1957年,回族拳師童天祥參加全國武術觀摩評獎大會,獲三等獎。1957年,靜寧縣紅寺鄉老拳師魏琪參加了西北武術運動會,拳術獲優秀獎。1958年,平涼市武術代表隊獲甘肅省第二屆運動會武術比賽團體總分第一名,童世英、童世雄分別榮獲少年冠軍和第三名。童世英先後四次參加全國運動會,在196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運動會武術比賽中,獲得五項全能銀獎。湧現出以李廷鑑、潘生龍、歧有仁、焦鴻軍、張步民、劉長有、童世英、童世雄、李維棟等一批武術新秀;潘生龍在1960年全國武術觀摩表演大會上,獲五項全能二等獎。焦鴻軍、童世雄、李維棟、賈萬忠也在省級各類武術比賽中先後獲獎。1973年平涼地區武術代表隊參加全省武術觀摩交流大會,童世英、雷建忠、甄慶平拳械分別獲得單項前三名。1976年後,隨著各級武術賽事和觀摩交流大會的舉辦,武術協會的成立及武術學術研討會的召開,崆峒武術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在歷屆省級武術觀摩交流大會和武術比賽中,靜寧縣有10餘人先後獲得名次獎和等級獎。1978年至1984年,在甘肅省武術觀摩交流大會上,拜少寶曾三次榮獲一等獎,李小芳兩次獲得雙匕首獲二等獎,馬繼良獲二等獎一次,優秀獎三次。1982年平涼代表甘肅省武術隊參加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武術表演賽,榮獲表演獎。崇信馬家灣武術隊1983年參加平涼地區武術觀摩比賽,團隊榮獲第四名,梁登先獲老年組優秀獎。1987年拳師蘇佔林參加平涼地區運動會武術觀摩賽,棍術獲一等獎。1989年靜寧縣首次承辦了“甘肅省武術比賽暨演武大會”。1990年龔清濤(女)參加平涼地區第八屆運動會武術比賽,劈掛拳獲四等獎。1990年莊浪縣首次組隊參加平涼地區第八屆運動會,武術獲團體總分第三名。1991年的全國首屆崆峒山武術學術研討會,1992年的平涼市第一屆崆峒旅遊節暨崆峒山武術表演、1999年的甘肅省“崆峒杯”武術比賽暨演武術大會,2001年的首屆崆峒武術節暨甘肅省武術比賽,2005年的“崆峒杯”第五屆全國武術館校武術比賽至2007年的全國武術散打精英賽,2008年的平涼市第二屆運動會“體彩杯”武術比賽及2011年的平涼市第三屆“體彩杯”武術比賽,都在崆峒境內成功舉辦。

三十多年來,崆峒武術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先後有7人先後分別參加了國家級武術比賽、觀摩交流會和學術研討會。張學義、李正虎、馬明星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武術輔導員”。有20餘人分別榮獲國家三段至六段武術段位,有10多人獲得國家一級或二級武術裁判員資格證書。一批武術新秀嶄露頭角,習武者及以武術健身的為主的群體達到5000多人。1983年10月至今,平涼武術館、崆峒武術館、靜寧成紀武術館、崆峒文武學校、崆峒武術院相繼掛牌成立。崆峒武術研究會、太極拳研究會也隨後成立。隨著各種武術賽事、節會和民間習武之風不衰及傳拳授藝與學術交流的持續開展,有力地推動了崆峒武術的不斷髮展;同時,崆峒武術也得到了平涼市、區政府和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有力支持,並湧現出了一批關心、支持崆峒武術事業發展的社會賢達。當前,在一批痴情崆峒武術,熱心武術健身活動及致力於宣傳弘揚、傳承推廣崆峒武術的有識之士努力下,崆峒武術正逐步健康地向前發展。

崆峒素齋

乾鍋茶樹菇
核桃包子紅燒海參
黃面發糕蘭花黑椒排
鳥語花香清炒大蝦
什錦乾果肉十全大補湯
素翅扒菜膽素紅燒肉
素肉雙拼素燻肝
太極素菜羹太極素燒排
太極素蝦仁鐵板千葉豆腐
五彩明蝦粒祥龍
像生梨蟹黃帶魚
一品蟲草豆腐一品蟲草豆腐
一品長壽魚

九點聊音樂


甘肅平涼崆峒文化挺有特色的,歷史久遠,文化底蘊濃厚,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代代相傳,發揚光大。甘肅平涼崆峒文化在本地的名氣很大的,影響力也比較深遠。在平涼市有座山叫做崆峒山,它坐落於甘肅省東部,面積有八十多平方公里,海拔兩千多米,山上的風景十分優美,懸崖峭壁,煙霧籠罩,層層山巒,蜿蜒曲折。



據歷史記載很多有名的帝王比如說軒轅黃帝、秦始皇、漢武帝曾經特意來崆峒山遊玩登高看遠。古往今來,崆峒山吸引很多文人墨客來山中游玩作詩寫文留下千古佳作供後人拜讀,久而久之,崆峒山上面有很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筆墨稱讚山峰的魅力,成就了璀璨的崆峒文化,給後人留下了懸念。談起崆峒文化,大家覺得挺懸乎的,經過時代的變遷,歲月的滄桑洗滌,崆峒山還是保存完好,它的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崆峒武術在崆峒文化中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種文化現象,很多人都好奇它的產生。崆峒武術根據它的產生歷史追溯,我們可以把它當做中華武術的開端代表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