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最美鄉村:揭陽西坑梅花凝香繞古村


潮汕最美鄉村:揭陽西坑梅花凝香繞古村


梅花盛開時節,躺在梅花林中仰望星辰,靜聽溪流潺潺,聞著梅花沁人心脾的芳香,彷彿便能體會到“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迷人意境。

西坑簡介:西坑村,位於揭西縣坪上鎮西南部石內河片區,已有200多年曆史。目前,整個村登記在冊的有700多戶,而如今,青年勞動力基本外出就業,留在村裡居住的僅有七八戶人家,整個村莊顯得十分安然、靜謐。  據悉,坪上鎮石內河片區,共有紅旗、石硤、五星、樟樹下與潭角共五個行政村。整個片區位於坪上鎮西南部,石內河貫穿而過,把5個行政村連成一體。整個石內河片區水資源豐富,山地廣闊,氣候溫和,雨量充足,自然環境、氣候適合種植青梅。其中種植青梅面積最多的是革命老區紅旗村,規模最大的便為紅旗轄下的自然村西坑。每逢寒冬臘月梅花盛開,幾十公里連綿成一片花海,置身其中,猶如畫中游。梅花飄香,引來大量騷人墨客、影友遊人觀賞,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


潮汕最美鄉村:揭陽西坑梅花凝香繞古村


潮汕最美鄉村:揭陽西坑梅花凝香繞古村


西坑村保留了最為樸質的原生態生活環境,村裡的房屋多是石條老瓦房,稀疏地散落在兩山之間的河谷。寒冬臘月裡,滿山梅花盛開,漫步其中,聽流水潺潺,極具韻味。

走進西坑,彷彿一不小心掉入一幅水墨畫中。一處處石條老瓦房稀疏地散落綠色山間的河谷中,斑駁的牆身、烏黑的瓦片都顯露出歲月的滄桑。這裡的一磚一瓦,一椽一木,無不凝聚著最質樸的鄉間民俗,無不講述著最原汁原味的傳統民風。

在揭陽人的印象中,一提起西坑,大家會自然地聯想到梅花。青梅是揭西縣主要的農業生態經濟之一,坪上鎮是全縣種植青梅最多與最為集中的地方。而西坑村,則是當地種植青梅規模最大的自然村。每至寒冬臘月,這裡漫山遍野之梅樹紛紛綻開花蕾,怒放芬芳,隨著山坡起伏的梅花,遠遠望去就像是激起千堆雪浪,將梅香縈繞在山房屋舍間。這個時候的西坑村,就深深地藏匿在一堆雪白的海洋裡,只露出簷頭瓦角。

說起種梅的歷史,村支書告訴我們,從1987年起,西坑就開始種植青梅了,因為村子處在山巔澗畔,交通不便,買個生活用品都得到鎮上,路途長達8公里。慢慢的,大家都往外搬遷,只在村子留下這片青梅林。多年來,一直默默無聞的西坑總是隱藏著自己的美麗,村民們在山上過著“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世外桃源般的日子。後來,西坑壯美的梅林花海被攝影愛好者、驢友們發現,才有了些許人氣。一直到2010年初,揭西縣在這裡舉辦了首屆梅花文化節,這裡才完全被世人發現,從此遊人絡繹不絕。2013年,在有志之士的發動下,西坑村修了近2公里的村道水泥路,現在,遊客們進村賞梅花就更方便了。

年初,我們再一次走進西坑。在這個閒適的村莊,白雲黑瓦烏磚,大自然隨手一潑就成了一幅水墨畫。行走其中,抬眼間隨處能遇見果蔬,還有陽光下懶懶的鴨,雞,狗。一條小小的清澈溪流盤繞在村中,潺潺水聲在花海中傳出,更為這小村增添了大自然中最美妙的樂曲。屋前房後的空地上,許多菜乾、蘿蔔乾在享受著日光浴,盡情地吸收陽光的精華,散發出一陣陣鄉村特有的鹹香味。屋前拔野菜的老嫗,笑呵呵地跟我們打招呼,說要做擂茶,言談舉止間顯露出對生活的知足。養蜂的張老伯又在精心地照顧他那群蜂寶貝,66歲的他儘管可以到兒子家安度晚年,但終究捨不得生活了一輩子的老家,仍是選擇與老伴固守在山頂。這,也許就是對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依戀情懷吧。

潮汕最美鄉村:揭陽西坑梅花凝香繞古村


養蜂人將蜂箱置於梅林中,讓園子裡瀰漫著蜜糖的香甜氣息。

潮汕最美鄉村:揭陽西坑梅花凝香繞古村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西坑村民世代居於梅花林中,過著簡約、樸實的生活。

潮汕最美鄉村:揭陽西坑梅花凝香繞古村


每年梅花盛開時節,總能引來大批騷人墨客、影友遊人前往寫生、拍攝、觀賞。

潮汕最美鄉村:揭陽西坑梅花凝香繞古村


潮汕最美鄉村:揭陽西坑梅花凝香繞古村


潮汕最美鄉村:揭陽西坑梅花凝香繞古村


梅花的姿,蒼古而清秀;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輕輕地一嗅,便沁入心間,讓人念念不忘。

小貼士

怎麼去:

潮汕最美鄉村:揭陽西坑梅花凝香繞古村


在市區沿S235往正西方向出發,轉入S234直行幾公里後轉入S236,隨後再轉入S238行駛至終點。由於路程較遠,建議駕車時使用導航。

吃什麼:

西坑產梅,特產是青梅、梅酒、梅乾。深山中的西坑屬客家地區,可於村中餐館品嚐原汁原味的綠色農家菜。當地的苦筍、菜乾、梅菜扣肉、釀豆腐等都有著獨特風味。

玩什麼:

寒冬臘月,是西坑最佳賞梅時節。閒時也可到這裡親近大自然,體會最原生態的鄉村生活。農曆八月初一,村裡會舉辦大型祭祖活動。

策劃:曾楚雄 餘映濤

統籌:林佳燕

攝影:盧澤鴻 鄭楚藩 林碧鴻 王秋雨

製圖:鍾海婉


分享到:


相關文章: