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于对外扩张的山姆大叔,为何偏偏吞并不了近在咫尺的加拿大?

热衷于对外扩张的山姆大叔,为何偏偏吞并不了近在咫尺的加拿大?

文|笑春风

01尚武的山姆大叔

提到当代世界的军事扩张,人们首先会想到的主体,就是美利坚合众国。自二战以来,美国先后在全球打了数场硬仗,其中损兵折将、深陷战争泥潭中有之,速战速决胜利者亦有之。有学者认为,美国人尚武的精神是藏在骨子里的,移民到美洲的欧洲难民们带来了寻求财富的野心,也带来了他们的历史传统中日耳曼人的尚武精神。

不过,令人多少感到诧异的是,为什么邻近美国的墨西哥会被美国夺走加利福尼亚等广阔的土地,而另一个山姆大叔的邻居,曾经同为英国人殖民地之一的加拿大,却得以保持自己独立地位,同美国分庭抗礼,即便双方在综合国力方面并不可同日而语。

其实,真正让加拿大得以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地位的,不是双方所谓的共同文化传统,或者说,这仅仅是原因之一。日本与中国和朝鲜一衣带水,深受中华文明熏陶,依然不妨碍其在一千多年时间里三次对其"文化友邦"刀兵相见,由此可见,真正让加拿大免于被美国吞并命运的,应该是其不俗的军事表现,是战争的结果,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热衷于对外扩张的山姆大叔,为何偏偏吞并不了近在咫尺的加拿大?

加拿大,原为法国人的殖民地,七年战争后,法国战败,不得已将北美大片殖民地交给英国。英国方面因为战争亦精疲力竭,眼看肥肉到手,不便得寸进尺,于是便同意法国移民在加拿大享有自治权,保留自己的法律,保持自己的天主教信仰,甚至可以拥有自己的议会,这样一种优待,多少消弭了法国人对于英国统治的抵触情绪。

不过,阿拉巴契亚山脉以东的北美十三州可不这么想,本来,他们在七年战争中就站在大英帝国(即宗主国)一方对法军作战,加拿大化敌为友,这种敌视情绪不是一两天内就可以扭转过来的。其次,英国方面为了保卫北美地区的殖民地,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于是,财政捉襟见肘的伦敦当局决定向北美十三殖民地征收赋税,结果被其拒绝。

原因只有一个,北美移民认为,他们的代表没有进入帝国议会,因此他们不能纳税,这自然加剧了他们与英国殖民当局的的对立态势。就在这时,从印度来的英国运茶船在北美港口波士顿卸货,结果茶叶还没卖出去,就全被化妆改扮成印第安人的北美人一股脑扔到海里,英国当局认为遭到了冒犯,立即进攻来克星敦的北美民兵弹药库,双方兵戎相见,终于撕破了脸。

热衷于对外扩张的山姆大叔,为何偏偏吞并不了近在咫尺的加拿大?

02一打加拿大损兵折将

眼看英国人和自己翻了脸,北美十三州立即组成了大陆会议,并将各州民兵集结编成大陆军,同英军作战。同时,他们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势,还派人通知刚被英国征服的加拿大配合己方行动,一起反英。岂料,加拿大的法国移民等选择了婉拒和中立。北美大陆会议认为受到羞辱,立即组建远征军,向加拿大进发,以示惩罚,这就是第一次美军入侵加拿大。

热衷于对外扩张的山姆大叔,为何偏偏吞并不了近在咫尺的加拿大?

这次远征以失败而告终。首先,当时大陆军的远征军团想走水路,攻打加拿大首府渥太华,结果,由于造船技术低劣,未能成功,只能徒步远征,当他们气势汹汹到达加拿大城下后,对手以逸待劳,大破大陆军。除此以外,此时加拿大的寒冬来临,大陆军士兵缺衣少穿,又被寒冬折磨,不得已狼狈逃窜,不可一世的美军,在加拿大人的防御下一败涂地,吞并加拿大的计划也以破产告终。

素来尚武的美国人当然咽不下这口气,独立战争胜利后不久,美国方面就遇到了一件相当棘手的外交纷争,当时,英国方面为了对抗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一世领导下的军事集团,伦敦方面开足马力,从世界各地征集水手来服务海军,许多美国商船上的水手也被无偿征用,给美国造成不小的财政损失不说,对于受害者的母国来说,还有辱美利坚国格。美国方面抗议无效,决定在麦迪逊政府的领导下反击英国人的"罪恶行径"。

热衷于对外扩张的山姆大叔,为何偏偏吞并不了近在咫尺的加拿大?

(拿破仑战争时代的英国陆军)

03二打加拿大惹火烧身

该从哪里开始呢?美国人又把目光集中到了邻近自己的加拿大身上。这一次,美国自恃拥有了数量可观的海军,又迅速动员集结了数万民兵,在独立战争老将威廉·赫尔统帅下,二次远征加拿大(1812年),势在必得。

赫尔本人身为一军统帅,对于这次军事行动采取了一种消极的态度,首先部队集结缓慢,向加拿大跋涉过程中又耽搁了时间,到了加拿大的重镇多伦多和渥太华等地区后,又遭到了对手的迎头痛击。这里需要多提一点的是,当时美国认为,常备军是专制集权的象征,因此对于常规武装力量的保持并不上心,仅仅依靠各州的民兵。而我们也知道,民兵虽然守土有余,而无法满足正规战争的需要。在加拿大和英国军队的集团冲锋下,民兵一触即溃,让美军统帅痛苦不堪,而英国人则趁势将战火烧入美国境内。

所幸的是,由于美国海军积极抵抗,在五大湖与尼亚加拉瀑布等地区大败英国海军,有效的阻止了其进攻的势头,另一方面,美国陆军由于战线缩短,也逐渐从之前的失败中缓过神来,组建起了一道道防线。英军见好就收,暂时停止进攻,双方就此对峙起来。

热衷于对外扩张的山姆大叔,为何偏偏吞并不了近在咫尺的加拿大?

打破僵局的时刻很快来临,英国将领亚历山大·考克兰为了策应加拿大方面友军的进攻,从海上西来登陆,直扑华盛顿特区。美国方面因为其人员仅数千人,毫不在意,组织了万余名民兵前去阻击,结果再度溃不成军,考克兰单刀直入,杀入华盛顿,美国总统仓皇出逃,美国的政治象征白宫也被付之一炬。

热衷于对外扩张的山姆大叔,为何偏偏吞并不了近在咫尺的加拿大?

(燃烧中的美国白宫)

考克兰打下华盛顿后,也知道侥幸因素颇多,于是匆忙撤退,之后,英军又从五大湖方向发动了八次水上攻势,结果连败七场,颜面尽失,美国海军在此战中孤军奋战,力挫日不落帝国的海军精锐,从此名声大振。至于陆上,美国陆军的后起之秀、曾担任美国总统的安德鲁·杰克逊又率部在新奥尔良痛歼英军,打死打伤其两千余人,英军的攻势被彻底打破,但同样,美国方面的财政因战争打击千疮百孔,无力再战,最后见好就收,同英国谈判,恢复了战争之前的状态(1814年),加拿大因为此战得以保全,而美国也因此对北方的这位邻居忌惮三分,美利坚高层权衡再三,从此只得把北进战略改为南下与西进,从墨西哥和印第安人身上找便宜去了。

回顾这段往事,加拿大能够取得与美国平等的位置,而不因为其扩张受到过大损失,英国的庇护作用不小,但是更应当看到的是,加拿大本土居民在对美战争中的有组织反抗与严寒气候,才是摧毁美国吞并加拿大野心的决定性因素。什么是尊严?尊严都是打出来的,加拿大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这句话的真谛。

参考文献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年6月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11月

注:图片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